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承德“平泉地栽香菇模式”生产细节关乎成败键及效益

作者:赵满堂 范学钧 王立安

  【摘要】本文由中国菌乡-平泉食用菌技师赵满堂主笔撰稿,栽培实践中多次请教了王立安老师,最后由中国中国农祖暨医祖之乡-庆阳农业专家范学钧互动远程修改审定。系统总结了“平泉地栽香菇模式”的一线菇农技师的生产真知硕见如“刺孔放氧”等涓涓溪流,也参考了西峡模式、灵宝模式、古田模式及反季节栽培等好经验,从菇农实践角度阐述了地栽香菇的“白棒下地、转色出菇”好经验,并在理论上升华提出了“地栽香菇还可充分利用土壤做为其第2营养源”来多出菇出好菇(所有地栽蘑菇天麻猪苓一样,其第1营养源就是腐生于合成代料基质或段木,其第2营养源就是土壤养分库),首次正式从《果菌学》和“果菌技术guojun”视角面向一线菇农图说了范学钧推介的“三级水过滤型的可移动式生石灰水净化吹氧接种廊道”,可为中国食用菌产业科学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正能量作用。

  【正文】中国食用菌之乡平泉,近年来已引擎发展地栽香菇技术普及承德各县区,但各户香菇效益高低不一,我在承德-平泉县园区实践分析结果如下:

  一、袋料地栽香菇的原辅料组成等细节是决定“出好菇、出优菇”的保障

  栽培季节:平泉春菇栽培制袋时间要尽量提前,这样可提前出菇、提前上市、抢抓市场。制棒时间一般多选定头年12-翌年2月间、 2-5月发菌(约60-90天), 5-6月下地转色,5月-11月陆续出菇。在西峡、灵宝、平泉等香菇主产区,春节特别是灯节后香菇生产就全面开始了,走进村庄到处都是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的场面等一派繁忙景象,种植已基本是半机械化,拌料用拌料机、装袋用装袋机、扎口用扎口机,但每个环节还是需要很多的人工——换工互助合作种菇或雇工突击制棒能实现竞合多赢。“春种秋出”是西峡、灵宝、平泉等地的核心栽培模式,经过15年的实践确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灵宝模式”多进口陕晋等地苹果枝条木屑来栽培香菇。

  主宰香菇品种:选本地菌场夏菇18栽培。菌种要选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繁育正规纯正菌种,对好菌种基本要求是活力强、种性优良、洁纯度高。 

  地栽香菇袋料基本配方:①平泉配方:杂木屑78%+纯细麦麸15%+石膏粉1%+香菇精等添加剂1%,含水量55%-60%,PH值自然。②西峡配方:干木屑79%、麸皮20%、石膏1%。(中菇公司 QQ2770777596强调不可随意更改原料配方!!菇农在配料过程中缺乏正确理念和科学标准。有加大麦麸配比、有加糖的、甚至还有加尿素的。这些想当然做法,不仅不会增加产量反而有可能造成污染率提高,严重的会降低香菇品质。其实香菇栽料不是越复杂越好,只要满足香菇生长需要即可。)  

木屑:没按比例添加够硬杂木屑量,使用软木屑(杨柳木屑等)过多或个别不慎混入了松柏类木屑。必须按比例添加硬杂木屑,若软木屑添加过多、出3茬菇后袋料营养成分已消失殆尽,就不会再出好菇出优质菇,软木屑合成代料出菇量少——多呈爆发性出菇“一次了”,没有达到地栽香菇的可持续出几潮菇——春菇、秋菇、冬菇。香菇为木腐菌,成年堆积自然发酵2-3年木屑或用林果枝条新粉碎的木屑均可,但木屑要求干净无霉、无刺不破袋。

  麦麸:必须用纯麦麸,袋栽要求添加15%-20%的含量。如果不纯麦麸(主要是掺混草粉等劣质麦麸)比例不够,这样导致产量不高且菇质不好。另外,麦麸不纯加大用量,会导致成本相应增高。但在非小麦主产区可用15%麦麸+5%玉米粉代,反季节栽培多在高温期发菌可适当降低麦麸等有机辅料比例。

  石膏:必须使用优质纯石膏,在食用菌生产上常用的石膏为农用石膏,生熟石膏均可,要求细度在80-100目,色白、阳光下有闪光。有的石膏粉,色灰、无光泽,说明有掺杂使假现象不宜选购。石膏能起到稳定酸碱度的作用,但不能调节酸碱度,能加速培养料中有机质的分解。磷石膏或钙镁磷肥也可选用,以补充必须磷等矿质元素。

  木屑颗粒度:颗粒度大通气性好,菌丝生长快,但产量低,反之透气性持水性就差,发菌速度会变慢。西峡县做过木屑颗粒度试验:木屑颗粒在5mm以下的转化率为75%-78%;在5-15mm间的转化率为78%-83%,木屑颗粒度在15-20mm的转化率只有68%-70%,所以木屑应选择5-15mm的,且粗细搭配吃水透气性好。

  水分:标准化香菇袋装料以1.9-2.0公斤/袋为准,按配方合理添加水分使含水量保持在55%-58%间,最大不宜超过60%(手捏指头缝处能溢出水滴)。有菇农为增加产随意加大水分不好,认为斤数不足就觉得水小,加水补足导致了水分过大就反而影响了透气性,后果就是发菌变慢污染增加。还有菌户追求《菌袋成品率》反而少加水,形成了高质量低产量,亦即菇质好但总产反而低了。水分过小就难以维持基本生理呼吸及营养代谢,会导致菌丝细弱,最后导致总产量降低了。

  碳氮比:碳氮比是指食用菌原料配制时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总量之比,一般用“C/N”表示。土壤微生物正当分解有机质的适宜碳氮比的25:1,若农田使用有机肥(如生粪上地或秸秆还田)后碳氮比过大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就变慢,反而要消耗掉土壤有效态氮而导致幼苗黄化(生粪烧苗断垄缺行,实践中多补加尿素等来维持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动态平衡)。又如粪草生型的双孢菇合成堆肥培养料的初始碳氮比为30-33:1为宜,木腐菌代料香菇的碳氮比以64:1为宜。有些菌户为增加产量多加麦麸,并添加磷酸二氢钾等,造成C/N失调甚至C/N/P失调,氮源过多往往导致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造成气生菌丝徒长,转色后菌皮过厚,就影响出菇或推迟出菇。

  科学配料:拌料总原则就是达到“3个均匀”——干湿度均匀(主料木屑要预湿后再拌辅料、要求代料水分一致)、酸碱度均匀(要求代料pH值一致)、主辅料混合均匀(粗细木屑和纯细麦麸等要充分混合均匀,先干拌均后湿拌匀)。在生产中一些菌户始终不能正确掌握适宜水分,不是湿了就是干了——造成水分布均匀,影响出菇质量和产量。配好的料一定要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可用石灰和普钙来调节。人工拌料或搅拌机拌料都可以,但搅拌机必须做好“拌料试验”,确定好每罐需要木屑多少?麸皮多少?石膏多少?能装多少袋?都需合理计划出来,必须严格配比进行标准化。我地很多菌户“大概估计”,不去做“试验测算”——觉得多点少点无所谓,这非常不可取得,一定要科学配料,细节决定成败——“差不多先生最终会受到实践的惩罚”,新型菇农和食用菌技师应该能独立自主开展代料配方的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等最优化实验来找出自己的独特配方及其最佳工艺。有很多菌户为节省成本只用一台拌料机,在供不上的情况下,就匆匆搅拌就出料,造成搅拌不均匀,更不要说“先预湿木屑、后再拌匀料”并达到“3个均匀”。

  制棒装好袋:现基本都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装袋机进行,很少有手工装袋了——人工装袋的多少及松紧度等不好把握。我们要求装袋达到“3个一致:代料斤数一致、装袋松紧一致,大小长短一致。”标准化要求1.9-2.0公斤/袋,这样便于日后管理以尽量减少微孔引发2次污染。现菌袋质量不太好,一定选择大厂家的有保证的。现有些菌户,装完袋后随手乱抛很不规范,这样只能增加破损率引起污染。这个现象带有普遍存在,应引起注意。

彻底灭菌:一线菇农多无高压灭菌设施,“多用多联汽油桶气鼓灭菌灶”,最大灭菌装袋量五千袋;油桶气鼓灭菌仓内码袋时不能“码成死垛”致使热蒸汽难回溜,要增加热气流通空间促成热蒸汽对流循环才好。基本要求上大气<鼓锅>后先放冷气0.5h,烧火使袋子中心菌料温度保持在95-100℃(烧开水的温度与地理海拔高度有关,如青藏高原地区用普通锅蒸煮的米饭“多夹生”而压力锅蒸煮的米饭好)并保持24h。”这个常压灭菌理论指导是对的,但没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就造成了“隐形污染”!现我基地菌户为加快进度、基本都装七八千袋,比要求的五千袋多了二三千个袋。按物理学热传导热功当量理论,灭菌袋数总量增加了灭菌时间也要相应延长——从烧锅气鼓到出锅得36h左右,灭菌彻底就可减少污染。但咱们基地部分菌户“增袋不增时”,就会使菌袋部分“没熟透成夹生料、留下隐形污染源”就造成了污染加大甚至报废,菌谈天下Q群内好多菇友都发生过“灭菌不不到位夹生料隐形污染”。

  净化接菌:菇农规模生产多买不起超净台来进行奢侈型接种,用接种箱对千万袋接种就难以形成工厂化流水线式快速接种,多采用“接种帐熏蒸消毒”后进行“无杂菌化接种”,其法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有菌场为追求利益和快速,菌种挑的不很仔细——普遍“带杂+老化”最后导致成品率降低。香菇菌种必须选用无杂菌、无污染、无病虫害,生命力强抗逆型好的。要想解决接菌污染,接种场所消毒必须彻底——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菌操作动作要熟练敏捷迅速并使接种块紧密接触培养料(半掩入)。在实际生产中有菌户“没有无菌观念、不按无菌操作进行”,“随便进出接菌帐”形成了事实上的“半敞开式接菌”引致污染加大,即使不进出也偷偷打开一通风角使风险加大——气流涡旋波动可传播霉菌孢子引发2次污染,要引导工人树立在“无杂菌的净化环境内做有氧接种”的“无菌栽培”观念——切忌“带杂操作+无氧接种”,可利用必洁仕熏蒸来代替甲醛熏蒸来为菇农接菌创造一个好环境,以克服常规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法难闻气体残留危害健康。

  为克服接种箱内酒精灯下“少氧接种、甚至无氧接种”的生境下菌种活力不强甚至“窒息死菌”的尴尬,在此范学钧向菇农推荐自主研发的“可移动式生石灰水净化吹氧接种廊道”以实现在净化气流廊道内开放式有氧接种来提高正品率克服隐形污染。菇农可如法自制且花费不太大,可移动式生石灰水净化吹氧接种廊道原理如下:按化验室“三角洗气瓶结构+水过滤净化原理”来滤除杂菌尘埃促成桌面喇叭口型净化气幕锁合无菌区(普通超净工作台原理是静电除尘+干过滤除杂),菇农可找3-4个5000ml三角瓶或1-2万ml的2开口型塑料壶及热粘合型连接管道闸阀等,按图2做好无缝热粘合连接形成三级水过滤(最好增加一过滤瓶置后做集气瓶),这样空气被压缩鼓风先后依次进入了5%-10%生石灰水过滤瓶(首次通过碱过滤除去二氧化碳暨大部分杂菌孢子及尘埃等)、稀配铬酸洗液水过滤瓶(2次通过氧化性酸过滤进一步灭除杂菌芽孢和残余杂菌孢子等)、0.1%升汞或0.25%过氧乙酸水过滤瓶(也可用稳定性二氧化氯等氯消毒剂水过滤,以进一步滤除噬菌体和病毒等)暨四级集气瓶(三级净化后的集气瓶在此可用作化学气泵)后,最后进入桌面喇叭口型开放式净化平流层气流气幕锁合无菌区接种(喇叭口可塞置杀菌剂消毒液泡过的丝绵网筛来均化放大气流成喇叭口型平流气幕锁合无菌操作区),为方便可放跑车桌面上下(桌面下安置三级水过滤连接器整体系统、桌面上安置无菌气流气幕锁合喇叭口接种操作区)形成可移动式,采用油桶并联气鼓灭菌后可就地安放在灭菌仓口或冷却棚发菌棚口进行接种促成工厂化快速流水线作业,就可实现“有氧接种+无菌接种”发好菌。

通风发菌:在发菌当中有菌户为节本增效,少建发菌棚但却增加了发菌袋数量“码垛层次”,最后致使“呼吸内热烧菌、接种点死眼染霉”——在“无氧接种”生境下多会引发“窒息死菌”难发旺。码垛后袋内温度一般比室温高3-5℃,应引起注意“定期倒垛翻袋”置换位置,且要做到“暗光发菌”——菌丝生长期间要保持发菌棚黑暗,可有散射光但不能有直射光,部分菌袋互换位置可快速发菌。也可采取直射光引光增温(棚内需垫一层黑膜或多层遮阳网),但光照大棚发菌的菌袋菌丝是细弱的,产量质量都不会太好。直射光照射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菌丝营养生长变弱,并引致绿霉等杂菌2侵染又造成2次污染。香菇是好气性强的种类,定期适当通风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提高抗杂能力,更有利于菌丝彻底分解培养料为高产打下基础。为降低发菌期2次污染几率并追求发菌期的高正品率,范学钧建议菇农创建好发菌棚并可欧联上述“生石灰水净化吹氧接种廊道系统”进行“吹氧发菌”,这样看似增加了成本但确可保证98%的正品率,可减少被2次污染的菌棒数。

  刺孔增氧:香菇是好氧性蘑菇之一,在发菌管理中需要对菌袋进行“跟踪刺孔增氧促发菌”。刺孔可促进气体交换增加袋内含氧量,排除发菌生长过程的代谢性废气,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提早达到“生理成熟”。那么地栽香菇如何进行刺孔放氧呢?有很多新手不懂,一些经验老道菌户也有不同看法,多少合适呢?据赵满堂、邓伟等经验认为不同的生产季节,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菌袋大小,不同的基料含水量,不同代料基质等,都应采取不同的刺孔方法。正规操作一般分3次刺孔:第1次在接种后菌丝直径长至6cm以上时(刺孔增氧),可在菌丝边缘内2cm处均匀刺4个1cm深小孔。第2次刺孔在几个接种口周围菌丝相连接时进行,在接种口背面菌丝边缘2cm内均匀刺孔15-20个(15×55的袋子,袋子越大可以适当多刺)。第3次刺孔(放大气),这次刺孔很重要,直接决定出菇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其操作方法也要灵活运用。在生产中一般可刺大孔法,以15×55的袋子一般情况下刺孔40-50个即可,深度在2cm左右。刺孔后要注意温度变化,刺孔后呼吸旺盛会造成菌丝快速生长产生较多热量,一定要避免“刺孔烧菌”,有些菌户认为不放氧也出菇,没必要增加操作成本,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懂得香菇的习性,刺孔放氧的原理意义。下面对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刺孔方法分别例举:

  ①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的排气方法:如武香一号、931、庆科20等品种,容易出菇过猛者刺孔就可以略少刺或浅刺;像931-9、9608、908等品种就可以略多刺或深刺。

  ②根据不同含水量菌袋的刺孔方法:水分越重的菌袋,要多刺孔深刺孔,水分较轻的菌袋要少刺浅刺。如果水分过重的菌袋刺孔又少袋内又缺氧,培养基内的养分不能充分分解利用就易造成菌皮过厚而出菇少或不出菇。

  ③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的刺孔方法:如果气温过低菌丝长满后,要等有1/3左右菌瘤长出后才能刺大孔。如果气温合适在18-23℃左右时,菌丝长满一周后就可以刺孔排气。气温过高就不宜刺孔,因刺孔后菌棒会自身产生生物发酵热会造成烧菌。在气温略高但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在同一培养室或同一养菌棚内,可分批刺孔以避免“放氧烧菌”。

  ④根据料的不同粗细度的刺孔方法:料越粗会使袋内含氧量略多,可少刺或浅刺,料越细料内间歇度就越小会使含氧量就越少,就要略多刺或深刺。

  科学催蕾:主要注水催蕾(干湿差+温差)、拍打震动(敲木惊蕈),温差剌激(昼夜温差)、光线剌激(遮光或补光)、电磁刺激(空间电场、磁化水)等有5种,各地各户可根据情况与时俱进采用因地制宜策略来发展。

  采菇交收:“地栽香菇”不同于园区化“立棒出菇”的常规管理,他是“梁枝荣食用菌野化栽培放野出菇”的一种好形势,能生产出优质原生态香菇。范学钧认为因为“地栽香菇有2大营养源——第一营养源就是袋料合成的腐生菌栽培基质,第二营养源就是土壤,也就是说地栽香菇能充分吸收土壤营养来提高菇质,而菇渣可就地还田作肥又来培肥土壤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平泉菌棒覆土露出1/4出菇面,且多在“冷棚内出菇”好进行温湿气光等生态调控管理。香菇是机动性很强的菇类,我们一定要灵活掌握采菇时间,不能向管理其他蘑菇那样“采菇不定时”,要依据菇的长势、温度、湿度、通风等生态环境条件来决定,这是大园区的通病。根据赵满堂这几年指导种菇实践觉得“农民有农民的特性:离土不离家——家里不想扔又想打工赚点钱。”这样的想法到适合我们推行“菌研所+公司+农户”来促成规模化发展。我们如何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呢?园区怎么能在“用工慌季节”招徕适合的熟练工人呢?我做了如下试验:觉得“大园区小片化——分散采菇、集中交收+统一管理、决算奖罚+2次返利分红很好(农户管理的地栽香菇若出菇好产量高,决算后可再次给予奖励)”。就是给工人不定时间,就近打工者没带多少钱,学习借鉴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办法,能承包多少袋就承包多少袋,采取“多包多得,少包少得;限定基数(每袋最少出菇数量),保证菇质;增加机动性(采菇时来采菇、没菇时回家照顾家),调动积极性(庆阳前几年人工薄白瓜子皮就是这样,限定每斤最少交收的白瓜子仁底数,少了罚工钱,多了奖励)。”也就是说,园区业主将一定数量的地栽香菇菌袋下地到田进行放野出菇,按照约定合同“公司统一备料接种发菌转色后,租借给农田下地放野出菇,所出菇限定最低交收数量质量——交够公司约定的香菇后,多出的优质菇按2次返利分红机制再次奖励给农户做激励工资”。这样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不耽误园区采菇,但用工合同签订还要以园区为主,管理者和技术员尽量以人性化管理为主。这样工人心里舒服,工作起来也就干劲十足,还能调动农户学习多出菇更不会作怪了。

原辅材料价格因素分析:香菇是季节性生产,高峰季原料就供应不上。市场价格上涨成本增高,最好解决方法是错开采购高峰,降低采购成本,增加整体效益;就近半径圈内采购原料,减少运输成本,带动农民合作种菇促多赢。另外还可采取“追林牧菇的走出去”办法,如庆阳有百万亩苹果但无种菇者,这也是“古田香菇北移西扩”之战略选择的必须,还可促成果-菌-肥循环型食用菌生态农业——范学钧所期望的“果菌双驼峰型苹果园”。

  用工成本分析:香菇种植最大难题是用工荒——劳动力成本上升而难控,唯一解决方法采取“机械化半机械化来降低成本+雇请熟练工人”。投资过大成本会大增加,目前有很多企业老板转型发展农业,如煤炭铁矿建筑业老板等首选食用菌行业但他们不懂,在规划设计方面投入过大,盲目选择洋机械设施,采购菌需物资也造成了巨大浪费——中间商利益过大。这样就很难一年回本甚至亏本,只有合理规划设计,购买适合园区发展的机械才能壮大自己,聘请到合适的食用菌技师CEO专家和技术员队伍才能做好可持续发展。

  成本核算细化:就以赵满堂所在的平泉宏联菇业为例进行香菇成本核算。流动资金:每袋计算的价值是:木屑0.60元,麦麸0.40元,0.11菌袋,菌种0.1元,扣0.01元,石膏0.01元,工人工资0.21元,电费0.01元,合计每袋1.45元。每袋毛收入(产出)4.0-6.0元(平均5元以上),投入产出比1:3.45元/元·袋。也就是说在平泉投资地栽香菇1元钱就可赚到3元多毛利,每次备料灭菌5000-10000袋,能保证95%正品出菇率,就可赚到1.64-3.28万元。固定资产:地栽香菇土地租金1000元/亩,建菇棚买机械等,分摊到采菇0.1元/袋、挑菇0.1元/袋、冷库电费0.2元/袋、管理人员0.1元/袋,管理费用0.5元/袋。发菌棚、出菇棚、冷库(拌料机装袋机及制冷刺激等器设备租借费)租金每袋0.5+0.5+0.5=1.5元/袋,总合计地栽香菇袋总成本1.45+0.5+1.5=3.45元/袋,袋均产值5元可获纯利1.55元/袋。平泉地栽香菇用“冷棚出菇”,而灵宝模式香菇林下放野出菇,二者发展势头看好,各地现已有1亿袋规模,总产值可达2个3亿元多。是真正的民生科技产业能惠及百姓,而金矿等地矿产业多成土豪产业难惠及百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方架式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香菇种植技术1
香菇栽培技术
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
香菇种类L808周年栽培技术
庆元香菇菌段制作、培养技术规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