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三大文化之一莒文化
 5000年前,莒地先民在陶器上刻上图象文字——陶文,被认为是一种古老文明伊始的标志。莒文化经过数千年磨砺积淀而辉煌一时,许多学者将它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何为“莒”?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解释说:“齐谓芋为莒。”莒人多食芋,这大概是春秋“莒国”名称的来历。春秋末期,孔子的得意门徒曾子和子夏在莒国为官,他俩秉承孔子传道授业的儒雅风习,在莒国子城南垣设立书院,收徒讲课。岁月沧桑,如今这处书院仅存零星遗址,但千年文化流风不断,每当晨风夜露之际,犹闻琅琅书声从书院方向隐隐传来,后人有感“书院夜诵”,以诗为赞:“千秋道脉传薪火,竟夜书声彻讲帷。幻景相承真异迹,斯文余韵至今遗。”  

 “乐毅垒”与“国士桥”  

 莒国故城在今莒县县城一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的莒国国都面积近百平方里,为现在莒城的6倍多。《水经注》载:“其城三重,并悉崇竣,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 

 莒城东南约3里处原有一堆像小山似的巨石,称作“乐毅垒”。公元前284年,燕昭王采纳了乐毅的建议,集结楚、韩、赵、魏、燕五国兵力,以乐毅为大将攻伐齐国,攻取齐七十余城,齐国都城临淄也陷落,唯莒、即墨未被攻破,当时齐湣王只身到莒避难。乐毅率大军包围莒城,并在城东南方用巨石垒筑高台以观察城内情况。这场战争后来在莒与即墨一带发生逆转,战争的硝烟很快散尽,但“乐毅垒”却留了下来,与古老的城墙默默相对注视了几千年。正像后人诗句写的那样:“古城东望草萋萋,未许长河限马蹄。负郭千廛成壁垒,提封千里卷青齐。霞明远树惊烽火,风动寒涛忆鼓鼙。往事已醒蕉鹿梦,空余残址对流澌。” 

 莒城城垣外部和子城系周至汉代所建,今之莒城垣是元代缩城,明代砌之以砖,因而有“三撙莒城”之说。“国士桥”原位于护城河上,为长6米、宽3米许的石砌五孔桥,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桥西侧有古碑两方,卧碑为唐代所立,立碑为明代遗物。在两方碑的稍南方还有一石碑,正面隶书“国士桥”三字,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州韩弘度所立,石碑阴刻则讲述了一段远古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叫柱厉叔的人在莒国为官,他忠君爱国,智深虑远,但国君敖公昏聩,于是他愤而离莒,到一孤岛上居住,过着“夏用菱芡充饥、冬以橡栗为食”的孤苦生活。后来敖公果然国破人亡,厉叔听说后,要回去以死殉君报国。好友劝道:“为何要为他而死呢?”厉叔说:“我今去以身殉国,以此警劝后世那些不识贤臣、类似敖公的国君,让他们再不要重蹈误国之辙了。”厉叔毅然回归莒国,他站在五孔桥上,见城郭依旧,物是人非,阎闾破败,满目荒凉,不禁怆然泪下,便纵身跳到桥下溺水自尽了。后人推崇厉叔的高风亮节,便称誉他为“国士”,立碑以志,并将他殉国处的五孔桥易名为“国士桥”。清朝初年,大诗人王渔洋即景生情,还为柱厉叔一掬伤心之泪,他作怀古诗道:“国士桥边水,千年恨未穷。如闻柱厉叔,死报莒敖公。” 

 “君子处世,树德建言”  

 莒县陵阳河出土的陶器大口尊上有图象文字——上边的圆圈是太阳,中间的半圆是火苗,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这个图象文字的意象大概是表明古人在山顶点燃柴禾,祭祀太阳。每个见到大口尊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联想,对“日、火、山”给出自己的答案。其实,我们只需把它看作一堆“薪火”,是文明之火、文化之火、希望之火,几千年来它使一域文化璀璨无比,也点亮了无数文人学士的心灵。大约1500年前,梁代文艺理论家刘勰(约465—521年)就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从莒县浮来山东坡顺道而上,便进入一个三峰环抱、幽密深邃的山坳,在峰回路转、树林荫翳中,千年古刹定林寺依山傍水,雄居于佛来峰下。定林寺就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晚年循迹之地。 

 刘勰早年丧父,在贫苦中求学,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幸的是母亲也在他20岁的时候去世了,刘勰为母亲守丧3年后,已逾时俗的婚龄,以至于终身未婚。齐武帝永明年间刘勰依附沙门,居南京定林寺,由于刘勰博通经论,因而定林寺经藏均由刘勰区别部类,录而叙之,整理而成。同时,刘勰饱览经史百家和历代文学作品,对文学理论深入研究,“搦笔和墨,乃始论文”,以5年之功写成《文心雕龙》,他在《序志》中明确述志:“君子处世,树德建言。”时在梁代天监元年(502年)。但“人贱物也鄙”,《文心雕龙》“未为时流所称”,所谓“音实难知,知实难逢”。刘勰自重其文,他设想通过名人的举荐来宣扬自己的书,于是他想到了当时文坛上声望甚高的沈约。由于沈约贵盛,刘勰无由自达。于是刘勰便背上他的书扮作货郎,等候在沈约常来往的路上,当沈约车辆到来之时,他上前献书,沈约便命仆人取来试读,沈约一下子被文章打动了,“大重之”,以为“深得文理”,并“常陈诸几案”,随时翻阅。 
莒文化简析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孟世凯

 

莒文化,由莒地而得名,因在莒地建都立国而形成一种区域历史文化。莒文化当是指莒国在此建都立国前的历史文化和莒国历史文化两部分。早在旧石器时代莒地就是古人类生息、繁衍的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已在1936年于日照两城镇遗址被发掘出。自五十年代中期,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其后发现和发掘出土一批陶片、大口尊,上面的陶文引起海内外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出现了研究热潮。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莒县邻近地区都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证明以莒县为中心的邻近地区有丰厚的莒文化遗存。据古文献记载,传说时代的莒氏族“虽多次易宗别主,但仍均属少昊之后”。进入王朝时代,夏王朝时期莒地氏族是否是夏之诸侯国,文献不足征则不敢妄言,但少昊氏是东夷中的强宗大族。东夷中各氏族、部落在夏代仍统称东夷,夏王朝与东夷的关系总的来说当是比较融洽,这从《竹书纪年》(古本)中可窥知一些信息。如:“后相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方夷来宾”。“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帝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从近几十年对东夷文化的研究,确知东夷文化深远,礼乐并不落后,夷夏交流,互学互补。

商汤灭夏桀建立商王朝,商与各地氏族、方国的关系,前半期因资料所限,知道不具体。后半期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大量的祭祀时占卜之卜辞和记事刻辞记录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情况。甲骨文中所反映有关莒文化的大概情形,孙敬明、刘云涛两先生的论文中已作了论述。如果按蔡运章先生的考证,甲骨文中、 、、等字“皆读如旅,通作莒,均为地名。……在今山东莒县一带”。孙敬明先生释为莒,则商王朝时莒国之先世就职在莒地之莒方。而在商王廪辛至帝辛之世,方是时叛时服。商末还被封为诸侯,成为“四封(邦)方”之一,这可能是经廪辛、康丁、武乙、文丁长期征伐,最后臣服而受封。商王朝征伐方国,是中央王朝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周武王灭商是灭国灭族的关系。故商武庚伙同“三监”叛周,助叛者的主力就是东夷17国或8国,原因是商族出自东夷,商、莒皆出自少昊氏。虽周公率军东征,花了三年时间,基本平定,但东南地区仍然不安定。

莒于西周时被封,传统之说是周武王所封。王树明先生认为:“莒为周初武王分封之说并无所本,只是后世方志家者流的一种附会、假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迷信”。此说不无道理。究其原因,当是后世史家据《尚书?顾命》中的“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之说。将成康之世一些分封或各地原有的诸侯皆列为是武王所封、或遵武王之遗命所封,夏商周三代立国之君皆“兴灭国,继绝世”,受封者皆传说时代之“帝王”或前代君王后裔。故后世史家将许多灭国或原有的诸侯都列为开国之王所封,尤其是周灭商后“建侯树屏”以巩固新政权,故分封建侯较多,加之在这方面所流传下来的资料比夏商两代具体,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未录,后代史家则加以补充。这在先秦史研究中是常见之资料,其确证只有求诸出土的古文字资料,而目前所见的西周时期有关封建诸侯的资料不是尽有,故有关问题尚待新资料确证。

西周时期不见有莒国活动事迹之记载,这并不能表明莒国不存在。从西周初期成、康、昭三王这时段来看,东夷、淮夷一直是不时与西周王朝作对。周公虽经东征、平叛,周又封齐鲁于东夷之地,使东夷地区得以暂时安宁,出现了所谓“成康之治”的盛世。但是,东夷和淮夷都是具有反抗压迫、奴役传统的民族。康王时期东夷仍不时反抗,从《大保鼎》铭文得知,康王曾命老臣召公伐过东夷。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记载,昭王曾派明公尹(尹为官名)率毛公、吴伯、吕伯三族征伐过东夷(据唐兰先生考证西周青铜器中有五器是伐东夷之事)。穆王时亦征伐过淮夷,《鼎》铭文有:“王用肇使乃子率虎臣御淮戎”。“淮戎”即淮夷,淮夷为东夷之一种。共王在位只十余年,除西征密须外,未见有伐东夷的记载。共王之后的懿王、孝王、夷王四王时期由于西北方之戎、狄不断入侵,虽累征伐,但亦消耗了国力,致使王室渐衰。夷王仍用征伐来维持统治,除征伐戎、狄外,对东夷、淮夷亦有征伐。从《五年师毁》、《禹鼎》铭文得以证明。厉王时期不仅内部矛盾加剧,西戎反叛,就连淮夷和南淮夷也乘机叛周,这也从《灵卣》、《录尊》和《毁》铭文中得以证明,厉王亦曾派兵征伐。宣王时出现“中兴”局面,亦征伐过淮夷、徐夷。征此两夷除见于文献记载,征淮夷还见于《师簋》铭文。

有关西周历史的文献和青铜器铭文记载的东夷、淮夷都是一个总称。到西周时期的东夷、淮夷都应是指许多属于东夷氏族、部落,这些也是东夷、淮夷地区许多大小不等的国家,这方面的情形已有不少学者作过研究,不属本文范围,不再重述。莒国是正宗东夷诸国之一,在西周时期不见有所记载其活动,究其原因莒是周初之封国,未参与叛周活动,反而在齐鲁两国间积蓄国力。但在西周二百多年间,莒国只能是自己发展,既不能向齐扩地,又不能与鲁争城,也不能越齐鲁而向外发展。加之周王朝又不时对东夷、淮夷用兵,所以只能自强自立。西周王室之衰微实际上自夷王时就由“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变为“下堂而见诸侯”。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由晋、卫、郑、秦以兵护送。东迁洛邑后周平王封有功诸侯,秦襄公功最大列为诸侯。诸侯势力渐强,其后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莒国虽然有一定的势力,但由所处地理环境所限,又受齐、鲁两国之牵制,虽多次越境与晋国联系,但终因实力所限无法与齐鲁和中原其它诸侯抗争。

从《春秋》、《经》、《传》和《史记》等记载,入春秋以后,自鲁隐公2年(前722年)至鲁哀公6年(前489)的233年来看,莒国虽无与大国争霸的大动作,但参与大国和向、密、杞、谭、徐、等小国的征战、会盟等亦很频繁。春秋时期一些重要的会盟、战争都有莒国国君参与或出师,如鲁僖公28年(前632)5月,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之“践土之盟”;同年10月,晋文公召周襄王的“温之会”,此即《春秋》称之“天王狩于河阳”。鲁成公7年(前584)秋,诸侯救郑后“马陵之盟”。鲁襄公元年(前572)春,晋率诸侯之师“彭城之战”。鲁襄公14年(559)4月,晋会诸侯伐秦,即“迁延之役”。鲁襄公16年(前557)3月,“溴梁之会”莒、邾两国君被晋平公执。鲁襄公20年(前553)6月,晋齐讲和之“澶渊之盟”。鲁襄公24年(前549年)8月,晋平公谋伐齐之“夷仪之会”;次年夏,再次会夷仪。鲁昭公13年(前529年)冬,“平丘之盟”。鲁昭公32年(前510)冬,诸侯为周王“筑成周城”。鲁定公4年(前506)参与“召陵之会”。由此可见,莒虽为小国,但诸侯争霸中是不可少的一个。

春秋时期在今山东东南部分布不少的小国,如莒、邾、滕、薛、杞、郯等等。政治背景各有不同,文化亦各异。其中以莒为众小国中之“大国”。在诸侯大国争霸中都要争取这些东夷地区小国的拥戴,所以一些重要的征伐、会盟和其它事件都要争取这些小国参加。莒国虽也参加不少的重要征伐、会盟,但始终保持不同于其它诸侯的自主,它处于齐鲁两大国之间,既不附齐,也不媚鲁。可以说是东夷地区一个“独立王国”。所以被后人称之为“莒县小国,东夷之雄者也”。也正是如此才有鲁隐公2年(前722)“入向”之举动,又两年(前720年),“莒人伐杞,取牟娄”。

《春秋》、《经》、《传》中还记载有一些投奔莒国的事件,如:鲁庄公9年(前685),齐公子小白在鲍叔牙保护下投奔莒国避内乱。次年齐师灭谭国,谭国君投奔莒国。鲁闵公2年(前660)鲁国庆父之乱,鲁国人欲诛杀庆父,庆父投奔莒国。鲁大夫季友贿赂莒君以求庆父,庆父自杀于莒。鲁文公8年(前619年),公孙敖奉派去成周吊丧不至,而携带礼品投奔莒国。鲁成公8年(前583),公孙婴齐投奔莒国。鲁成公17年(前574),齐高无咎投奔莒国。鲁襄公6(前567),齐灭莱国,“正舆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鲁襄公25年(前548),齐国崔杼杀庄公及八子,庄公同党王何投奔莒国。鲁襄公31年(前542),齐国内乱,孔虺、贾寅等四人投奔莒国。鲁哀公6年(前489),齐国内乱,国夏投奔莒国。投奔莒国之人, 各异,情况不同,但说明莒国是有一定势力的“独立王国”才有人投奔。虽然齐鲁两国有多次伐莒之举动,但莒国直到战国时期才为齐威王所灭(约在前348—前343年)。

莒国近邻郯国,相传是少昊之后裔所立之国。鲁昭公17年(前525)秋,郯君朝鲁,鲁君设宴款待郯君。鲁叔孙昭子问郯君,少昊氏何故以鸟名官?郯君先说明少昊是他的祖先,并详言以鸟名官之故。孔子得知,往见郯君求教古史。“即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上古时代之礼是通过职官来体现,所谓“官学”,也即是古礼。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七年》注引《春秋详说》云:“所谓夷,非夷狄其人也。言周、鲁俱衰,典章阙坏,而远方小国之君乃知前古官名之沿革,盖录之也。”此是最准确地对“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的解释。所谓“远方小国,当然就是指郯、莒这些东夷古地之小国。郯国君知少昊氏以鸟名官之古官制甚详,说明郯国世代都保存着古东夷之传统历史文化。

莒与郯同是少昊氏后裔所立之国,莒不可能不保持古东夷之礼制,世代莒国国君不会抛弃祖先的传统历史文化。但何以在先秦或其后有关的历史文献中未见涉及莒国这方面的记述?我认为主要是一种儒家正统思想在作怪。郯君朝鲁,表明郯对宗周正统国的尊重,故值得载入史册。而莒国自入春秋以来就是个惹事生非的小国,它夹于齐鲁两国之间、既不附齐、也不朝鲁,还不时地侵犯周边小国,这比起宗周正统国来当然是一种大逆不道,因此就不为正统史家们所欣赏。可是孔子这位儒家思想继承和发展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对古代传统历史文化则非常重视。郯国君朝鲁时孔子才27岁,他向郯君请教后,就得出“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正确之论,这点未引起当时及后世史官们之重视,致使东夷许多古礼制未从这些小国中得以保存传世。如此说,并非就是说孔子及其儒家对东夷的一切观点都是正确的,孔子及其儒家对东夷的一些“尊夏卑夷”的观点应当给予批判,还东夷历史文化的本来面目。

莒国历史文化当是东夷古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先进的古代礼乐文化之一。因自西周以来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对分布在今山东及其周边许多小国的历史文体不予重视,致使许多具体内容缺佚。也不是说莒国历史文化就完全不变的保持古东夷历史文化,至迟从春秋时期之莒国历史情形来看,在宗周正统文化的影响下,也会融入齐、鲁文化或中原诸侯国的文化。《左传?成公八年》(前583)有“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春秋谷梁传?成公九年》有“冬十有一月,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其曰,莒虽夷狄,犹中国也”。注:“莒虽有夷狄之行,犹是中国”。可见莒国君自称“在夷”,后世史家亦将莒国看做“夷狄”。“在夷”,亦可能不单是指在东夷地区,因不便说“我夷人也”而改为“在夷”。亦可认为莒国仍保持东夷传统的一些礼俗,或许还保留着我们还不得而知的一些传统历史文化。

一、“莒县”语源简析
“莒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Jǔ Xi?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5?19′~36?02′;东经118?35′~119?07′。东邻日照市东港区,西接沂水县,南连莒南县、沂南县,北靠诸城市、五莲县。面积1952.4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城浮来中路9号,在省会济南东南方向330公里处。为日照市辖县。
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莒部落。《说文解字》载:“齐谓芋为莒”。因莒地盛产莒(芋),莒人食莒(芋),故以“莒”为部落名。1935年编纂的《重修莒志》卷首扉页中的(此处引号内一字见原稿)“?”与大篆中的(此处一字见原稿)?(莒),皆为芋头的象形。
莒之地名,以甲骨文、金文征之,其演变顺序为:举(此处一字见原稿)?(商)——虘(西周)——(此处一字见原稿)?(春秋)——(此处一字见原稿)?(战国)——筥(汉)——莒(今)。
二、莒县政区沿革简况
莒县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商代为姑幕国,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建立,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于莒,初都介根后迁莒。莒为东夷土著国存在约700年,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设瑯琊郡,莒为县。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初置城阳国,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都莒。三国时期,莒为魏地,设城阳郡,莒为县。晋先属城阳郡,后属东莞郡,郡治莒县。南北朝先后属东莞郡、义塘郡,郡治莒县。隋代,莒为州,始设刺史,属瑯琊郡。唐代属密州。金元属莒州,治莒县,明、清两代均为州,清雍正七年,改莒州为直隶州。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改莒州为莒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瑯玡道。裁道之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战时期(1938—1945)变动频繁,莒县先后划分为莒中、莒南、莒北、莒临边、莒沂边等县,1945年10月将莒中县恢复为莒县,属滨海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93年划归日照市。
古老的莒城,已有2500余年历史,从周代起,历经18个朝代,不论为国、为郡、为州、为县,均为治所。城垣建筑雄伟,抗战时期拆除。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科学规划、扩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学校、商厦、机关、工厂鳞次栉比,以一座崭新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屹立在莒国故都之上,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2年,莒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三、莒县地名词语特征
早在汉代以前,莒地村落人口一度比较稠密,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因战争、灾荒,几度兴衰,到宋元之交,全县仅有87个村落,人烟稀少,连一向人口最密集的莒中平原上,也是呈现“蓬蒿四十里,村舍二三家”的荒凉景象。元明交替时期,战争频仍,莒地人烟更加稀少,出现大面积的“无人区”。明代以后,由朝廷下旨从山西、江南往山东迁民,莒县人口一度增至3.7万户,12.87万人。这些地方移民点多命名为“??官庄”至今,全县尚有此类“官庄”81个。其中,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迁来的移民村,多在村头栽一株国槐树,以示对原籍的怀念之情。
莒地先民为少昊之后。少昊氏以鸟名官,以鸟为图腾。如主管历法的官为凤鸟氏,这便是东夷人崇尚的“凤”。而崛起于中原的炎帝、黄帝,则崇尚龙,称做龙的传人。黄帝与蚩尤涿鹿一战,获大胜,使炎黄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洽,也就是“龙”、“凤”文化的交融。莒地出土青铜器上的“龙凤图”正是最好的佐证。几千年来,莒地山川、村落,多为“龙”、“凤”命名。如:凤凰山、凤凰庄、凤凰泉、凤凰台等;龙山、龙王庙、龙潭、龙泉、龙尾、龙头庵、石龙口、蟠龙山、龙家圈等。
莒县的村庄除以“街、村、庄、屯、疃、店”命名的以外,绝大多数村庄以所临山川地形特征而得名。如:山、岭、沟、河、泉、坡、峪 、崖、涧、窝、岗、墩、堰、汪、城、石、圈、场、湖、堤、川、洼、旺、坪、埠、渊、坊、套、泽、槽、流等。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历史渊源
莒氏,在古代是一个强大的部族,其活动疆域在沂河、沭河、潍河、泗水流域近海岱地区。这里“具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起步,5000余年的文明史”。约在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首先在莒地诞生了陵阳河古国,约经历了5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发展成以莒县中南部为中心的大规模的龙山古国,在北面河谷地区和东面沿海地区出现了龙山古国群。莒地以莒县为中心,由原始进入文明和文明初步发展的历史进程,证明莒与莒地是中国东夷文明的一个重要中心,这一历史进程也是中国东方古史发展的缩影。
当今探讨古代文明有三个标准:即古文字、古城堡和冶金三个标志性因素。这三者,莒地都有重大发现,轰动国内外,尤其是在陵阳河出土的大批古陶器中,发现上面有图像文字刻画的就有20余件,其中被专家识为“旦”字的(此处引号内一字见原稿)“?”图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之最。它比甲骨文还早1500余年。考古界、史学界专家认为,山东古文化,应为齐、鲁、莒文化,这为辉煌莒文化确立了准确的历史定位。
(二)文物古迹
莒地文物古迹众多,从上古时代到秦汉以降,各个时期多有遗存。现已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的细石器点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20处,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42处,龙山文化遗址66处,岳石文化遗址12处。商周时期,莒国疆域广袤数百里,农牧业、商业、手工业有了长足发展。莒国青铜器造型和纹饰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中,一件青铜方鼎,器盖上有男女裸体跪坐形象,十分奇异。莒城规模宏大,商周遗址遍布莒地全境。现已发现周代遗址162处。西汉时期,莒城为城阳国王都,是冶铁铸造和漆器制造业的中心,汉代遗址已发现186处。全县共查出汉代以前遗址、墓葬(包括文物点)1300余处,出土了大批有地方特色的文物,是莒地古老文明的实证,更是研究莒文化的宝贵资料。
1、陵阳河遗址  位于莒城东南10公里的陵阳河遗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距今约4800年左右。遗址面积50万平方米。1963—1977年,清理墓葬16座,出土文物270余件。其中有双鋬鬶、箅状鬶、玉质砭石等重要文物120件。
1979年,对以陵阳河为中心的大朱家村、小朱家村等遗址进行发掘,共清理墓葬45座,出土随葬品2800余件,其中有大口尊、漏缸、瓮、高领罐、豆、香、单耳环、薄胎高柄杯等,其中,成套酿酒器具等几项重大发现,在我国原始社会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发掘出刻有图像文字的大口尊20余件,其中被专家识为“亘”字的(此处引号内一字见原稿)“?”图像,是汉字的雏型,也是世界之最,它比甲骨文还早1500多年。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保存完好制作精美的(此处一字见原稿)?沙褐陶牛角形号,成为大汶口文化考古中的唯一发现。
陵阳河遗址的发掘及其重大发现,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酿酒技术的发明与发展、针灸医术的发展与应用、军事集权首领的出现等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探寻我国私有制的产生、文明的起源、民族社会向国家转变……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2、墓葬  莒县全境内有大小墓葬、墓葬群181处,主要分布在距莒城较近的几处乡镇,形成一个庞大的墓群。这些古代墓葬,多为西周、春秋、战国和汉代国君、公侯的古代墓葬群。其中,尧王墓、莒子墓、刘章墓等是见于记载和传说的名墓。这些古墓,是莒县文物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历代劳动人民的精心保护,才使其传留至今。其中,“莒子墓”、“天井汪墓群”、“齐家庄汉墓群”、“城阳王墓”等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齐长城  齐长城位于莒县东莞镇驻地北2公里处。它从“泰山北岗而东,由穆(此处一字见原稿)?关至太平山、高柘山转入诸城,至胶州入海。莒县境内的长城,位处极北,恰好(此处一字见原稿)?国在它以南”(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齐长城东西长千余里,遗址多能勘出的莫过于东莞段,在三代(此处一字见原稿)?国都、汉代箕县故城东北一公里左右的杨廷山上的遗址,是保存最完好的地段。城墙高4米,宽15米,境内一段长14公里。光光山顶有古城堡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200米。齐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比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还早300多年。
4、莒故城  莒故城是三代古国都城所在,位于今莒县城区。故城由大小城组成,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大段城墙犹存,至今仍然雄伟壮观。城内冶铁、铸钱、制陶作坊遗址历历在目。宏伟的莒国城池,是贵族们当年豪华风貌的见证。另外,莒所属城邑还有介根、郯、且于、郠、密、纪鄣、向、寿舒、寿余、大庞、蒲侯氏、常仪靡、防等。春秋时的莒国,国力强盛,多次参与列国间的会盟和战争,鲸吞不少周围的小国。莒城作为莒国的都城而成为古代中国东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水经注》记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内城方12里,郭周40许里”。元代缩一子城,明代砌之以砖,故有“莒城三重”或“三撙莒州”之说。现存断垣1650米,高7至8米,宽40米。莒国故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三)历史事件
莒地显要的人文环境,注定了历史上许多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在这里发生,如莒鲁会盟、乐毅伐莒、清兵进莒、日军三犯莒城等。
1、莒鲁会盟  春秋时期,莒鲁两国经常发生边界磨擦,鲁隐公二年(前722年),纪国国君帛,与莒子在密会盟,调和莒鲁两国关系。后经纪子多次斡旋,终于在“隐公八年(前717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左传》),从此,莒鲁两国重修旧好,与其他邻国的关系也相对稳定,因而常有附近诸国国君或贵族来莒避难,如周庄王十一年(前686年),齐公子小白奔莒,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冬十月谭子奔莒,周惠王十七年(前669年),鲁公子庆父奔莒等。
2、乐毅伐莒  乐毅,战国时期赵国人,乐羊后人,贤能,喜欢军事。湣王十七年(前284年),乐毅因献“联合伐齐”之策有功,被燕昭王封为上将军,统帅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攻打齐国。在济西一战,打败齐军,齐湣王逃到莒城,诸国军士撤回,唯有燕军在乐毅率领下,一直攻下齐都临淄,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乐毅在齐国征战五年,“连破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燕昭王去世,惠王即位,齐国田单施反奸计,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军相继收复七十余城,齐襄王离莒回齐国即位。
3、景淑范誓死保莒  景淑范,山西蒲州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莒知州。第二年,清兵犯境,景知州调集兵勇、民壮、义士200余人,联合布陈守城,誓与莒城共存亡。二月二十九日,兵临城下,守城义勇奋勇抵抗,相持两日,终因寡不敌众于三月一日城破失守,护城勇士全部壮烈牺牲。景知州被俘后,宁死不屈,于北门外国士桥畔慷慨就义。清兵攻下莒城,屠城三日,杀2000余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数日后,清兵弃城南犯,城郊幸存乡民,将北城门外阵亡士卒111名,连同景知州遗体,葬于“好汉茔”。清顺治四年(1647),为褒扬景淑范义行,将莒城北门——沙浦门更名为“拱辰门”,因景知州,名淑范,字是“拱辰”。
4、莒县曾名“震东县”  抗日战争时期,莒县保卫战是台儿庄大捷的序幕。当时的形势是:日军坂垣师团由青岛登陆,直指莒县。国民军在莒部署一个团的兵力,另有五战区第二挺进支队司令刘震东部400余人;从青岛撤下来的海军陆战队数百人;莒县国民常备队及警察等1000余人。就是这支势单力薄的部队,却给了所向无敌的机械化坂垣师团以当头棒喝,拒敌于城下达两天三夜,毙伤日军千人。激战中,刘震东司令、吴国臣中队长等数百名中国军人壮烈殉国。事后,在五战区召开大型追悼会,对刘震东等烈士予以明令嘉奖,并把莒县命名为震东县。
(四)历史人物
莒县地灵人杰,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养成的文化习俗,一直影响着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孕育出了大批杰出人才,上至帝王,下至能工巧匠,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好的基础。
舜  中国历史上五帝之一,生于莒地。舜是一个心地善良、胸怀宽阔的人。他的才能被尧帝赏识,30多岁的时候受到四岳的拥戴,遂摄行天子事,38岁即帝位,在位39年。舜在位期间,社会安定,他所倡导的五德人伦,成为儒家伦理的本源。
姜尚(姜子牙)  也称吕尚,东吕人,或称东莒人。齐国的国君。莒地先民向有顽强斗争精神,因而也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斗争经验,经姜尚总结加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留有军事著作237篇。姜尚晚年很得周文王的赏识,立为国师,成为周朝立国的谋划人物。在武王即位的第二年执掌军事大权,为灭商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于营丘,立齐国,为开国君主。
衡胡  莒人,汉代的经学大师。
承宫  莒人,自幼勤学不倦,被汉明帝拜为博士,迁左中郎将。他的学识和德望,远播域外,永平十七年拜侍中祭酒。
刘勰  字颜和,东莞莒人,汉皇室后裔,梁王朝时期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批评理论专著,成为世界显学,千古流传。晚年刘勰回归故里,出家莒县浮来山定林寺,潜心校经著述,终老一生。
另外,还有三国名将徐盛,文宣公刘穆之,历史学家藏荣绪,元代状元邹惟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都是古今莒地名人中的杰出代表。
(五)历史典故
有着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的莒地,历代传承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如“千古一士”、“勿忘在莒”、“妙解连环”、“孟姜女哭长城”等。
1、千古一士  千古一士柱厉叔,是春秋时莒国人氏,莒敖公时期的史官。此人有见识,能直谏,但不被莒敖公所看重。一怒之下,弃官而去一个海上荒岛居住,夏天食菱芡,冬季吃橡栗,过着极为艰苦的原始生活。后来,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要辞别友人,返回莒国,以死来表白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他的朋友说:“你是因为国君不了解你才离开的,现在又要回去死,这值得吗?”柱厉叔说:“我就是以死来让后世人主为不能知人善任而感到无地自容”。柱厉叔毅然回归莒国,站在五孔桥上,见城郭依旧,但敖公已亡。他仰天长叹一声,就纵身跳到桥下深水自尽了。后来,人们将这五孔桥叫做“国士桥”,称柱厉叔为“千古一士”。
2、勿忘在莒  成语,比喻不忘前事,莫要忘本。春秋时期,齐襄公专横暴虐,对外杀了邻国国君鲁桓公,并奸其夫人。在国内屠杀百姓,凌侮大臣,臣怨民愤,众叛亲离。他的弟弟公子纠和小白,离国出逃,以避祸患。公子纠由管仲辅佐奔鲁国;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奔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这时,齐国大臣派人到莒国请小白回国。鲁国也要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他们怕小白捷足先登,便派管仲途中暗箭射杀小白。可巧,这一箭射到了小白的带钩上,而小白佯装被射死,管仲回鲁国报功。鲁公与公子纠大喜,便缓缓而行,六天才到齐境。这时,小白早已返齐坐上了君位,称“桓公”,遂发兵拒鲁。鲁国慑于齐国的威力而杀死了公子纠。开初,齐桓公只想杀掉管仲,以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劝桓公说:“您要成就霸业,非重用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从鲁接回管仲,委以重任。从此齐国日渐强大,终成霸主。
有一次,为齐桓公举行盛大寿宴,齐桓公要鲍叔牙为他敬酒,鲍叔牙捧着酒杯向前走了几步说:“祝愿您不要忘记出奔在莒的艰难岁月。”齐桓公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离开席位,深深拜谢说:“寡人与士大夫皆勿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吕氏春秋直谏》)。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来。
3、妙解连环  战国末期,七国兵争,莒地属齐。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未下。齐闵王奔莒,求救于楚。楚国派大奖淖齿率二十万军驻莒,骗杀闵王,又缉拿其子法章,欲自立为王。法章躲在莒太史敫家中当佣人。大史敫的女儿为其暗送衣食,并私定终身。
齐闵王的侍卫官王孙贾,寻闵王到莒,听说闵王已被杀,怒入市中,袒右臂一呼,纠集400余人,冲进王宫,将淖齿杀掉,寻到法章,立为齐王,下聘太史敫之女为王后。齐襄王在位19年,基本由君王后主政。襄王死后,其子建立为齐王,但国家的内政外交大事仍由其母作主。君王后确定的外交策略,即联合诸侯,共御秦国,使齐国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外部环境。有一次,秦昭王派使臣赠敫太后玉连环说:“齐多智士,不知能解此环否?”太后将玉环交与众臣,问谁能解?群臣皆不知解。敫太后用锥破之,对秦使臣说:“我已解矣”。秦使臣知齐不可欺侮,未敢枉动。这就是“谁人能解得玉连环”典故的由来。
4、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据传说故事原本发生在莒地,时间不是秦朝,而是春秋时期。“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左传》)齐将杞梁与莒国国君在且于门展开激战,杞梁战死。噩耗传到临淄,杞梁妻痛不欲生,全身缟素,哭夫十日,莒城墙轰然崩塌,杞妻投入淄水殉夫而死。晋代左芬赞云:“夫卒莒境,郊吊不宾,哀崩高城……”后来,人们出于对暴君秦始皇的憎恨,把故事附会到了三百年后的秦始皇身上去了。
二、地理文化
(一)区域地理特征
1、地形
莒县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环山,山峦连绵起伏,峰秀岩峭,万松凝碧,飞泉流瀑遍布;中部丘陵、平原、洼地交接。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8.6%,丘陵占50.1%,平原占31.1%。
2、山脉
全县有大小山头250余座,以马鬐山为最高,海拔662.2米。
3、水文
山东省第二大内河????????????????????????----沭河,纵贯南北,与绣珍河、洛河、袁公河、黄花河、柳清河、马沟河、鹤河、浔河等24条支流呈“非”字型分布,河流上游修建大中型水库200余座,总储水量达9亿立方米。沭河总流域面积171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另有占全县流域面积12%的潍河源自莒北箕屋山,蜿蜒北流入渤海。
(二)经济概况
莒县地处中纬度,东有黄海,属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184天,年平均降雨量837.5毫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桑茶、黄烟、棉花、瓜菜、水果等。以莒城为中心的莒中平原,达30余万亩,这里土壤肥沃,五谷飘香,是发展农业的黄金地段,历史上就有“收不收不,下莒州”之美誉。莒地四周起伏的山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类有:金、银、铜、铁、锰、铅、锌等;非金属类有:煤、蛭石、石膏、水晶、重晶石、石英等。另外,交通运输四通八达,胶新铁路、日竹高速公路、206国道、335省道等,纵横贯穿,东距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日照港60公里,陆运、水运十分方便。工业、商贸、科技、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城市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加之莒地淳朴的民风,安定的社会环境,这里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三)地理景观
莒县风景名胜众多,既有秀美的自然景观,又有古老的人文景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1、浮来山  浮来山又名浮丘,座落在莒城西9公里处,海拔298.9米,由浮来、佛来、飞来三峰组成,呈鼎足之势而又拱围相连。风景区内,有八观、十二景、三泉与四园。千年古刹定林寺,始建于晋代,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两庑一宫三院。寺中的“校经楼”,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亲笔所题,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校经之处。定林寺院中,屹立着“天下银杏第一树”,高24.7米,经围15.7米,早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与莒子曾在树下会盟,树龄当在3000余年。
神奇的浮来山,地处沂沭河断裂带中部,在地壳的不断变动中,几经沉浮,形成独特的地质遗迹奇观。2001年4月浮来山被山东省政府定名为全省第四处地质公园,成为“地质教学的天然课堂”。
2、马鬐山  马鬐山位于莒城东南35公里,海拔662.2米,面积25平方公里,是记之《宋史》、载于《齐乘》的名山。北宋名儒杨光辅在此攻读,南宋红袄军曾踞此抗金,元末红巾军曾在此举旗反元。马鬐山气势雄伟,远望如烈马扬鬃,近看群峰并峙,象巨兽搏击。浔河绕山,三面临水,北、东、西三面峭壁如削,涧陡谷深,唯南麓可沿险径攀登极顶。山上有马鬐峰、撑天柱、狮子峰、一线天、仙女浴池、山城、斩将台、灯碗、观星台、望海楼、红袄军营址、龙凤摩崖等景观。
3、屋楼崮  又名五楼山,屋楼山。位于莒城东11公里,海拔473米,面积3平方公里。山由三峰组成,主峰右侧,峭峰陡立,高10余米。峰下有泉,清沏甘冽,终年不涸,俗称“神泉”。这里是人类祖先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起源地。又是《史记 ? 封禅书》称之为“四时主”或“日月之所出”的石牟山之所在,也就是莒地先民“山头纪历”的测日点。屋楼山不高而突兀,远观似楼塔耸立,平地拔起。古有佛殿、浮屠,当春分之时,红日从屋楼崮主峰升起,古刹佛塔、苍松翠柏,尽染金色彩霞,别具奇趣,这便是“屋楼春晓”的壮丽景观。
(四)名特土产
1、桑茧  莒州历来盛产桑茧和柞茧。从莒地出土的石纺轮和陶纺轮证明,早在5000年前,莒地就是原始的蚕茧、丝绸产地。在宋代一度作为贡品,产品远销日本。建国后,莒县的种桑养蚕和缫丝,被山东省列为出口基地。目前,已连续12年保持产量、质量全省第一名。
2、芦笋  芦笋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蔬菜。莒地产芦笋,色泽好,风味浓,纤维细嫩,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声誉。目前,莒县芦笋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3、药材  莒县地处山岳,适宜药材生长。尤以“莒半夏”、“蟾酥”最为驰名。1949年后,发展人工栽培中药材有:太子参、玄参、沙参、丹参、冬花、川芎、生地、桔梗、金银花、白术、半夏、黄芩等,共计569个品种,年收购量为50万公斤。最著名的当数黄芩。莒县黄芩种植历史悠久,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黄芩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且质量上乘,其黄芩苷含量达13.6%,超过国标7.3个百分点。
4、绿茶  莒州绿茶,始种于1959年,山东省在莒县马坡岭上设立茶叶试验站,南茶北引获得成功。全县茶园面积超过万亩,年产量60000公斤。“浮来青”绿茶,以内质厚、香味重、滋味浓、杀头大、耐冲泡的特点,被誉为“江北第一茶”。
5、香米  莒州生产的稻米,因味道特香,故称莒州香米。莒地生产大米历史悠久,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的稻壳证明,5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开始了稻谷栽培。建国后,尤其是近年来,莒县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全盛期,年栽水稻30万亩,成为江北最大的水稻产区,产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供不应求。
(五)历代文学成果
“莒县在考古学、历史学研究中有着特殊地位。……自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处,系中国文化的孕育地之一;至新石器时代,在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域中居核心位置,有关于古代文明的兴起;随后莒国迁来,长期传流与华夏有别的古老文化,成为夷俗的中心。这里形成积淀的文化传统,对周围地区以及后世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李学勤为《莒文化研究文集》所作序言)
重要和特异,是学者们对莒文化的共同看法,这里的文化面貌,与中原有显著不同。以莒人而论,属于视融八姓的曹姓,后来为己姓。周代曹姓只有邾、莒,己姓只有苏,其他久已绝灭,但是上溯夏、商,曹姓则还有别支斟姓。因此,探讨莒文化,对重建早已佚失的古史,有其独特的价值。
历史上,莒之实力和地位非同凡响,堪称东夷之雄,曾与齐、鲁抗衡近700年之久,周旋于各大国之间,一度形成齐、鲁、莒鼎立局面。莒人尚武,忠君爱国,唯宁善政,地利人和,自强不息,这是莒在历史上存续时间悠长的主要原因。莒国后期,因连年征战,国力衰竭,后被楚灭归齐,但诚信明理,自强不息之风依然存续至今。莒人仁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优秀文化传统世代传承,成为重要的伦理规则。
莒县历史悠久,历代均有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创造并发展了灿烂的莒文化。如:晋代徐邈、徐广兄弟著列经史,臧严著《栖凤春秋》,南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等。明、清两代莒人文学著作不下200余卷,较著名的有卢纯的《小文苑集》、《卢山文稿》,管廷献著的《梅园诗文》和《风山手抄》等。
建国后,莒县的文学创作、书画篆刻、广播电视、体育运动、图书档案皆有长足发展。
1996年3月,莒县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民间书画艺术之乡”,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莒县教育,民国前农村全为私塾,县儒学是唯一的官学。清未废科举、兴学堂。民国时期新学在莒地兴起。然后由于战乱不止,学校时兴时废,莒人受教育者为数极少。
建国后,教育机构逐步建立建全。到1996年,全县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形成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全民教育体制。为培养人才,提高人民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作出了贡献。
封建社会,莒地的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只有少数中医进行疾病治疗,民国初年西医药传入莒县。建国后,县、乡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健全。许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天花、黑热病等烈性传染病被彻底消灭,其他传染病得到控制,一般病治疗不出村、乡,大病、疑难病在本县也能得到较好的医疗。
莒县由于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门类较多,分别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建国前,各教派活动正常,战乱时期及文革前有些教派仃止活动或无教徒。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政策的放宽,各教派活动得以正常开展。教徒最多活动最正常的是基督教,除县城设有教堂外,在部分乡村也设有活动点;其次是伊斯兰教,在县城设有教堂为回民信奉。
三、乡土文化
(一)民俗风情
在莒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民俗文化源源流长,多姿多彩。节日习俗有:辞灶、打春、送灯、安囤、清明插柳、端午节吃粽子、仲秋节吃月饼等。嫁娶礼仪有:传契、问口、送嫁妆、下催妆、填箱、送大饭、迎亲、回门、闹洞房等。
秋千节  是莒县北乡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明代即盛行于境内。每年的清明节前两天至清明节黄昏时分,人们架起高大的秋千架,男女老少荡秋千。这种转动式秋千架高约10米,有8根吊榜,下连16个牛索头代替的千板。架杆基部有使全杆转动的机关,架杆上布满错综复杂的拉绳作保险索,上挂五颜六色的小彩旗,远远望去,像一座锦绣彩塔。
盛会开始,主持人在锣鼓声中攀上吊杆,向四面观众施礼致意,紧接着转动架杆,首先集体表演“凤凰展翅”、“天女散花”等。然后,各路高手尽显其能。诸如“金鸡独立”、“鹞子翻身”、“老虎登山”、“倒吊金钩”等。惊险异常,扣人心弦。
荡转秋千的习俗,始自金元之交,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起初由道士作“法”,在坛场竖起百尺高杆,作“飞千”表演,邻村百姓为祝福、驱邪如法仿效,相沿成习,逐渐演变成一种联络乡谊的艺体美俗。这一活动,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勇敢、奔放、矫健 、好强,是民间艺苑的一株奇葩!
(二)传统文艺体育
莒县民间艺术形式繁多,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舞狮子、排高跷、跑旱船、耍龙灯、跑驴、江老背江婆等10余种舞蹈形式,莒县的传统剧种有:柳琴、笛梆、茂腔、京剧、周姑戏等。周姑戏,又叫“肘鼓戏”、“拉魂腔”,是以莒县为中心的鲁东南地方戏。传说在清朝年间,莒北周家庄一带,有一周姓村姑,因不满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沿途乞讨为生,每到一家门前便哭诉自己的不幸身世,人们同情她,也为她那甜润的嗓音和优美的唱腔所吸引。后来,人们将其腔调称为“周姑调”。年深日久,逐渐形成一种地方戏。至今,莒县南部的小店镇、夏庄镇仍保留着“周姑戏剧团”,他们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组织起来排练,到周围县市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被文化部授予特别奖。
(三)民间工艺
传统民间工艺品制作,种类繁多,技艺精巧。刺绣工艺品:莒州花鞋垫、深蓝印花布、门帘、荷包、虎头鞋,布老虎等;剪纸工艺品有:窗花、过门笺。民间剪纸艺人于永胜,已在市以上报刊发表作品千余件,被吸收为全国剪纸学会会员。他发明了“套色剪纸”,台湾电视台在“中华百城巡礼”系列片中作过专题报道;剪纸艺人张艺农,出版了剪纸作品专辑;县国税局原局长严相法的剪纸作品《黄海潮》获全国剪纸大赛一等奖。
莒县书法、绘画艺术历史悠久,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象形文字,被用做《中国美术全集》的封面图案,说明早在5000年前,莒地先民就有了不起的美术创作。商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和文饰,秦汉时的石刻、帛画,都看出莒地书画的丰厚根底。特别是明清时期,莒地书画艺术名人倍出,全国著名者有赵原,清代高凤翰,建国后的崔祝生、宋式云等,其书画艺术,誉震齐鲁,名播京华。改革开放后,莒县书画队伍逐年壮大,现有书画人才3000余人,全县有书画装裱店百余家,每年有10000多件书画作品远销海外。莒县被誉为书画之乡。
(四)饮食文化
莒人古以杂粮为主,伴以菜蔬。米面、鱼肉非节日宴客活用。平原以高粱、黍稷、谷穇为主粮,山区丘陵以高梁、穇子、瓜干为主粮,以煎饼为主食。平日居民饮食口味以咸菜为主,辣味为辅,咸味多以咸菜为主,拌以炒食各种青菜,或青菜、野菜加以大豆磨浆制做小豆腐(叫“豆沫”)。平时如能煎饼、豆沫、糊粥3样并食,便为理想的庄户饭食。
1990年后,平原地区以细粮为主,山丘区多为粗细翻各半,肉、禽、蛋的平均占有量明显提高。近几年来,杂粮、咸菜、小豆腐已成为调剂生活的小吃。
(五)服饰文化
莒地传统衣着素来俭朴。清未民初,民间穿著大体同于清制,多用自纺自织土布,花色沿用自种靛蓝淘染及橡壳、柞穗熬汁泥染等,男穿大褂、马褂,女穿大襟褂、带腰裤,不论男女习惯扎腿。在冠戴方面,男兴扎辫,戴红葫芦瓜皮帽,女在婚前扎辫子婚后绾纂(鬏子),戴绣花三角护耳帽。
解放以后,历经几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穿戴发型也随之改变,在科技不断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穿着质量步步升级,款式花样日趋新颖繁多,正向西外型、中高档发展。
(六)居住文化
莒地住房,多以北屋为正房,东屋或西屋为偏房。富裕户以“四合院”居多,一般是北屋3间或5间,坐北朝南,亦称“堂屋”,由长辈居住,东西屋各多为两间,低于堂屋,由晚辈居住或作厨房,南屋1-2间不做主房,以放置农具及柴草作为仓库。大门也因地而异,院墙接连而封闭。平原多为土木结构,山丘则多石木结构,屋顶多用麦杆,山草苫盖。旧称“三十亩地一头牛,砖檐瓦梢四合头”,为本地中农以上户的理想住宅。
莒人卧眠,大部睡床,唯东莞、棋山、库山一带习惯睡灶炕。其睡炕的历史颇久,一般主房均有东西两个套间,明间东南角砌有大锅,里间有隔壁土炕,曰“隔山掏火”。居民讲究炕上陈设,被褥靠墙放置,炕几、炕柜一类分置炕上,宴客会友均在炕上。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逐年增加,县城居民多居楼房。乡村建房由村镇统一规划,建房多为砖木或钢筋水泥结构,格局为四合院或两面、三面房院为主,其住房宽敞明亮、美观舒适、方便实用。
莒县,是山东省旅游大县之一,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多彩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映辉。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文化树县”的四大战略,“三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坚信,通过申报“中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大力提升“千年古县”的知名度,必将使“古莒”瑰珍大放异彩,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为全面实现“四大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谢论坛网友一吐为快的资料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文化|齐文化经典故事——国佐退晋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诸侯国详细列表
春秋共有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
家长国学堂|汉字|鲁
纪国:强邻阴影下的求存之路
公元前700年诸侯国分布当时诸侯国中的四强为郑、楚、齐、鲁 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