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泥鳅的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的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习性
泥鳅是底栖鱼类,多生活在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等富有腐殖质的浅水淤泥处,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泥鳅对低氧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在水中溶氧量降到每升0.16毫克时泥鳅仍能继续生存,这是因为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还具有特殊的肠道壁呼吸和皮肤呼吸功能,在水中缺氧时
它会跃出水面吞吸空气,空气在肠道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肝门排出,这种肠道呼吸常占泥鳅全部呼吸的1/3以上因此在冬季没水的
情况下泥鳅钻入泥中,依靠少量的水分湿润皮肤,依靠皮肤和肠道呼吸,维持生命。
泥鳅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特别是水温较高时,白天常钻入泥中或草丛中,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15-28°C最适宜生长水温23-28°C当水温达到30°C
泥鳅会钻入泥鳅中夏眠,当水温低于5°C是泥鳅则开始冬眠。

泥鳅食性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在幼苗阶段,体长5厘米以内,主要摄食动物性饲料,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水蚯蚓等
5-8
厘米时,有动物性饲料转为杂食性饲料,除了摄食水中幼虫外还摄食丝状藻,硅藻,及水陆生植的碎片及种子。10厘米后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兼食部分适口的动物性饵料。

泥鳅生长
泥鳅为小型鱼类,个体生长不大。刚孵化出来的泥鳅苗一般体长为0.3厘米,生长一个月可达到3厘米左右,2个月可达6厘米左右,在我国南方地区
当年繁殖的泥鳅苗到年底一般可达到10里面以上体重10-15克以上,达性成熟,成熟的泥鳅生长会减慢,泥鳅的人工养殖周期一般为一年。

泥鳅繁殖
泥鳅一年为多次产卵性鱼类,繁殖水温为18-30°C最适宜水温22-28°C产卵期为4-9 5-7月是产卵高峰期,泥鳅怀卵量的多少与体长有关,体长8厘米的
雌鳅怀卵量为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怀卵量为7000粒左右,12厘米的怀卵量为1.2万粒左右15厘米的怀卵量1.2-1.5万粒左右,20厘米的怀卵量可达2.4万粒
卵圆形,卵径为1.2-1.5毫米,黄色有粘性,但粘附力不强,产卵时雄鳅用吻端刺激雌鳅腹部,雌鳅漂浮水面,雄鳅追逐,并把雌鳅卷住进行体外受精,
卵附着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经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

泥鳅的人工繁殖
亲鳅的挑选很重要,雌鳅体长达到15厘米,无外伤,腹部饱满,粉红色不见腹中线为好,雄鳅体长12厘米以上为好,身上无伤,腹部饱满,比较活跃的为好
复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10MLHCG多情素1万国际单位,打2325斤泥鳅,
10斤公13斤,母每斤20-25尾,公30-40尾,生理盐水配比,母0.2,公0.1,计算方法很简单。比如:母10斤每斤20-10*20尾等于200*0.2毫升盐水等于40毫升,
公鳅,30*13斤等于390*0.1毫升等于39,那么母的40+公的39就是79,那么我多加10毫升的盐水进去以防后面药不够。89毫升的盐水在把激素和HCG配起来,
注射部位为泥鳅腹腔。
注射完成之后放入孵化池内等待产卵,一般水温20°C左右时 12小时后开始产卵,产卵时间为12小时左右完成,产卵完成后立即捞出亲鳅放入土池中进行
精心培育。
卵的孵化因水温的不同而不同,20°C水温孵化时间在36小时左右,25°C水温则24小时左右就可以成泥鳅苗了,

放苗前清塘工作 
把水放质10厘米时用每亩150斤生石灰全池消毒,全池务必把石灰搅拌均匀,逐渐增高水位,10天后把石灰水放掉后在蓄水50厘米,养塘15天,15天后待水中游大量
大型浮游动物时,用甲氰菊酯每亩1瓶,进行全池杀虫,主要目的是为了杀死池中的蜻蜓幼虫,3天后换水,连换3-5池水后再蓄水50厘米养塘15天后再进行一次全池杀虫
原因是,让泥中的幼虫卵孵化出来用药杀死,连续3次后塘内对泥鳅苗有害的大型动物几乎是没有了,这样才能保证下苗后没有大量的天敌摄食泥鳅苗。

培育池肥糖
待多次换水,水中毒性完全消失后,每亩泼洒石灰2斤化水泼洒,提高水体酸碱度,带水酸碱度达到8左右时,每亩用10斤黄豆打浆200 全池泼洒,连续3天后
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颜色变成黄绿色时此时是放苗的最好时机。下苗后,用猪粪每亩100斤,放入进水口处,不可马上让猪粪扩散开,
应天天搅拌猪粪,让猪粪慢慢融入水体,起到水体的逐渐增肥的效果。

苗种的培育
苗种的培育是指孵化出3-5天后的泥鳅苗转入培育池中,也可以直接把养殖池作为培育池效果更好,培育泥鳅苗的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排灌方便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粘质土壤的地方,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100-200平方为宜大的不超过一亩,面积太大风浪就大嫩弱的水花苗
在近岸风浪的拍击下会产生损失,池深1-1.2米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放苗水深30厘米以下,逐渐增高,下苗前应做好清塘工作,对泥鳅水花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
下苗时要做好3缓,缓氧,缓温,缓水,缓氧应氧气袋内的水体溶氧与我们池塘水体溶氧有巨大的差异,突然把有大量溶氧水体的泥鳅苗放入差异巨大的水体中
就算池塘的水体不缺氧的情况下,水花苗下水后也会产生巨大的应激反应,导致突然晕迷状态沉入水底导致窒息死亡,缓温,不同水体的温度是不同的,
泥鳅苗只要超过以上的水温差异就会导致大批量死亡,下苗时把氧气袋放入水面漂浮15分钟以上待水温达到一样的情况下,才讲苗放出,
缓水,不同的水体的水质是肯定不一样的,如PH值,氨氮,等,下苗时,打开袋口缓缓把袋口往水中压下去,让池塘水缓缓进入氧气袋中,进行水体融合,
减小泥鳅苗的应激,才过得到最好的成活率。
泥鳅水花下苗后除了需要适口的活饵料外也应投喂人工饲料,下池当天可投喂兴农牌泥鳅开口饵料,每天投喂5-7次每次20-30克全池泼洒投喂,
20
天后可换成人工配合饲料,动物性蛋白30-35左右,投喂量逐渐增加。

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开展以来。大部分地区沿袭了四大家鱼传统的化学养殖法,短期内虽说创造了惊人的业绩,但这些年来,越来越不适应发展,
什么是传统的化学养殖法,化学养殖就是将养殖池孤立的看作一个,长鱼工厂,鱼是长肉机器,忽视鱼的特有的消化机能,大量投饵强化生长,忽视鱼特有的生态需求
长期吃药和大量施药,来防治病害,大量换水来改善水质,水质黑清藻类少,菌相差。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十分简单。
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泥鳅,水质,水体微生物,水体藻类 水体配养鱼,水草,等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他们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什么是微生态养殖法呢。
微生态养殖法,就是重视泥鳅,水质,水体生物,水体藻类,水草等等,让他们各司其职,发挥最大的功能,使得鳅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泥鳅微生态养殖法在这几年的推广应用中得到了部分养殖户的认可。同是泥鳅养殖,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线了解一下动物健康与环境,病原之间的关系,宿住是泥鳅,泥鳅发病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泥鳅,二是病原,三是环境,泥鳅免疫力强大,即使有病原和环境不好,也不一定会发病,如果免疫力不太好,有了病原
和不好的环境拿一定发病,免疫力一般,有了病原如果环境好泥鳅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环境坏了没有病原泥鳅也处于亚健康状态。
我们想要泥鳅健康生长,药做的有三个方面,一让泥鳅免疫力强大,二维护好环境,三减少病原。
二传统的化学养殖是这样对待这三者的呢,质注重泥鳅生长不关心泥鳅的生理健康,轻视环境,错误对待病原,具体表现在,营养方面,不节制投食能吃多少吃多少
甚至用电解多维刺激采食,泥鳅贪食人工养殖条件下,高蛋白高脂肪无节制的投喂,势必加重了肝功能的负担。
病原方面,大多数养殖户认为只有把细菌杀光才能确保泥鳅健康,7天一次,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我们生活的环境,处处都充满着细菌,如土壤,水体,空气,我们的衣物,使用的工具,吃的蔬菜水果,皮肤,口腔,肠道等等换句话说
就是细菌不无不在。正常情况下在大量的细菌中让人或动物生病的只是极少数的,大多数细菌室无害的,相当部分是对我们有益的,为了少数的几个至病的细菌
大动干戈,杀尽所有的细菌,岂不是愚蠢之举,何况动物感染病菌还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使动物发病,学过生物的朋友都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绿色植物吸收
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产生碳水化合物,是营养的生产者,动物吃植物是营养的消费者,动物没消化完的排泄物和植物死亡的残体,细菌分解利用它是营养的分解者
没有细菌的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和植物残体将会充满整个世界,你我讲不复存在,何况病菌你是杀不光的,细菌在10亿年前就存在于地球,我们人类的始祖
在地球上生存不过10万年,细菌经过了地球多少自然变迁,如冰山期,火山爆发期,他们都顽强的生存下来了,他们的生存能力不知道比我们人类强多少倍
细菌为什么有怎么顽强的生命力呢,细菌遇到不利环境时包括消毒剂,能在细菌中间团聚染色体且迅速脱水,外围形成包囊,称为孢子得以保存,当外界
不利因素消失,孢子迅速吸水复活,繁衍子代,这就是鱼病容易复发的原理,
环境方面,在内环境方面养殖户生怕泥鳅得病,鱼药餐餐不离,低剂量抗生素及抑菌剂,如大蒜素,长期吃,养殖户普遍认为,吃药总比不吃好,吃了鱼就
不会发病了,
果真是这样的吗,不是的经过十多年的事实证明向这样的养殖方法,一旦发病,无药可救,
在外环境,生怕泥鳅发病,沿袭传统水产养殖的定期消毒,7天一次 药的选择也是从不考虑泥鳅的感受,强氯精,漂白粉,二氧化氯,轮番上阵,消毒药物随意加大
剂量,殊不知,这样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应激加剧,免疫力下降,泥鳅最既怕的事氯制剂,氯离子对泥鳅的皮肤刺激很大,泥鳅经常在这样的刺激下,应激加剧诱发免疫系统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
破坏水环境,诱发病菌,水体菌类水平低,有毒物质得不到降解,在池里积累,水体含氧水平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气体持续偏高,搞过水产的朋友都知道
使鱼致病的菌大多都是条件致菌,如使鱼得出血病的,嗜水气单胞菌,使鱼得腹水病的,费氏菌杆菌等等,在水中良好的状态下,他们不会使鱼致病,当水质
恶化,鱼的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病菌的感染力增强,毒性加大,
诱发恶性耐药性,超级病菌,断送泥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细菌有三大特点,数量大,繁育快,变异快。细菌正是因为有这种快速变异,才使得他们的种群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药物的作用下,不能生存的死亡,能生存的迅速发展,长期大量频繁的施药,诱变了多种恶性的耐药,超级病菌,到最后我们只能望塘兴叹!了

微生态养殖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我们水产养殖唯一出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丢弃传统养殖,走微生态养殖的道路呢。
微生态养殖的道路要怎么走,将是本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下面将详细讲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8泥鳅养殖技术(无土养殖
泥鳅养殖投苗前的准备工作
冬棚虾养殖,如何才能提高养殖成功率?
水温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持续阴雨和暴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鳜鱼病毒病的防控
【养殖天地】春季水产养殖防病应“内外结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