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长钟山石窟:宋代石窟的翘楚

开窟造像,经过北魏、隋唐的高峰后,到宋代至少在中原地区已经衰落了,只是在西南(大足石刻)以及陕北地区还在进行,尤其是陕北,很有方兴未艾之势。陕北的四大石窟,清凉山万佛洞石窟、石泓寺、万安禅院石窟和钟山石窟的大部分都是宋代完成的。其中,钟山石窟是其间翘楚。

子长的钟山石窟有“最美大雄宝殿”的美誉。陕西历史博物馆复制了一个陕北石窟,就是这个石窟的三分之一。因为此石窟的中心坛是一铺三组造像,陕博只复制了其中一组。

中心坛由八根雕刻满小造像的“顶天立地”的方形石柱支撑石窟,八根石柱将中心坛分割成三个空间,每个空间有佛一弟子二胁侍菩萨二。最有意思的是,从三组造像中可以看到人物在岁月长河中变老,主佛从“出生”到成熟庄严,阿难尊者从清秀少年到成熟稳重;迦叶尊者从中年到身形弯曲的老者。一眼,仿佛千年,佛像也会在时光中老去。

钟山石窟也叫万佛洞。国内叫万佛洞、万佛阁的地方不少,但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标准的并不多。钟山石窟的石壁以及石柱四周都雕琢佛像,繁而不乱,披红挂绿,千姿百态。看那些小造型,真觉得眼睛长少了,不够用啊。只要稍微留意,总会发现特别有趣的造像。

在宋代,这里应该是和北宋对峙的前沿。百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事应该不少。这里的人更希望平静闲逸的生活。所以,石窟中有十来尊潇洒的自在观音,也是所见石窟中雕琢自在观音最多最生动的。

石窟风化严重,有些地方几乎风化殆尽。石窟保护,任重道远啊!

主造像群的第一组。这尊主佛像双脚踩着莲花。释迦诞生的时候就有“步步生莲”的典故,所以这个是不是在说明释迦还比较年轻的时候。再看看阿难,英俊少年啊;迦叶呢,历经沧桑的中年人。

第一组造像中的迦叶形象,健康的中年人。后面石柱上端有一尊彩色的自在观音。

主佛像群的第二组,一佛二弟子和二菩萨。佛已经坐在莲台上了。前面两根石柱顶端雕琢自在观音。

迦叶尊者瘦了,肋骨都显露了。后面的石柱顶端也有自在观音。

主造像群的第三组,也是一佛两弟子,少了一尊菩萨,可能是后来损坏了,多了一个小点的供养菩萨。佛已经很庄严地端坐在莲台上。

看这组造像中的迦叶尊者,这身形已经佝偻了。三组造像中的迦叶尊者展现了从中年到老年的变化。

支撑柱繁而不乱、披红挂绿的小造像。

第一组造像中还有点婴儿肥的阿难尊者。

保存好的小造像颜色鲜艳,那里像一千年的老造像了。

石壁上的这尊自在观音旁边发现一只白鸽,观音抬起的脚下面非常像“西游”的师徒四人,之后还有一个捧着桃子的猴子。

密密麻麻的小造像千姿百态,只要稍微留意就有有趣的发现。比如,在这两尊扭着身子的造像上面是两尊“勾肩搭背”的。

这尊自在观音旁边站了童子和供养人。左侧是升棺说法图。

前壁下面有一排罗汉,两组十六尊。这组造像比主佛像小很多,又比小造像大了不少。没有颜色,不知道是当时就没上颜色还是后来风化的,反正露出了岩石的本色。

罗汉雕琢的也是姿态各异,喜怒哀乐,生动活泼。非常有趣。

有趣中最有趣的是这尊,它抱着一只小狮子,小狮子却口中衔了它的耳环,有拉扯,把它拉疼了,龇牙咧嘴的,但它还是轻轻地抱着小狮子。这就和自己养猫后的感觉相似,即便被挠了,也舍不得打它。

中心坛的一铺三组结构就是这样的,八个石柱将中心坛分割出三个空间,各置造像。

石壁上成排成排地雕琢造像。

千年岁月,风化不少,被风沙磨平的也不少。所以,保护任重道远。

推荐相关阅读:

#虎年有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文智:试谈子长钟山第3窟菩萨造像的文化内涵
请来子长看佛 “你再不来,我就走了”
钟山石窟:黄土高原上的钟山佛光
陕北石窟F4天团
陕西子长:钟山石窟造像 赏析
谈古论今话云南2021-15 剑川石钟山石窟-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