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建筑风格揽要

世界建筑类型繁多,风格多样,很难在本书一一列举说明。本节我们以中式建筑为重点,对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各自的主要风格特征进行简单介绍。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欧洲古代建筑艺术相比,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二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三是总体性、综合性很强,重视环境整体经营,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同时发挥木结构体系的适应性,实现了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的统一。其代表性的风格类型主要有:

◆从时代风格角度看

◇秦汉风格。都城区划规则,以高墙封隔。宫殿、陵墓成组群布局,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重要单体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形象突出;屋顶占立面比重大;雕刻色彩装饰很多,题材诡谲,造型夸张,色调浓重;重要建筑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明确,布局铺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在整体上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隋唐风格。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整体上表现出对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佛教、西域的异国风味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的糅合,形成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

◇明清风格。城市仍然规格方整,变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民间建筑、民族与地域建筑风格多样;造园手法最后成熟。整体上,继承了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成熟的典型风格──雍容大度,严谨典丽,机理清晰,而又富于人情趣味。

◆从类型风格角度看

◇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陵墓和重要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相应礼制规定。

◇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

◇实用宜亲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

◇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色调淡雅,装修精致;与自然景物各谐相融,互为衬托。

◆从民族和地方风格角度看

由于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采用泥木结构,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以前建筑已不大可能看到。现代自封建王朝退出历史舞台后,官工系统的宫殿、坛庙、苑囿等大型建筑终止,现代实用式建筑和国外风格影响进一步加强,并逐步成为主流。乡土建筑变而成为传统建筑文化实践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们传承了因地制宜的环境意识,因材致用的构筑方式,因势利导的设计意匠,因物施巧的设计手法等传统建筑精华,同时在展现民风民俗,塑造质朴形象等方面也都在精彩的表现。它们中典型的地域、民族精品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情感等信息。可以说是中国古老建筑的“活化石”。同时,乡土建筑也是最具民俗特征和旅游应用意义的建筑类型,我们将其归纳为八类代表性风格,并作侧重介绍。

◇北方风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但尺度合宜;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装修比较简单。总体风格开朗大度。典型建筑有北京四合院、晋陕窄院、东北大院等。

◇西北风格。集中在黄河以西至甘肃、宁夏的黄土高原地区。院落封闭性强,屋身低矮,缓坡顶或平顶;多用土坯或夯土墙,木装修更简单。窑洞有靠崖窑、天井窑、覆土窑等。总体风格质朴敦厚。以各式窑洞最具典型意义。回族清真寺则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

◇江南风格。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河网地区。组群比较密集,庭院比较狭窄。城镇中大型组群很多,常带楼房;小型建筑自由灵活。顶坡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雕刻彩绘很多。总体风格秀丽灵巧。典型建筑有徽州天井院等徽派建筑、浙江与闽粤的天井院及许多南方散屋。

◇岭南风格。集中在珠江流域山岳丘陵地区。建筑平面规整,屋高院小,门窗狭窄,多有封火山墙,顶坡陡峻,翼角起翘更大。城镇村落中建筑密集,封闭性很强。装修、雕刻、彩绘富丽繁复,手法精细。总体风格轻盈细腻。典型建筑有客家土楼等。

◇西南风格。集中在有多个少数民族集居的西南山区。多干阑式建筑,平面和外形相当自由,很少成组群。梁柱等结构构件外露,只用板壁或编席为护。屋面曲线柔和,拖出很长,出檐深远,上铺木瓦或草秸,装饰不多。总体风格自由灵活。滇南傣族佛寺空间巨大,装饰富丽,佛塔造型与缅甸类似。典型建筑有多形式干阑、云南“一颗印”、白族“三墙一照壁”等。

◇藏族风格。集中在藏青、甘南、川北等藏族聚居区。牧民多居褐色长方形帐篷。村落居民住碉房,多为2~3层小天井式木结构建筑,平屋顶,外面包砌石墙,门窗狭小刷梯形窗套,顶部檐端加装饰线条,极富表现力。寺庙多建在高地上,体量高大,色彩强烈,同样使用厚墙、平顶,重点部位突出少量坡顶。总体风格坚实厚重。典型建筑有藏羌雕楼。

◇蒙古族风格。集中在蒙古族聚居的草原地区。牧民居住圆形毡包(蒙古包),大的直径可达10余米,内有立柱,装饰华丽,较为典型。

◇维吾尔族风格。集中在新疆维吾尔族居住区。建筑外部完全封闭,平屋顶,内部庭院尺度亲切,平面布局自由,并有绿化点缀。外廊宽敞,室内外有用彩色木雕和石膏花饰。总体风格外部朴素单调,内部灵活精致。其清真寺和教长陵园体量巨大,塔楼高耸,砖木雕、石膏花饰富丽精致。还多用拱券结构,富有曲线韵律。典型建筑有新疆的“阿以旺”、维吾尔族毡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1*14.4新农村中式二合院别墅设计图
广东/广州传统村落——云浮(3)
中国传统建筑六大门派02
传统木结构建筑扫盲图
建筑艺术的神性光彩和文化底蕴(组图)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