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藏民居
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但气温较低,这里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西藏面积广阔,藏南藏北自然环境差异大,造成南北民居差异也很大,人文景观也有不同。 (说明:本期民居摄影图片出自“人在旅途,与你同行”博客,谢谢该博主的支持!) (一)碉房式的住宅
西藏的调碉房多由夯土和是块组合建造而成,多为封闭式建筑,平面多为回字型,在中间留小不一的天井,相比于碉房外部高大而封闭的围墙,天井院内部却是相当开敞的,以利于碉楼内的通风和采光。碉房大多是单体建筑为主,坐落在地势较高的基地之上,以扩大人们的视野,随时观察建筑外的情况。但现在的碉房民居也以院落为主,牲口和厕所等服务性的建筑也与居住房分离开来。 图:布达拉宫:
(二)悬空寺
西藏的悬空寺是我们旅游者的叫法,当地叫尼泊尔大夏,位于中尼边境。悬空寺立在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边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我们知道,北岳恒山也有这种建筑----闻名全国的悬空寺. 悬空寺是建在山洞里,同时也借助横插进岩石的横木支撑,这些横木又可叫做“铁扁担”, 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被白蚁咬,还有防腐作用。然后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这也是修筑栈道的[古方]。看来,悬空寺就是用类似筑栈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阁楼的底座便铺设在许多铁扁担上。与恒山的悬空寺相比,缺少立木(只有横木,没有竖立的木柱),所以也就没有显得那么的惊险了。 (三)拉萨民居
拉萨作为西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还是中国同周边各国进行贸易的集散地。由于人口密集,拉萨的建筑不仅相互之间间隔很小,还采用连排式的楼房形式,一般是底层出租做商铺,上层住人。
(四)佛教圣地(寺庙内的壁画 和转经筒)
西藏全民信奉藏传佛教,每家都要设单独的经堂。各大寺庙的内部都布满了与佛教有关的色彩斑斓的壁画。许多壁画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还是保持着艳丽的色彩。是因为壁画采用了独特的自然颜料:如玛瑙、绿松石等。特别是壁画中金、银两色全部都是用纯金和白银加工而成,而且这种加工方法只靠师徒相传。
(五)飘扬的经幡
在每一个山口处,我们都可以看到颇具规模的经幡,被山口的风吹得狠劲的飞扬!经幡上可以抄写着佛教的五字真言,飘扬的经幡象征着仙女的飘带,代表着祝福:一般经幡有五种颜色:蓝白红绿黄!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红日、绿树和黄土,是藏族人祈福和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
(六)藏南民居
藏南谷地,海拔较低,并且可以获得印度洋的水汽,水热相对充足。所以可以看到森林、耕作业的发展,被誉为“西藏的江南”。藏南地区降水丰沛,所以民居一律呈现倾斜的屋顶,以利于雨水的排泄!
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西藏民居的历史十分久远,四千年前的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了丰富的建筑遗存。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 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志。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此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还有以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有白色条带,在条带上再涂以相同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色带,中空为白色,在建筑主体或院墙直角转弯处及较宽的墙面上,还自上而下地用土红色和白色画出色带,以标识该地区信仰的是萨迦派。
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方式是宗教聚落。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即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农牧区的民居聚落的形成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布置、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大部分居民住着低矮的窝棚,无家贫民只能寄居檐下,栖身道旁。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居民住房,到1994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12.24平方米,农村人均20.36平方米。由于旧西藏经济发展缓慢,建筑材料仅仅局限于块石加粘土,现在的民居已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建筑材料,盖起了许多高层建筑,使藏式建筑风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旧西藏绝大部分人家的室内设施极其简陋,现在电视、收录机、成套的藏式家俱已进入普通的藏族居民家庭。中国人的改革开放使藏族居民身上有了更多的钱,他们将自己的住房装修得漂亮且具特色。
多样的居住民俗
发布时间: 2002年08月14日 10:59
换个心情 更换背景             更换字号10px11px12px14px16px18px20px22px24px26px28px30px
居住,在人类生活中早就存在了。但居住民俗的形成,特别是人工住所的营建,却比人类早期的生活要晚。人类经历了穴处、巢居到居室的历史阶段。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猕猴变人的故事,就涉及众猴在果树林嬉戏、觅食,最后变成人的内容,这或许是藏族先民巢居的反映。根据出土文物资料,藏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昌都卡若发现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其中有许多草泥墙和卵石墙房屋基址。墙的厚度为25~30厘米。墙缝内保留黄褐色泥土。房屋周围有柱穴,中间有灶坑。房屋外面有石铺路面和窖穴。可见西藏高原当时已有人类居住,并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
藏族民间流传着“北斗七兄弟”的故事:古时从东方来的七兄弟,为了帮助平民百姓抵御风暴的袭击,一夜之间他们砍树搬石盖好了一座高大的楼房,让百姓居住。后来,七兄弟又被请到天间去替天神盖楼,他们也就成了北斗七垦。这则故事,说明藏族人民正是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了建造技术和居住形式。到吐蕃一世首领聂墀赞普时,在雅隆河谷建起了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此殿高踞一座小山顶端,地势险要。之后历世赞普又建了青昂达  孜、布达拉等一系列宫殿。赤松德赞时以佛教教义中虚幻的世界构想,建筑了规模宏大的第一座佛、法、僧王宝齐备的桑耶寺。藏族传统的房屋类型和构造特点,至此已形成了基本的规模和形制。
在牧区,普遍用牛毛帐篷作为住房。牧民用牛毛纺线,织成叫“日迪”的条状粗毛布,再把它缝制成两大片长方形的帐篷,然后把两大片帐幕用10多个扣环连接起来,就成了一顶帐篷。牧区一般帐篷呈四方体,用8根立柱支撑,有十数根牛毛绳的一端与篷顶拴结,另一端拴在帐外约一丈外的木橛上,使得帐篷平展、稳固。帐篷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顶高1.7米左右。帐顶留有一道宽30厘米、长3米可以开合的空隙,打开可以通风、排烟、散热,合盖则能防风雨、保温暖。帐篷前面篷布上有牵引绳,用木杆支起来就是门,天热时把门支高,帐篷内凉爽舒适。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牛绒捻纺,质地粗厚、耐磨,不怕风雨大雪,滴雨不漏,也便于随时支拆驮运,适宜于牧民逐水草而居。
牧区作为居住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帐篷前立有经幡杆,帐内对门靠边摆列小箱柜,两旁设有睡垫。近中央,支石埋锅为灶,上面经常熬着茶和奶。近门处置有小桶和各种畜牧用具,帐顶下悬挂着新鲜的或风干的牛羊肉,或是成串的奶干。帐篷周围用草饼或牛粪饼垒成墙垣增加避风力。帐外钉着许多条毛绳,用作拴系牛羊。离帐门不远,一般都拴着一条西藏牧区特有的獒犬,以护家室和家畜。   按传统习俗,客人临门,男子席右首,称“客席”;左首为女席,也可称为“灶间”。
藏南农区,最常见的是平顶宅院。据《西藏志》载:“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一般平民居住的是一层建筑,结构简单,上石围墙,以往梁作骨架,木柱截面圆形,上细下粗,柱头上依次加方形木斗和托木,再放木梁,梁上铺椽,再加树枝或短棍,最上覆以石子和粘土,有些房屋用一种当地风化了的“阿嘎”土打实抹平,以防漏雨。农区住宅里马蹄形的平房居多,一般坐北向南,房顶四周以80厘米的女儿墙相围,四角垒起垛子。藏历新年时,每个垛台插上树枝,各个枝梢缀系彩色风马经幡,一般每年藏历年时换一次,以示运气亨通。房屋前方正中设有香炉,吉日良辰,焚香祭祀,大门上方设有小佛龛,里面贴有标志密宗本尊及其坛场合一体的十相自在图文,以示祈求能避凶煞、晦气,逆缘变顺境。平顶住宅几乎都有围墙。传统住房的布局,中间是经堂,两侧各间作居室,厨房挨近居室,厕所盖在离住房较远的围墙两角。住房窗户有檐,檐头用彩色方木叠起,这样既能保护窗台不受雨淋,又增加了房屋的美观。住宅所有门窗两边均用黑漆装饰,与白墙壁相互映衬,格外醒目。农区宅院内一般设有生产工具堆放室、饲草储存室和羊圈牛棚等。
农村的庄园建筑十分高大华丽,有些高达5层、6层。庄园主居于最高层,三面朝阳的大玻璃窗。冬季和煦的阳光射入室内,十分温暖;夏季可以饱览四周的绿田与树林。门楣、梁架、额枋和柱头雕有生动、细致的图案花饰。楼内分别有经堂、客厅、卧室、管家室、贮藏室等等。楼前三面回廊,形成院落、院内设有大小厨房、家奴与“郎生”们的居室、纺毛捻线织氆氇的作坊等。马厩、羊圈、牛棚均与院子隔开一般,设在后院。
藏东林区,村落大部在半山缓坡地带。人们就地取材建造木屋。屋顶斜面盖木瓦,墙面多用圆木重叠垛成。工布一带多见墙壁用不规则的卵石砌成。房屋一般分为上下两层,用独木截锯形的梯上下。多半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进门为正房、中央砌1平方米左右的灶塘,全家平时围着灶塘边用膳、边取暖。灶塘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来客也坐在灶塘边用茶,进行交谈。
一般城市居民住房多半是公寓式的平顶宅院。这种平顶宅院是土木结构,用较规则的块石砌成50厘米厚的墙(这种石筑厚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屋顶结构和门窗的袋饰都与农区平顶相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建筑布局是:四面楼房相围,中间庭园,一座宅院内可住上10户人家。每户有2~4间房屋不等,另加一间厨房;院内一口井,水公用;宅院东西两侧各有公厕、城镇居民普遍喜欢养花,各家窗台上都摆着各种花盆。一每当春夏季节,鲜花盛开。绚丽多彩,整个院内花香扑鼻。
西藏寺庙建筑规模庞大,装饰华丽。主殿拔地凌空,巍峨耸峙,宫顶金碧辉煌,回廊曲槛,幽宽邃多姿。有些寺庙坐落于山野,背岭临源,楼房叠砌,鳞次栉比。寺内壁画纷呈,雕梁画栋,为藏族建筑艺术的典型杰作。
西藏的碉房民居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碉房,藏语称为“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山南的雍布拉康,后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类建筑的代表。
碉房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它对西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如土石结构、如平顶风格;但碉房并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西藏腹心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称为“慷巴”(khang—pa),有楼房亦有只建一层的平房。楼房多为二三层,个别富裕人家的楼房有四五层,而建一层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随处可见。笔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无论在后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萨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见到大量的一层民居。而在藏东昌都和藏东南的林芝、波密、察隅等地则较少一层房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使然。一层房屋显然不能称之为“碉房”,即使三四层的楼房也似与“碉房”无关,两者的名称、功能和作用都不同。因而,“碉房”并不是藏族民居的典型形式。
藏东贡觉县三岩地区,人们所居住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称为“康尔”(即“卡尔”,为藏语mkhar的不同译音)的碉房。刘伟先生在三岩地区考察时记述了“康尔”的情况:“三岩房子‘康尔’都是土夯的,低层畜养牛羊,二三层住人,顶端晾晒农作物或其他东西。房屋高达十几米,大都修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这种碉堡式的建筑是中级野蛮社会的典型居房,上面没有窗,只有枪眼。一来是帕族之间打冤家防卫用,二来作为气窗,给屋内通气,漏入些光,上楼下楼全凭一根砍出锯齿样脚蹬的圆木。”
三岩地区过去乃蛮荒之地,地形险要,人剽悍骁勇,常抢掠商旅。历史上曾抢劫运送皇帝赠送给达赖喇嘛物品的商队,引来汉藏军队的围剿,但因山高地险,“康尔”堡寨甚为坚固,令官军十分头疼。《清实录》和《多仁班智达传》等藏汉文史料对此都有记述。三岩社会带有浓厚的父系宗族制特征,人们分属于众多的称为“帕措”的以父系血统关系为纽带的集团,各“帕措”之间互不统属,喋血械斗频繁,因而人们的住房为易守难攻的碉房。
三岩人从房屋名称到建筑形式都全面继承了藏族古代的“碉房”,这在西藏腹心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在山南地区,从措美通往洛扎的路途中,可以见到一座座高耸的称为“索孔”(意为“哨所”——碉房)的高大建筑物,大多已经坍塌或残缺不全,高的达15米以上,碉楼四周留有许多射击孔,显然这是用于战争或防备攻击时的建筑物。这是真正的碉楼而非民居。
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
碉房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碉房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的象征表现艺术,无不凝聚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最高的文化情韵。人们总是刻意地为自身营造一个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舒适空间并使之成为精神的物态化体现。民居,作为建筑的一种特殊样式,更是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民居作为历史的活化石,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不仅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表现一种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可见,民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功能和意义是多元化的。在较为稳定的历史沿革中积淀了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社会伦理观念,从民居的细微处洞察到一个民族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亚东,藏语叫“卓木”。意为“旋谷或急滚的深谷”。亚东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以帕里镇海拔5000多米的绰莫拉利雪峰为界,向南地势陡减,群山绵延,树木茂盛,亚东河顺势南下,气候温暖湿润,是典型的林区。亚东林区民居即指该地区,它并非行政区域上的亚东县全境,而是包括上亚东乡、下司马镇和下亚东乡康布乡等林区。
亚东林区属于藏东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翼及舒伯拉岭以西低山地带。地形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垂直高度悬殊,降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局部可达5000毫米,云雨较多。
亚东林区民居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风格。既有对藏民族传统建筑型制的继承,创新,又胸襟开放,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建筑艺术精华,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不仅具有碉房沉稳、固实的壮美,又具有轻巧、洒脱的柔美,壮柔参渗,博采化一。
首先,亚东林区民居整体布局与西藏其他地区一样,体现出西藏特有的聚落方式——宗教聚落。众所周知,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以宗族(比如汉族)或贸易的形态来聚落而产生村镇的。但是,西藏由于受传统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却是宗教聚落。“所谓宗教聚落,即指聚落中的人们具有同一宗教信仰和强烈的宗教意识,且聚落中必有一较宏伟华丽的宗教建筑的聚落。”例如亚东县的上亚乡以东嘎寺为中心,周围有嘎林岗,如丙岗和岗古三个村庄;在下亚东乡则是围绕噶举寺形成几个大的自然村落。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山峦翠绿,瀑布飞泻,每一村庄的周围,一排排高大的经幡随风飘舞,白色的墙体,五彩的窗棂,独特的“人”字型铁皮屋顶以及独有的红色小长方形的“塔觉”(屋顶中间插着的宗教饰物)与山腰雄壮气派的寺院相映成趣,似众星拱月,在蓝天、白云和阳光的点缀下更增添了几分美丽和神奇,又似朵朵奇葩盛开于青山绿水间。同时,亚东林区民居整体布局上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或傍山而建,或依河畔而居,依据地势特点,灵活多样。不太讲究整体的对称、均衡。注重的是采光、通风及保暖。整座房屋的方位不拘一格。沉稳坚固,色彩纷呈的石砌墙体,轻盈洒脱,装饰考究的坡面屋顶,壮美中不失轻巧,隐蔽于自然环抱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亲情和依偎感。
其次,亚东林区民居外型上,屋顶是“人”字型斜坡,上面覆盖一层经过防锈处理的铁皮。既防雨防晒,又防风,冬暖夏凉极具地方特色。同时房檐外挑,有单层式和双重式房檐两种。更利用采光、通风,这正是区别于其他地区民居最突出的地方。厕所挑出墙外,而且屋正中间插上一小面长方形红色装饰物——”塔觉’”,这也有别于其他地区碉房民居一角上所插挂的五彩“塔觉”。因此,从整体外观上给人一种沉稳,刚健的审美愉悦,加之轻巧的屋顶,更增添了几多趣味,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得益彰,别有一番情致。
其三,亚东林区民居在内部结构,功能设计方面匠心独运。
亚东林区民居是木质三层结构。底层用石头砌成,内空、宽阔、低矮。一般是储藏室。底层与二层由木楼相连。二、三层较之底层略显内收。二层宽敞,明亮,相对较高。一般设有客厅、厨房、经堂、卧室及挑出墙外的厕所。房屋之间有用木板隔开的过道。室内呈长方形,居室大多以2×2米柱网为单元组合成4X4米的方形平面。建筑层高约2.2-2.4米。木板地面,通常设计有木板走廊和栏杆。柱头、柱子、柱基一般均用一种颜料装饰。有的还在柱头上挂一牦牛头,寓古朴中增添了无限生机。三层两边的山墙呈“人”字型,多空透。大多作储存干柴(草)和杂物等。可见,内部结构是独特的柱网承重结构,把整个楼房分成大小不一的空间序列,这种结构同内陆汉族抬梁式结构相似。房屋的重量落在密集的柱子上。内部几乎全是木质结构,可谓是地道的“亚东木板阁楼”。
结合上面对亚东林区民居即木板阁楼的简要介绍,不难看出,亚东林区民居的审美艺术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
第一,亚东林区民居是西藏碉房民居类型地方化的典范。既有碉房的木石三层结构特征,又以木质为主,精巧的“人”字型坡顶设计,体现出当地藏族人民因地制宜,大胆吸收外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创新意识。不仅丰富了西藏硐房民居类型的多样化,而且表现出文化交流的互补性。
第二,建筑装饰的宗教化、简朴化和灵活化。根据当地风俗习惯,灵活多样,比如独特的长方形小红布式样的“塔觉”。而且又体现出精美别致,朴素大方的特点。
第三,亚东林区民居的审美艺术价值既体现出浓郁的宗教文化功能,又兼顾了审美愉悦功能和实用灵活的功能;三者有机统一,巧妙集合。
亚东林区民居审美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壮柔参渗、博采化一之个性风格,充分体现出设计营造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他们按照美的规律,通过民居这一建筑裁体,既满足了衣、食、住、行这一人类基本生存需要,又在创造中达到了精神愉悦和价值追求。有力地表现出民居这一物的“人化”。
多样的居住民俗
发布时间: 2002年08月14日 10:59
换个心情 更换背景             更换字号10px11px12px14px16px18px20px22px24px26px28px30px
居住,在人类生活中早就存在了。但居住民俗的形成,特别是人工住所的营建,却比人类早期的生活要晚。人类经历了穴处、巢居到居室的历史阶段。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猕猴变人的故事,就涉及众猴在果树林嬉戏、觅食,最后变成人的内容,这或许是藏族先民巢居的反映。根据出土文物资料,藏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昌都卡若发现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其中有许多草泥墙和卵石墙房屋基址。墙的厚度为25~30厘米。墙缝内保留黄褐色泥土。房屋周围有柱穴,中间有灶坑。房屋外面有石铺路面和窖穴。可见西藏高原当时已有人类居住,并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
藏族民间流传着“北斗七兄弟”的故事:古时从东方来的七兄弟,为了帮助平民百姓抵御风暴的袭击,一夜之间他们砍树搬石盖好了一座高大的楼房,让百姓居住。后来,七兄弟又被请到天间去替天神盖楼,他们也就成了北斗七垦。这则故事,说明藏族人民正是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了建造技术和居住形式。到吐蕃一世首领聂墀赞普时,在雅隆河谷建起了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此殿高踞一座小山顶端,地势险要。之后历世赞普又建了青昂达  孜、布达拉等一系列宫殿。赤松德赞时以佛教教义中虚幻的世界构想,建筑了规模宏大的第一座佛、法、僧王宝齐备的桑耶寺。藏族传统的房屋类型和构造特点,至此已形成了基本的规模和形制。
在牧区,普遍用牛毛帐篷作为住房。牧民用牛毛纺线,织成叫“日迪”的条状粗毛布,再把它缝制成两大片长方形的帐篷,然后把两大片帐幕用10多个扣环连接起来,就成了一顶帐篷。牧区一般帐篷呈四方体,用8根立柱支撑,有十数根牛毛绳的一端与篷顶拴结,另一端拴在帐外约一丈外的木橛上,使得帐篷平展、稳固。帐篷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顶高1.7米左右。帐顶留有一道宽30厘米、长3米可以开合的空隙,打开可以通风、排烟、散热,合盖则能防风雨、保温暖。帐篷前面篷布上有牵引绳,用木杆支起来就是门,天热时把门支高,帐篷内凉爽舒适。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牛绒捻纺,质地粗厚、耐磨,不怕风雨大雪,滴雨不漏,也便于随时支拆驮运,适宜于牧民逐水草而居。
牧区作为居住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帐篷前立有经幡杆,帐内对门靠边摆列小箱柜,两旁设有睡垫。近中央,支石埋锅为灶,上面经常熬着茶和奶。近门处置有小桶和各种畜牧用具,帐顶下悬挂着新鲜的或风干的牛羊肉,或是成串的奶干。帐篷周围用草饼或牛粪饼垒成墙垣增加避风力。帐外钉着许多条毛绳,用作拴系牛羊。离帐门不远,一般都拴着一条西藏牧区特有的獒犬,以护家室和家畜。   按传统习俗,客人临门,男子席右首,称“客席”;左首为女席,也可称为“灶间”。
藏南农区,最常见的是平顶宅院。据《西藏志》载:“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一般平民居住的是一层建筑,结构简单,上石围墙,以往梁作骨架,木柱截面圆形,上细下粗,柱头上依次加方形木斗和托木,再放木梁,梁上铺椽,再加树枝或短棍,最上覆以石子和粘土,有些房屋用一种当地风化了的“阿嘎”土打实抹平,以防漏雨。农区住宅里马蹄形的平房居多,一般坐北向南,房顶四周以80厘米的女儿墙相围,四角垒起垛子。藏历新年时,每个垛台插上树枝,各个枝梢缀系彩色风马经幡,一般每年藏历年时换一次,以示运气亨通。房屋前方正中设有香炉,吉日良辰,焚香祭祀,大门上方设有小佛龛,里面贴有标志密宗本尊及其坛场合一体的十相自在图文,以示祈求能避凶煞、晦气,逆缘变顺境。平顶住宅几乎都有围墙。传统住房的布局,中间是经堂,两侧各间作居室,厨房挨近居室,厕所盖在离住房较远的围墙两角。住房窗户有檐,檐头用彩色方木叠起,这样既能保护窗台不受雨淋,又增加了房屋的美观。住宅所有门窗两边均用黑漆装饰,与白墙壁相互映衬,格外醒目。农区宅院内一般设有生产工具堆放室、饲草储存室和羊圈牛棚等。
农村的庄园建筑十分高大华丽,有些高达5层、6层。庄园主居于最高层,三面朝阳的大玻璃窗。冬季和煦的阳光射入室内,十分温暖;夏季可以饱览四周的绿田与树林。门楣、梁架、额枋和柱头雕有生动、细致的图案花饰。楼内分别有经堂、客厅、卧室、管家室、贮藏室等等。楼前三面回廊,形成院落、院内设有大小厨房、家奴与“郎生”们的居室、纺毛捻线织氆氇的作坊等。马厩、羊圈、牛棚均与院子隔开一般,设在后院。
藏东林区,村落大部在半山缓坡地带。人们就地取材建造木屋。屋顶斜面盖木瓦,墙面多用圆木重叠垛成。工布一带多见墙壁用不规则的卵石砌成。房屋一般分为上下两层,用独木截锯形的梯上下。多半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进门为正房、中央砌1平方米左右的灶塘,全家平时围着灶塘边用膳、边取暖。灶塘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来客也坐在灶塘边用茶,进行交谈。
一般城市居民住房多半是公寓式的平顶宅院。这种平顶宅院是土木结构,用较规则的块石砌成50厘米厚的墙(这种石筑厚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屋顶结构和门窗的袋饰都与农区平顶相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建筑布局是:四面楼房相围,中间庭园,一座宅院内可住上10户人家。每户有2~4间房屋不等,另加一间厨房;院内一口井,水公用;宅院东西两侧各有公厕、城镇居民普遍喜欢养花,各家窗台上都摆着各种花盆。一每当春夏季节,鲜花盛开。绚丽多彩,整个院内花香扑鼻。
西藏寺庙建筑规模庞大,装饰华丽。主殿拔地凌空,巍峨耸峙,宫顶金碧辉煌,回廊曲槛,幽宽邃多姿。有些寺庙坐落于山野,背岭临源,楼房叠砌,鳞次栉比。寺内壁画纷呈,雕梁画栋,为藏族建筑艺术的典型杰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族碉房
藏族民居 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
古典建筑中的民居建筑之藏族碉房
碉房,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
刘晓兰 | 圣 地 之 行 (五)
中国古代建筑 民居建筑之“石头民房”|建筑总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