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州博物馆
九十月的闽南沿海,台风季,天阴沉沉,呆在房间里浪费时间,索性去逛了逛福州市博物馆

福州市博物馆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文博路8号,1999年开馆,没报多大的希望,结果一圈下来,除了比较闷热空调不足外,其余还凑合


先来普及下简单的知识

福州市,别称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福州”之名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因州郡西北有座福山的缘故,而改原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而福州建城则早在公元前202年。福州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从宋代起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它位列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中,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所以,有地域特色就证明……

先来看两件瓷器


龙泉窑青瓷印花双耳小罐 元 福州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出水


景德镇窑青花雏菊纹菱口盘清康熙福州平潭水域“碗礁一号”沉船出水


最近这几年水中考古日趋流行,最近比较著名的就是丹东黄河水下考古确定致远舰,而福州作为中国海丝的门户,自古以来商船贸易密切,自然沉船事故也相对较多,水里宝贝不少,这些文物遗产,不论其价值,通通被冠上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名头,福建省博物馆有展出甚多,展品更为稀珍


福州历史文化展中的些许展品


青釉双耳三足小炉 晋


云纹箭簇瓦当汉


中国古代的枕头最早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宋元最为鼎盛,明清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在瓷枕的发展史上,以宋代北方的窑系所烧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烧制出来的瓷枕造型丰富,兽形枕中有龙枕、虎枕、犀牛枕等;人形枕中有孩儿枕、仕女枕等;几何式样中有长方形、八方形、椭圆形、银锭形等。还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随意为形。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中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可见古人喜爱瓷枕,因为它不仅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之功效,甚至有“名目益晴,至老可细读书”的说法,备受人们喜爱。

下图瓷枕为1984年出土于福州市东湖宾馆工地

青釉虎形枕 唐

瓷枕长19厘米、宽11厘米、高18.5厘米,枕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一面略为内凹,一面成半圆形外凸出,中心较低,两端略为上翘,枕面虽小,但完全适合人的头部颈部睡觉时的需要,枕面下由一只老虎用虎背承托起不规则的长圆形枕面。老虎形象逼真、葡匐在地,缩颈抬头,颈部装饰有鼓针项圈。两眼圆睁,眉骨粗大隆起,鼻孔上翻,身躯肥硕,结实有力,粗短的前肢垫于颔下,双耳平贴于两侧,以夸张的手法,表示虎的威猛,前肢刻划有虎爪指纹,增加了老虎跃动的气势。

这件青瓷虎枕,塑造的老虎形象,给人感觉:老虎虽背上承受重压,但泰然自若,呈欲站起状,肌内在运动和用力的神情,就是说形象是静止的,但神情却在运动。静和动处理相当协调。由于该青瓷虎枕是在东湖宾馆工地上出土。这里原先是东湖湖面所在地,估计可能是贵族之家在泛舟游玩时,不慎将虎枕掉入湖中,也许是这一不慎为我们今天留下一件珍贵的文物,为国家二级文物



龙泉窑青釉双耳小罐元末


青白釉狮形枕 宋


青釉虎子 唐


长柄铜鐎斗 西晋

鐎斗,或说又名“刁斗”。器身为侈口折沿的深腹盆,沿部一侧带有斜长的流;腹下三条兽蹄足外撇、临空着地,供堆放柴火燃料加热;腹沿伸出一扁条形长柄以备握持,柄端常做成龙首形或兽头形,有的中间还穿一圆孔,专门用来系绳以便于携带。唐朝释元应《一切经音义》中记载:“鐎斗,温器也,三足有柄。”用途并不专一,一般认为多用于煮粥羹类软食和温酒。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古代军中没有大锅大灶,士兵一人携一鐎斗,其容量一斗左右,“昼炊饮食,夜击持行”。李颀的《古从军行》中亦有:“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的诗句。可见确为古时军旅中常用于煮饭、温酒以及测量容积之器具。

鐎斗兴起于汉代,盛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至唐宋趋于消亡。如今在汉代至唐代墓葬考古挖掘中屡有出土。1996夏,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为了配合福泉高速公路建设,清理了一批六朝至清代墓葬,在城门铁头山一座南朝墓里出土了一批较有价值的文物,其中就有这只长柄青铜鐎斗。器身呈釜状,侈口折沿,凹槽状流,三足略呈弯曲外撇,形似马蹄,扁平折柄,柄端穿孔,器身连同把柄一并铸成。通高14厘米,直径16厘米,流长5厘米,柄长28厘米。该鐎斗造型美观,保存完好,无论是它的形制,还是它的制作工艺都能充分体现出典型的南北朝时期独有风格。



兽面纹双衔环铜罍商

该方罍为八十年代福州市公安、工商在打击文物走私活动中,从文物走私贩子手中收缴到的。方罍口长12.5厘米,宽15厘米,通高46厘米,敛口、广肩、下腹内收,小方圈足微外撇,肩前后各有一兽首,额上有一对弯曲的角,肩左右又各有一兽首衔环,环上饰细花纹,无铭文,另正面腹下又各有一兽形鋬,兽头上也有角。罍通体满饰花纹,以云雷纹为地纹,上布满夔龙纹又两两相对加目、眉、耳、口、鼻纹组成饕餮纹。从口至圈足有8条透雕长扉棱,每面三条,转折处不相连,器物造型风格稳重,纹饰活泼,动静相宜,端庄华丽。






在福州博物馆,能看到这种不亚于中原但大家都知道是中原地区流传过来的青铜礼器,着实让人拍不释手,而方形罍又比较少见其形制,此罍似瓮而小,似罐而小颈广肩,最突出的的特征是下腹部有鋬,可以提起使罍倾斜,对于倒出贮存的液体较为方便

就喜欢这些萌萌的神兽,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飞鸟菱花纹铜镜唐

这是一件省内仅有、国内少有的唐代飞鸟菱花铜镜,堪称唐镜中的精品。

该镜为紫铜质地,直径93厘米,缘厚1厘米,圆钮,钮中的小孔可穿带子。镜背凸起一弦纹,内区主体纹饰为双雀和双凫雁相向绕镜钮同向排列,或嬉戏浮游,或飞翔蹁跹,配以四枝灵秀的折枝花卉,不枝不蔓,亭立舒展。雀下各饰一朵俊逸流畅的祥云。菱花形镜缘,菱花边沿是八朵花瓣,边缘相间配以四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和四朵祥云。镜面平整光洁,带水银泌,背面是黑漆包浆,虽经千年依然晶莹锃亮。该镜整体形制规范,造型轻巧,纹饰的线条细腻流畅,精细美观,刻画生动活泼,布局严谨,构图饱满,该镜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密布装饰图案却繁而不乱,疏密有间,清秀明快,可谓构思精巧,绚丽多姿,古人之匠心,于此可窥一斑





寿山石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就有寿山石雕物件的出土,福州市博物馆自然也少不了馆藏历代寿山石物件

寿山石雕持剑武士立俑元 


寿山石雕男士立俑 元

其余的一些展品

林鸿年楷书斗方 清


严复行楷对联 清


最后照常一些萌物合集

青釉酱彩堆贴虎纹盖瓶宋




陶俑系列五代







寿山石雕招收男立俑 元



寿山石雕跪拜俑 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福州这件宝贝,绝了!
福州10大名片您了解多少?
福州这些博物馆藏着榕城几千年历史!你去过几个?
福建省博物馆
寿山石雕
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周年庆暨作品展开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