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漳州双孢蘑菇产业路在何方?

福建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

漳州双孢蘑菇产业路在何方?


福建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  tianzhen.net  加入时间:2012-1-13 8:47:47 浏览数:215

字体:   背景:纯白 浅绿 浅黄 浅红 浅兰

 

                             ——澳洲之行启示录
                   (福建省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  涂改临)
  
  2011924日,应现任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澳大利亚蘑菇种植者协会总经理格雷格.西摩尔(Greg Seymour)先生的热诚邀请,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组织的赴澳代表12人,从上海浦东飞往澳大利亚,经过近11小时的飞行,行程近8000公里,于25日上午到达悉尼。代表们除参加澳大利亚蘑菇种植者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活动外,还实地考察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菇场、美国施尔丰公司设在澳洲的菌种厂、超市及农贸市场的蘑菇价格、悉尼市及周边著名人文景点等。
  澳大利亚(Australia)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整个西欧大一半。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全球第四大农业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
  悉尼(Sydney)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亚东南部城市,也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面积为2400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人,位于围绕杰克逊湾的低丘之上,是用当时英国内务大臣悉尼子爵的名字命名的。
   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澳大利亚的食用菌产业以双孢蘑菇为主,主要采用荷兰的层架式和传统的室内(木箱式、大塑料袋)栽培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食用菌市场日益萎缩的现状下,澳大利亚蘑菇消费市场欣欣向荣,人均双孢蘑菇年消费量超过4千克,位居世界之首。这一切得益于澳大利亚蘑菇种植者协会的组织化营销策略,通过构建产业联盟,以行业为主体,强化媒体宣传,引导食用菌消费,这一经验最近已广为其他国家所学习和借鉴。
  白色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栽培国家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种食用菌。也是目前我国栽培数量最多的菇类品种。我国年产鲜蘑菇约为160万吨,年出口的蘑菇罐头﹑蘑菇干片﹑盐渍蘑菇﹑速冻蘑菇等,居世界首位。
  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有七十多个国家栽培双孢蘑菇,世界年产量三百多万吨。其中以中国﹑美国﹑法国﹑英国﹑荷兰﹐南朝鲜﹑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最多。双孢蘑菇不仅是一种高档的菌类蔬菜,而且也是一种有保健作用的营养食品,消费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双孢蘑菇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距今约有300年。我国栽培双孢蘑菇的历史较短,三十年代福建闽侯县三山农艺社的潘志农首先进行过小规模的栽培,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普及推广。
  解放后,在1958年,由上海农科院陈梅朋先生试验栽培成功,随后在我国普及和推广。目前我国双孢蘑菇生产较多的有10多个省市,其中以福建省最多,福建从六十年代开始大力推广栽培双孢蘑菇以来,是我国双孢蘑菇面积最大,发展最快,总产量最多的省份。
  福建省漳州市是全国较早发展双孢蘑菇生产的地区之一,从1966年开始生产性的栽培以来,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近十几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单产也不断提高,总产量跃居全国首位,有蘑菇之乡之誉称。
  漳州龙海市广大菇农与技术人员,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一九八0年首推培养料二次发酵法,并在漳州市九县一区迅速推广,使双孢蘑菇栽培走上了稳产高产的轨道,创造了每平方米单产15千克的高产水平。现在,龙海市角美镇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蘑菇专业镇。
  但是,目前漳州的蘑菇生产已经面临着走向下坡的趋势,原因是:
  第一,原料资源紧缺,成本逐渐提高。以前漳州市是著名的水稻产区,稻草和牛粪资源丰富,就地取材,价格低廉。而现在,漳州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耕牛也少了,栽培蘑菇的主料稻草和牛粪只能从外地采购,干稻草和干牛粪的价格每千克高达0.70元~0.80元,原料成本越来越高。
  第二,种菇户日趋减少,只减不增。由于到目前为止蘑菇栽培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技术,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现在能干这种活的多数是50岁以上的农民,当今二、三十岁的年青人基本不愿干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可以说是后继无人,估计再过十年,漳州的双孢蘑菇产业将逐渐减少并且消失。
  第三,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已经限制蘑菇产量的提高,效益只减不增。虽然漳州的蘑菇每平方米单产从10千克以上提高到现在的15千克以上,但是传统的生产工艺,良莠不齐的生产技术的限制,产量提高的空间已经很小了,由于原料和人工成本逐年提高,效益也越来越低。
  漳州的双孢蘑菇产业路在何方?现在,漳州的双孢蘑菇产业面临二个选择,一条是顺其自然,自生自灭,十几年后自行消失;一条是改变思路,向工厂化生产发展。蘑菇工厂化生产,需要有现代化的设备还要有现代化的技术,需要投资几千万元,少则也要一千万元以上,这是资金和技术的结合,不是一般的菇农能做到的。因此,蘑菇生产从家庭模式要走向工厂化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全国已有多家的大型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但是有四十多年蘑菇生产历史的漳州竞还没有一家工厂化蘑菇栽培企业。
  在澳考察多家双孢菇工厂和一家制料场,其中有一家族企业,兄弟3个分别经营3个菇厂,父亲主管料场,其技术和装备主要来自于荷兰,生产水平不亚于荷兰,他们分工专业,设备先进,单产达每平方米35千克。前几年,我就想漳州的双孢蘑菇要持续发展,应该走工厂化生产之路,但是该怎么做,思路不是很清晰,因为工厂化生产要投资一大笔钱,不是一般农民能投得起的。这次考察参观后,受到很大的启发,基本形成了漳州双孢蘑菇清晰的发展思路。
  澳大利亚的双孢蘑菇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单产不亚于欧洲,最主要的是他们引进荷兰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并且引进了美国施尔丰公司的菌种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值得我们借鉴。
  在澳大利亚,我们参观了美国施尔丰公司设在澳洲的菌种厂,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企业,在世界各地有多家菌种厂,设备非常先进。以前都是听介绍,看宣传,这次亲眼目睹了生产现场,该公司的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真是名符其实。如果能引进该公司在漳州建一个菌种厂,对双孢蘑菇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向工厂化方向发展,将起着及大的推动作用。
  澳大利亚的双孢蘑菇产业有非常专业的分工,堆料厂专门负责发酵蘑菇培养料,供应给各个菇厂,专业的分工使得各个环节做得相当精细,确保生产的稳定性。我们参观了一家堆料工厂,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是我第一次所见,该厂投资3000万澳元,每周生产培养料1600吨,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偌大厂房只见机器,见不到几个人。在这家堆料厂,没有培养料发酵的臭气,地板一尘不染,不是亲眼所见,简值不可相信。据介绍,该堆料厂的卫生和空气洁净度比医院还高,生产车间的空气系统都是负压,所以一点臭味都没有,生产环境非常舒适。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使得培养料的发酵环节做得非常的好,该厂生产出来的优质培养料用专车送到各家出菇厂,有的培养料发酵好后又播上菌种,等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才送给各出菇厂,还有把发好菌丝的培养料压块装箱运往较远的出菇厂。
  我们参观了几家蘑菇厂,他们没有自己发酵培养料,都是堆料厂提供的,多数还是发好菌的。他们的栽培方式有床架式的和箱式的,使用泥碳土做覆土,菇长得相当好,每平方米产量可达35千克,一年可种8轮,效益很高。有一家是用菇箱式栽培,每只菇箱1.65平方米,装菌料165千克,一年种8轮,每轮单产3035千克。
  漳州的菇农如果把现有的菇房改造成温控菇房,周年栽培,一年种8轮,就按现在的单产算,也会提高8倍的效益。按去年角美镇每户菇农的扣除成本净效益1015万元算,如果采用工厂化栽培,年效益可达100万元,如果单产能达每平方米30千克以上,即年效益可达200万元。所以,漳州的双孢蘑菇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走工厂化道路,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效益。
  现在漳州已有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模式可借鉴,把现有的蘑菇房改造成温控菇房的技术难度不是很大,难度是还缺了一个现代化的菌种厂和堆料厂。如果把菌种厂和堆料厂建起来,把菇农从培养料发酵这道又脏又臭、劳动强度大的工序解放出来,菇农只要把现成的菌料舖上出菇床,就可以实现一年8个周期的产菇,那漳州的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就不在是梦想,就会再走出一条漳州双孢蘑菇工厂化的生产模式。
  投资现代化的菌种厂和堆料厂需要很大的一笔资金,我希望有实力的企业能投资,引进美国施尔丰公司菌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再引进荷兰栽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但企业能得到很好的效益,而且能创造非常好的社会效益,最主要的是使漳州这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蘑菇产业能继续发展下去,不致于消失。同时也希望政府能重视这个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把漳州双孢蘑菇产业向新的高度推进,使漳州永远保持生产量、加工量、出口量全国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孢菇工厂化设计标准化及三次发酵的探讨
蘑菇的工厂化栽培
食用菌产业“菌包厂+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竞品分析
日本食用菌栽培历史、产业现状与启示
漳州建立蘑菇工厂化“漳州模式” 推广工厂化栽培促进蘑菇产业转型升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