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省的经济地理状况

一、简 况 

  省名:山西省   省会:太原市 

地理状况: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介于北纬34度34.8’~40度43.4’和东经110度14.6’~114度33.4’之间,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邻。

自然资源:山西省是一个被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山地多,平川少,耕地资源先天不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突出。森林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由于木材需求量大,木材消费几乎全部靠省外调入。山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120多种,煤、铝土、珍珠岩、耐火粘土、铁钒土、镓和沸石居全国首位,是全国能源基地之一,但水资源缺乏。 

  经济: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480.1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2691.77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712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95232万(美元);财政总收入为92.81亿元;粮食产量为901.87万吨。山西素称“煤铁之乡” ,煤田遍布全省三分之二的县份,煤、铁种类多、分布广,起重设备、矿山机械、轧钢机械、纺织机械等的生产在全国居重要地位,轻纺工业等近年发展较快,著名传统工业品有杏花村汾酒、长治陶瓷、清徐陈醋。 

  人民生活:1997年末,山西共有劳动力1978.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3.0%,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72.7%;全省职工工资总额达2399642万元,在职与非在职职工保险福利费

  面积:15.63万平方千米 

  人口:3190.8万人(1997年末) 

合计达6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38.26元;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53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89.9元。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1985元,其中农村居民为1247元,城镇居民为4172元。每万人平均拥有病床数35.3张、医务人员42.4名。 

  文化教育:1997年末,山西省共有高等院校42所,在校生71138人,教师8713人;中等学校3942所,在校生201.42万人,教师142051人;小学39622所,在校生344.64万人,教师174055人。山西总人口文化结构变化的特点是除小学外的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逐年增长(这是由于推行计划生育,学龄儿童人数减少),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二、人口状况 

  ⒈人口规模与分布 

  1997年山西省总人口为3190.8万人,人口密度1997年为201人/平方公里,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分布上的差异,形成了中部盆地人口较稠密,东部山区人口较稀疏,西部丘陵区人口稀疏的基本格局。矿产资源丰富和工矿业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集中,平原区人口稠密,且平原区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丘陵区和山区,人口分布垂直差异较大,市人口大部分分布在盆地、平原地带,市、镇人口比重低,农业人口比重大。少数民族45个,种类多、数量少。 

  ⒉人口发展历史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山西人口发展很快,依据总人口和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8年),是山西人口迅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率为26.52‰;第二阶段(1959~1961年),是人口增长低潮时期;第三阶段(1962~1973年),是人口大幅度增长时期,年均增加45.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41‰;第四阶段(1974~现在),是山西人口有计划稳定发展时期,由于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取得了显著成绩。 

  ⒊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 

  由于种种原因,山西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性别比较高的地区。从1912年到1937年性别比一直在130左右,1949年建国后性别比呈逐步下降趋势,1990年为108.51,但仍高于全国水平。山西人口性别比存在地区差异,由南向北递增,市、镇人口性别比普遍高于农村,工矿区人口性别比偏高。1997年,在山西省3190.8万人中,0~14岁组人口有867.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7.19%;15~64岁组人口有212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6.58%;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8.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23%。总负担系数为50.19%;少儿负担系数为40.83%;老年负担系数为9.35%。 

  ⒋人口生育水平及变动趋势 

  山西妇女生育水平在全国处于中靠上的位置,进入80年代后,曾出现马鞍形状况。1981年山西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43,之后,随着《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贯彻执行,1985年总和生育率降到2.1的低水平,但1986年以后,计划生育调整政策出台,放宽了二胎生育的照顾面,1990年总和生育率上升到2.42,又回到1981年的水平。山西妇女生育状况还突出表现在婚育峰值提前,多胎生育比例降低,二胎生育明显升高。1992年,山西人口第三次生育高峰到达峰顶,此后,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妇女人数逐年减少,生育水平降低。1997年,山西省人口出生率为16.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2‰。根据高、中、低三种方案进行预测,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山西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总人口仍会逐年增长。 

  ⒌人口死亡水平和预期寿命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人口死亡水平呈大幅下降趋势,但经历了一个起伏而曲折的过程。表现在: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下降;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死亡率的城乡差异十分明显;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少数民族总死亡水平比汉族低。山西省人口死亡率已从1949年的13.70‰下降到1997年的6.06‰。 

  山西1928~1933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38.90岁、女性为34.27岁。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人口死亡率迅速降低,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到1990年时已达69.42岁。 

  ⒍人口婚姻状况及家庭规模与类型 

  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未婚人口男性多于女性,且城乡分布不均;未婚人口中大部分是未成年男女;未婚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终身不婚者少,不婚率男比女高。有偶率女性高于男性;有偶人口构成比例在40岁前随着年龄增大而不断增大;婚育高峰年龄人口已婚率上升较快;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呈上升趋势;女性人口丧偶率高于男性;丧偶人口比重随年龄增大而升高;高龄组丧偶率下降;农村丧偶率高于城市;文盲、半文盲人口丧偶率高。离婚人口性别比高,城乡差异大;离婚比重的峰值年龄在50~59岁年龄组;农村离婚人口比重高于城镇。1997年,山西省2323.2万15岁及以上人口中,男性为1180.5万人,女性为1142.7万人,其中未婚男性为260.3万人,女性为171.0万人;初婚有配偶男性为848.2万人,女性为860.3万人;再婚有配偶男性为20.2万人,女性为26.9万人;离婚男性为13.3万人,女性为4.9万人;丧偶男性为38.5万人,女性为79.6万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山西省家庭户规模日趋缩小;大家庭比重下降,小家庭比重上升。1997年山西省家庭平均户规模为3.69人。从家庭类型来看,二代户为主要类型,1997年所占比重为58.10%;核心家庭是主要类型;老年家庭户中,单身老人多;单身户中以老年丧偶人口为最多。 

  ⒎人口老龄化状况 

  从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来看,山西人口类型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的速度已明显加快。其特点是: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口地区发展不平衡;高龄老年人数增加,老年人口性别比降低;老年人口文化程度偏低,文盲、半文盲占65.86%。此外,山西老年人口的有偶率为50.82%,丧偶率为47.00%,在业率为18.24%。 

  ⒏人口文化素质 

  据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近年来,山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加比例较大,文盲、半文盲人口及其比重下降,表明山西省人口文化素质有很大提高,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⒐人口迁移与流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城乡经济的日趋活跃,近些年山西省的人口迁移与流动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特点为:省际迁入多于迁出,男性多于女性,迁移人口分布很广;迁入人口主要来自乡村,迁出人口主要迁往城市;迁移人口文化程度较高,而省内又高于省际;未婚人口在迁移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迁移人口与非迁移人口在职业构成上有很大差异;迁入的不在业人口中,在校学生占绝对比重;流动人口主要流入城市和矿区;流动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流动人口主要是务工经商人口。 

  ⒑人口与资源环境 

  山西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趋增强,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被破坏,这些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也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省总人口性别比呈现更加合理
我省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山西常住人口3702.35万人 去年生育二孩比重为49.21%
从历次人口普查看黄石变化 老龄化明显 人口流动频繁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为什么新生儿会越来越少?因为少了3164万女人
中国人口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