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平茹栽培管理方法

冬季平茹栽培管理方法

 

冬栽平菇按出菇期可分为秋季栽培冬季出菇和冬季栽培春季出菇两种。

一、冬季栽培平茹技术要点

1、菇场选择

适合冬栽的理想场所是具有增温和保温条件的菇场,如备有增温条件的室内菇房、温度较高的地下菇场以及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阳畦菇场等。这类菇场的温度可控制在常温以上,因而对发菌有利,也可提早结菇。通常冬栽时间早的可选择室外菇场,冬栽时间晚的宜选择室内菇房。

2、菌株选用

冬栽平菇按产菇期的安排可分冬栽冬出和冬栽春出两种。前者选用低温型品种或中低温型品种较为适宜,后者则必须选用中低温型和中温型品种。具体品种的选用应按产菇末期的环境温度来确定。

不同的品种适宜不同的出菇温度,正值冬季出菇的平菇,应选择广温偏低型深灰色的品种,例如:2026、新平106等,此类品种菇体正面温度越低颜色越深,不易长瘤;背面菌褶纹细,洁白,整体形状美观,商品价值高。如果选择颜色较深的黑色品种,由于出菇时棚内温度较低,会造成菇体背面颜色污浊,似水渍过,影响销售价格。冬季栽培春季出菇的品种应选择菇体肉厚,抗病能力强,能够在春天干燥风沙大的季节里正常出菇的中温型品种,如:川杂26265等。

3、控制培养料水分

由于冬季气温低,菌丝呼吸量大大降低,消耗的水分相应减少,因此培养料中的水分不宜过大,料水比应控制在11.3左右。同时应添加优质多菌灵及百菌净等杀菌剂,抑制发菌期绿霉及橄榄绿霉(毛壳霉)的发生。

4、加大接种量

冬季发菌时由于气温偏低,菌丝生长缓慢,可通过加大接种量的方法,使菌种萌发后,尽快地覆盖整个料面,形成平菇正常菌丝生长优势,抑制杂菌生长。

5、监测发菌温度

为了保持菌袋的温度,可采用垛式堆放,堆放高度6-8层,上面可班盖塑料布、草帘等,保持菌袋间温度在10度以上25度以下,菌袋间最好插放温度计,随时监测发菌温度。同时注意每天中午掀开覆盖物通风半小时以上,保证发菌环境空气新鲜。接种7天以后,每3天翻垛1次,保证菌袋发菌一致,袋内无积水。

6、增加出菇期的光照强度

光照是增加出菇棚温度的重要方式,光照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平菇的产量和质量。可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揭开棚顶的草苫,增加光照,提高棚温。

7、减少出菇期的喷水量

冬季出菇棚内由于棚温较低,通风量较小,管理主要以保温为主,棚内的水汽蒸发较慢,因此要控制菇棚内的喷水量。天气晴朗温度较高,通风量较大时,可1-2天喷1次水,连阴雪天可2-4天喷1次,保持棚内湿度在85%-90%之间。切记不能在不通风的条件下喷“闭棚水”,以免造成菇体腐烂而死。

8、保证出菇期的空气流通

冬季出菇时,为了保持棚内温度,通风往往不够,特别是半地下式的菇棚,由于通风不足,会形成菇蕾不分化或菌柄过长、菌盖小的畸形菇。当通风严重不足时,会造成幼菇二氧化碳中毒死亡。因此,冬季出菇棚宜采取短时间、勤通风的方式,即每天通风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雾天时,要注意大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棚内有增温设施时,更要注意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9、适时采收加快转潮速度

冬季里培养料的代谢速度比较慢,因此当平菇长到七至八成熟时就可采收。防止过老、过大采收时,因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过多而造成转潮过慢。

 

二、平菇冬季管理方法

秋季栽培的平菇入冬后,平菇的采收期并未结束,但往往受自然气候的制约,出菇量和生长速度与气温适宜期相比,均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冬至过后,气温下降,气候干燥,平菇菌丝体的代谢功能、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原基发生潮次将显著减弱,对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遇到冬旱年份,低温加上低湿,如果管理不当,将导致出现僵菇 (原基形成后再难继续分化)和畸形菇等现象。尤其北方地区,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将停止出菇或冻伤丝体。

1、科学用水,确保环境湿度

当自然气温低于5℃,空间相对湿度低于70%时,自然温度和湿度条件很难再满足子实体的生长需要,必须人为地加强管理措施。由于气温偏低,菌丝体的代谢功能明显减弱,子实体的生长速度显著下降。此时培养料的基质含水量应控制在60%以内为宜,床面喷水量也应相应减少,重点应以提高空间相对湿度为主,使菇场空间相对湿度达到85%9O%。若湿度低、菇体生长速度慢,不仅延长了生长周期,而且产量也低,菇体干燥质量差。每天当气温较高时才可向空间、地面、墙壁等处喷水,提高空间环境湿度。

2、双膜覆盖,稳定小空间温度

室外栽培利用阳光的有效温度外,遇到低温寒潮,大风降温天气,覆盖双层薄膜的效果相当明显。有条件的可建造塑料大棚,再辅于内膜覆盖,没有条件的可在第一层膜上加厚草帘,再在草帘上覆盖一层薄膜。实践证明,双层薄膜覆盖的菇床,温度比单层膜内要高3℃~5℃,可明显加快菇体生长速度,提高平菇产量。

3、补充养分,提高菌丝体的代谢功能

采收了潮菇后,料内养分水分将明显下降。生长的菇体多出现盖薄、柄细、单生、丛小、色浅、菇体龟裂等症状。这与料内养分和水分严重不足以及菌丝体分解养分能力下降有着直接关系。在冬季气温低时,结合补充水分可向料内增补3%黄豆浆液、10%淘米水、0.5%尿素液,1%糠水等营养物质,调节料内碳氮比例,增强菌丝的活性细胞和分解功能,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4、合理通风,有利菇体正常发育

寒冷的冬季,菌丝体和子实体并未停止生长,仍进行代谢作用。必要时通风换气千万不可忽视。每天应结合喷水或采菇时进行通风换气。把膜内或菇房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降到最低限度,确保菇房或膜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每天在气温较高时应通风12小时。

5、料面覆盖,确保菌丝安全越冬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多在零下几度甚至几十度。这些地区的冬季管理应在秋菇结束之后,使菇房和培养料处于较为干燥的状态,再结合打杆松动料面,排除料内废气,并适当补充养分和调整料内pH值含量,然后在料面薄膜上覆盖1015厘米厚的土层或20厘米厚的干净草层,以利保温,严防料面结冰而冻伤菌丝。否则不利积累养分,影响来年产量。室内栽培,应保持室温5℃左右,待开春温度回升后揭开覆盖物,再正常管理出菇。

 

三、冬季平菇管理要诀

    1、保护设施

  冬季灾害性天气比较多,平菇生产都是在设施内进行的,保护好设施非常重要,遇到下雪天要及时清雪,加固修整架膜,增加覆盖保温防冻。大棚设施在清雪的基础上,要对中柱、压膜线等进行加固,对变形、裂缝等进行修复,增强菇棚抗风雪的能力。

  2、控制光照

  光照既是冬季增加棚温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平菇产量、改善菇质的重要途径。光照强度和时间宜根据菇棚的保温性能及天气状况而定。若菇棚的保温性能好,夜间温度可以维持在5℃以上则棚顶的草苫可早揭晚盖,尽可能地延长白天的光照时间;反之,则白天菇棚的光照时间宜相应缩短。就天气状况而言,气温在5℃以下时,晴天及多云天气下雪天给棚增加散射光即可。光照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平菇的产量和品质。光照较强的菇棚内,平菇子实体颜色较深,叶片较厚,菇片韧性好。实践中发现,即使是同一白色平菇品种,在光照较强的条件下,其子实体颜色也会变成浅灰色,甚至变成红褐色;而同样是黑色平菇品种,在高温暗光下培养,其菇片照样会长成浅白色。因而,在栽培管理中,宜先权衡菇质、产量与售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确定菇棚的光照强弱及时间长短。相比较而言,适当增加光照效益会明显提高。

  3、调节水分

  冬季气温低,棚内陆面及培养料表面的蒸发量少,菌丝体在低温条件下呼吸量大大降低,消耗的水分相应减少,加之菇棚在管理上以保温为主,经常闭棚棚内水汽大多难以散发至棚外。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导致棚内需水量较少,菇棚喷水宜控制,不可过多。对于空间较大、菌棒摆放较少、通风状况较好而又较易升温的菇棚,喷水量以12 d(天)喷1次为宜;反之,可24 d(天)喷1次。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在85%90%,保持培养料表面较为湿润即可。棚内的相对湿度过大,如空气湿度较长时间内维持在100%,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子实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受阻,难以正常生长,造成菇片上卷,甚至枯黄而死,引起生理性病害;湿度也不能太小,如果湿度过小菇体生长速度较慢,不仅会延长其生长周期,而且也会降低其产量。     

  4、保持通风

  在寒冷的冬季,菌丝体和子实体并未停止生长,仍然进行着代谢作用,因此千万不可忽视菇棚或菇房的通风换气工作。每天应结合喷水或采菇时进行通风换气,把菇棚或菇房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限度,确保菇棚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可增加菇棚的氧气含量,但是棚外的冷空气随之会侵入棚内,从而降低菇棚的温度。因此,冬季宜在保证棚内氧气够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通风时间。对于空间较大、通气状况良好的菇棚,宜采用短时间小通风的方式换气,1 d(天)可通风12次,每次2030 min(分钟);反之,宜通风34次,每次20 min(分钟),同时辅以人为走动,使通风死角部分亦能正常换气。

  5、增温保温

温度是影响冬季平菇幼蕾产生及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上宜在满足平菇正常生长所需温度下限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燃料投放。现蕾前若棚温过低或温差过小,则菇蕾很难形成;现蕾后棚温过低,则子实体基本停长,长期保持菜花状而不分化,或即使分化,菇片上也会长满白色的小刺或菇上长菇形成畸形菇,商品价值降低。因而在管理上,菇蕾形成前后宜以太阳光能为主要增温方式,必要时用火炉维护棚温在5℃以上,以利于保温并拉大温差,促使菇蕾形成;待大部分菌袋显蕾后,宜控制棚温在8℃左右,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 

 

四、冬季平菇简易经济保温法

冬季栽培平菇成功的关键是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冬季气温低,培育平菇常出现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即使能出菇也会产生畸形菇,用煤炉加温栽培成本大,还容易使菇体产生中毒现象。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利用生物能保持菌袋有较高温度发菌,可以节省种植成本。

  (1晚秋就应开始装袋接种栽培平菇,到气温寒冷时就能发好半袋菌丝,将这样的菌袋进行保温栽培,菌袋可以很快发满菌丝。没有提前装袋栽培的,可以一次性加温发菌。

  (2)气温降低后将发好半袋菌丝的菌袋码好,尽量将菌袋码高、码宽,以利于聚温、增温和保温。码袋方法:每4排为一段,每段间距在67厘米,以便于人行走管理和翻堆。每排码7袋高,每排之间留50厘米左右的间隙,以便于换气。

  (3)菌袋码好后上面覆盖2层塑料薄膜。也可以将刚接种的菌袋与发好半袋菌丝的菌袋搭配堆码,先在底层码3层发好半袋菌丝的菌袋,再码4层刚接种的菌袋,上面再覆盖塑料薄膜。菌袋在发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随着菌丝逐渐发满,所产生的热量更大,要每天检查菌袋温度,菌袋温度超过27℃时应揭膜降温。

4)当菌袋长满菌丝后立即取出,排放到出菇处出菇,再将刚接种的菌袋码在还未长满菌丝的菌袋上面,盖膜保温培养。如此陆续取出长满菌丝的菌袋,填放新接种的菌袋即可。

5发满菌丝的菌袋转到出菇场地(室内或棚内)出菇,每排码7层,排间相距40厘米,连码3排留70厘米间距,再连码3排,以便人行走管理和采菇,码直防倒堆。气温较低时,可以在平菇堆上横架细竹竿,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气温高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其他管理方法按常规。

 

五、冬季生料平菇栽培管理措施

平菇生料栽培,具有发菌快、时间短,能有效利用自身发酵温度的特点。目前正是平菇冬季生料备料的最佳时机。

      1、季节安排

10月中旬到11月底制棒——发菌——到来年4月出菇结束。

      2、做料

按照平菇培养料配方备足原材料,选择晴天进行拌料,按料水比1:1.3的比例加入清水,含水量以手握料在指缝中挤出水分不下滴为宜。

      3、装袋

将菌种掰成小块,先在塑料袋底层放入一层料,压实后放入菌块,再装半袋料,压实后再放入菌块,再放料,再放菌种,依次放置,共4层料3层菌种,料要压实,菌块要靠袋外侧,从袋的外面可以看到菌块。

      4、发菌

将装好的菌袋移入棚室中进行发菌培养。初冬季节一般将菌袋码成4层。发菌时温度控制在2028℃,不能超过32℃,以免高温烧菌。发菌前10天为危险期,袋中生料发酵易产生高温烧死菌块。因此,高温时要加强通风,10天后倒垛,使菌袋发菌均匀,一般30天左右菌丝长满菌袋,菌棒完全发白变硬。

      5、出菇管理

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码成菌墙、开袋,高度以棚室的空间而定,码好后进行温差刺激,以利于菌丝形成菇原基分化出菇。出菇期不需要光照,有散射光即可,棚室温度控制在1020℃,湿度达到85%,保持空气新鲜,干湿交替。通风要在温度升高时进行,避免冷空气损伤菇蕾。平菇长出后,每天喷水增湿,促进平菇生长。第一潮菇采完后,将料面上的菇根和死菇清理干净,喷水保湿。二潮菇采完后,菌棒内大量失水,变轻,可以用注水器注水,增加含水量。注水时,可以加营养素,提高平菇产量和转化率。  

 此时期温度低杂菌发生少,制棒成本低,成品率高,加之出菇期间正赶上元旦、春节两个节日,菇价较高。望种植户抓住良好时机,发展平菇生料种植。

 

六、冬春季室内平菇覆土栽培效果好

平菇其味鲜美、生产周期短、易栽培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东北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缺少新鲜蔬菜,如果在室内种植平菇,供应市场,实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但室内栽培平菇,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空气温度不易掌握,培养料表层易干,影响平菇生产,笔者经过反复试验,认为覆土栽培效果好。

1、菇房选择

菇房可选用废弃或暂时不用的房屋(必须用石灰水重新粉刷一遍),并有取暖和通风设施。室内设置床架,床架层距60cm左右,最下层距地面20~30cm。也可用箱栽或盆栽。室内每立方米用10ml甲醛和5g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

2、配料及播种

原料选用木屑、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豆秸等均可,还需添加部分营养原料,按一般方法配制,并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在调制培养料时,加入1/800多菌灵,可有效地抑制杂菌生长)。播种可采用穴播或层播,播后整平稍压实,料面上盖一层纸,纸下再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播种从上层床架播起,逐层下播。整个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消毒。

3、管理

播后保持室内温度24 ℃左右,湿度70%左右。每天检查料温,如高于25℃就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床温应尽力保持在24℃左右。等到菌丝长至培养料2/3时即可覆土。

4、覆土

覆土以泥炭土为好,没有泥炭土也可用粘土。覆土应为湿润状,并先调节pH值为7~7.5,然后再覆到料面上。也可直接覆盖干土,覆后喷水。覆土厚度以2~3cm为宜。覆土后加强管理,保持土面湿润,加大通风量,使菇房温度逐步降低至15~17℃,湿度保持在90%左右。

5、出菇及采收

床面现蕾后,去掉薄膜,加强通风透光,控制温度,保持土面湿润。平菇长大后即可采收,采收时应打开门窗通风。采菇后应整理好床面,停水4~5天,让菌丝恢复生长,然后再喷清水,保持床面湿润,大约一周左右,又可长出菇蕾。如此一般可采菇3批。

 

七、平菇冬管措施

冬栽平菇必须保证培养料的温度达到菌丝生长的最低限温度,否则播下的种块不能定植吃料,时间一长反会因自身的能量消耗造成菌种活力下降。提高料温的方法除利用菇场具备的增温和保温条件外,还可以采用培养料预先堆积发酵和热水拌料等措施。菌丝培养成熟后必须强调温差刺激措施,否则会出现迟迟不能出菇的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363香菇品种主要特性及在辽宁本溪地区引种栽培技术要点
秀珍菇设施化栽培的出菇管理技术
袋栽黑木耳烂棒原因及防治对策
时过小暑,春季大棚种植代料香菇如何越夏?采取3措施,菌棒无忧
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适用栽培技术
食用菌小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