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凯峰培育黑灵芝走上致富路

农凯峰培育黑灵芝走上致富路

  发布日期:2012-03-01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作者:唐辉吉  

广西宁明县那楠乡那陶村青年农民农凯峰,为实现他的人生价值,自学嫁接培育仿野生黑灵芝种植技术。经过4年的实验和奋斗,最终创办了“宁明县红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指导当地农民种植、收购、销售黑灵芝,目前已有社员180户,还有300农户正在申请加入合作社。

自学成才路不通
  20017月,农凯峰毕业于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师范专业。当时报考特岗工作需要本科文凭,所以他毕业后只能先在深圳市一家超市当营业员,每月800元,几年后当上中层干部月薪升至2300元,但他却另有心思。
  2006年底辞职回乡后,他在南宁药用植物园无意中看见园内的工作人员正在种植黑灵芝,便萌发了自学开发嫁接仿野生黑灵芝的想法。他希望在家里40亩的自留山上,开拓出一片仿野生黑灵芝种植的广阔天地。为实现掌握嫁接培育仿野生黑灵芝的愿望,他到书店买了很多关于如何培育嫁接仿野生灵芝的科普书籍,一头埋进书堆里。
  经过8个多月的自学,20078月,他找出16块枫树木,用马玲薯淀粉加上少量生石灰和别的药物综合在一起进行试管试验,但培育出的黑灵芝菌丝体未成活。为找出失败原因,他翻阅许多书籍,20082月他准备再次试验时,突然发现院子里原来放置的那16块枫树木,有4块竟长出黑灵芝实体,但好景不长,新生长出来的黑灵芝实体两天后就死了。
  实验失败后,农凯峰发现自己选材、嫁接黑灵芝菌丝体的培育方法有问题,上网查到浙江有人用熟木粉碎装成菌棒,进行人工培育种植香菇获得成功,他受启发不小。后来,他找来一块20厘米长的枫树木块,放进锅里煮熟,然后在上面打孔,把买来的黑灵芝菌丝体放入孔中,但试验再次失败。当时,农凯峰还种植凤尾菇,他把枫树木用薄膜密封存放在家里的阴凉处,一个月后长出的凤尾菇激活了他的灵感,更坚定了他继续试验的信心。
  经过多次失败,农凯峰意识到试验培育人工仿野生黑灵芝嫁接种植项目,光靠自学是远远不够的。2008年,他到广西大学农学院找到广西食用菌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刘斌教授。刘教授建议他报名参加成人高考进院读书,专门学习仿野生黑灵芝菌丝体培育技能。他听从了刘教授的建议。
 在大半年时间里,农凯峰诚恳虚心的求教和发展黑灵芝种植的决心感动了刘斌教授,破例答应帮助他,并向他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

  寻找野灵芝得到灵感
  由于灵芝生长期限越长,有效成分越高,故有千年灵芝一说。农凯峰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率,更好地掌握人工栽培黑灵芝的技术,决定实地了解野生灵芝生长的环境、温度、温度等客观因素。2008年临近春节的一天,农凯峰带着猎狗“康康”上山实地考察,寻找野生灵芝生长的地方,考察野生黑灵芝在冬天生长的形状。
  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农凯峰在半山腰找到一块黑灵芝,他挖开已经死了的枫树根底部,发现黑灵芝菌丝体是活的,证实了菌丝体随着枫树木的腐烂程度而消失的规律。
  根据这种规律,农凯峰心想如果将枫树木头埋在山上,就可以生长出黑灵芝。2007年春节,农凯峰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买回第一批400袋菌种,在自家山林进行试种。通过不断努力,埋在地下2个多月的枫树木有了动静,黑灵芝破土而出,长势良好,这让他喜出望外。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为确保试验成功,农凯峰改变试验方法,将生枫树木煮熟消毒后,采用熟木截面灵芝菌丝体栽培技术试验,然后用薄膜将熟木包起来与空气隔离,20天后再把木头埋进地里。两个月过去,黑灵芝终于破土而出。
  试验成功后,他找来50块枫树木,按照上述方法培育处置埋在山上,首次获得10公斤湿黑灵芝。同年9月,山上的枫树落叶,树木营养完全收缩在树干内,此时正是培育仿野生黑灵芝的最佳时机,农凯峰在家里的责任山野外林下种植仿野生黑灵芝40亩,作为试验园。
  20093月,黑灵芝长势喜人。6月过后,经过两次采收,农凯峰以每公斤300元至320元的价格卖出黑灵芝,获得8万多元。从此,他不仅大面积在野外林下扩种黑灵芝,而且也吸引了村民跟他一起种植。2010年,村民黄栾庆和父亲黄日东以及村里周边20多户村民,在农凯峰的指导下,成功种植黑灵芝40多亩。尝到甜头后,黄栾庆建议农凯峰筹备成立农村种植黑灵芝合作社,使种植黑灵芝成为当地农村致富的产业。
  为了壮大种植户力量、推广先进技术、开拓流通渠道,农凯峰将遭遇金融危机后陆续从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打工返乡的20多青年组织起来,筹集注册资金1.5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20108月,在那楠乡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宁明县红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农凯峰担任合作社社长。2011年,县政府扶贫办为合作社提供项目扶持资金158万元,种植面积扩大到700亩。目前,黑灵芝不仅好销,而且给广大农民提供了致富平台。
  合作社的年轻人脑子活络,懂电脑,他们通过网络,在广西农业信息网和阿里巴巴网等网站上发布信息,吸引各地客商的注意。2010年末,合作社各会员种植的黑灵芝、茯苓、天冬等中药材喜结硕果,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区内外客商开始慕名前来洽谈和购销。
  今年225日,记者来到农凯峰林下种植仿野生黑灵芝基地,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栽培黑灵芝。一名工作人员说,农凯峰为了拓展合作社的业务,经常组织人员到玉林中草药市场调研,目前黑灵芝已经成为合作社的主要产业。
  据了解,2010年下半年,远在云南打工的村民农玉荣夫妇,得知农凯峰的事迹后,回乡加入合作社,试种3亩黑灵芝,一年之后获利2万多元。农玉荣说:“开春我们准备扩种到10多亩。”
  谈到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农凯峰说,合作社还要在林下种植一些名贵中草药,以及饲养山鸡、竹鼠等,让合作社成为多种经营的立体合作社。

规模化种植 推动农民大增收
  为了更好地发展会员,实现规模化种植,合作社还购买了一辆车,及时为大山里的村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保价收购。86下午,采访团跟随农凯峰社长来到那陶大山的黑灵芝种植基地。

  这个距离山路还需走半个小时的种植基地,林密草深。在半山的工棚里,种植户农业良告诉记者,今年他在自家山林里种下5亩黑灵芝,已经有不少灵芝冒出头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黑灵芝的市场价每公斤120元合计,他的黑灵芝每亩的产值将超过12000元。

  农凯峰介绍说,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派出管理技术人员,与农户对接,负责基本营销。2011年底到2012年初,宁明县扶贫办为合作社提供资金158万元,扶持种植黑灵芝。目前,那楠乡新发展种植黑灵芝的农民350户,各村屯的新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亩。
  现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已经成为宁明帮助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助农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仅那楠乡加入合作社的会员就有358人(户)。农凯峰说,要用两年时间,将合作社会员网遍布全乡13个村(社区),将黑灵芝、茯苓、天冬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规模,目前,茯苓种植已经列入合作社成功打造黑灵芝特色产业之后的又一个重点发展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晓燕:种植灵芝撬动百万产业
牛大力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安徽霍邱县腾桥村种植菜藕走上致富路
贵州:林下食用菌产业兴村庄富百姓
林下套种草珊瑚 一举三得好前途
【人物】致富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