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襄樊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什么?
市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襄阳古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84万人,市区人口218.6万人(其中襄阳区人口100.4万人),建成区常住人口90万人以上。
   2、关于襄阳古城墙 襄阳古城墙筑于汉,宋改建砖城,全长7377米,其中有护壁砖墙6408米,平均高10.84米,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底宽13—15米,顶宽6-11米。
   3、关于护城河 襄阳护城河长5060米,最宽处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面积91万平方米,为亚洲第一宽护城河。
   4、关于汉江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32公里,在襄樊境内长195公里,流经襄樊一县两市三区(老河口市、谷城县、樊城区、襄城区、襄阳区、宜城市),26个乡镇(办事处)。汉江襄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200立方米/秒。襄樊市区以上为五级航道,可通航300吨级船舶;襄樊市区至转斗湾为四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船舶。港口最大靠泊能力500吨。
   5、关于旅游景区(点) 襄樊共有13家A级景区,其中:AAAA级1家:隆中风景名胜区;AAA级4家:米公祠景区、水镜庄风景区、南河小三峡景区、薤山旅游度假区;AA级5家:锦绣园、白水寺风景区、熊河风景区、五道峡风景区、汤池峡温泉;A级3家:襄阳王府绿影壁、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香水河风景区。
  隆中风景名胜区:隆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五大景区。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核心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公元197年-207年诸葛亮在此躬耕隐居十年。西晋时期已有纪念性建筑,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顾堂、躬耕田、小虹桥、野云庵、六角井、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樊,仅次于荆州。 来这里,必要感受和领悟诸葛亮隐居十年、未出茅庐便设想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及东汉末期在这块土地上演绎出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隆中对策、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千里走单骑等三国经典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西晋以来,后人陆续修建了武侯祠、三顾堂、隆中书院、隆中牌坊等纪念建筑,形成了以草庐亭、小虹桥、六角井、观星台等为代表的隆中十景。时至今日,雄伟壮丽的襄阳古城依然完好,碧水荡漾的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为全国之最,加上仲宣楼、临汉门、三国名士司马徽隐居之地水镜庄等一大批三国文化遗址,构成了襄樊三国文化一日游的绝佳去处。
  隆中风景名胜区:隆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五大景区。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核心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公元197年-207年诸葛亮在此躬耕隐居十年。西晋时期已有纪念性建筑,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顾堂、躬耕田、小虹桥、野云庵、六角井、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米公祠景区: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路西段,原名“米家庵”,是纪念北宋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建的祠宇。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原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其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襄阳王府绿影壁:襄阳王府绿影壁坐落在襄城东南隅。其为明代襄王府门前照壁,约建于1440年,影壁长26.2米,高7.6米,厚1.6米,仿木结构庑殿式四柱三楼造型,影壁造型别致,雕刻精细,图案繁缛,是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瑰宝。现为我国唯一一座大型石雕龙壁。
  中原古刹——广德寺: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襄樊市城西10公里处,寺院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后院内的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系砖石结构,通高17米,塔座高7米。塔座上建有五座佛塔,中心矗立一座印藏结合式喇嘛塔,高达10米。全塔上下内外共有石雕盘坐佛像45尊,硕大“佛”字3个,共48“佛”。
  襄樊下辖的南漳、保康、谷城三县,处于荆山山脉之中,风景如画。南漳县境内的香水河和古山寨就是两处令人惊艳的地方。香水河拥有国内罕见、湖北独有的七彩瀑,瀑高80米,由5股清泉汇集而成,水珠在太阳折射下,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古山寨是不久前湖北省文物部门在南漳县境内发现的一处大型文化遗产,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深山峡谷间,聚集了数以百计的古民居、古山寨和古墓群,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国内实属罕见。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山寨有卧牛寨、春秋寨和青龙寨等300余处。
  游完南漳,沿305国道向南100公里便是保康县。县境内的五道峡和九路寨景区令人留恋忘返。五道峡以洞、林、溪、瀑、奇、险、雄、幽为特色。九路寨景区呈现的是山势雄伟,大气磅礴之势。来过九路寨的游客都说,这里是“张家界的山和九寨沟的水的完美结合”。
  谷城县距市区75公里,是鄂、渝、豫、陕四省市的交界点,也是通往神农架、武当山的必经之路。与承德避暑山庄齐名的薤山旅游度假区,群山叠翠,林海苍茫,夏季平均气温22℃。在清同治年间,便有外国传教士来此兴建西式别墅,现保存完好的有50余幢。
  此外,境内还有惊险刺激的龙王峡漂流,有“华中第一泉”之称的汤池峡温泉,庄重古朴、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刹承恩寺,以及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的白水寺,山水相间、岛屿棋布的熊河风景区,气势恢宏的楚皇城遗址,烟波浩淼的汉江梨花湖,反映抗战精神的李宗仁纪念馆和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等等。
   6、关于教育资源
 襄樊学院是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于2001年开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高校,被纳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学校位于襄樊市区和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距襄樊市13公里的隆中景区。此处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校训,以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己任。目前设有经济与政法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和以学校为母体举办的独立学院——襄樊学院理工学院,本科专业39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
   7、气候资源 南北兼宜
 襄樊襄樊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土地资源 富饶多样
  襄樊市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根据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点,襄樊市全境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区由武当山脉东端和荆山山脉北段组成,覆盖保康、谷城、南漳3个县的全境,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西部山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保康县境内的关山海拔2000米,既是襄樊全境最高点,又是汉江与长江的分水岭。西部山区物产丰富,类型多样,是用材林、经济林、土特产、畜牧业等多种经营的重要生产基地。东部低山丘陵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带以及与随州、钟祥、荆门交界地带,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0%,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丘陵以低丘为主,丘间河谷开阔,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也是重要的粮棉产区。地处西部山区和东都低山丘陵之间的中部广阔地带,属岗地平原,由襄阳,枣阳,老河口3县市的“三北”岗地和分布在汉水、唐白河、蛮河流域的冲积平原组成,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三北”岗地海拔在85-140米之间,沿河冲积平原海拨在90米以下。宜城市境内的八角庙海拔44米,为襄樊全市最低点。“三北”岗地岗顶宽平,岗垄相间,起伏和缓,土层深厚,适宜农业机械化作业,是小麦、棉花、豆类、油料、烟叶的重要产地,并兼有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的优越条件。汉江流城两岸河谷小平原和大面积冲积平原属江汉平原北端的组成部分,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上乘,是水稻、小麦、棉花、牲畜、禽蛋、水产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市土地资源的潜力还很大,其中可利用、亟待开发的荒山、荒地、滩涂尚有800多万亩,可供养殖利用的水面也很多。全市种养殖业及多种经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水利资源 优势显著
  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还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地下水储量也极为丰富,开掘便捷。另外,水质好是这里水资源的又一显著特点:地表水矿化度低,总硬度适中,多属软水,可广泛用于灌溉和饮用(例如境内的长216公里的汉江,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清澈如镜);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也较低,多属中性及弱碱性水,均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水资源条件。
   生物资源 多姿多彩
  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植物资源而言,境内植物区系成分多属亚热带区系的科属。其中木本植物多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全市森林总面积约1300万亩,其中用材林约900万亩。常见的树种约64科236种,其中稀有珍贵树种也不少。经济林木种类繁多,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棕榈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至于草本植物和乔木,其种类更是繁多,中国南北生长的,在这里大都可以见到,如紫薇,已被确定为襄樊的市花。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约有昆虫50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
  矿产资源 独具特色
  襄樊市矿产较为丰富,种类多样,属湖北省主要矿产区之一。现已查明有37个矿种,200多矿点。其中金属矿藏主要有:铁、钢、铝、钒、铅、锌、金、银、钛、锰、钴、镓等;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磷、金红石、耐火粘土、重晶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萤石、石棉、煤等。属于大型或特大型矿床的主要有:磷、金红石、耐火粘土、重晶石、铝土矿等,磷矿总储量5亿吨以上,稀有矿种金红石总储量56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能源条件 较为优越
  襄樊市能源资源的优势在于水能,而其能源环境受惠在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从水能资源上看,境内大小河流广泛分布于所辖县(市)山乡田野,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全市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达65万千瓦,仅保康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就达16万千瓦。目前,小水电站巳遍布全市,装机容量逾1.55万千瓦。功率为11万千瓦的汉江低水头发电站和功率为12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已竣工投产。从能源环境上看,襄樊电网建成较早,在湖北电网中属咽喉要道,高压线路密如蛛网,输变电站星罗棋布。装机容量为270万千瓦的葛洲坝水电站和90万千瓦的丹江口水电站均紧邻襄樊;江汉油田和南阳油田分别紧挨襄樊南北,一条大型输油气管道纵贯市区;平顶山煤矿和焦作煤矿距襄樊也很近,并且有焦柳铁路干线(即将成为复线)和汉水运输之便;作为全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重要中转站的坐落在襄樊市区内的一座国家重点大型煤炭转运码头--余家湖码头也已建成投入营运。领先的水能资源和优越的能源环境,为襄樊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
   经济文化 南北交汇
  襄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襄樊是大国楚和中原周天子交往的通道。两汉至隋唐时期,从京城西安、洛阳经襄阳到江陵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大动脉,加上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与唐白河汇合,襄阳就成了“南船”、“北马”的汇集地。盛唐诗人张九龄写道:“江汉间,州以十数,而襄阳为大,旧多三辅之家,今则一都之会”。杜甫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白居易的诗句“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阳驿”,生动地描绘了襄樊“南船北马”、交通便利的繁荣景象。明清以来,襄樊的商业经济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在襄樊建立了山陕会馆、河南会馆、江苏会馆、浙江会馆、徽州会馆、抚州会馆、黄州会馆、福建会馆、武昌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等全国20多个地区的商业办事机构。
  在文化上,襄樊南北文化文汇的特点更为显著。上古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在这里汇合交流,正是“经市闹兼秦楚俗,画疆雄踞汉襄流”。这里既受到“文王化南国”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听歌知近楚”的南方文化风俗的深刻影响;这里既散发着孔子所祟拜的仲山甫的风范之光,又是文采风流的楚歌流传之地。东汉末年,文化中心南移,北方士人集团大量流寓襄樊,与本地的知识集团相结合,形成了一次以政冶为中心的思想学术与文化高潮,出现了一大批以诸葛亮、庞德公为代表的政治、军事、文化人才。唐以后,襄樊“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以至骚人墨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欧阳修、苏轼等,都曾游历襄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章。在艺术上,襄樊也是南北戏曲交流的通道。西北的秦腔和武汉、黄陂一带的二黄在这里交汇,而襄阳花鼓则是南北戏曲与本地民间曲调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
  农业生产中水旱作物兼有,生活习惯南北咸宜,是古代襄樊的又一特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枣阳发掘的雕龙碑原始氏族部落遗址中,同时出土了稻谷和粟谷的皮壳,这说明远在5000多年前,襄樊地区已是水旱作物并种。襄樊南接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北连盛产小麦的南阳盆地,生活习惯南北兼有,南方人和北方人都乐于在这里从业定居,谋求发展。 [编辑本段]城市精神  从本质上说,襄樊的城市精神实际上应该是襄樊的市民精神。当前,襄樊的市民精神可以在“惜时、自律、尽责、合作、创新”等方面大力提倡。
  惜时。我们襄樊人自古就有惜时的美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在诗中说,春光易逝,不要睡懒觉;春光无情,要争当护花使者,不要让花朵在风雨中凋零。我看,孟浩然就是一个珍惜春光的护花使者,他隐居鹿门山,依然争分夺秒,在大好的春光里,写下了许多流芳千古的诗篇。而今,不少襄樊人却在大好的春光里打麻将,有的通宵达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时间是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珍惜时间尤为重要。
  自律。纪律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我们襄樊人讲道德、守法律,若能加强个人的组织纪律性就更好了。加强组织纪律性,主要表现在上班的时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假公济私,不我行我素,不自由散漫……襄樊是文明古城,各项各业并不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许多单位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成了尘封的文物,有的不过是贴在墙上的装饰品——在管理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说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那么个人自律理所当然就要自觉加强了。自律就是自觉用规章制度管理自己。有些单位在大门口张贴诸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公益广告,在楼梯道悬挂“正视自我”的大镜子,在办公室里设立签到牌……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个人自律。倘若人人自律,城市就有了很好的秩序。
  尽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说,我们襄樊人的责任感本来是十分强烈的。早在遥远的东晋,在大敌压境之际,韩夫人发现西北角的城墙比较薄弱,不利于防守,她就以城市的安危为己任,以一个妇道人家超常的责任感挺身而出,率领家婢和城中的妇女斜筑新城,为保城退敌尽心尽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今,一见夫人城上的那尊美丽的塑像,我们就应该激起高度的责任感。应该明确,只要是对襄樊的发展有利的事情,我们就要尽力而为,见义勇为;而不能袖手旁观,或视而不见,或“各人只扫门前雪”。
  合作。有这样一条新闻让我非常费解。某单元厨房的下水道堵住了,只需各家各户集资10元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个单元的住户彼此互不信任,不能达成共识,不能共同解决问题。结果,每家都在房外安了一条下水道,各自花了100多元钱。这样,既麻烦又浪费,还影响了房子的外观和城市的形象。其实,这种不合作的现象在襄樊的许多地方时有发生,很不利于创建和谐襄樊。
  创新。要说我们襄樊人没有创新精神,那真是冤枉。襄樊建城2800年,2800年的历史创造了越来越灿烂的襄樊文明。木牛木马早在三国时期就在我们的古隆中问世了。这个专利举世无双,可以说创造了当时的吉尼斯纪录。而今,我们每一个襄樊人理应发扬锐意创新的优良传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争当善于创新的诸葛亮,要让襄樊的名优产品名扬天下;而不只是把创新精神表现在吃大虾、吃盘鳝上,更不能表现在斗地主、玩麻将上。创新的时代时刻警醒着我们,不能站在古城墙上拿古人的辉煌炫耀自己,更不能躺在古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襄樊]地方方言:  去哪里去叫克(ki或kei)哪克。
  去哪里叫朝哪克(ki)
  角落叫疙落(lao)儿..
  知道叫找得到.. 晓得(die)...
  不知道叫找不到..
  可怜叫遭椰..
  捉迷藏叫藏(qiang)蒙儿..
  过家家叫做(zhou)饭饭儿.. 摆家家儿
  使劲搞叫恶瑟里“搞、嗨死命的搞、掺劲搞..
  男的叫儿娃子..
  女的叫 俩娃儿..
  木讷,笨叫憨不拉叽
  旁边叫挨根儿\边儿起.. ..
  游泳叫麻澡.洗澡,打躺躺.
  难闻叫庞臭、庞腥气..
  螃蟹叫螃海、
  很大叫嫩大
  累的很叫累的根个啥儿
  懒的理别人叫理他娃子犯球.. 莫理求他..
  客厅叫堂屋、正间..
  问什么时间叫正这儿是好者儿哈儿啊.啥时间?几点了?.
  口吃叫夹了舌儿.结巴嗑.
  很猛叫嘿胞..恶里很
  太贪吃叫劳欠..
  耳勺叫挖耳屎朔朔..
  外套叫褂子。
  衬衣叫夯褂儿
  脏的颜色叫黑不拉叽..
  说你烦叫闲求人
  快点叫麻利(嘛点儿)..
  很慢叫 磨蹭
  下雾气叫下罩子..
  聊天叫夸涩,嚼舌根.. ..
  瞎说叫扯百子
  小便叫尿尿..
  大便叫拉粑粑..屙屎
  光着上身叫打精赤膀儿..
  光下身叫打精刮条、打精屁股..
  干什么叫搞撒子、爪子啊(意同做什么啊)..
  雄水牛叫沙娃儿..
  雌水牛叫漠娃儿
  树丛叫树阔拉..
  凶你叫吼你..
  骂叫噘
  外公叫(嘎爷)、卫爷
  哥哥叫哥、..
  婴儿叫奶娃儿
  儿童叫小娃子..
  媳妇的亲兄弟叫舅冠子..
  你亲弟弟的儿子喊你喊伯伯(白白。音)..
  你亲弟弟的儿子喊你媳妇喊妈妈(ma 第四声),婶子..
  你儿子喊你弟弟喊爹爹、叔..
  你儿子喊你弟弟媳妇喊花婶、娘
  打架叫 格野 [编辑本段]襄樊婚俗  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订亲 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的“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俗称“拿八字”,也叫“传庚”。男方父母择吉日请信任的算命先生将男女二人的八字进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里相犯相克,则婚议作罢;若相合相生,则可订亲。整个订亲过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过问。俗谚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择期。订亲之后,男女每年给女方送一次礼物,叫“填庚”。到适当时候,男方请红爷到女方协商迎亲日期,女方则提出聘礼规格要求,红爷往来奔走,双方同意后即下聘礼,确定迎娶日期,一般订在黄道吉日,或阴历双日子。襄樊人喜爱选择初八、十八、二十八几天,叫做“要得发,不离八”。 迎亲 民间也叫“过期”。迎亲前一日设宴待客,男方称“暖郎酒”,女方叫“梳头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齐楚,披红挂彩,坐轿或骑马,领着花轿迎亲。一路上鞭炮锣鼓声不断。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凤冠,顶头盖,红袄罗裙,拜别祖先后上花轿,由兄弟或侄辈男丁相送,叫做“发亲”。然后,新郎轿(马)前导,新娘花轿及嫁妆后随,锣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轿后,由牵亲娘子搀扶新娘下轿升堂,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怀酒。当天“闹房”,客人、表兄弟和伯叔都可参加,谓“三天无大小”。其间大宴宾客,谓“喝喜酒”。凡送礼亲友都在宴请之列。娘家送亲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当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辈来迎新婚夫妇至娘家,谓“回门”。酒饭后即返回男家,谓“三天不空房”。在整个迎亲过程中,还有许多琐碎的象征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红枣,即“早立子”(枣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儿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征二人偕同到老,等等。 建国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封建包办婚姻制度被废除,旧的婚礼仪式也随之改变,男女自由恋爱,登记结婚。婚礼多选择在国家法定或民间传统节日举行。50-70年代以简朴为荣。女方不要彩礼,男方不计嫁妆,步行或骑自行车迎亲,礼仪大方朴素。国家公职人员结婚,一般在机关内举行典礼仪式,以喜糖烟茶待客。民间虽宴请亲友,但也较简朴。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某些人家为婚嫁购置高档家具、家用电器、以小轿车迎亲,并连日大宴宾客,往往使双方家庭多年积蓄为之一空,也有些青年和家长崇尚节俭,不摆阔气,不受礼,不请客,让新婚夫妇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集体婚礼,在热烈而朴素典礼仪式之后,新婚夫妇共植同心树,这既象征爱情天长地久,也为绿化环境作了贡献,受到社会广泛的赞扬而逐渐形成新的风气。 旧时,男子失偶再娶,礼仪与初婚相同,谓“续弦”。女子一般不再嫁,再嫁曰“再醮”,俗称“再走一家”。再嫁无仪式举行,男方着人迎至家中即可。建国后寡妇再嫁得到社会肯定和法律保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襄樊改名襄阳网友沸腾 被称从天上掉下大馅饼
秦海璐与堂妹共拍性感大片似有不妥(图)
【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 襄阳论坛 - 东湖社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
中国改回原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名后闻名于世
改个地名不能飞黄腾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