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傈僳族民居建筑有什么特点?
作者:半夏
核心提示: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傈僳族民居建筑的特点。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傈僳族民居建筑的特点。

  傈僳族民居建筑主要分三种,分别是千脚落地房、木愣房与土墙房。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盖砖瓦房屋的也渐渐越来越多。

  1、竹蔑房

  竹蔑房,俗称“千脚落地房”,是傈僳族的基本住房形式之一。一般建于能躲避山洪和泥石流的山凹台地的向阳面偏坡上。建造时在斜坡下和左右两边,竖几十根坚硬耐腐的粗长木作柱子,坡下各木柱又分别用硬粗短木柱顶绑,以防倒塌;坡上用短柱,与坡下柱子对等;在坡下各长柱离地2至3公尺能与坡上各矮柱底成平行处绑架横木,以保持平衡。

  以木板或篾笆为地板,四周围以竹篾篱笆,顶上覆盖茅草或杉木板。屋内一般分隔为两间,进门第一间为客房,中央设一火塘,上面置铁三脚架或耐火条石,作为烧火煮饭时支锅的支撑,如有客人就围着火塘坐;第二间为房主人卧室,外人一般不允许入内。若子女结婚,则另盖房子,有的则扩大外室。建盖这种楼房,不必平整地基,就地取材,省工省料,适用方便,隔五六年或七八年修盖一次。其优点是空气流通,防潮避湿,冬暖夏凉,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特点。

  2、木楞房

  木楞房又叫“圆木垒墙房”,形状像一个大木匣,长方形,是做工较为精细的住房。建盖前,要备好粗细相等而长短不同的木料,多用直径22公分左右笔直干透的松树圆木,用斧、刀砍削成一样粗细的七面圆柱形木料。各木料的一边砍削成榫,直对榫的另一边刨剜成一细槽,两端的两边直对榫、槽,分别砍凿一镶嵌口。

  建盖这种房,每边要镶垒26至30根木料。建盖要按木料的长短,先在挖平的长方形地基的四个角落垫上大石头作石脚,木料就在上面榫对槽、镶口嵌镶口地架垒。每边垒至十一二根时,用粗圆木铺楼板,与下层隔开,上层为人住层;从楼板往上垒了二至四公尺左右时,在一长边的内侧设置放粮食和什物的凉台;垒至顶形成木墙,在两短边正中间各立一木马,架梁子人字木,绑数十根椽木,顶盖杉板或雪山红松板、茅草。

  较大的房屋分为两间,小的仅一间,常在侧面开门。房正中设一火塘,火塘边除挨门一边外,三边各设木支架,铺以厚木板为卧床、坐板;下层关牲畜。也有部分将原木削去皮,两端砍凿镶嵌口,以地基为地板,垒建粗糙的单层房。这种房子具有坚固、经久耐用、暖和、防潮、防风防震和便于搬迁的优点,但建盖耗费木料多,难以防火。

  3、土墙房

  土墙房是泸水境内沿江一线傈僳族的住房形式。其结构是挖平地基砌好石脚后,四周舂上土墙,以墙抬梁,梁上铺篾笆,为盛置粮食的家什台,顶盖茅草或木板、油毛毡、石棉瓦、瓦片,屋内筑墙或用木板、篱笆把房屋分隔成三间,分别是正房和卧室,即正房两侧各有一长侧房,分别在房门前两边,相对开门,作为子女和客人卧室。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傈僳族民居建筑特点,希望对大家了解傈僳族建筑文化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 傈僳族民居建筑有什么特点?

本文链接: https://news.gujianchina.cn/show-88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傈僳族建筑简述
傈僳族美女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
云南26个少数民族的房屋建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记忆】早期土墙房的最后记忆‖唐军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