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在博物馆里的“香”文化

......


由安徽博物院主办,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阳市博物馆、无为县档案局、金寨县文物管理所、安徽省沉香博物馆协办的“幽香氤氲——香具·香品·香文化”展为您展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


展览遴选出各类香具、沉香雕刻艺术品、书画作品等95件与香文化相关的展品,通过对香具的展示、香文化在宗教信仰、世俗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的阐释,打造出一个视觉、嗅觉、听觉皆备的沉浸式展览,使您在展览中感受古人的用香生活,增长知识、愉悦心情。


 

第一单元

馥郁缭绕:香具发展小史


先秦时期,《诗经》《离骚》的诗句中有许多关于使用香草、熏香的记载。香草直接佩戴、燎烧,或编成花样佩戴,焚香香具主要为浅腹豆型香炉。


两汉魏晋,香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香具随着新型香料的引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出现了造型精美的深腹博山炉。在香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渗透至生活的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造型各异的瓷质香炉成为香具中的新星。


到了明清时期,香文化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熟。香筒、香插、手炉的盛行丰富了香具的种类。


先秦举行祭祀和重大仪式多在在祭台燃烧香草堆。日常中使用的熏香用具是与熏草配合的是炉身很浅的豆式熏炉。豆式熏炉的浅豆腹可以防止燃火香草熄灭,便于草与空气结合,以实现充分燃烧。


 

▲灰陶熏炉 战国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西汉,南海乃至远西的龙脑、苏合等树脂香料传入中土,此类香料芬芳馥郁远胜于茅香,熏香方法需要炭火烘烤挥发香气,于是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博山炉。


 

▲人形柱博山炉 汉 安徽博物院藏


唐宋时期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使得香料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这一时期制瓷业发达,香具多为瓷质,宋代文人崇尚清幽淡雅的品性,在其影响下,宋代熏炉便形成了平淡古朴、雅致细腻的美学风格。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南宋 安徽博物院藏


由于线香的普及,明清出现了许多诸如香筒、香插之类的新的品类的香具。


 

▲竹镂雕玄柳子题人物香筒 清 安徽博物院藏


第二单元

香之神:香具与信仰礼仪


祭祀用香起源于远古的燃烧祭祀。据文献记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利用燃烧茅草进行祭祀的仪式。香具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仪式中使用频繁,人们燃香礼佛、修道、祭祀,在烟雾缭绕、芬芳馨香中祈求与神灵、祖先的沟通。


 

▲绳纹褐陶七足镂空器 新石器时代 蒙城县文物局藏


出土于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基址中,目前属首次发现,如何摆放和使用都暂不清楚,推测可能为祭祀用具,七足插入土中,器腹部内燃烧香草,香烟可从腹空中飘出。


汉代道教对香的使用起到了推动作用。汉代流行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传说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就是“博山”。“博山炉”的造型来自于道教,在众多香具中独树一帜。中国道教的教义里,仙人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以香气为食,所以道教的各种仪式中,经常采用熏香的方式。


 

▲博山铜炉 东汉 安徽博物院藏


佛教主张用香,把香称作佛使,用以沟通众生与佛。一些香具是专门供行香礼佛时使用的,展览中展出的杯式炉就是专门用于佛教活动中,宋赵光辅《藩王礼佛图》中藩王手执行炉都记录了此类香炉在佛教礼仪中的使用场景。


 

▲白釉高足炉 北宋 安徽博物院藏


 

▲宋 赵光辅《藩王礼佛图》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第三单元

香之韵:香具与世俗生活


香文化发展到唐宋,用香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文人雅士不仅用香,还亲手制香,并呼朋唤友,鉴赏品评,文人之间聚集在一起,经常设香席或“试香”。


宋代文人还以焚香、点茶、挂画和插花来怡情养性,而女性尤其是贵族阶层的妇人与香更是密不可分,她们借助香气展现女性之美,依托香气寄托相思之苦。


“红袖添香夜读书”,宋代文人甚爱香,并将品香、制香、斗香发展到了极致,香炉、香薰在文人读书、宴客、雅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宋代以后文人在香具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香具的风格烙印上了清新淡雅之风。


 

▲绿釉狮盖香薰 宋 安徽博物院藏


这件宋绿釉狮盖香薰是封闭式香炉中最常见的一种,宋人称之为“出香”,周密《武林旧事》卷九列有张俊进奉高宗的礼单,中有汝窑“出香一对”,即此。


安徽宿松县县北宋元祐二年墓中出土的这件绿釉狻猊亦即狮子出香,炉身是覆莲座上捧出的一朵莲花,花心里的莲蓬正好是香炉盖,盖顶一只戏球的坐狮。偏着头,张着口,张口是出香狮子固定的姿态,为使烟从口出。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成熟与女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期,从待字闺中的姑娘到为人妻、为人母的少妇老妻,绝大部分女性的“香艳”总被藏于深阁,等待自己所托之人的欣赏与赞美。


女性所用香具精致秀丽,在古代女性诗人的闺怨诗中总能发现“炉瓶三事”“香鸭”的身影。


 

▲鸭形带座铜香薰 清 无为县档案局藏


 

▲夜温香篝图 清 安徽博物院藏


第四单元

香之道:香品与品香


人类从远古时代直接焚烧香料植物祭天敬祖、祛病驱虫开始,使用香品的种类与数量就在不断的变化。


从天然的未经陈化与加工的兰、蕙、椒、芷、茅到舶来品檀香、沉香、龙脑、乳香;从香印、香饼、香丸到线香、香塔、盘香;从单一的香料到精心配伍的合香。


不同形式的香品渐渐入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的品香时空,篆香、闷香、蒸香、焚香,烧炭、埋炭、压灰、开孔、置云母、置香片,嗅闻之际心性之门可能刹那回光,心智伴随着香气豁然洞开,灵光独耀,迥脱尘根,跨越时空而进入一个自由、恒常的王国。


 

▲沉香原香 产地香港 安徽省沉香博物馆藏


 

▲沉香原香 产地越南芽庄 安徽省沉香博物馆藏


 

▲枯兰复花 郑尧锦作品 安徽省沉香博物馆藏


▲禅豆 郑尧锦作品 安徽省沉香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稿 | 三馆联手!在山西博物院,遇上那一缕东方香魂
香魂——中国古代香文化展
山东博物馆 空灵之约——沉香文化展(四)
中国文人的风雅,尽在一炉香的诗意中
元明香文化 雅俗之间 复古开新
宋代雅士都爱“疯狂玩火”?须眉不让巾帼,苏轼、黄庭坚竟也是“资深玩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