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白瓷的鼻祖——邢窑(三)

相比于技术成就,邢窑更辉煌之处在于她的文化艺术成就。陶瓷制品除了作为当时的生话用品外,也是一种真实反映出时代精神符号的文化艺术品。无论是釉色、造型,还是釉面装饰都充分汲取了当时的艺术特征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都在邢窑出品的瓷器中留下印记。

1957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带盖唾壶 国家博物馆

白瓷在隋唐创烧和流行,说明当时人们崇尚白色。如果说越窑青瓷的釉色,代表着青翠、内敛的自然之美,那么邢窑白瓷的釉色,就代表着傲雪凝霜般莹润、肃穆、圣洁之美。我讲隋唐人崇尚白瓷是有依据的,唐朝较早期的著名诗人李颀的《赠张旭》:“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李颀(690-751)和草书之圣张旭交谊深厚,这首诗把张旭那嗜酒狂癫的外表之下,藏着一个高雅悠然、向往自然的心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看张旭的草书,就像欣赏一幅行云流水的自然山水画。可见,白瓷碗剩米饭,是唐代当时向往的生活景象。白居易也在《过李生》中用“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来形容生活的淡雅。

唐白釉“中”字款碗 胎洁白,质地坚硬 通体施白釉 釉色白中泛水绿 邢窑博物馆

1957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环柄杯 国家博物馆

在唐朝,人们喜欢白瓷,可能更甚于喜欢青瓷。对这个判断,估计有人不认同,因为有茶圣陆羽的《茶经》里有赞越窑贬邢窑的句子为证。我判断的理由恰恰也是这些句子。《茶经?四之器》原文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看见了吧,“邢处越上”是一种社会呼声,陆羽说“别人认为邢窑比越窑好,我不这么认为”,他是从茶色的角度,认为用青瓷泡茶,茶色呈“白红”是好的,而用白瓷泡茶茶色发红,所以不宜使用,至于类银类玉啥的,那都是现找的理由。这说明陆羽是试图纠正很多人喜欢用邢窑白瓷喝茶的习惯。就陆羽本人都认为茶色都是越白越好,充分说明当时社会尚白比尚青更主流。唐朝宰相、著名诗人元稹在《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有吟诵邢窑瓷器的诗句:“七月调神麹,三春酿绿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晚唐诗人齐己在《逢乡友》中写有诗句“竹影斜青藓,茶香在白瓯。”还有,晚唐仕宦显达、工部尚书、著名诗人薛能在《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中有:"凉风盈夏扇,蜀茗半邢瓯"的名句。元稹(779年-831年)、薛能(817-880年)官都比较大但生活的年代比陆羽(733-804年)晚,陆羽去世薛能还没有出生呢,齐己(863-937年)生活的年代更晚,这说明在陆羽的《茶经》写成的几十年后,唐朝人依然喜欢用邢窑茶碗喝茶。可见地位不高的杠头子陆羽讲的话也只能代表他自己,并没有在唐朝产生什么影响。

1956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龙柄执壶 国家博物馆

1957年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白釉双连龙柄传瓶 国家博物馆

邢窑瓷器的造型威武雄健,饱满硕大,雍容洗练,线性对比张弛有度,集优雅的造型、精细的材质、独特的装饰于一身,呈现出奔放张扬、儒雅悠长、气韵非凡之美。晚唐诗人、文学家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中赞美邢窑瓷器:“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皮日休是湖北天门人,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皮日休在咸通八年(公元867年)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任起义军的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作为南方人的皮日休能够如此赞美北方的邢窑,可见当时邢窑的美誉度有多高。

1954年西安隋大业六年郭家滩姬威墓出土白釉束腰盖罐 国家博物馆

邢窑雕塑制品雕工精美、神态逼真,都是邢窑工匠们用手工塑造出来的,充分展现了邢窑制瓷工匠的创造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宝库珍贵的实物资料。现存在世的邢窑雕塑制品有:白瓷人物、白瓷龙、白瓷双马、白瓷狮子、白瓷象、白瓷卧免、白瓷骑马俑、白瓷人形烛台、白瓷狮形枕、黑釉龟枕、褐釉狮子、三彩鸳鸯烛台、三彩胡人抚琴莲花熏台等;有一些实用器物也是经工匠手工塑造的,亦可归于雕塑制品范畸内。例如:白瓷皮囊壶、凤首龙柄壶、白瓷双龙烛台、白瓷莲座烛台、八角兽纹钵台、白瓷美人鱼壶、白瓷人物壶、八棱兽首杯、双鱼瓶、鸭形水注以及青釉凤鸟、褐釉人物灯、三彩龙首高足壶等。

唐代邢窑白瓷狮 1936年被维克多亚阿尔博特博物馆收藏

唐 邢窑白釉带座立象 河北临城中羊村唐墓出土 邢窑博物馆

唐 邢窑白釉骑马甬、白釉褐彩蹲狮 邢窑博物馆

由于邢窑、越窑瓷器的胎质密实,敲击声音清脆悦耳,唐朝官员还拿他们来演奏乐曲。据唐《乐府杂录·击瓯》记载:“武宗朝,郭道源后为凤翔府天兴县丞,充太常寺调音律官,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筯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咸通中有吴缤,洞晓音律,亦为鼓吹署丞,充调音律官,善于击瓯。击瓯,盖出于击缶。”这个记载既说明邢窑、越窑瓷器的品质好,还能作为乐器演奏乐器,丰富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唐代邢窑白釉三足杯 1986年河北内丘金店镇东张麻村出土

唐 邢窑白釉带托塔形瓷盖罐 1984年在射兽村征集 邢窑博物馆

唐 邢窑白釉葫芦形短流执壶 2003年河北邢台邢钢东生活区出土 邢窑博物馆

邢窑的衰败——

邢窑自晚唐、五代开始衰败,到宋金时期,规模大大缩小,目前仅发现一处宋金时期窑址,产品制作重新回到从前,胎壁厚、颜色差,回归到靠化妆土来装饰的地步,并已在仿制定窑、磁州窑,风格与唐代邢窑已无渊源关系,实际上此时邢窑已经衰败殆尽。所以,社会上在谈论宋代五大名窑时,往往只包括“官”、“汝”、“钧”、“哥”、“定”,既不提邢窑,也不提越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代名窑——邢窑的衰败呢?概括专家的分析,有战乱破坏、原料枯竭、技术渐趋落后等等几方面原因。

唐 邢窑白釉瓷茶炉 胎体细白坚硬 邢窑博物馆

邢州地区历来是华北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唐朝晚期至五代时期期,由于藩镇割据,政局混乱,争战频繁,仅邢州一带60多年之中就发生战祸二十八起。《资治通鉴》对此有所记载,如:“唐值宗中和三年(883年)九月。邢、洛、磁州之人半为俘馘,野无稼穑。”、“僖宗光启元年 (885年)八月。兵屯邢州。”…“乾宁元年(894年)三月。邢州城中食尽,克用兵势浸弱”、“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正月。朱全忠兵败邢州,僵尸蔽野,斩首二万级。李嗣源追至邢州”、“后晋齐王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契丹复大举入寇邢、洛、磁州,杀掠殆尽”…“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闰七月。契丹麻答,贪猾残忍,民间有珍货、美妇女,必夺取之。麻答遣其将杨安等纵兵大掠邢、洛之境。”、“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契丹主将数万骑入寇,攻内丘,死伤甚众,五日后人城屠之。”等28次!《资治通鉴》记载的这28次有关的战祸,使得这个地区野无稼穑、生灵涂炭,大批劳力被迫服役,或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内丘。无疑这些战祸影响了邢窑生产,成为邢窑衰落最重要的社会原因。

唐 邢窑“盈”字款海棠碗 河北省内丘县西永安唐墓出土 内丘文物所藏

矿产资源条件是陶瓷手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内丘和临城一带的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地层严重断裂分割,瓷上矿层层位不定,被多组方向不同的断层切割成不大的小条和小块。即使瓷土的质量很好,但产状零乱,数量有限,有的呈鸡窝状,有的开采条件困难,加上开采不善,可采矿量和质量均无保证,为细白瓷长期生产造成原料供应上的困难。当质量好的瓷土找不到或采不出来的时候,就只好利用当地质量较差的瓷土,如用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岩来代替。在制坯后,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上釉,制出比较粗陋的“假白瓷”,以供民间低层次需要。因此,邢窑的衰败与瓷土的采掘和供应减少是密切相关的,这可能是唐代邢窑细白瓷生产一段时间名声大振之后,又很快消声匿迹的一个原因。

唐 邢窑白釉钵、盂、罐 邢窑博物馆

邢窑白瓷的脱颖而出,达到“邢处越上’的社会呼声,是很了不起的技术成就,在包括工艺制作、烧成技术以及造型与纹饰一度处于十分领先的地位。邢窑在唐朝几百年一直未断烧造,只是烧制地点和品种历代有所不同。叶喆民先生认为,邢窑固步自封,只有别人学习他,他很少学习其它名窑技法,没能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改进。长期以来,邢窑仅靠“光素无纹”的单调式样,是很容易给世人造成审美疲劳的。尤其到晚唐五代时期,越窑“秘色”瓷已独占鳌头,形成了所谓“陶成先得贡吾君”独领风骚的局面。李知宴先生认为,与整个唐朝社会艺术与工艺发展趋势相比,邢瓷只追求质感美和质量的提高,而新品种却增加不多,不注重追求色彩和装怖花纹,这也是邢窑走向衰落的一个原因。

唐 邢窑黄釉三脚炉、钵、乳钉罐、盘 邢窑博物馆

还有一个关于柴窑的传说与邢窑衰落有关。五代的后周在郭威与柴荣两个帝王明君的统治下,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几乎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后周世宗柴荣皇帝(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就是邢台隆尧县人,出生地就在邢窑所在地带,他年轻时靠往外贩卖瓷器等生意赡养义父郭威。此时邢窑仍处于旺盛时期。相传柴荣在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即公元955年,为了征战需要,集中邢窑优秀工匠去另建了官窑,烧制更高级瓷品支持军用(或军队自用或筹集军费),后人把柴世宗建立的官窑称作柴窑,因建柴窑带走所有导致邢窑的衰败。可惜,柴荣在位只有5年时间,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在他病逝的第二年即公元960年,他的拜把兄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朝。当然,因柴窑导致邢窑衰败只是传说,缺乏可靠证据,连柴窑到底在哪里都是一个谜。我甚至对关于柴荣对柴窑批阅的名言“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的真实性也是越来越怀疑,柴荣从小就对白瓷很熟悉并打了不少交道(贩卖白瓷),怎么会对天青色感兴趣呢?

隋 邢窑青釉弦纹碗、高足盘 邢窑博物馆

唐 代白釉绿彩执壶 邢窑博物馆

唐 黑釉双系罐、双系壶 邢窑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瓷器14讲 8
斗茶与兔毫
李昊浅谈岳州窑简史(汉—南北朝)
岳州窑:中国青瓷最早的那一抹亮色
从“寿州瓷黄”谈起 ——兼谈四川隋、唐黄釉瓷器
秘色瓷研究之十一: 犹抱琵琶半遮面 ——“秘色瓷”再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