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振南的木耳合作社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木耳种植基地

 王振南的木耳合作社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木耳种植基地

发布日期:2012-07-16  来源:经济导报   

一个22岁的大学生,凭着一股闯劲,创办了木耳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木耳产业。目前,合作社管理人员达36人,技术人员18人,社员1816户,发展黑木耳种植面积达到1500余亩,年产优质黄背木耳3.5万吨,实现产值1.1亿元,带动全县发展毛木耳面积0.5万亩,比去年增加0.3万亩,亩产有机干木耳5000公斤,总产值约6亿元,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木耳种植基地。
  他就是鱼台县振南木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振南。由于成绩突出,王振南当选为鱼台县十四届党代表,振南木耳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食用菌协会吸收为理事单位,获省级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食用菌十大优秀企业。

  创新种植模式打造产业品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振南以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为依托,不断钻研和引进科学种植木耳新技术,创建了墙式立体种植木耳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10倍以上。他还把农田喷灌法运用到食用菌生产领域,省工、省时、省成本,这一喷灌技术的创新为食用菌规模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食用菌协会多次组织专家鉴定辅导,并在全省予以推广。这项技术被专家鉴定为全国首创。
  为加快树立品牌,合作社为产品注册了“王天晴”牌商标,产品在国家农业部每年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和产品抽检中全部检查检验合格,树立了“王天晴”牌食用菌产品良好的社会形象。生产基地被市科技局评为济宁十佳科技示范基地。2010年合作社又获得国家一级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为种植户能够用上优良的菌种提供了保障。通过创新,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的科技之路。
  同时,王振南针对部分农户土地离道路较远,交通不便利,原料运输困难,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通过与各村两委协调,实现了集中租地供地,解决了农户租地难的问题。针对部分农户资金紧张,无法扩大经营规模的现状,通过对农户的信用调查,大胆采取了先期赊销菌种给农户,待到木耳卖完再回收成本的经营模式,调动了农户种植木耳的积极性。

  推广新品种探索新技术
  社员富才是真的富,科技才是合作社第一生产力。为解决广大社员在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技术推广作用,王振南在技术指导上提供免费服务。
  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多次召开食用菌种植经验交流会,让种植大户做经验介绍,免费发放有关技术资料,提高了科学种植水平;统一向全县及其他外县市区种植户提供优质菌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促进了木耳种植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结构的改进;带头培育、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的健康实体。

  标准化生产“五个统一”提升质效
  只有实现管理统一,才能实现共同致富。为此,王振南在标准化生产上,创新推行了“五个统一”。
  统一技术,合作社定期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集中解决疑难问题,并积极推广种植新技术。共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20 余期,培训社员达1500多人次,学员覆盖安徽、江苏、泰安、枣庄、济宁等省市;统一供种,种植品种由合作社统一选育,主要品种为黄背木耳、平菇等,社员不能自行采购品种,由合作社统一配送,保证了品种种植质量;统一管理,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统一投入,由于统一集中采购辅料、药品等,价格比零购价格降低20%,而且质量有保证,社员得了实惠,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统一价格。合作社是一个经济合作体,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统一由合作社安排销售,避免了各自为战、恶性竞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绿禾都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养蘑菇发家致富
郑州大学 潢川县方正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个万亩·食用菌】卓尼县: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链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安徽五河浍南镇:小菌菇“长”出大产业
领“菌”人物聂明亮:废桑枝育出“生态菇”
厉害!丰县欢口镇的精英们,齐聚一堂谋远共赢,只为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