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时期的龙纹玉饰特点
userphoto

2023.08.20 江苏

关注

从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东周共经历了550年。后人将这一段时期统称为春秋和战国时期,其中“春秋”一词来源于当时鲁国的一部编年史书《春秋》,它所记载的是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这个时期。

而“战国”原来是指春秋以后连年进行的兼并战争的七个强国,即:魏、赵、齐、楚、秦、韩、燕。在西汉末年,学者根据《战国策》将春秋以后到秦统一六国的这一个历史阶段统称为“战国”。

实际上,春秋和战国在玉器工艺的发展史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很多介绍的文字都是将春秋和战国作为一个单元。

但是在玉器的制造和鉴别上,还是有许多的细节。

例如玉鱼和玉兽的造型,在春秋的墓葬中经常出土,但是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极少见到。

如果有哪一件玉鱼或者玉兽上标注着“战国时期”,那么你可以去询问一下是在哪个墓中出土的?

还有玉牌饰,也是春秋时期风行的一种装饰配饰,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几乎就没有这种形制和款式了。

同样的道理,很多的造型也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在春秋的时期是不会有的。

例如在古玉收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典型的造型,就是“S”型龙,它是组佩中最主要的配饰件之一,我们很多人发图时喜欢介绍“春秋战国时期”,严格上这种龙体较长,腹背上拱,作“S”型蜷曲状,极富弹性和张力的龙型是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跟春秋没有关系。

战国时期的龙头比例较商周时期相应缩小,眼睛为圆圈或椭圆形,在身体的纹饰上龙体满饰,经常见到用去地隐起的工艺琢磨出浮雕状谷纹,勾连云纹,绞丝纹等。

到了战国晚期,龙型佩的造型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出现的玉舞人造型玉饰,这也是从战国时期开创的新纹饰。

其实,战国人佩玉,也并非是单纯地去表现自身的装饰,而是更注意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追求。

特别是自古以来,经过春秋玉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国人主张的以理节情,情理结合,注意行为举止的礼仪规范,崇尚佩玉者稳重端庄、教养佩玉人温文尔雅的行为举止和品格等文化精神,到了战国时期,在当时盛行的玉组佩上,可以看到了充分的体现。

根据历史文献中记载:组佩的佩玉上有葱衡(也叫玉珩),我们习惯称之为玉璜,下有双璜、冲牙,连珠以纳其间。

安徽长丰杨公战国墓出土出廓式玉璜

但是,今日在博物馆中所见到的玉组佩,在组合形式上,似乎并无一定的规律。

相对于西周晚期考古挖掘中出现的玉组佩,大多都是以玉璜为主体,并按照形制依次排列,中间用管珠连缀,串联而成,整体造型相对简洁,辨识度极高。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玉器组佩形式日益纷繁,而且在设计上也开始变化多端。

例如目前存放于美国弗里尔博物馆的一套组佩,传为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玉雕舞女佩饰,是战国时期一副最具代表性的玉组佩,也是当时集合了金、银、等各类工匠艺术和玉雕艺术相结合的艺术精品。

它的造型是在上部用了三只小玉管排列成“T型模式,在下面玉管之下,垂悬着一对玉雕的舞伎。

舞伎的面部可见额发,作半月形,发边两鬓卷曲,衣着长裾窄袖,下部斜裙绕襟,中间腰系大带,体型作翩翩起舞之态。

其左右和下方各有一只小小的玉管,并用金链细部连穿起来,再往下面,系的是一件身体卷曲的双龙玉佩,

这条龙形的特点,并在椭圆形的龙身两侧,又各伸出一只足爪,每只爪下,又悬一件龙形佩。

这套组佩共有十件玉器,玉器制作精美,琢磨的光洁细腻。

特别是这只玉舞伎姿态,造型典雅,十分优美动人,其头发、衣摆、袖口上的花边细节均刻画的惟妙惟肖,细致入微。

若这样的组佩佩戴在身上,又怎能不显得华贵富丽、雍容大方,身价倍增呢?

由此可见,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战国时代经历了一次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使玉组佩在当时社会玉德观念的指导下,随着工艺技术和原材料的多样化,加工方法的提升和完善,其玉器组合的形式,也逐渐向由简到繁的方向发展,花样翻新。

作为玉佩饰特别是组佩当中主要构件的玉舞人,逐步蜕变成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人物,造型活泼,体型生动,从整体气息上看,与西周和春秋时期玉人有很多区别,不再是那种面目呆板,毫无表情的刻板形象。

战国时期,这种精巧的组玉佩的出现,改变了对于西周以来的礼制玉的传统,和制玉风格和规制习俗,对原来玉组佩的制作体制和造型进行了一个很大的冲击,改变了很多传统的制式和风格。

同时,对西汉前期组玉佩的结构,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

此时组佩中的装饰主题,除了饰有传统意义的谷纹、云纹的璧、璜、珠、管等,继续沿以观念性动物,或叫着带有文化性质的动物为主,制作的目的在于增加其组佩神秘的气氛,进一步烘托佩戴者的高贵地位。

在所有的出土资料中,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形式的龙形佩,这也是战国组玉佩饰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它的造型在商周龙体卷曲成环状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出现变体,拉长成蜿蜒曲折的“S"形。

虽说,它依然是早期的一种观念性文化动物,但在制作上却较为自由奔放,形式也更加奇妙精美。

这个时期的龙纹特点,除了满身装饰有特殊的工艺,用去地隐起的谷纹和云纹等差别外,最极有特色的就是那种具有弹性和活力的S形身躯,动感十足,张力明显,如矢在弦,饱含着一种紧张奋进的气度,反映了中国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已经开始酝酿,许多新兴的地主和贵族阶层已开始在寻求变革、推动和统率着一种新的审美倾向。

这个时期的玉器制造已经出现明显的人文变化,他们不再以原始文化为基限,去单纯地模拟崇拜,而是更加注意轻松、活泼、自由的贵族生活。

在艺术上创作,也尽量向着形真和神似的方向发展,这是玉器走下神坛的一个重要体现。

特别是在神龙、神兽的肌体内,往往蕴藏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努力向外扩张的气势,这是一种能量,也是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体现出各诸侯国那种奋发图强和自信坚定的信念,以及社会发展的勃勃雄心、欲意称霸的凌云壮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玉器文化史上的一页辉煌篇章
玉器百科:装饰玉和玩赏玉
古人华容华发的玉配饰让我们望尘莫及!
春秋玉器大赏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2
玉器欣赏(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