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莆仙传统民居的建筑格局

  莆仙传统民居格局多元,有单体建筑、连体大厝、街路店铺、土楼等。厘清莆仙传统民居建筑格局,以名词加图片进行解释是比较直观的。

  “几座几间厢”

  莆仙民居格局基本秉承了汉人建筑中轴对称的特点,又根据自然环境、经济情况和匠师流派产生了属地分风格。

  在莆仙传统建筑中,横向开间称为“间厢”,纵向进深称为“座”。如“三间厢”就为三开间建筑,“双座五间厢”就为两进五开间建筑。除此以外,影响建筑格局的还有“下间拖”“后间拖”“大门坦”“护厝”等附属建筑。

  明晰建筑格局是初步了解建筑的较佳选择。莆仙传统民居格局多元,有单体建筑、连体大厝、街路店铺、土楼等。厘清莆仙传统民居建筑格局,以名词加图片进行解释是比较直观的。

  埕:亦叫埕头,门前较大的空地。衍生有:石埕、灰埕、红砖埕等。

  下座:第一进,该座的厅称为下厅,厅堂外敞,正面作正门,内面作隔扇门或内敞。

  下照座:第一进,正面朝第二进,外墙封闭,不作正门,侧边作大门坦,多见于原莆田县官宅,如城里庙前大宗伯第,荔城东阳村御史第,西天尾澄渚村俞立生府第等。

  大门坦:亦作大门坛、门坦,凹字状。仙游常位于下座正中,莆田常独立建造或设下照座侧边。

  顶座:第二进,该座厅称顶厅。

  后座:第三进,厅称为后厅。

  披榭:天井左右两侧连接上下座的厢房或连廊。

  三间厢箍:亦叫三间厢仔。面阔三间,深一进。中轴对称,由一个厅和两间厢房组成,是较为基础的建筑格局。箍(莆音读kou)意为一段、一截。

  四目厅:面阔三间,深两间。由一个厅和四间厢房组成。产生的主要附属名词有:厅前、大房、后房。左边大房叫大爿大房,右边后房叫细爿后房,以此类推。

  双座三间厢:由两栋三间厢箍,或下座为三间厢箍顶座为四目厅及披榭组成的天井院式建筑。产生的主要附属名词有:天井、下厅、顶厅等。

  五间厢:在三间厢箍或四目厅的基础上左右各增加一间的五开间建筑。所增建筑屋面瓦作需与正厝同向,该间称厢厅。厢厅后侧可隔出厢厅后房。

  七间厢:在五间厢的基础上左右各增加一间的七开间建筑。所增建筑称中厢厅。中厢厅后侧可隔出中厢厅后房。

  下间拖:垂直于下座厢房、厢厅或中厢厅的前伸建筑。常当厨房,柴火间,也叫下间。

  后间拖:垂直建筑主体,在主体建筑后部延伸的建筑。也叫后尾拖、厝后间。

  护厝:垂直于主体建筑左右两侧的条状建筑,建筑通过围墙、连廊与主体建筑相连形成天井院落。

  福堂:顶座或后座末端隔断处,用于放置先人牌位或供养神祇。隔断后部空间称福堂后,常用于放置寿材。

  覆甓:莆音读papia。为主体建筑左右增加的单坡附属建筑。较厢厅瓦面不同,该建筑瓦面垂直于正厝瓦面。该词采自湄洲,仙游称拖甓,一些地方称披榭。

  迎顶:一楼门及码面窗外高于埕头的地面。

  走马围:二楼及以上楼层的外走廊。

  龙虎楼:修建豪华的下间拖阁楼,多见于涵江。

  集体厝: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建筑,以中间厅堂为中心,左右修建房间,至多有十余间,以两层为常见。呈“一”字形,个别为“口”“冂”字形,或团块形。

  鸳鸯厝:两张建筑格局、风格相似相邻的建筑。

  店面:商业街道店面建筑。多见两楼,接连成片。开间较小,纵深长,常有二、三进。沿街为店面,后部为生活区、仓库。莆仙保存较好的传统店面建筑可见于枫亭老街、梧塘老街、东方二十五坎等。

  坎:店面量词,如蜀坎店面。

  张:建筑量词,如三张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潮汕传统建筑形式
细说海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有你的老家吗?
解读丨陕南传统民居建筑及其空间特征
岭潮古建:潮汕建筑的基本格局形式分析
漫谈潮汕传统民居建筑(上)
潮汕的民居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