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都博物馆

初访首都博物馆

 

去首博新馆参观的念头也是由来已久,六月份已经预约过一次门票。可巧当天菲儿忽患小恙,计划只得适应变化。此次终于成行,也算好事多磨。刚到长安商场,斜对面一个外观独特的巨型建筑便映入眼帘。高度比肩二十层的楼房,约摸有将近40米,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东北角矗立着高6.7米,重约40吨的汉白玉乾隆御制碑,碑身四面写有满汉两种文字的乾隆正楷手书《皇都篇》和《帝都篇》。石碑发现于先农坛,本公子前几天刚刚去过,知道其中来历,岂料今日便得见真身。

用玻璃幕墙和巨大的钢屋盖表示现代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从而体现博物馆是历史和现代的交融。

灰砖墙不是置于地上而是悬挑在中间,模糊了古代城墙和现代幕墙的界线。椭圆形的青铜展厅斜出墙面,模仿铜釜的形状以表达博物馆具有中国的、历史的含义。又象征古代宝物破土而出,使立面有了形式上的变化。

青铜幕墙上面蚀刻有云雷纹饰图案。上半部还有一条龙纹装饰带,使得青铜器的感觉更明显。把这样的青铜容器镶嵌在博物馆外墙的青砖中间,这就让人联想起仿佛是一个考古学家偶然发现了一个埋藏多年的宝贵的古董一样。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暗语,把首都博物馆比作这个城市发掘出来的、宝贵的历史文物。巨大的屋盖影射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外檐。

广场起坡烘托宏伟的巨构,也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馆中轴线上,大厅外地面镶嵌清代丹陛。

两个展厅东圆西方加上一个35米高、面积2000平米的礼仪大厅,显得非常宏伟、壮观。置身于此,几乎看不到是什么支撑着如此的顶层,看不到立柱,也看不到支撑点,高大的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更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只要注意力被吸引到这样的设计中,在参观的过程中就会有置身于苍穹下的感觉。

礼仪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中国传统中心轴线特点。

新馆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厅、椭圆形专题展厅、条形的办公和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隙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的环境。

馆中展览陈列以首博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由基本陈列、馆藏精品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组成,共计11个展览,上展文物5000余件。

“古都北京”(包括“历史文化篇”和“城建篇”)反映了北京历史发展脉络

“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展示了清末老北京的风情、民俗

京剧是形成于北京的“国粹”,民俗展区专门建造一座仿古戏楼,制作了京剧文物展。人们参观展览之后,还可品茶听戏。

精品展包括了“燕地青铜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和“书房珍玩展”等7个专题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

燕地青铜器艺术精品展

在青铜器中发现一些有趣的小玩艺,名字和现在生活中日常的含义大相径庭。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

书房珍玩展

“博物馆是城市的客厅”,首都博物馆就是一个如同广场的宽广空间。既可以在由柔和的灯光及简单的材质构成的方形展厅中参观,又可以根据当时的心情和所关心的内容选择圆形展厅,轻轻登上博物馆内部巨大的青铜器中参观珍贵的文物,以及玉石、丝绸和书画。还可以沿着一条穿过博物馆内竹园的道路,进入到这个城市的由历史发展到现在的画面--——从十万年前,到18 世纪,再到当代的北京。这是一个公共的广场,人们可以在里面选择增长自己知识的方式:在互动区的电脑中查询各类展品信息、在书店里购买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书籍、或者小坐与朋友促膝交谈……这座城市的大客厅对于参观者来说,是如此考究并富有修养。

本公子友情提示:需提前三天电话或网络预约门票;展馆内空调较凉,应备长袖衣服;餐厅和咖啡厅都在改造,建议自带食品。有饮水处,非常方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都博物馆之青铜器篇
与顶级国宝同行 · 首都博物馆篇 上
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长治博物馆.青铜器
大英博物馆(C)——博物馆之旅(30)
首都博物馆·基本陈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