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学散步|杜维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我从精神人文主义的立场谈一下中国思想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观念。儒家的生命取向是入世,但是和世俗主义,尤其现在世俗主义是不同的,因为在这个传统里面有畏天、祭天和事天,这是人存在的基调。人不仅是天地万物的观察者、欣赏者,也是宇宙大化的参与者。通过一个人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深度对自己内在资源加以充分发挥,他不仅可以和社会、和自然有密切的关系,他还可以了解天的声音,可以听到天的声音。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一思想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提出了人的最高境界,不只能是在个人、社会和自然中体现,必须提升到天的高度。

孟子讲“唯圣人可以践形”,只有圣人可以充分地把人的全貌开发出来。这要经过几个阶段,开始是“可欲之谓善”,这是在道德意义上的;然后“充实之谓美”,必须要内容充实,才能体现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就是大家刚才提到的光辉。在“大”的层次,人的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个关乎“神圣”体验的思路与犹太、希腊、印度有相当的不同。他们是要在人类以上设立一个终极的存在,人必须经过敬仰它,才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神圣感反映着人和神之间的鸿沟。最近,西方的神学家,还有佛教的学者,都开始接受一个命题,就是地球的神圣性。所谓地球神圣性,不是未来的天国,不是彼岸,就是此岸;不是净土,就是现在的这个世界,就是在人类世界的世俗生活中体现最高的价值。在儒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预设了这条思路。

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思想。“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既是世界观,也是人生观。人的理性必须建构在更深刻、更全面的自我理解之上。这个自我理解的基础,就是人和世界能够感通的仁爱之情。“仁”是一种情,但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层次的情,它是更深刻的,有超越性的情。主客体的对立、身心的对立、凡俗和超越的对立,都要通过“仁”来整合。“仁”也是一种通德,可以把义、礼、智、信、孝、悌、忠都贯通在一起。“仁”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都没有冲突。人和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大问题。对此,我们要有一种谦虚,有一种自觉。人不仅是被创造的,而且本身也有创造的潜力。人作为一个共同创造的参与者,“参天之化育”。人也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可怕的破坏者。 中国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宽广博大的精神人文主义,并不仅仅是亚洲的地方价值观,而是人类可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中西的价值观念要能够互相对话,才可能让人类面对现在最大的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经典语录】凡俗差别观 道心一体观
李多善:无极而太极
程颢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程颢从天人一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