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鸟文化?

一、盲人摸象——中国鸟文化之追根溯源

当景德镇再也挖不到高岭土,当丝绸之路淹没于黄尘古道,鸟文化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却代代传承,根深叶茂。多少次梦回唐朝,在翠柳下听黄鹂鸣唱,看那草长莺飞;多少次魂飞回疆,在夜莺的歌声引领下走过轮回。架一叶小舟,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前行,从《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到《封神榜》的凤鸣岐山,从苏武的鸿雁传书,到牛郎织女的的鹊桥相会,鸟儿从比人类更久远的亘古飞来,如传说中的散花女神,不知疲倦地用自己的生命之光向人间铺散着美丽和欢娱。用清丽的倩影为田间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农夫洒下一缕清凉,用曼妙的歌声为山林里郁郁寡欢的隐士解开心结眉锁。似乎它们中每个姐妹都代表着人间最美好的话语,鸳鸯——百年好合,仙鹤——长寿延年,鸿鹄——志向高远,黑(短足)鹎——富贵白头,红嘴蓝鹊———吉祥如意,鸿雁——思乡情愁,孔雀——祥瑞安康。。。

中国最早的关于鸟的故事,开始于人类对鸟的图腾、膜拜,从三足鸟到佛祖的守护神金翅大鹏,当人类踽踽行走在大地上的时候,是多么羡慕在天空御风而飞的鸟儿啊,后来,鸟以更亲近的形象来到人间,人与鸟的关系也更加和谐,有梅妻鹤子之典故,贤人隐士多与忠贞高洁的白鹤为伍。倒了唐朝,笼鸟文化逐渐形成,而金衣公子黄鹂在当时是最有代表性的鸟,这从唐宋时期的诗词中可见一斑,黄鹂是被吟咏最多的鸟,而黄鹂的“鹂”字也是人为它而创作的,美丽的丽加上个鸟字,黄鹂以其优雅的身姿、悠扬的鸣啭、不屈不挠的王者高贵之气征服了多少文人雅士,而作为笼鸟,黄鹂却仅仅局限于在皇家宠养,因为从唐宋时期起皇帝以黄色为服,黄鹂的羽色是禁忌色,是不允许在民间笼养黄鹂的(待考)。所以笼养黄鹂的文化一直笼罩着神秘的气息而不能流传至今。宋朝,画眉已被笼养,欧阳修的《画眉》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说明当时笼养画眉的主要目的是欣赏其鸣唱,到了明朝,斗画眉已然成风,《喻世明言》中的《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主要讲的就是斗画眉的故事。百灵的笼养文化应该起于元朝,始于蒙古贵族,因为这鸟普遍分布于中原以北的地区,聚集于草原,为蒙古族人所喜爱。曾有少数民族诗人题诗咏百灵:“凄凄幽雀双白翎,飞飞只傍乌桓城。平沙无树巢弗营,雌雄为乐相和鸣。”到了清代,由于有了大量的不事生产劳作的旗人子弟,笼鸟文化更加盛行,百灵也已经作为宫廷鸟、皇室鸟来笼养,并逐渐发展到民间、逐渐形成固定的套路来品评。靛颏也登堂入室,加入笼鸟的行列,清朝的时候,靛颏是民间向宫廷进贡的一项重要贡品,民间有专门的捕鸟人,宫廷有专门的鸟把式,笼养鸟的文化达到一个顶峰,从鸟的品相、套口、笼具、配饰、食料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无所不至其极。在清朝曾经有个捕鸟人进贡一只断八红靛被砍头的故事。至于红子是否作为宫廷鸟来养,没有太多的资料可考,我认为还是以民间为主。而绣眼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画眉的替代品。

现在,笼鸟文化在华人世界依然是广被推崇,并形成了分明的地域特点,如京津的百灵、山雀、靛颏文化、两广的四喜文化、南京的绣眼文化、川贵的画眉文化、西安的虎头凤(黄喉鹀)文化、西北地区的麻料(普通朱雀)文化、东北的腊嘴文化等,万千宠爱、百家争鸣,各有特点,形成自己的主流,说明这些鸟是最适合笼养的鸟。

曾几何时,中国人与鸟是自然界最和谐的伙伴,曾几何时,由于人类的倒行逆施,鸟丧失了自己的天空和家园,我们要谨记,一个鸟种是进化了上亿年而来的,我们不要在短短的几十年、几百年让它们从世界上消失。

附:伯劳的传说:传说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听信继室的馋言,误杀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长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伤的诗,尹吉甫听了以后十分后悔,哀痛不已。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停在桑树上对他啾啾而鸣,声音甚是悲凉哀凄,尹吉甫忽然心动认为这只鸟是他的儿子伯奇魂魄所化,于是就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话刚讲完这只鸟就飞过来停在马车上,于是尹吉甫就载着这只鸟回家,到家以后鸟又停在井上对屋哀鸣,而尹吉甫假装要射鸟,拿起弓箭就将继室射杀了,以安慰伯奇。虽然故事近神话,但伯劳鸟名却由“伯奇劳乎”一语而得

跋:今天卖了房子,成了无家可归之人,我的鸟也被送到鸟店了,我不知怎样表达过去十余年养鸟的日子,正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若干年后我会想起现在的日子吗。。。

二、秋风瑟瑟话黄鹂

鸟纪——黄鹂本纪

黄鹂,出于华夏东、南,中等体型鸣禽,着黄衫,肋配玄铁剑,目有眼砂,飞则缓慢有力,如鹏之举;栖则顾盼自雄,孤傲不群;鸣则如凤之清;唳则如鹰之威;自古民皆呼之金衣公子也,鸟之为民所誉者有过之乎?

黄鹂虽未入四大名鸟之列,然其性之列、羽之艳、行之端、鸣之清可谓无冕之王,故现循古人纪项羽、吕雉之例,以本纪纪之也。

黄鹂早见于《诗经》也,时名“仓庚”,《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黄鹂自由自在的飞,羽毛艳丽光芒闪耀)《豳风·七月》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至唐以后,黄鹂之名大盛,文人多以诗词歌赋赞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黄庭坚)。“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元、杨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柳宗元)。“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温庭筠)“黄鹂隐叶飞,峡蝶萦空戏”(南朝、何逊),“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南宋、曾几)“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黄庭坚)。”。“金堤柳色黄于酒,枝上黄鹂娇胜柳”(明、李东阳)。黄鹂入诗入画之频繁它鸟远不及也。且不贪民之一粟 ,喜鹊不及也。 婚则出双入对,闲则琴瑟和鸣,鸳鸯不及也。

以上诗句之莺皆黄鹂也。古人盛赞之灵鸟,现人厌之,以其音撞耳、鸹噪,或以色取鸟者,吾不解也,奈古人皆不通音韵乎,可发一笑耳。

在中国,没有人比东北人对夏天的离去更感伤,在这个夏天,我却没有一丝闲暇的心情去郊游,没有在野外聆听黄鹂的天籁之音,夏天去了,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四十而不惑——就是对什么都不敢再去疑虑,就让日子如水般流去吧。

以此文来纪念这个夏天,纪念没有黄鹂鸣叫的日子。

三、诗咏四大名鸟

《见百灵在野》

风吹碧草浅,

鸟鸣遏云高。

驻足观起舞,

倏忽入云霄。

《西江月。画眉将军》

才把峨眉淡扫,

又想称王称霸。

铜盔铜甲下山崖,

不惧生死杀伐。

取胜未及卸甲,

飞落枝头自夸。

歌罢疲累倦归家,

梦醒笼里关押。

《靛颏》

曾演霓裳舞,

夙著七彩衣,

朝饮天河水,

夜鸣枕边诗。

《绣眼》

仙山盗得小鹅黄,

点染红尘万木苍,

纤巧招惹蜂蝶妒,

穿梭织就碧玉妆。

【图文转载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礼有节
最美中国风 笼鸟文化
中国十大名鸟
黄鹂、黄莺与黄雀到底有何区别
我国四大观赏鸟:百灵、画眉、绣眼、点颏 北方的一大一小鸟“百灵、
再谈中国名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