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蝗虫人工养殖技术

蝗虫人工养殖技术  

2010-09-20 21:23:09|  分类: 特种养殖|字号 订阅

药用价值

经专家分析测定:

        蝗虫含有很高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蝗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如:三磷酸腺苷、辅酶、昆虫激素等。并含有维生素ABC及磷、钙、铁、锌、锰等成份。其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比鱼类高出1.8-28.2%,比肉类、大豆都高。尤其含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蝗虫还是治病良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短、破伤风、急慢惊风、麻疹不出、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等作用。长期食用还有止咳平喘,滋补强壮,健脾运食的保健功能,并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我们在这里先看看8种必需氨基酸,它是人类体内无法自身合成的,人体必不可少,必须从食行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如果饮食中经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响健康。而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生物不能合成或不能合成所需量而必须从食物获取的氨基酸。蛋白质有多种生物功能,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各种生物都能从基本氨基酸合成自身特有的蛋白质,但它们合成这些氨基酸的能力却很不相同。大多数植物能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某些哺乳动物需从食物摄取810种氨基酸。人类的10种必需氨基酸是: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各种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差异很大,如大肠杆菌可以合成其全部所需氨基酸,而某些乳酸菌却必须从环境中得到十几种氨基酸。在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中,除必需氨基酸外,皆为非必需氨基酸,生物可自食物中其他成分合成或转化而获得。

养殖方法(1

如何养食用蝗虫

 在我国,食用蝗虫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撒上盐、花椒粉等后食用;一些饭店、宾馆对蝗虫进行煎炒烹炸,做出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美味佳肴;对蝗虫深加工还可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目前,蝗虫的市场需求量每年都在100吨以上,但人工养殖蝗虫产量不足10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蝗虫养殖投入小,产出大,一次性购买种卵,可以长久利用。笔者养殖蝗虫已数年,从中摸索出一套养殖技术和经验,供广大昆虫爱好者参考。

  一、养蝗虫的前期准备:养蝗虫要建养殖棚。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厘米~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纱布做一个如温室大棚一样的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一个门口,门口安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棚的高度为1.5米~2米,4月底必须建好。棚的面积根据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只~800只成虫,起初养1万只蝗虫有15平方米即可。每只雌蝗可产卵60粒~90粒,随着蝗虫量的加大,再继续扩建大棚。建好养殖大棚后,在棚内陆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准备让幼蝗食用。

  二、蝗虫的管理:先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或木板上铺3厘米~5厘米厚,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经过10天~15天孵化,到五一前后,蝗虫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后,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为一龄,共脱5次皮后变为成虫,再过50天,成虫就可以销售(每公斤蝗虫在500个~700个)或留种产卵了。在1龄~3龄期间,幼虫的采食量很小,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料草饲喂。

  三、养殖蝗虫的注意事项:

  1.蝗虫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次~3次。喂养蝗虫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2.阴雨天气应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潮湿,蝗虫会不采食而死亡。3.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只~800只为宜,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蚕食等情况。4.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蝗虫死亡。5.如果蝗虫采食了带毒的饲草,就会立即死亡。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最好先洗净再喂。6蝗虫的生命周期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亡。

  四、相关知识:蝗虫一年中分夏蝗秋蝗。从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并产卵于棚内,完成第一代;在715日~25日,第二代蝗虫即秋蝗会自然出土,到9月初产卵于地下,然后死去虫卵可以自然越冬。待到来年五一,幼蝗会随着气温变暖自然孵化,破土而出.

       

养殖方法(2)

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

  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一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在气温达到2530时,即可孵化,自然气温在五月上旬便到。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21,含水量1015%,铺23厘米的器皿中,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

  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三龄内飞蝗喜欢群居。

  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三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首先蝗虫吃不饱会影响正常生长。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三龄以上蝗虫可加麦麸。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蝗虫经五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它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的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的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湿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雌蝗在710日左右开始产卵,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东亚飞蝗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极少数超过100粒的。此为夏蝗。蝗卵产于棚内土中,用于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动,在温度、湿度、光照等达到孵化条件时,第二代秋蝗幼蝗会自然出土,时间在72025日左右,准备出售或暂不用于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时取出,用湿度为10%15%的土,一层土一层卵,最后一层是土的装法,装于大罐头瓶中,将瓶口密封,放于5度的冰箱内保存。产卵前后的饲养条件方法,与三龄以上的蝗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达16小时,饲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饲料。

  三、蝗卵的越冬管理

  蝗卵的越冬很简单,我们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蝗虫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目的。

  四、蝗虫对食物的喜恶与天敌

  1、东亚飞蝗的采食范围很广,就像喂羊一样,它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等。禾本科: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飞蝗不喜吃的植物。

  2、在给飞蝗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进行喂养。

  另外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初养户的种源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那里购买,引进蚂蚱或卵均可。

  特别提醒:蚂蚱属特种养殖,在没有订单和可靠销路时养殖要慎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蝗虫养殖技术
蝗虫养殖技术视频
【蝗虫养殖】蝗虫养殖入门123
蝗虫[蚂蚱]养殖一本万利
蚂蚱(蝗虫)
养蝗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