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聊一聊青釉瓷(1)

也聊一聊青釉瓷(1)

 

 

 看到网友【聊聊青釉】的帖子确实不错,也聊聊自己对青釉的认识,青釉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早期单色釉只要颜色不是黑色、酱色、白色、红色、蓝色从技术角度都属于青釉系列,因为釉面的青色都是源自釉中含有氧化铁,由于烧成技术(还原焰、氧化焰)和氧化铁含量及烧成温度、胎体呈色等因素不同最终成瓷的釉色产生很大的差别,从深灰青色、深绿色、浅黄色到蛋青色直至青黑混合色(茶叶末);全国各地的窑口基本都是生产青釉系列产品,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烧成技术不成熟,烧成温度低,无法达到硬质瓷的技术要求,从科学技术角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烧成温度釉中的晶粒也就是釉的主要呈色因素会是多种颜色,不会变成单一的颜色,也就是不会变成白色,因此只能生产青釉瓷器。

 从目前考古发掘的结果看青釉瓷器最早产于浙江,即越窑系列,比较著名的是上湖林窑,传说中的秘色瓷可能就产于这一地区,越窑宋代时青釉瓷器与龙泉、哥窑、汝窑等同时代最大的一个差别是烧成温度有很大差距,是软质瓷向硬质瓷过渡时期的先进产品,由于烧成温度的提高使得釉面发色更加纯正,亮度及透明度大大提高,胎体的强度也大大提高,产品品质也大大超过以前原始瓷品质,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成为当时一种著名的土特产品,也成为向宋朝皇帝进贡的贡品,古籍中记载说的非常浅显只是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感觉越窑瓷釉色青翠温润光亮,并不了解陶瓷生产技术,只是感觉品质超好因此发感赞叹,实际上到今天也没有几个古陶瓷专家认识到技术上的问题,仍然笼统的把这些与其他窑口的原始瓷不同性质的瓷器混为一谈,为什么会说越窑瓷器中有高温烧成的产品呢?当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准确的测试数据,我们从这些高温烧成瓷器的外观就可以确定是高温烧成,这些瓷器中的碗都是芒口就是最好的证明,所谓“芒口”就是碗的口沿部位没有施釉,不施釉的原因是因为烧成温度提高以后足无法承受碗整体的压力会倒塌,而覆烧是把碗翻过了口沿支撑碗的整体加大了支撑,再加上缩小降低了足的高度大大减轻了足的重量,避免了烧成温度提高后胎体变形的缺陷,但是由于口沿与匣钵接触不能施釉否则釉在烧成时会粘结在匣钵上使碗和匣钵连成一体,所以口沿处形成没有施釉露出粗糙的胎体俗称“芒口”,以往许多书籍上都说使用覆烧工艺主要是为了减少碗在匣钵里所占的空间,提高窑炉的容积,降低了烧成成本,这种说法一直是主流观念,但是多年来研究古陶瓷发现这种说法不全面,因为那一时期制作的碗绝大多数都不是芒口的,只局限在青釉系列中的青白釉、胎体较薄一类瓷碗,如果真的为了提高窑炉容积降低成本为什么在当时大多数的碗不使用覆烧工艺呢?可见原来的观念是站不住脚的,芒口碗大范围窑口使用这种工艺是在南宋时期,这是大家鉴定南宋瓷器的一项重要特征,实际情况宋代以前越窑已经开始在作为贡品的瓷器生产中使用覆烧工艺,之所以在当时的精品瓷器制作时使用覆烧工艺的根本原因是解决高温烧成;因此高温烧成才是秘色青瓷有如此名气的根本原因,同样宋代时大宋王朝的著名土特产品的瓷器品种是定窑白瓷、高丽青瓷,从这两种名瓷出土遗存物看胎、釉已经达到硬质瓷的烧成温度;与其他窑口相比感官效果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这两种名瓷著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最美不过郎窑红,郎窑红瓷器都有哪些特征呢?
绿釉
【寿州窑】瓷器鉴赏
中国古代瓷器
文献:从造型、胎体、色泽、釉面、成型与烧造工艺鉴识北宋酱釉瓷
有曰枢府|元代卵白釉瓷器鉴赏(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