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吐鲁番苏公塔

在伊斯兰教中,塔是其建筑艺术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有宣礼塔、风景塔、纪念塔等种类。苏公塔便是一座纪念之塔。在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中,苏公塔为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的典范。

苏公塔座落在吐鲁番市东南葡萄乡木纳尔村处的一个开阔的台地上,距吐鲁番市中约2.3公里,东面与安乐古城相邻。苏公塔整个建筑群由古塔和清真寺两大部分组成,为清代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伊不拉音等人设计并建造的。苏公塔是我国境内现存伊斯兰教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体积最大的一座古塔。

苏公塔的修建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知遇之恩,是额敏和卓晚年为庆寿、报答安拉的天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流芳千古,“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

苏公塔外部用清一色灰黄色砖砌成,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上没有使用木料。塔身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呈圆锥形。塔基直径10米,顶部直径2.8米,塔高37米。在其不同方向和高度,留有14个窗口供通风采光之用。塔内用砖砌出的螺旋式中心柱,72级台阶直通塔顶,塔顶有面积约10平方米小小阁楼,可供瞭望。塔顶为穹窿顶,上有铸铁塔饰。塔身表面砌叠15种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案:波浪、菱格、团花——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立身塔下,抬头仰视,就如置身一幅复杂而变幻的装饰画前。修塔的维吾尔族优秀的建筑师们,通过塔体显示了维吾尔族优秀的建筑艺术传统。这些维吾尔族传统图案,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中寺院雕刻绘画艺术的代表。塔门外侧立石碑一方,碑身高1.32米,宽0.78米,用汉文和察哈台文两种文字阴刻而成。

汉文碑记全文如下:

大清乾隆皇帝旧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率□札萨克苏赉满等,念额敏和卓自受命以来,寿享八旬三岁。□□上天福庇,并无纤息灾难,保佑群生,因此报答天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整。爰立碑记,以垂永远,可为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乾隆四十□年端月吉日谨立

而察哈台碑文非常虔敬地歌颂了安拉。其译文如下:

发展宗教法的苏赉满,宇宙之皇,作为额敏和卓王眼目的英雄好汉苏赉满,在安拉的允许、恩赐和帮助下,在年满八十三岁高龄时,为了感谢安拉,以善良的、无限崇敬的心,建造这有福祉的、美观华丽的教堂和苏公塔,向安拉赈济。

和苏公塔紧紧相连的是一个可以容纳千人做礼拜的清真寺,它是目前吐鲁番地区最大的清真寺。清真寺平面布局紧凑合理,构图简洁完整,空间处理手法娴熟,是研究新疆伊斯兰教建筑史和发展史的重要实证。寺院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45米,东西长72米,由大门、门厅、礼拜大厅、圣龛(拱巴)和周围布道小室组成。寺院大门的门楼正中开有双扇板门的大拱券门,寺门朝东双扇板门上方是一个“邦克楼”(也叫唤礼楼),是清真寺清早唤醒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邦克楼有长方形小拱券为其小窗,四周共有十四个。站在那儿放眼远眺,周围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清真寺宽敞、清洁、庄严,其为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四周不开窗户,只在顶部开一四方天窗,以便采光通风。礼拜堂的南北两面各有20个互相相连的拱形小屋,这是布道使用的小室,显示着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和宗教生活气息。整个墙面都是用风干的生土坯建筑起来的。以风干的生土坯砌墙盖顶,在干燥少雨的吐鲁番地区是既普遍而且历史悠久的建筑方法,它省工、省料,就地取材花费不大,但却耐用,而且冬暖夏凉,平坦的屋顶还可以晒晾粮食。土坯是自然风干的,不需煅烧,既节省了能源,又没有污染,也节约了建筑成本。苏公塔明显不同于艾提尕尔清真寺或库车大寺,那里的清真寺都大量使用石膏、彩绘、木雕和硫璃瓦等装饰材料,使建筑物显得气派、富丽堂皇。而苏公塔清真寺却独树一帜,简洁、平实、朴素,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

吐鲁番盆地曾于1916年发生过一场六级大地震,地震将苏公塔原先本来出檐塔顶震坍,在阿尔伯特·冯·勒柯克的《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书后附的照片中,就有一张显示了当年苏公塔震后无檐而立的样貌。后来维吾尔工匠用土坯改修成拱拜圆顶形,直指云霄的穹窿形圆顶竟然意想不到地有了卓而不凡的效果。1961 年,苏公塔经历了十二级大风的考验,安然无恙。为了以防不测,妥善保护古塔,目前在塔体外加了三道铁箍固定它。

额敏和卓(维吾尔语“伊敏霍加”),生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卒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享年八十三岁。据和宁主撰的《回疆通志·额敏和卓列传》中的记载:“额敏和卓,吐鲁番回部人。祖素丕和卓,为喀喇和卓阿珲。父尼雅斯和卓,为吐鲁番大阿珲。额敏和卓嗣,聚族居鲁克沁”。“阿珲”今一般写作“阿訇”。据此可知,额敏和卓的祖、父都是吐鲁番地区的伊斯兰教宗教头目,到了额敏和卓这一代时,才迁居鲁克沁。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清朝军队进入吐鲁番地区之前,额敏和卓曾担任过辟展(今鄯善)的阿奇木伯克,那时他的家乡鲁克沁则由其两位兄长掌管。后来,额敏和卓的两位哥哥被吐鲁番地区另一位维吾尔首领阿济斯杀害,鲁克沁的统治权也落人阿济斯手中。不久,额敏和卓聚集力量,用计谋又夺回了对鲁克沁的统治权。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散秩大臣阿喇衲率清军第一次到达吐鲁番,时“额敏和卓为辟展(今鄯善)阿奇木,因准噶尔侵凌残暴,倡率众投诚内附”,这时额敏和卓便归附了清朝。

雍正四年(1726年),“头目托克木玛木特携回人六百余内徙,鲁克沁有众万,不尽行,以额敏和卓辖之”,清政府认可了额敏和卓的领导地位。同年,清军放弃吐鲁番内撤,额敏和卓受到准噶尔的威胁,但他不为所动,“大军旋,准噶尔胁徙喀喇沙尔(今焉耆)。回拒之,遣使告内附,数乞援军”。初次表达出他忠于清朝的坚定立场。

额敏和卓归附清朝后,便把自己命运与清朝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清军万里出关,军粮供应自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颇为棘手的问题。吐鲁番地方天气暖和,土质肥沃,额敏和卓便率所属维吾尔人“屯田种地,恭顺效力”,以解决清兵粮秣为己任。为此雍正帝赏额敏和卓“缎二十匹,赏其属下维吾尔人银二千两”。额敏和卓在屯田种地中的良好表现给清朝政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后,额敏和卓家族逐步兴起于吐鲁番地区。

作为一个为国家统一,为本地民众永享太平而忘我奋斗的领袖人物,额敏和卓在带领吐鲁番部分维吾尔群众归附清朝后,屡立战功,被清朝政府册封为郡王,画像陈列在清朝宫廷的紫光阁里,乾隆皇帝还亲笔题词:“吐鲁番族,早年归正。命赞军务,以识回性,知无不言,言无不宜。其心匪石,不可转移。”此可谓对额敏和卓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赞扬。额敏和卓二次赴京朝觐,受到乾隆皇帝盛宴款待。他的后裔子孙中,多人出任新疆维吾尔人聚居地方的阿奇木伯克,主政一方,有的还被册封以各种爵位,在吐鲁番地区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势力。额敏和卓及其家族在吐鲁番地区的活动,对清代吐鲁番地区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吐鲁番郡王为什么要建苏公塔?丨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⑦
PFTN·WJ20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建交二十周年纪念封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二十座:新疆吐鲁番苏公塔
趁时光正好来吐鲁番玩吧,美的很!!
新疆 | 吐鲁番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吐鲁番额敏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