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帝国之北方瓷都——邢窑

 大唐帝国之北方瓷都——邢窑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但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使用更广泛的发明,并且这项发明,几乎贯穿了中华文明史,这就是——陶瓷。英文中China是中国的意思,也有陶瓷的意思,在外国人眼里,中国瓷器精美绝伦,意义非凡。陶瓷也就成了中国的象征。

 

中国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青瓷。到了东汉,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了。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就是胎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含铁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由绿逐渐到黑;反之,含铁量减低,颜色就会越白。瓷器发展过程,就是追求由青到白的过程,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到了唐代白瓷产生,结束了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白瓷为后来青白瓷以及青花瓷、彩瓷等多种釉色瓷器出现奠定了基础。

 

唐代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青瓷以越窑为代表,北方白瓷以邢窑为代表。邢窑是我国烧制白瓷的鼻祖,是白瓷的发祥地。

 

邢窑指邢州(今河北邢台市)的瓷窑,邢窑遗址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唐代李肇著的《唐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句话说明内丘邢窑烧制的白瓷瓯产量巨大,市场广阔,全国普及使用,唐代大文学家元稹在《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里写到“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也描绘了内丘瓷器的特点。2003年内丘县城开发世纪商业广场时,在其南端东侧发掘出了大规模邢窑窑群遗址,一字排开,共有15个大窑,出土了大量带有字款(“盈”字款为皇家御用瓷器)和部分带有字款的瓷器(邢窑首次发现)。此次邢窑群的发现,从事实上证明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邢窑始创于北朝,历经隋代、唐初的发展,中唐达到了鼎盛阶段。从目前出土的实物来看,邢窑以白瓷生产为主,白瓷发展经历了从粗白瓷到精细白瓷的渐趋成熟过程。同时邢窑还兼烧青釉、黄釉、黑釉等多种瓷器和唐三彩陶器。最能代表邢窑瓷器成就的是并称为“邢窑三大绝技”的:透影白瓷,带“盈”、“翰林”、“官”字款识的细白瓷,以及唐三彩。

 

说到唐三彩,就会想起一件至今仍令我十分纠结的事情。八十年代初刚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时,家乡的村民在翻地时总能翻出瓷器。从我记事起,我们家供奉天地神的石桌上,一直放着一个造型很奇特的罐子,也是那一时期从地里捡回来的,我们家人都叫它“蛤蟆罐”。把它用做香炉。它的底下是三个足,类似于蛤蟆的爪子,因而得名。中间是圆圆扁扁的腹,上面收口。颜色是青、黄、褐三色。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它是一件唐三彩陶器。可是,有一天它却突然不见了。原来是爷爷自己在家时,来了一个收文物的,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爷爷竟然以五元的价格出售了。等到家人都回来后,已经追悔莫及。不过马未都先生说过,“重要的是你曾经拥有”。不管怎么说,“蛤蟆罐”和我的童年记忆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对邢窑白瓷的评价,大家熟悉的是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所写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认为邢窑、越窑的瓷器都好,可以相提并论,但邢瓷不如越瓷。现在的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给邢瓷平了反,马先生说,陆羽是湖北人,他站在南方人的立场上才下次偏执结论。其实邢瓷和越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两朵奇葩,没有高低之分,两个品种的审美趣味和境界都非常高,堪称并驾齐驱!唐代诗人皮日休对邢瓷、越瓷的评价比较公正,写到:“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描绘了两种茶瓯所展现出的美态:造型规圆似月,胎体薄轻如云。唐代文学家元稹诗中写道:“烘透内丘瓶”,道出了邢窑白瓷胎质的细薄,及极强的透光性能。唐代的《乐府杂录》中记载,用邢窑白瓷瓯盛水作乐器弹唱,“其声妙方响”。可见唐代邢窑白瓷的精美,所以才有大量的邢白瓷作为贡品,供皇室使用和赏赐。

 

从出土的邢窑白瓷来看,代表最高水平的真品,釉面光洁无瑕,流光溢彩;造型周正奇美,设计无与伦比;体胎细薄轻盈,玲珑剔透;磁化完全,致密度和烧结度都很高,内在质量纯真;敲击发出金属般清脆悦耳的乐音。最具代表性的珍品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的“短流鼓腹白瓷执壶”,另外,《马未都说收藏》里有一幅图片,是纽约苏富比出现的邢窑白瓷罐。都非常精美,印证历史记载真实可靠,果然名不虚传。

 

临城县陈刘庄有个庙碑,上面记载:古代内丘很繁华,是古代陶瓷贸易的集散中心。唐代诗人薛能的诗句:“蜀茗半邢瓯”,说明当时并不发达的巴山蜀水使用邢白瓷占到半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更说明邢白瓷畅销全国。邢窑白瓷不仅行销全国,还通过大唐的丝绸之路,销往亚欧、非洲国家,成为大唐对外交流的主要产品。今天在埃及的福斯塔特、伊拉克的撒森拉、印度的波拉明娜巴特、日本京都等地古代遗址中,都有过邢瓷器物的出土。这些证明古内丘为大唐的瓷都,邢白瓷行销国内外。

 

到了唐末,邢窑衰落下去。宋代北方白瓷的产地已经转移到河北曲阳,“定窑”成为北宋五大窑之一,邢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了。

 

关于邢窑的衰落,在内丘普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皇帝传旨,让邢窑限期烧制一副龙凤瓷床,供皇帝和皇后享用。这一道圣旨可难坏了老瓷匠。过去,邢窑给皇上烧过龙瓷床,现在要烧这个龙凤瓷床可就难上加难了。因为龙凤瓷床体积大,分量重,是龙床的两倍。工匠们烧了好长时间也烧不成,皇上一个劲儿地派人来催。工匠们急得又再设计,再烧,就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烧成。只好硬着头皮给皇上说了实情。皇上说,烧不成,散伙吧!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传过来之后,邢窑的工匠们只好四散离去,从此,内丘就再没有烧瓷器的了。

 

科学地讲,邢窑的衰落,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烧制瓷器需要特殊的瓷土,内丘“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开采条件难,可采矿量无保证。”再加上长期开采,瓷土原料不足。其二,据《内丘县志》记载:“太和九年(835年)洪水泛滥,河龁城西北隅,城东迁焉。”这次水灾使位于城边的邢窑中心窑场受到严重破坏。其三,《新唐书》记载晚唐会昌三年(843年)至光化元年(898年),四十多年内,邢州地区发生较大战争有七次,五代时期战事仍频。大批劳力逃亡或被迫服役,制瓷手工业作坊也必然无法正常维持生产。上述原因使邢窑走向衰落,在宋代被迅速兴起的定窑取而代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盛唐瓷器之路政府采购的邢窑
中华名窑-邢窑
瓷器|宋瓯窑青瓷欣赏
邢窑
闻名世界的“南青北白” ,竟然藏着皇帝的“小金库”!
故宫藏隋唐五代-陶瓷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