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雕不成器 —— 山西木雕赏析

中国建筑木雕是依附于木结构建筑上的雕刻艺术,它伴随着建筑的产生而发展,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而向装饰性发展。在整个建筑发展史中,隋唐以前的建筑木雕紧紧结合木构架组合和各构件的形状,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木材本身的质感进行雕琢加工,使建筑和装饰、结构和审美紧紧勾连,丝丝入扣,达到既严谨又统一和谐的地步;宋、辽、金时期,在前代建筑成熟与完善的基础之上,装饰性逐渐增强,这一时期是木装修长足发展的时期,首先表现在装修品类的增加,同时装修作工的精巧程度也大大提高。木雕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装修部件当中,构件表面的修饰增多,同时各种构件组合拼接的榫卯更加复杂、多样;明清以来,越来越多的只具观赏功能的木雕逐渐被装饰到建筑之上,开始了纯粹为展现木雕之美而极尽工巧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精美木雕,尤其是入清以后,各地木雕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流派。,这其中山西木以其形神兼备、大气磅礴、古韵沧桑的特征占有一席之地,是华夏木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山西木雕似乎历来鲜为人知,大家耳熟能详的往往是徽州木雕、东阳木雕、潮汕金漆木雕等等。如果说徽州木雕好,细腻雅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山西木雕的精雕细琢;如果说东阳木雕好,丰富生动,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山西木雕的华而不乱。山西木雕要细腻有细腻,要大气有大气,经过数百年以致千余年的岁月洗礼,留下的古拙沧桑感是任何其他一种木雕所不具有的。与山西木雕相比,徽州木雕细腻精致有余但少了几分雄浑大气,东阳木雕则少了几分古拙稚趣,潮汕木雕则显得绚丽有余,简雅不足。也许是我们欣赏的角度和层面不同导致我们对木雕的理解不同,有人可能就偏偏欣赏细腻细致、繁复绚丽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山西木雕本身所承载的一些东西,诸如历史与文化价值、工艺价值等绝不逊于其他木雕,至少在年代上是其他木雕所无法比拟的,正是因为它的时代久远,那么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时代信息也就相对更丰富。

晋东南古上党地区也就是今长治、晋城两市一带,是现存宋辽金以前古建筑最多的地方,共有80余座,占到全国的半数。同样这片区域也保存了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制最古的绝大部分小木作,比如经柜、庙椅、展腿供桌、禅凳、剑腿桌等等具有典型金元风格的家具。据此,我们也不难想象,作为古建附属体的木雕在这里应该也是中国最古、雕刻纹饰最罕见、保存最多的地方。而事实的确如此,但晋东南地区很多古建因处于偏僻而遥远的荒郊野外,得不到有效地保护,正处于濒临土崩瓦解的危险,古建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满目疮痍,甚是另人心痛。这些古建上的木雕因而也随着建筑的破败或是毁坏或是流向了交易市场。笔者有幸目睹过一些精彩绝伦的山西木雕,并有幸收藏到其中的一些,为其别具的风韵所深深感动。

中部刻“收吴汉”三字,可知刻的是三国人物中的刘关张三兄弟,其人物造型古拙、生动,动感强烈,集花鸟、动物、人物于一体,具有生气勃勃的精神风貌。

麒麟

迦楞频伽

一帆风顺

花鸟

驭龙图

这些珍贵的木雕代表着各个时代的文化,某一时期可能经久未衰,与古建一起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某一时期也或许经历硝烟,历经战乱,但是幸运的流传下来。在一般人眼中可能只是刻有花纹或故事的木头,但在我看来,他们镌刻的是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符号和烙印,物体已不再是简单的物体,匠师的思维灵感在木雕成型的那一刻就已被凝聚其中,穿越时空,千百年后依然能够将美展现在今人的面前。每当触摸起这些浸满古代艺术的木雕,心灵似乎便与古人相通,我的思维被带回遥远的从前……不禁心生感慨:

本是蟾宫座上客 多少世人身下过

递尽王朝冬与夏 我自静默向纷华

古木遗珍坠凡尘 天角得遇伯乐人

昔日韶华今褪去 独留沧桑让人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时期建筑木雕构件
苏州香山古建木雕匠后继乏人
无数次被骂文物贩子的他,却选择成立了华东最大古建修复公司
徽州木雕窗栏板:俗称槛挞衣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中式设计古建艺术徽州木雕工艺精湛 赢得世人瞩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