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描金大龙柜浅探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描金大龙柜浅探

朱宝力_文 图

        图1A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柜正面                            

图1B 龙纹大柜背面

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吉美(又译“集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有许多中 国古代的精美艺术品,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后背带有“大明万历年制”题款的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柜(图1),高232厘米,宽192厘米,深83厘米。该柜在上个世纪20年代流落到了法国,纹饰曾经做过复描修理,当时是配有顶柜的(图2),通高为312厘米,可惜顶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丢失了。

图2 法国大龙柜在二战前拍摄的带有顶柜的照片

 图3A 北京楠书房藏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柜

图3B 北京大龙柜的后背

无独有偶,北京某会所也藏有一件类似的无款黑漆描金大龙柜,它只是做过简单的局部修理,基本还保留着原始状态(图3)。我在《漫谈宫廷描金大龙柜的工艺与年代》(刊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2012·4期)一文中提到: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柜“在康熙年间曾经成对地陈设于紫禁城内某座主殿(不排除太和殿)的两壁,以壮威严之势;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清高宗对紫檀木的嗜好,这批描金大龙漆柜被紫檀雕龙大柜替换下来,抹去龙爪的一指,降格赏赐给了贵族王爷,作为王府的正殿——银安殿陈设使用。”

 

 图4A 清早期朱地描金罩漆缠枝莲龙纹朝服箱.

图4B箱子侧面龙纹的特写

当时,我手上关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收藏的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柜的照片不够清晰,没有对它进行全面研究,只是指出其“大明万历年制”的款识是后来添加的,并且根据模糊的放大图片观察,它的龙纹与清早期的描金朝服箱(图4)风格相近,初步推测它的年份比北京大龙柜稍早一些。古代文物的款识,特别是宫廷器物的款识,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历史信息。大柜的后背上方既远离潮湿的墙角侵蚀,平时人手也很少抚摩到那里,应该是纹饰保存最完好的部位,我实在想不出法国大龙柜的年款为何也要重新描一遍的理由(图5)。

图5 法国大龙柜后背上方的年款

最近,朋友向我提供了几幅法国大龙柜像素高的照片。经过放大处理后,我发现了一个过去被人忽视的细节——它的铜饰件上的龙纹是四爪的,似有改刻的痕迹(图6)。这表明,它的身世和北京大龙柜一样,也曾经被降格处理过,现在柜体上的描金五爪龙纹应该是在修理时恢复的。

图6 法国大龙柜的鎏金錾花云龙纹铜铰链.

我以前修理过一件朱地描金罩漆缠枝莲龙纹朝服箱,样式和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第4385号的朱漆描金龙纹大官箱(图7)类似。该箱为木胎蒙皮髹漆,造型扁长,没有底座,适合横放在炕上使用,具有浓郁的清代宫廷家具风格。我曾经和箱子的主人梁广平先生讨论过它的制作年代,梁先生精于鉴赏明清的官窑瓷器,他认为箱子上的龙像老头,应该是康熙的了,我也有同感。与图4的那件朝服箱比较,其龙纹改立眉为垂眉,眼睛像虾,显得苍老了一些(图8)。法国大龙柜的龙纹与梁先生箱子上的龙纹风格更为接近,而且就连缠枝莲的画法也相似,应该属于同一个时期的制品,约为康熙中前期,制作年代比北京的大龙柜不会早很多。

图7 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的朱漆描金龙纹大官箱(156×73×34厘米)

图8 朱地描金罩漆扁长朝服箱侧面的龙纹摹本

分别藏于法国巴黎和中国北京的这两件描金大龙柜,其纹饰的差异是在陆续制作中产生的。两者以后又都在乾隆年间被紫檀雕龙大柜替换下来,原来极有可能是康熙年间为火灾后重建的金銮殿——太和殿制作的陈设家具(史载明朝金銮殿两壁陈设的不是顶竖柜,而是八件横长的大龙橱,橱上架有大理石屏风),属于清代前期的宫廷重器,弥足珍贵。此种描金龙纹大柜目前已知制作有两对,法国大龙柜与北京大龙柜各为其中一对的右柜(背图为左)。

图9 北京故宫藏万历款黑漆洒螺钿描金书阁上的云龙纹

由于在存世(包括馆藏)的明代宫廷龙纹器物中,混杂有一些添加了明款的清代宫廷龙纹器物以及经过了清代翻新的明代宫廷龙纹器物,有人误认为明代晚期的龙纹已经披头散发、老态龙钟了。其实,开门的明代实物资料显示,明代宫廷器物龙纹的规范相当严格,虽然明代晚期的龙纹与明代早期相比有所演变,但龙发上扬、圆眼立眉、如意大鼻头、短须、轮爪等主要的特征一脉相承(图9)。清朝入关以后,宫廷器物上的龙纹逐渐形成新政权的特征,首先是龙发开始散披,然后立眉改为垂眉,清代宫廷御用龙纹的演变主要是在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公元1661—1722年) 完成的。

图10A “大清康熙丙辰年(1676)制”款黑漆嵌螺钿云龙纹翘头案

图10B 翘头案龙纹的特写

康熙早期,宫廷器物上的龙纹尚有明代遗风,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刻有“大清康熙丙辰年(1676)制”款的黑漆嵌螺钿云龙纹翘头案(图10)。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约三十岁左右时的康熙皇帝写真画像(图11),我们从中可以窥到清代龙纹演变的端倪。画中地毯上的龙纹明风犹存,康熙皇帝背后的屏风芯板上裱糊着一幅南宋著名画家陈容的《墨龙图》。无疑,陈容的画风深受康熙皇帝的欣赏,清代的宫廷龙纹也正是逐渐朝着陈容的画风靠拢。约在康熙中期,宫廷器物上的龙纹出现了一次标志性的变化:龙须变得细长,侧脸的龙头以拟人化的狮鼻取代了上翘的如意形大鼻子(俗称“猪鼻子”)。宫廷御用龙纹做出这么大幅度的修改,只有可能是奉行了康熙皇帝的旨意,而原来与如意形大鼻子配套的长下颌可能因为没有具体的指示,匠师们也不敢擅动,于是就出现了短平的上颌搭配着长下颌的龙纹,北京大龙柜的纹饰就符合这一时期宫廷龙纹器物的特征。


图11 清宫廷画师绘《玄烨便服写字像》

最后,本文探讨一下法国大龙柜的修复工艺。从照片上看,它的纹饰是在棕褐底色上晕擦金粉,然后用金线钩描轮廓和纹理(图12),这种工艺叫“搜金”。然而,该柜初始的工艺应该是黑理钩描金,行话叫“平金开黑”。根据明代的漆艺专著《髹饰录》(黄成著)记载:“描金,一名'泥金画漆’,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黑质共宜焉……或黑漆理,或彩金象(按,用不同颜色的金箔交错贴金)。”北京大龙柜上的纹饰就是这种描金工艺。图13为其后背的局部纹饰,磨损侵蚀的程度较轻,可见贴有浓淡双色金箔,用黑漆钩画纹理。图14为其侧面的局部纹饰,金箔基本上已磨蚀殆尽,露出赭黄色的金脚漆,上面还残存着一些黑漆理钩线,有的黑线已经剥落,露出被黑线压住的金箔,仿佛金理钩似的,这是一种错觉。由于家具各个部位的磨蚀程度不同,金箔和黑漆的牢固程度也参差不齐,整体面貌不可能都这么一致,原始状态的图3和图4就是明证。法国大龙柜把纹饰全部按搜金的工艺重加描绘值得商榷,搜金工艺借鉴于日本的消粉莳绘,属于仿“洋金”画法。清宫造办处采用搜金画法制作漆器基本是在雍正、乾隆年间(图15),尚未看到有顺治、康熙年间的开门实物,更不必说有这种画法的明代宫廷漆器了,这就好比明代不可能有粉彩瓷器一样。海外发现一件题有“大明万历年制”款的黑漆描金穿莲瑞狮戏球图方角立柜(图16),也是采用了类似法国大龙柜的修理方式。我认为,由于会修理中国古代漆器的匠师很少,它们修成这种效果也算可以了,只是今天不宜再用搜金工艺仿制明代以及清代顺、康时期的漆器了。

图12 法国大龙柜正面的局部特写

 图13 北京大龙柜后背的局部特写

图14 北京大龙柜侧面的局部特写

图15 乾隆年间用搜金法绘制的御用漆碗

图16 万历款黑漆描金穿莲瑞狮戏球图方角立柜的局部特写

感谢历史保存下了原始状态的北京大龙柜,为今人提供了宝贵的真实信息。目前,我应邀正在为它补配一对顶柜,并计划采用初始工艺对底柜的前脸纹饰进行补金复原,以壮观瞻,底柜的两侧及后背则保持不动,以利于世人进行参照和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宫廷描金大龙柜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所有去故宫拍照的人,都忘了拍它?
浅谈明代家具的识别与鉴赏
繁花似锦的中国漆器(类型)
中国漆器收藏
朱艳华绮:从乾隆朝宫廷漆器窥清代漆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