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开中国古建筑之门:话说宫阙

帝王宫门立双阙,中国古代皇家建筑这一传统平面布局,凝固为一个同:宫阙。这词用来称谓庞大的皇城建筑群,也指代朝廷。“阙”,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甚至可以独自概括那一切。因此,怒发冲冠的岳飞,吟《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清代费密《荒书》,讲明末张献忠的农民军转战四川:“贼张献忠僭位,改贼国,曰大西,贼元为大顺,以蜀王府为贼阙。”通篇以“贼”蔑称,张献忠的宫殿被叫做“贼阙”。

阙的建立,初见于春秋时代。《尔雅·释宫》:“观谓之阙。”《古今注》说:“古每门树两观于其门,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阙用来“标表宫门”,具有等级符号的意义,如汉代班固《虎通义》所言:

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

屹立于宫前的双阙,以其巍巍,显示帝王气派。它还是国君颁布政令的地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图强,筑冀阙是举措之一。唐代司马贞释:“冀,记也。出列教令,当记于此门阙。”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咸阳找到商鞅变法时所筑冀阙基址。其两阙相距400米。发掘西阙所获资料,使今人得以勾勒当年的壮观——秦冀阙为上下三层的建筑物,底层有七室之阔,正所谓“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

至汉代,阙已非宫门专有,词庙、庭院都有建阙的例子,但它仍是或庄严或权势的象征,寒门小户是立不得的。

成都出士的汉代画像砖(图14),画面是阙。高高两阙之间,以大门的檐罩相连。这是汉阙的形式之一,即门、阙合一的阙。

另一形式为各自独立不相连的双阙,成对地立于大门之前。山东沂南县汉墓石刻(图15),表现了庭院门外立双阙的情景。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对汉代宫殿之阙多有涉及:“《关中记》曰,建章宫圆阙,临北道,有金风在阙上,高丈余,故号凤阙也。”阙上饰以铜凤,让人想到成都汉画像砖的门阙图案,连阙正中画有一凤凰。古时歌谣:“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成,再鸣五谷熟。”铜雀即阙上金凤。郦道元写到未央宫:刘邦“令萧何成未央宫,何斩龙首山而营之。……山即基,阙不假筑,高出长安城,北有玄武阙,即北阙也;东有苍龙阙,阙内有闾阖、止车诸门。”阙借山势,雄伟气象,令人仰望。

从东汉元初五年(118年)起的五六年间,河南登封建造了三座石阙,即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均为庙前神道阙,并称“嵩山三阙”。三对石阙屹立至今,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室阙上的狩猎、出行浮雕,少室阙的马戏、蹴鞠浮雕,留下汉代生活的宝贵史料。启母阙建于当年的启母庙前,阙上刻有小篆铭文,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阙上浮雕也可寻到大禹故事的画面。

陵墓前的神道阙,左右相对,中间为神道,形成入口处,在平面布局上具有门的意义。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其浮雕精美,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阙的形象,还见诸汉代图形印。上海博物馆的两枚藏品,分别被名为“宫阙”、“阙门瑞鸟人物”(图16),在很小的面积里,表现了大门和门前双阙。图案虽然简约,却能使人体味门、阙布局的层次感。

门之阙以其巍巍,又叫魏阙。古代“魏”通“巍”。东汉高诱注《淮南子》:“魏阙,王者门外,阙所以县(悬)教象之书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阙。”门阙的名称含“魏”,取义于“巍巍高大”。由“魏阙”、“魏观”而“象魏”,以至于“象阙”,阙有了这些别名。

阙之“魏”,毕竟与魏晋之“魏”用了同字,古人因此编造出有关曹魏的故事。晋代王嘉《拾遗记》载:

太山下有连理文石,高十二丈,状如柏树,其文彪发,似人雕镂,自下及上皆合,而中开广六尺,望若真树也。父老云:“当秦末,二石相去百余步,芜没无有溪径。及魏帝之始,稍觉相近,如双阙。”

《拾遗记》说这是魏时帝时期的事。明帝为曹丕之子,魏朝第二帝。王嘉讲“众祥致应”,黄麟、神草之外,提到泰山巨石如阙。并借父老之口神乎其词,本来相隔百步的两岩石,逢曹氏称帝而渐渐靠拢,移动成阙。言虽在阙,而意却在“魏”,将其说成魏当代汉的征兆。

阙——魏的文章不只如上。袁术字公路,《后汉书·袁术传》记,拥兵自重的袁术曾见谶书有“代汉当途高”之说,以为自己“名字应之”。其实,“当途高”说的是阙,由阙而及魏,人们是在为曹魏代汉编谜语,并无袁术的事。晋代人给《三国志·魏·文帝纪》注解,讲得明白:

白马令李云上事曰:“许昌气见于当造高,当途高者当昌于许。”当途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

阙门高大,“阙然为道”,正所谓当途。由此,阙派生了暗指曹魏的隐语“当途高”。这不妨视为古代门文化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这类故事在晋时重又上演。《晋书·王沈传》载,王沈字处道,其子王浚以“处道”即为“当途高”,视为“应王者之谶”,而谋僭号称尊,结果下场不佳。

《南史·何尚之传》将正郊丘、铸九鼎、树双阙并论,可见“当途高”的影响:

世传晋室欲立阙,王指牛头山云,“此天阙也”。是则未明立阙之意。阙者谓之象魏,悬法于其上,浃日而收之。象者法也,魏者当途而高大貌也。

山形虽似阙,却不能代替立阙的象征意义。以上是何胤的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章 门是建筑物的脸面 02 第二节 门的建筑
城阙辅三秦的阙怎么读
阙|宫阙参差落照间
阙 的解释 | 阙 的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写法 | 汉语字典 | 书法字典 | 中华博物
长歌汉阙:巴蜀汉阙行记述略
中国传统建筑之礼制建筑之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