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圈椅构造
明代家具饮誉很高,是同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较为开明分不开的,开放海禁,对外实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文人画家、书法家参与家具设计,明代是出家具精品的年代,最为经典的是圈椅。研究圈椅,从中吸取明代文人家具中的文化精髓,诠释明代家具人文涵义。

 

 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具有很高的造诣,制作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圈椅设计上有五大特点:

 一、从设计思路上看,采取拟人化的手法,大圆弧流畅的线条,显示“君子坦荡荡”的大师气度;

 二、从使用功能上分析,明代圈椅的仿生学有很高的建树,椅背按人体的脊椎设计成一定的弧度,完全符合现代人体的生理工程学,注重实用功能;

 三、从结构上研究,大圆弧的榫卯结构,镶接的天衣无缝,工艺精湛无比,椅圈粗细匀称,增一分太粗,减一分太细,恰到好处。这圆不是正圆,是带有椭圆型的圆,扶手与搭背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是圈椅的画龙点睛之处;

 四、从审美角度审视,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具中国泼墨写意画手法,抽象美产生的视觉效果也是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融入现代居家环境;

 五、三维空间完美结合,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三度组合,比例协调,构筑艺术想象空间,点线面,量与度,创意简洁美的典范。解读圈椅第四维空间:时间,她超越时空,见证历史,深受后人垂青与钟爱,是祖先聪明才智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历史遗产,经得起时间考验,她与青铜器、唐诗、宋词、元曲、景瓷等一同载入史册。圈椅向我们传递文化、艺术、工艺、结构的信息是值得研究的。

 

 清代宫廷圈椅,束腰带托泥雕花座,有明式遗风,椅背弧形不及明式圈椅椅背的弧度那样讲究人体舒适功能,追求奢华,讲究形式,不求实用,以牺牲舒适为代价,繁缛的装饰,背板椅盘上下左右皆有雕饰,扶手四足亦镂雕卷草纹饰,本意是创新,实际似有画蛇添足之嫌。清代的圈椅不再以实用为原则,而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刘郭桢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指出:“宫廷家居负载太多的政治,伦理意义而使造型变得复杂,奢华起来。”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什么人坐什么位子,位子椅子不能坐错,不可逾越。

 

 明清圈椅形制与结构有根本区别,明式圈椅一木连做,不做束腰;清式圈椅常带有束腰,一木分作。从结构上看,清式的一木分作,工艺要比明式简单,座归座,扶手归扶手,上下连接为座椅,最复杂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圈椅简于明而繁于清,造型简洁的圈椅,简单的构造是明代家具的特点,到了清代,简单的椅子、复杂的造型与雕刻是清代家具的特色。

 

 "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还融入了明清家具的设计之中,圈椅体现了这一理念,“采天地之精华,博百家之长”。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是圆,座是方;圆是虚,方是实;圆是活泼的,有动感;方是规矩的,以静制动。坐圈椅,再没坐相的人,也不得不正襟危坐。扶手圆端头顺圆势略向外转,像张开的双臂,虚怀若谷,端头与茶几几面相呼应,独具匠心。步步高脚枨,寓意事业节节高。

 

 一代圈椅,璀璨天成。自宋元明清,独领风骚几百年,文化的传承,工艺的流传,深深影响了世界家具设计的潮流,德国的包豪斯简洁设计风格源于明代圈椅,现代各类后现代椅子设计的灵感来自明代圈椅,没有一款椅子能超越它,圈椅是椅子的元祖。

 

谁有圈椅三维图发来看看啊?

 

下图明式圈椅实物图

下图圈椅各部分名称

 

 

 

明式家具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家具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具体关于明式家具就不在这赘述了,网络上到处能找到关于它的介绍。本文是想探寻明式家具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里暂且以明式家具中集大成者--【圈椅】为例。

圈椅结构名称图示



由于圈椅的造型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变化,人们开始对圈椅做了或多或少的修改,让它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其中,至今为止最成功最受欢迎的改造来自丹麦设计师--汉斯魏格纳的“Y字椅”

下文看不到图片的去这个链接看吧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2020815/note/141502511/

汉斯魏格纳 Y-chair

汉斯魏格纳 Y-chair

汉斯魏格纳 Y-chair 详细尺寸

汉斯魏格纳 Y-chair 细节



尽管汉斯魏格纳还有其他的明式家具改造的产品,但是感觉在形神上都不如Y-chair来得出彩。




    其实关于明式家具改造,本土设计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改造,它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该原创公司的销售和其他工厂仿照的数量总和接近一亿件!这便是出自联邦家具公司的联邦椅,又称春秋椅(对南官帽椅的改造)。

联邦椅


它来自1992年首次全国性的家具设计大赛“92联邦金球奖设计大赛”的金奖作品。可以说是本土设计对传统家具发展的一次极大的贡献。


    中国著名家具设计师朱小杰先生也有对明式家具进行改造,比如采用名贵木种--乌金木作为原材料,比如配以亚克力或者皮质靠背,甚至以金属为芯,木质包覆的工艺达到明式家具纤巧的效果。希望通过珍稀名贵的材料和工艺和独具匠心的设计重塑明式家具的高端地位。

朱小杰作品

朱小杰作品

朱小杰作品

朱小杰作品

朱小杰作品

上文看不到图片的去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2020815/note/141502511/ 这里看吧



    当今市场其实到处能发现到一些家具在吸收明式的风格和元素,并且这样的改造也在不断进展不断完善中。本人也在试图对明式家具的文化进行学习和挖掘,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希望得到大家支持!

 

1. 净料加工

按照已画好的圈椅各零件上的榫头、榫卯及槽口的具体位置尺寸,在设备上进行开榫、打眼、铣槽、铣形、磨光加工。在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木加工设备是单头直榫开榫机、立式木工打眼机、单轴立铣机及勒圆机(俗称拔棍机)、磨光机。

1.1 开榫加工

圈椅的前后腿、面边、联邦棍、前后枨、山枨、圈扶手、圈中节、圈上脑、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要开榫加工 。

根据各零件榫头的尺寸大小及形状调整开榫机的靠尺、锯片及刀轴之间的距离,夹紧所要开榫的零件。对圈椅各零件的榫头进行开榫加工。

1.2 打眼加工序步骤

圈椅中要打眼的零件有:圈椅的前后腿、前后面边、抹头、圈扶手、圈中节及圈搭脑。

根据所圈椅各零件上的榫眼大小及榫眼深度选择钻头的型号,并调整钻头与工件的位置。进行打眼操作。

1.3 铣削加工

根据圈椅零件上槽口的位置、深度及工件的厚度来选择铣刀的型号,并调整铣刀的位置。

根据椅圈、面心板拼板(三块)、面边、抹头、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及联邦棍的截面形状及厚度来选择与之对应的铣刀,并调整铣刀的位置。

对零件进行铣削加工。

1.4 磨光的工序步骤

根据零件的型面选择不同的磨光方式。平面型面选择磨光机,而曲面型面则选择手工或曲面砂光机。圈椅的各零、部件的型面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由平面型面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牙板、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第二种是完全有曲线型面构成的零、部件,如圈椅的椅圈、联邦棍及靠背板;第三种是由平面型面和曲线型面相结合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腿、前枨、山枨及后枨。对于第一种型面的零件应选择平面磨光机进行磨光,第二种应该选择手工磨光或曲面砂光机,第三种应该先进行平面磨光再进行曲面磨光。

2. 零部件雕刻

雕刻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工艺,其工艺手法主要有阴雕、阳雕、圆雕及透雕。阴雕又称阴刻或沉雕,常以文字或梅、兰、竹、菊等图案的形式见于屏风、隔扇门、牌匾、橱柜、箱匣等家具的装板雕刻;阳雕也称浮雕,有深浮雕和浅浮雕之分,前者常用于建筑的装饰雕刻,后者则常见于家具的装饰雕刻;圆雕又叫立体雕,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艺术感的雕塑艺术,作品常以为题材,佛像、神仙、珍禽异兽、花果等方面;透雕,南方又称通雕,有立体透雕和平面透雕之分。

2.1 圈椅装饰纹样雕刻的工序步骤

1) 拓样,用硫酸纸在图纸上将装饰纹样按1:1的比例拓下来。

2) 制粗坯,先把绘好的装饰图案画样用浆湖(液体状)将其粘贴在所要雕刻零件上,晾干,最后,根据装饰纹样曲线的走向及其弯曲度选择不同型号的铲、凿、镂铣机等工具将零件上卷草纹样的大体轮廓整出,即成粗坯。

3) 锯轮廓,按照画样用钢丝锯锯出前、山券口的外轮廓线。该圈椅靠背上的雕刻属于浅浮雕,故没有锯轮廓这一工序。如果其是透雕的话,就应该用钢丝锯锯出雕刻纹样的内轮廓线。

4) 凿刻,由于黄花梨是硬木材,直接雕刻,不易入刀,而且很容易把雕刻纹样刻坏,故在雕刻前先用各种型号的圆凿按照卷草纹样的走向将纹样的大体轮廓凿出。

5) 铲削,凿出固定的卷草纹样曲线后,就可以进行铲削,要求铲出雕刻纹样轮廓及其自身结构的深浅层次变化。

6) 雕刻,在雕刻时应当使刀法走向与木材纹理走向保持一致,并且时刻注意雕刻纹样的深浅层次变化,逐层进行雕刻。

7) 扫活,用光木锉、尖木措、刮刀片及型号较小的铲刀对基本完成的靠背板及券口上的雕刻纹样及线脚进行细致的修补,修补完后用砂纸将其打磨至光滑,这样,不仅使雕刻出来的装饰纹样的形体及线脚更加圆润光滑,而且还剔除雕刻过程中遗留的加工痕迹。刮刀片的刀刃有直线型、弧线形,根据加工部位选择不同种类的刮刀片,而且应保证刮刀片运动的方向应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

 

3. 装配

指按照圈椅的结构装配图,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成为部件或将零、部件接合成为制品的加工过程。这个加工过程中的“组合”与现代家具装配中的“组合”不同,它不是直接就能将零部件组合成产品,而是对零件进行精细加工的同时,进行零、部件的组合。零件组合首先是剔榫眼,减榫,异型部件粗磨找型,然后是初步组装,铩肩口,用胶,等胶干后扫活。

3.1 圈椅零、部件装配工序的具体内容

1) 减榫,在净料加工阶段,只是在宽厚方向上进行开榫,并没有加工出圈椅各零件的榫肩部分。这一工序主要是对圈椅各零件榫头的进一步加工,即用锯、铲、凿等木工工具加工出各零件的榫肩,确定榫头深度方向的尺寸。

2) 剔眼,用凿、铲、刮刀片等木工工具对圈椅各零件的榫眼进行精加工的过程称为剔榫眼。圈椅各零件的榫眼除了揣揣榫外,主要是半榫和透榫,它们的传统造法基本相同,都讲究吃线和留线,即在榫眼入口方向要留线凿榫,而在榫眼出口方向则要吃线凿榫。以半榫为例,所凿榫眼的深度应大于榫头长度2mm- 3mm,宽度应小于榫头宽度2mm,厚度应大于榫头厚度1mm。

3) 部件装配

①椅圈

先将剔好榫眼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组装在一起,再用小锯铩圈搭脑与圈中节及圈中节与圈扶手之间楔钉榫肩口,最后拆开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用扁铲铲去没有锯到的榫肩部分,并将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重新组装成椅圈,施胶,等胶干后送机加工车间铣形。

②座面

先将剔好榫眼面边、抹头组装在一起,再用小锯铩面边与抹头之间格角榫肩口,最后拆开面边、抹头,用扁铲铲去没有锯到的榫肩部分;并将面边、抹头、穿带及面心板组装在一起,施胶,等胶干后送机加工车间加工前后腿的榫眼。

③面心板券口

将加工好的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山立券口分别组装,并施胶,等胶干后送雕刻车间进行装饰纹样的雕刻。

4) 异型部件粗磨找型

在已经加工出的圈椅椅圈、联邦棍、靠背板、前后腿、前枨、山枨及后枨零部件基本外形的基础上,按照图纸用砂纸对圈椅的这些零部件进行精确形状尺寸的加工。尤其是椅圈、联邦棍、鹅勃及后腿上节的找型过程十分复杂,为了达到标准,先用尖木锉找型,再用砂纸打磨,最后用卡尺卡取所打磨部位的直径,并与图纸尺寸比较,达到图纸要求为止。靠背板找好型后,还需送雕刻车间进行装饰纹样的雕刻。

5) 整体装配

是将加工好的圈椅椅圈、座面、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扶手牙头、联邦棍、前后牙板及雕刻好的前、山券口和靠背板组装在一起。用小锯去铩圈椅前枨、山枨、后枨及前后腿的榫肩,以使它们与其相接的零件结合地更加紧密,然后将以上各零部件拆开,并在零部件的榫头和槽口处涂上胶粘剂,重新进行装配,装配好后用麻绳对圈椅整体进行规方。

6) 扫活

等胶干后,用木锉对圈椅各零部件的直边进行倒棱,倒完棱后,用小锯将露出的面边、前枨、山枨及后枨的榫头锯掉,并用100#砂纸整体打磨一遍。

4 木工、雕刻工艺的质量检验

4.1 技术工艺检验标准

产品主要尺寸应以产品图纸的标注尺寸为主,并参照QB/T2385-199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产品的外形公差允许值为±3mm,部件公差的允许值为±0.5mm。形状和位置公差。

4.2 工艺结构检验标准

雕刻工艺应保证雕刻图案清晰完整、层次分明,铲底平整、光洁、无刀痕。

产品雕刻、圆角、线型等加工图案应与图纸中的设计图案相一致。

产品施胶零件的拼缝应严密,不允许有黑胶缝。产品装板部件的装板不允许有松动和离缝。即使有裂缝,最大缝隙也应小于0.1mm。

-----------这个要求我怎么觉得比笔记本的工艺要求还严格

 

5. 打磨

打磨工艺在传统硬木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检验硬木家具质量高与低的重要标准,如俗语有:“一凿、二刻、七打磨”。传统硬木家具打磨用的是挫草,也称“节节草”,我国东北很多地方都有出产。用这种草泡水之后,可以磨出硬木的光彩,并使木材达到光润如玉的艺术效果。现在对硬木家具的打磨基本上都改成了砂纸打磨。不同的木材选择不同的打磨工艺及不同的砂纸类型及型号。对于高档的硬木材一般都是按照先干磨,接着水磨,最后再干磨的工艺过程。在打磨的过程中,打磨方向极其重要,否则会破坏木材的表面纹理。

5.1 打磨的工序步骤

1) 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对圈椅各零件的各个面及花活用100#砂纸进行整体干磨→用150#整体干磨→用250#砂纸整体干磨→用400#砂纸整体干磨→用800#的水磨砂纸整体水磨→用1000#的干磨砂纸进行整体干磨。

5.2 打磨工序的检验

(1) 用100#砂纸应磨掉加工痕迹。

(2) 用15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木工加工痕迹。

(3) 用25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粗砂痕。

(4) 用40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细砂痕。

(5) 用800#的砂纸进行水磨,去除木材表面的木毛。

(6) 用100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使圈椅各零部件表面达到精光。

 

6. 烫蜡

烫蜡工艺是中国明清硬木家具进行木材表面处理的一种装饰工艺,它不仅很好地展现了木材优美的自然纹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很好地防止了外界环境对木材的腐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层保护模由于不断受到空气的氧化,人手的抚摸、抹布的试擦等因素的影响,使家具的表面、棱角、边线等处呈现出一种自然的、透亮的、温润如玉的表面形态即所谓的“包浆”。在众多硬木家具表面形成的“包浆”当中,唯黄花梨的包浆最惹人喜爱。传统工艺中所用的蜡有三种,分别是石蜡、蜂蜡及川蜡(又称中国蜡)。石蜡坚硬易碎裂,价格最低,蜂蜡黏度大、柔性高、防染力强,价格次之,川蜡强度高、熔点高、流动性好、有光泽,但性脆且收缩率大,价格也最高,故烫蜡工艺原料一般都选用石蜡和蜂蜡形成的混合蜡。松香,其质地坚硬,易碎裂,熔化后变黏,是较好的黏合剂,一般用松香作为石蜡和蜂蜡或川蜡和蜂蜡的调和剂。

6.1 烫蜡的工序步骤

1) 调蜡

即按照一定比例将石蜡、蜂蜡和松香调合成所需标准的混合蜡。所需混合蜡的蜡纹不同,石蜡、蜂蜡和松香的配比也就不同。一般地讲,要得到粗犷的蜡纹,松香和石蜡成分可增加一些,要得到细密的蜡纹,则蜂蜡的成可适当多些。

2) 烫蜡

烫蜡时,应该一边用喷灯外焰迅速烘烤所要烫蜡的圈椅各零部件的表面使木材管孔膨胀,一边用刷子蘸取熔化的蜡,并刷到要烫蜡的零部件表面,这不仅使液体状的蜡浸入木材,封闭了管孔,还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大大降低了外界环境对木材的影响。另外,烫蜡应该按着从内向外(即先给圈椅的座面板里面刷蜡,再给边抹里面及前后牙板、券口的背面刷蜡,最后给圈椅各零件的外层表面刷拉),从上向下(即先给圈椅的椅圈刷蜡,接着给后腿上节、鹅勃、扶手、联邦棍及靠背板刷蜡,再给边抹及座面板外表面刷蜡,最后给前腿、后腿下节、券口和前后牙板外表面积前枨、山枨、后枨刷蜡)的顺序。

3) 起蜡

等蜡完全凝固后,根据圈椅各零部件的外部形状尺寸选择不同型号的铲子,铲去附在圈椅各零部件表面的蜡层。铲子的走向应该与木材的顺纹理方向相一致,且用力应均匀,一铲压一铲,直至铲完该零部件整个外表面。

4) 擦蜡

用喷灯外焰迅速地烘烤铲好的圈椅零部件的同时,用柔软的粗棉布拭擦该零部件,以清除其上未铲净的浮蜡及余蜡,最后再用柔软的粗棉布对圈椅拭擦几遍。从理论上讲,擦的遍数越多越好。

6.2 烫蜡的检验标准

应显示木材的自然光泽。整体上应均匀一致,边角线型及花活没有烤糊的现象。没有浮蜡、余蜡,最终表面效果达到光滑铮亮。

圈椅内部烫蜡部位与外部应一致,光滑,无毛刺。

7. 成品入库

即将完成的圈椅成品存放于符合产品的使用环境要求的库房中,并用干净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防护,以防止污染。当多件产品进行叠加时,则应加衬垫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错过的:黄花梨圈椅制作工艺流程
家具烫蜡
红木家具烫蜡工艺的方法和步骤
南漆北蜡:红木的最后一道脾气
烫蜡方法
你的方法用对了吗?——『刀剑鞘材问题及保养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