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荆西口蘑

荆西口蘑

·                       http://guoshu.aweb.com.cn 2011010516:46 农博网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种类:巨大口蘑

  特征特性:子实体白色或近白色,多丛生;菌盖直径3厘米~13厘米不等,中央部位菌肉厚1.3厘米~1.5厘米,边缘内卷呈半球形,后渐平展;菌褶弯生至近弯生,,密度为12/厘米;菌柄近圆柱形,帹12厘米~19厘米,柄上端直径为1.0厘米~2.5厘米,下端膨大,直径2.0厘米~4.0厘米;

  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60%80%

  密集栽培技术要点:选择适宜季节安排生产,熟料袋栽,2月~4月制袋,南方地区一般缽5月~10月出菇,北方地区缽6月~9月出菇;菌袋培养60天以上,选择适合的培养基,用稻草、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原料栽培;采用半腐熟的培养基,原材料经堆积发酵,发酵时间12天~15天;培养料适宜pH6.07.0,含水量62%68%;需覆土,覆土材料有火烧土、泥炭土或稻田土,覆土厚度1.5厘米~2.0厘米;采收一潮后应停止喷水3天,可收两潮;子实体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85%95%;光线抑制菌丝生长,200Lx1000Lx光线有助于子实体生长。要求菇房卫生、通风良好、湿度合适,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巨大口蘑栽培技术
   
据分析,每100克巨大口蘑干品含蛋白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郭翠英,1999),巨大口蘑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味微甜而鲜美,有突出菇香。且耐贮性好,适于鲜销和干制加工,在l0℃条件下,保鲜期可达l个月,不变色,不变味。据介绍,在子实体中检出微量氰化物,故巨大口蘑只适于在煮熟后食用。烹调时不宜加味精、葱、香油等强烈调味品,否则无法享受其地道的风味。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巨大口蘑子实体丛生、大型、白色。菌盖宽832厘米,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后渐扁平或中部稍下凹,表面白色、污白色至浅奶油色,成熟后色变暗,平滑或稍粗糙,微粘;边缘无条纹,初内卷、老时波状或稍上卷。菌肉厚,白色,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浅黄白色、直生至短延生,密至稍密,不等长,褶缘波状。菌柄中生或偏生,棒形,稍弯曲,幼时柄基部明显膨大显瓶形,成熟后长845厘米,粗1.54.6毫米1m,基部往往连合成一丛,表面与菌盖同色,上被纤毛及纤维状细条纹,内实,纤维质。孢子印白色。担孢子卵形至阔椭圆形,有一个油球,57.5×3.55微米;菌丝有锁状联合。
   
(二)生态习性 子实体只发生在高温季节。一般经常在6月~8月发生,发生时气温在2432℃,但热带地区每天气温变化很大,即所谓"南洋气候虽炎热,一雨成秋便凉爽"。人工栽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巨大口蘑的这种生态环境,既要高温,又要高湿,又必须通风,每天短期的阵雨之后,可使土壤保持湿润,降低土壤温度,又能排除积水,保持土层的通风透气。
   
巨大口蘑菌丝生长周期长,菇蕾(原基)发生量多,密集成丛,互相争夺养份,衰弱的菇蕾相继萎缩死亡,只有较健壮的原基能继续发育长大,但子实体生长速度较缓慢,因此不但要求发菌周期要长,积累更多营养物质,而且要求覆土层的含水量较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大,若菇蕾表面的蒸发量大于子实体的吸水量就会抑制菌盖的发育,形成畸形菇。
   
(三)生长条件
    1
.营养 巨大口蘑与大多数和树木共生的菌根菌不同,与多数已人工栽培的木腐菌也不同,是一种草腐菌。在半腐熟的粪草、棉籽壳、甘蔗渣等多种天然有机物培养料上生长良好,在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生长不良。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麦麸、米糠、玉米粉、黄豆粉、可补充氮源和维生素。麦麸、米糠的添加量以10%为宜,超过20%易造成污染;玉米粉、黄豆粉的用量应控制在l2%
    2
.温度 巨大口蘑菌丝在1538℃下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730℃:子实体形成温度1536℃,以2028℃为最佳。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增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加快。
    3
.水分 培养料料水比以1:1.2左右菌丝生长最快,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5%。菌丝生长阶段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子实体发育的最适相对湿度为8595%
    4
.光线 菌丝体生长不需光,在黑暗条件下菌丝旺盛;在散射光条件下子实体能正常生长,但弱光条件下对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有促进作用,最适光照强度为200800LX
    5
.空气 菌丝生长需要少量氧气,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充足新鲜空气,菇房通风不良,CO2浓度达0.5%时,对子实体发育有阻滞作用或致畸形。
    6
.酸碱度 pH210范围内均可生长,以pH6.48量为适宜。
   
三、栽培技术
   
(一)菌种生产
    1.
母种制备 巨大口蘑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正常。在YMDA培养基(麦芽膏20克、酵母膏1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m1)CMYD培养基(玉米粉50克、葡萄糖10克、酵母膏lO克、琼脂18克、水10OOml),或加富PDA培养基(PDA培养基中另加蛋白陈13)上,菌丝生长更加旺盛、健壮。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作。在室温下,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经2025天在斜面长满;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其它几种培养基的满管时间为1519天。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绒毛状、极细、整齐,后期菌丝致密、呈半匍匐状,初生菌丝洁白,后乳白色。
    2.
生产种制备 巨大口蘑原种和栽培种在稻草、棉籽壳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差,但在发酵处理的草粉及棉籽壳培养料上发菌较好。以小麦、高粱粒制备培养基为最佳,在室温培养条件下,谷粒菌种满瓶时间约25天,发酵草粉及棉籽壳菌种的满瓶时间约30天。
   
(三)栽培生产
    1.
栽培季节 根据巨大口蘑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对温度的要求,长江以北地区以春末至中秋前为适宜出菇期,华南冬暖地区可常年栽培。东北地区早春或秋季均可。
    2.
栽培方式
   
1)稻麦草袋栽 选用新鲜稻草或麦草为原料,切成23厘米小段,在水中浸泡过夜,捞起后建2×2米、长度适宜的发酵堆,堆料时间约56天。待料温冷却至35℃以下时装袋。采用30厘米×6O厘米聚乙烯袋栽培容器,每袋装干料约1.25千克。分三层播种,播种量约10%。然后堆放在室内发菌,室温控制在282℃发菌,后期松动袋口。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
   
2)棉籽壳袋栽 每100千克棉籽壳加10千克麦麸,按前述要求进行发酵巴氏灭菌。栽培袋规格为26厘米×55厘米,分三层播种。播种后,按前述要求进行发菌管理。
   
3)粪草堆肥床栽 堆肥配方为:草料50%.牛粪粉38%、麦麸10%、石灰1%,含水量65%。参照双孢蘑菇堆肥二次发酵法进行处理,亦可参用双孢蘑菇床栽法播种,料厚l520厘米,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用麦粒菌种120瓶或棉籽壳菌种230瓶。在适温发菌经2530天,菌丝在培养料内长满,当料面呈白色,有少量原基形成时,便可进行覆土。
    3.
覆土 巨大口蘑无论是袋栽还是床栽,均需覆土。否则子实体不会形成。床栽可参考双孢蘑菇覆土法。袋栽可将发满菌的料袋排放在菇棚床架或室外畦床上,袋间11.5厘米间距,然后在打开的袋口覆盖经灭菌处理的肥土,覆土厚3.5厘米,土粒直径约0.51.5厘米,含水量26%
    4.
出菇管理 覆土之后每天喷水一次,每周喷施一次2%石灰清水。覆土层含水量不可过大,否则易造成菌筒腐烂并导致病害发生,同时要结合通风,增加光照,室温不能低于2O℃,以25℃左右最为适宜。在上述环境条件下,从覆土到出菇1218天。大约每袋丛生56个原基。其中有12个原基发育长大至成熟。应根据菇床出菇密度、发育程度、基质内菌丝发育情况以及气候条件来调节水分和通风管理。喷水后要开窗通风,待土表水分稍干后再关闭门窗。
    5.
采收加工 当子实体菌柄高度达l5厘米左右,菌盖尚未完全形成时采收品质量好。若菌盖直径已长到3厘米~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采收过迟,成熟过度,品质下降。金福菇开伞后体积大(大者可达25厘米),不便运输和包装。采后应分离成单个并削去连接的基部,用塑料袋或托盘包装上市。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将料面整干,防止积水,停水5天后,结合补水喷施一次营养液。2周内会形成第二批原基。一般可采收3潮菇,生物学效率平均在70%以上,高产可达100%。巨大口蘑象香菇一样,可以晒干和贮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
长根菇- 食用菌百科
食用菌制种技术(七)
平菇实用栽培技术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阿魏菇的有机栽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