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代玉器的鉴定
userphoto

2023.05.09 江苏

关注

实话实说,目前市场上很多以商为年代的,或者标注为商代的出土玉器,几乎都是赝品;不要总是拿着五千年的文化来说事,我们承认民间有大量的文化遗存,也承认很多工地在开工建设过程中挖出来过各种各样的古代器物;

但是这些跟你有多大的关系呢?这样说话比较伤人,但是你仔细想想,古物的收藏不仅仅是需要一个好的运气,更需要有眼光,这个眼光一定是建立在具备超前意识和后天学习的能力之上的。

如果这两项你都不沾,只想凭运气,还是趁早收手吧。

真正的出土古玉,民间早期有过交易的高峰,但是近些年来,除非行业内部的人员,有特殊的关系和相对了解的状况,在市场上“捡漏”现在比较困难。

特别是出土的古玉,由于有文物法的规定,在民间交易中,几乎都是较为隐秘的,因为现在很多土地工程开工之前都会有文物考古部门的测探,虽然会有偶尔漏网出土的文物,也几乎都是价格高不可攀,普通藏家难得一见的,因为正规的大多数商代墓穴的发掘是由国家考古队来承担,这一类出土玉器几乎不可能流入民间交易市场。

而民间交易的一级市场,包括拍卖交易,商代玉器几乎都是以熟坑为最常见。也就是说早期出土,又经过人为盘玩,原皮痕迹几乎都已经无法识别的古玉了,就一般的通例而言,生坑古玉会带有很多时代特征,辨识起来就比较容易,而熟坑则相反,原有的痕迹都看不到,自然鉴别的难度也就大了。

而判断一件商代玉器是否可以作为藏品而购入,最少要经过两种判断层位:第一是真伪的判断;第二就是年代的判断。

如果在没有经过这种完整的判断层位上递进思考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古玉器的交易,出现本文开头的那段状况,然后到处找人鉴定,那么,这样的藏品十有八九都有问题。

上面所说的两种判断的思维形式与着眼点是不同的,所针对和解决的问题也不同。

一、商代玉器真伪的判断

这是在购买商代玉器乃至所有古玩时,必须立足的基本点。 观察一件商代玉器的真伪,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

1、商代玉器首先看玉质。

我们前面讲过,商代玉器,除了妇好墓中出土的玉器有较多的和田玉制品以外,在一般级别的商代墓穴中,很少见有和田玉制品出土。这从考古专门的出土报告中可以证明。 如果是质地通透的和田玉,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商代的王室用玉,是最高等级的高古玉器;

二是清代的仿古玉器。

这两种玉器的收藏价值虽然不同,但都属于高端的收藏品;

如果玉质不佳,也有两种可能:

一是商代的非王室用玉,有些石性式大的雕件,更有可能是真商代玉器,但这些玉器很难盘玩出和田玉的那种感觉;

二就是赝品,赝品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与仿古玉器不同,所假冒的商代玉器用料多为岫岩玉、独山玉,这两种材料在商代也是选材之一,用它来仿假,成本低廉,这种类似的商代玉器比较危险。

2、商代玉器的鉴别看沁色。

既然是早期出土,又经过人为的盘摸,这样的熟坑玉器沁色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色谱,一般以赭、红、黄、褐、黑这几种颜色为主色,有些在一个玉面上有若干种颜色同时出现,或混杂在一起。

沁色的直观特点是一种颜色中有深浅的变化,边缘不清;而一般“人工沁色”,是包括了仿品与赝品制作时,通过化学制品和高温高压加工出的沁色,色块比较均匀,缺少浓淡的变化,同时,由于遮盖的工艺实施,沁色的边缘比较整齐,缺少淡化的效果。

3、商代玉器的加工工艺鉴别。

商代的玉器,即使是妇好墓中出土的精品,观赏效果也不会与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相吻合,肯定有一种不好看的感觉,这是千真万确的。先说阴线的歧出,这就是不能熟练掌握曲线运刀的结果,显示出加工工艺走刀的原始。

仿品呢,没有这种歧出,即使有,也是做出来的,不自然;再说线条,商代的阴线很硬,后代美其名曰“折铁线”,其实是金属砣具参与其事的原始工艺必然的结果,与歧出的原因完全相同。 这种线条柔美的缺失,是商代制玉技术的时代局限,也就是时代风格。

仿品的制作工艺、工具完全不同,琢制出的线条虽然也能增强表现的力度,但无法表现出柔美的缺失,这种一“增”一“缺”,虽然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但差别的确太大了;再说双阴线钩撤挤出的阳线,可能由于商代制玉的砣具转速慢,挤出的阳线不整齐,放大后感觉七扭八歪。但是线的中心走向感觉始终贯穿,所以,尽管线条斑驳不直,但仍不失力度,仿品的线条没有这种中心走向的感觉,在线条运行中,随弯就弯,一旦宽度粗细、运行轨迹出现了变化,那就会彻底导致线条虾刻曲般的造势,不堪入目。这种工艺上的真伪如果用心感悟,是比较容易的。

4、商代玉器鉴别方法的纹饰。

前面介绍过很多的纹饰特点,学习鉴定千万不要形而上学,不能照本宣科,这些纹饰你记得住,造假的人也记得住,如果只记住纹饰,诸如“臣”字眼、勾云纹等,要知道这些都是可以仿制的,并不能构成对真伪的有效判断。

真正想从纹饰上判断真伪,除了研究商代纹饰图案外,还要学会看懂纹饰内在的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要求大家多去博物馆,看看同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纹饰和造型,要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共性,理解和提升那种对商代纹饰美学的感悟。

商代玉器真品的纹饰,线条布局密而不挤,这是源于设计者对构图意义的成竹于胸,疏密完全在有效的调动之中;仿品的作者只是画飘学舌,没有主观意识,所以,要么布局的味道不对,要么纹饰的张冠李戴,在对等水平的前提下,真伪是不难辨别的。

关于真伪的判断,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方面,还可以从包浆、钻孔、打磨等各个方面来进行,一定要学会综合考虑,统一思考。

我更希望大家将我介绍的经验看作是一种宏观上的鉴定方法,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指导,方法掌握了,鉴定细节具体而微,不在话下。

二、商代玉器的断代依据和观点

时代的判断也叫“断代”,主要是在真伪判断无误的基础上,判断出作品的准确时代。

真伪的判断是非此即彼的判断,可以用“真商代玉器”和“非真商代玉器”来表述;而时代的判断,就存在着时间的兼容,比如在公元前1075年农历二月五日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周武王推翻了殷商。

朝代变了,但是琢玉的匠人没变,设计的纹饰也没变。

所以,这一时期的玉器除非有明确的出土报告,否则很难正确地判断出是商代还是周朝,这就是时间的兼容。

在拍卖会上,一件具有两个相邻朝代鉴定特征的拍品,一般同位标出,如“商周”。

其实,我们上面讲的一些特征与后面讲的西周玉器,就是断代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形制与鉴定古玉真伪无关(祥云轩玉说之七十一)(总980篇)
良渚文化玉琮鉴定资料,从玉琮的眼睛细阴线辨识其真伪.
古玉收藏需注意的问题
鉴定要依靠哪些证据
古玉神韵辨真伪(二)
?清代玉器鉴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