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问答6

陕西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问答6

2013-12-03 16:36

六、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政策 

(一)支持粮食生产政策 

108、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区建设内容有哪些? 

高产创建就是以粮棉油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万亩示范,促进平衡增产,全面提升我省粮棉油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优势特色高效安全的农产品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发展。 

2010年,在全省粮油主产区重点建设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棉花、大豆、花生等八大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县,建设178个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其中粮食作物166个,油料作物9个,棉花3个。 

1)粮食作物 

水稻:在城固等9个县(区)建设12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1-2个。 

创建目标:万亩集中连片单季稻亩产700公斤,百亩示范片亩产750公斤。 

小麦:在高陵等35个县(区、农场)建设61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1-2个。 

创建目标:万亩集中连片亩产500公斤,百亩示范片亩产550公斤。 

玉米:在长安等37个县(区)建设77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1-2个。 

创建目标:万亩集中连片亩产600公斤,百亩示范片亩产650公斤。 

大豆:在神木等4个县(区)建设4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1个。 

创建目标:带动示范县大豆亩产较上年增5%以上。 

马铃薯:在洛南等12个县(区)建设12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1个。 

创建目标:万亩集中连片亩产2000-3000公斤。 

2)油料作物 

油菜:在勉县等8个县(区)建设8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1个。 

创建目标:带动示范县油菜亩产较前三年平均亩产增5%以上,万亩示范片亩产200公斤,百亩示范片亩产220公斤。 

花生:在大荔县建设1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创建目标:带动示范县花生亩产较前三年平均亩产增5%以上。 

3)棉花 

在临渭等3个县(区)建设3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1个。创建目标: 

万亩集中连片亩产100公斤,百亩示范片亩产120公斤。 

项目资金在使用范围上,要紧紧围绕粮棉油高产创建目标,重点用于技术推广补助、专业化服务补助、物化补助、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补助等。具体如下: 

1)技术推广补助。主要用于对项目区开展多种层次的技术培训,编制集成技术体系及技术实施方案,编印技术培训及宣传资料。 

2)专业化服务补助。主要用于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耕种收、病虫草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 

3)物化补助。主要用于对示范户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关键环节物化技术产品补助。 

4)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补助。主要用于为项目区提供品种、技术、产销等各项信息服务,促进技术普及,提高项目效益;用于测产验收、资料归档、工作考评等。 

项目资金的使用标准:中央财政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棉花、大豆、花生等每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补助20万元,省级财政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每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另外补助20万元,对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另外补助40万元。(榆林市玉米、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只享受中央财政高产创建资金补助。) 

109、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补助? 

测土配方施肥是指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2005年财政部设立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110、测土配方施肥补助的对象是什么? 

测土配方施肥补助对象是承担测土配方施肥任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111、测土配方施肥补助的内容是什么? 

对补助对象进行土壤采样、测土、配方、配肥等环节所发生的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112、测土配方施肥补助的标准是什么? 

测土配方和土壤采样环节按照实际需要给予适当补助;仪器设备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添置,用于仪器设备的补助原则上不超过财政补助资金的30% 

113、什么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 

中省财政设立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农区和牧区防治蝗虫、小麦条锈病、水稻病虫害等流行性、迁飞性、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重大病虫害所需费用。 

114、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的用途是什么? 

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用于防治所需农药、机动喷雾(烟)机、燃油、雇工和劳动保护用品支出。 

115、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的程序是什么? 

省级农业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受灾情况提出资金方案申请,联合报送农业部、财政部。财政部根据农业部审核意见,将补助资金拨付省级财政部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所需农药、设备,除用于紧急救灾外,应由省级农业(畜牧)部门、财政部门统一实行政府采购。 

(二)支持果业发展主要政策 

116、陕西省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陕西省从2009年起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省级财政投入专款,主要用于支持苹果、猕猴桃产业发展,支持果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园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支持渭北果区苹果产业发展并适度北扩,在秦岭北麓形成猕猴桃集中产区。推广关键技术,实行果畜结合,以畜促果,积极建设生态果园、标准化果园,推进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2年,全省果园总面积达到1850万亩,水果总产达到180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1030万亩,总产1200万吨,果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 

117、陕西省猕猴桃新建园补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了推动陕西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陕西省实行猕猴桃新建园补助政策,对猕猴桃产业规划区内新发展猕猴桃园实施新建园补助,省财政每亩补助200元,市县配套不少于100元,提高果农、企业建园水平。享受补助的新建园必须做到标准化建园,品种先进,种苗质量优良。猕猴桃产业规划发展区域覆盖西安市的周至、户县、长安、蓝田,宝鸡市的眉县、岐山、陈仓、扶风、渭滨区,渭南市的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县,汉中市的城固、洋县、勉县、佛坪县,杨凌示范区。各有关市、县(区)按照省上规划布局制定本地发展规划。 

(三)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 

118、陕西省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陕西省决定,从2009年起实施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是指以生猪、奶牛为重点,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强化有机理念,实施果畜结合,继续推进澄城、洛川、旬邑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形成完整产业板块。在渭北果区、陕南和关中建设一批万头示范村,配套有机肥加工,建设专业服务体系,强化渭北果区、陕南和关中三大优势生猪产业带。大力支持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实施高产奶牛良种引进工程,提升关中高产奶牛产业带和优良奶牛核心群水平,完善模式,全面加快畜牧业产业发展。到2012年全省肉类、奶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360万吨、70万吨,实现肉、蛋、奶等主要产品产量和收入倍增目标。 

119、什么是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目前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4种。每年春季、秋季开展两次集中强制免疫,平时根据补栏情况随时补免。规模饲养场户在兽医部门指导下由本场技术人员进行,农户分散饲养的畜禽由村级动物防疫员上门服务。 

对动物强制免疫不收费。强制免疫疫苗经费全部由各级财政承担,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兽医部门负责供应,免疫后发放免疫证明,对猪、牛、羊佩戴耳标,不收取任何费用。 

120、动物防疫补贴的政策有哪些? 

我国目前已形成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畜禽疫病扑杀补贴、基层防疫工作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动物防疫补助(贴)政策。 

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政府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这既保证了国家强制免疫政策的全面落实,又保障了广大养殖场(户)的利益。 

畜禽疫病扑杀补贴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畜禽和布病、结核病检测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染病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贴,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这既有利于防止重大动物疫病扩散,又能减少因扑杀染病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 

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为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央财政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行经费补助。补助经费用于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补助,重点用于强制免疫注射工作经费支出。 

(四)支持蔬菜发展政策 

121、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陕西省决定,从2009年起,启动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2012年陕西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650万亩,年产量达到1470万吨。全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板块推进、规模发展”的模式,逐步形成陕北以日光温室为主、关中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陕南以大棚为主的三大设施蔬菜产业带。 

在全省选择条件适宜的县建设设施蔬菜基地(66个设施蔬菜基地县),2010年,全省日光温室每亩补助2000元;设施大棚每亩补助750元。在基地县中选择部分县重点建设示范园和工厂化育苗中心,补助标准是:建设1200亩日光温室示范园补助200万元;建设1300亩大棚示范园补助100万元;建设130亩工厂化育苗中心补助300万元;每1000亩设施蔬菜基地配套建设110亩育苗点,补助10万元。(对示范园的补助与日光温室或大棚的补助不重复进行) 

(五)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政策 

122、陕西省核桃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范围是什么? 

发展目标:我省核桃产业发展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新建和改造核桃园595万亩,其中新建标准园387万亩,改造低产园208万亩,总面积达到850万亩;到2020年,全省核桃总面积达到1000万亩。实施范围:按照适生优生、有一定发展基础、群众积极性高的原则,以推进核桃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重点,经筛选,核桃产业主要在秦巴山区和渭北43个县发展。 

123、陕西省核桃产业的扶持措施是什么? 

根据陕西省《关于加快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陕政发〔20102号)文件精神,从2010年起,由省市县政府安排扶持资金支持核桃产业发展。具体政策内容是:核桃产业发展以市场化运作和群众投入为主,政府对苗木和良种繁育给予适当补助,采取省、市、县共同投入的方式。新建核桃标准园,省上每亩补助100元,市、县每亩补助不少于100元;改造核桃低产园,省上每亩补助50元,市、县每亩补助不少于50元。对建设核桃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按照规模、品种、采穗量等情况的不同,每处一次性补助3050万元;对按照“四定、三清楚”(定点育苗、定点采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苗木品种、种源、去向清楚)进行良种苗木生产的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每处每年给予生产补助1020万元。 

124、陕西省“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村一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挖掘或者生产具有地方特色,值得该地区骄傲的产品,或者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畅销全国乃至世界的拳头产品,搞活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是“一村一品”的主体,村级组织是落实主体,县乡政府是责任主体。我省将以行政村为单元,选择一村一品基础较好的2000个村作为示范村率先发展,带动1万个村推进村集群式“同心圆形”扩展发展。重点在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育、扶持并最终形成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各级财政要设立“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尽快形成“一村一品”的科技支撑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和投入保障体系。对确定的示范村、推进村,要整合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率先解决好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等问题,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125、陕西省“一村一品”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帮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新格局的快速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全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加工规模和深度实现新的突破;培育扶持一批知名品牌,到2015年,示范模式将覆盖全省40%以上的建制村,大幅提升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26、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的现状是什么? 

截至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菜、猕猴桃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为主的渭北农业产业带;以优质杂粮、白绒山羊、大红枣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中药材、瘦肉型猪、蚕桑、茶叶、食用菌、“双低”油菜为主的陕南特色农业产业带。 

已经形成渭北苹果、临潼石榴、阎良甜瓜、周至猕猴桃、宝鸡线辣椒、兴平大蒜、韩城和凤县花椒、蒲城酥梨、大荔冬枣、岐山臊子面、陕北马铃薯、陕北红枣、大明绿豆、甘泉豆腐干、汉水莲藕、西乡午子仙毫、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商洛核桃、镇安板栗、秦川肉牛、榆林白绒山羊、户县农民画、富平石材、千阳手绣工艺品、凤翔泥塑、杨陵锣鼓等知名特色产品和品牌。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注重与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户县农民画、千阳刺绣、武功土织布等一些非农业知名品牌已打入国际市场。 

围绕渭北苹果产业开发,果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后续产业不断延伸,销售网络遍及国内外。关中奶畜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带动了一大批乳品加工企业的崛起。形成了陕南中药材基地,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农业农村经济从生产领域向加工、销售、品牌营销等领域不断扩张,一些休闲农家方兴未艾,在部分地区形成了跨区域、规模化、集群式的发展局面,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基础。 

(六)支持现代农业政策 

127、什么是中、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 

200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各地发展粮油生产和优势特色、安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四促进、两带动”。即:促进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促进农产品区域和品种结构明显改善、促进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促进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通过主导产业的辐射效应和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周边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地方整合支农资金集中投入现代农业。中央财政要求粮食主产省限3个主导产业,非粮食主产省限2个主导产业。中央财政宏观指导,由省级自主选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一、两个关键环节,不能面面俱到,引导整合资金和社会资金集中投入主导产业项目区,带动周边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同年起,陕西省财政也设立了相应专项资金,与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支持所确定的农业主导产业。2008-2010年,陕西省选择的是苹果和生猪两个主导产业。苹果产业支持环节为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生猪产业支持环节为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良种繁育。苹果项目县在30个基地县中择优选择,生猪项目县以陕南为主。2010年我省确定了36个现代农业项目县和2个省级项目区,每年采取动态方式确定项目县和项目区。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2011年中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将重点支持设施蔬菜和苹果两个主导产业。设施蔬菜产业在榆林定边、靖边和渭南富平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实施,苹果产业继续在基地县中择优实施。 

128、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十二五”期间,按照“5+50”的模式,在杨凌示范区、西安长安区、渭南富平县、榆林定边靖边和安康月河流域规划建设5个较大规模、集中连片、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同时选择50个基础条件较好、产业相对集中、特色比较突出的县区,规划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园区面积要达到1.5万亩以上,重点产业占比达到60%以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95%以上,生产组织方式先进,支撑体系健全。5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2011年全面启动,率先建设榆林、渭南两个基地。榆林基地2011年拟投资不低于6亿元(省、市、县财政各2亿元)。主要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基地5万亩,优质马铃薯示范基地20万亩、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场4个。渭南基地2011年拟投资1.4亿元(省级财政700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2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000万元,整合其它资金4000万元)。主要发展设施蔬菜、水果和畜禽养殖。杨凌、西安、安康等其余3个基地建设,由省财政分别安排1000万元,加上市级财政配套资金,重点做好规划和基础工作。50个示范园区2011年先期启动20个,由省财政安排1亿元,每县500万元,所在市县配套500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讯新闻
·重庆日报农村版
安仁县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油菜生产
4422公斤!昭觉马铃薯单块田高产创纪录
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山东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创建成效——张家港市扎实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