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贸圣佳 | “天子印信— 宫廷瓷器”专场拍品一览(155件 全)





2018中贸圣佳秋拍最新预展来袭,本次专场名为《「中国古代陶瓷」天子印信——宫廷瓷器暨古代陶瓷艺术品》专场,总计155件明清高古瓷器及杂件;瓷器类型繁多种类齐全, 在本次专场中令人瞩目的拍品,其中一估价RMB  13,000,000-15,000,000人民币的 清雍正 贡御青花釉里红加胭脂紫彩灵芝西番莲纹大抱月瓶 和一件估价RMB 1,700,000-2,000,000明初 钧窑天青釉“九”字款大罐成为本次专场重点拍品,接下来由古玩元素网带领大家预览本次专场最新拍品预展。


1526 清雍正 贡御青花釉里红加胭脂紫彩灵芝西番莲纹大抱月瓶

尺寸:高48.1cm

估价:RMB 13,000,000-15,000,000


说明:本品造型来源于西亚的陶制马挂瓶,是乾隆官窑代表器物之一。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烧造磁器处》所记:“(乾隆七年)四月初八日,内大臣海望奉旨:着照此青云白地釉里红马挂瓶画样,交江西唐英造几件送来。”可见此类“青云白地釉里红马挂瓶”是督窑官唐英奉旨精心烧造的贡御之作,至为珍贵。本品造型典雅敦庄,直口两侧附双螭龙耳。通体以青花釉里红为饰。口沿回纹之下饰折枝灵芝。器腹中心凸起,内绘朵花一枝,其外满绘缠枝莲纹,整体构图疏放有致。釉里红上配以胭脂紫料(复烧),妍丽醒目,与青花苍靛深沉之色,相互辉映。此器烧造工艺繁复,呈色俱佳,殊为不易。在清宫日常生活中,此瓶可作为上品花器,一如清宫旧藏《嘉庆行乐图》所绘釉里红扁壶,置于庭院案桌之上,插以春花二枝,逸致毕现。


1501 清乾隆 仿哥釉三峰笔架山

尺寸:长14.3cm;高9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本品造型古拙,呈三峰式,全器满施仿哥釉,釉色清幽雅致,似月光柔和恬淡,其上满布冰裂纹,小器大开,交错有致,布局疏朗清新,放于书房案头,以置笔之用,文人气息尽显其间。


1502 清乾隆 炉钧釉兽首衔环弦纹小瓶

尺寸:高11.8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造型取汉铜壶而加以变化,小巧精致,颈饰凸棱一道,两侧贴饰兽首衔环,装饰简朴,仅以绚丽多姿的炉钧釉色取胜,釉面垂流犹如瀑布飞泻,深浅蓝彩似融似合,变幻无穷。


1503 清乾隆 炉钧釉罐 

尺寸:高15.2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景德镇陶录》记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炉钧釉是一种低温瓷釉,釉面具有仿钧窑的特色,故称“炉钧瓷”。罐、缸为常见的炉钧釉大器,本品造型端庄周正,通体罩施炉钧釉,釉色流淌犹如水波涟漪,又好似山岚烟霭,千变万化,引人入胜。


1504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大天球瓶

尺寸:高70cm

估价:RMB 30,000-80,000


说明:此瓶造型硕大,乃雍正青花瓷中之陈设重器。通体以青花绘饰,色料深入胎骨,浓重艳丽。口沿饰回纹一道,其下绘折枝花卉和如意云头纹,颈腹身通绘缠枝莲纹,近足处以变形莲瓣纹为饰。装饰繁密,极具观赏性。


1505 清乾隆 仿定锥拱穿花双龙纹撇口梅瓶

尺寸:高38.1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本品形制雍容挺拔,线条流畅自然。通体罩施仿定釉,釉面开片细密。刻绘双龙穿花纹纵贯瓶腹,双龙对首,雄姿英气风发,龙爪刚劲有力,周身缠枝花卉纤巧婀娜。整器布局疏朗有致,雕工极尽工巧。



1506 清雍正 仿官釉弦纹贯耳瓶 

尺寸:高35.3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本品呈四方形,颈饰对称方形双贯耳,通体施仿宋官釉,釉面布满大小不同的片纹,纹线变幻莫测,颇有古朴凝重的美感。雍正官窑仿宋官釉瓷器,有一部分署官窑款识,而无款器多为刻意摹古之作,造型多仿古铜器和本朝典型器。


1507 清康熙 青花五彩描金缠枝花卉开光人物故事图大罐

尺寸:高60.5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有清一朝“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此罐构图饱满,以青花菊纹为锦地,各式开光内绘五彩人物故事、花鸟等纹饰题材,间以描金缀饰,色彩上下辉映,浓艳参差,富丽堂皇。其开光人物装饰,佐以五彩描金的搭配,具有典型的康熙朝治器风格。


1508 清雍正 仿青金石釉水仙盆

尺寸:直径22.4cm;高5.4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说明:青金蓝釉是雍正时期在仿宋钧釉基础上的创新品种。以乳白釉为底,上吹洒钴蓝釉料,高温烧制而成。此器胎骨较厚,造型简雅,仅以青金釉色取胜,釉面青、蓝、白等色斑流光溢彩,富有韵律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例同品,发色较本品更为深沉古穆,可资参考,收录于《清世宗文物大展》,图II-31。


1509 清雍正 炉钧釉弦纹小花觚

尺寸:高16.1cm;直径9.9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此器仿青铜觚之造型,通体罩施炉钧釉,以蓝色为主调,彩釉流淌自然优美。炉钧釉创烧于雍正朝,是仿宜钧窑而低温烧成的窑变花釉,尤以雍、干二朝制品为精。本品小巧精致,隽秀挺拔,可作插花陈设,典雅怡人。


1510 清中期 窑变釉天禄大香熏

尺寸:高39.2cm

估价:RMB 120,000-180,000


说明:天禄又称天■,捏塑呈蹲立式,圆目阔鼻,獠牙锐利,气势威武不凡。鬃毛处以白釉绘饰,其身通体罩施窑变釉,红紫相间,瑞意呈祥,极富装饰感。甪端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头上一角,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寄寓了国泰民安、人世昌隆的美好意愿。


1511 清乾隆 粉彩太平有象陈设件

尺寸:长26.4cm;高27.4cm

估价:RMB 220,000-300,000


说明:太平有象题材的陈设器是乾隆时期极具时代特征的作品,除粉彩之外,还有景泰蓝品种。本品通体以粉彩装饰,大象憨态可掬,回首卷鼻,背鞍驮觚,器底与中空的象身相连,捏塑技艺精湛,形象栩栩如生。太平有象瓷塑唯乾隆官窑生产,象驮宝瓶,喜气洋洋,生动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颂。


1512 清乾隆 粉彩无量寿佛 

尺寸:高 28.7cm

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说明: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其信仰即包含了对今生今世生命福寿绵长的渴望,也觊觎了对死后往生极乐世界的祈祷。在佛教信仰中,对阿弥陀佛的崇拜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普通民众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明清之际,宫廷对以无量寿佛的推崇更加普遍,于清代最为鼎盛。康熙时期,康熙帝于晚年遵从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受无量寿佛灌顶;乾隆时期,乾隆帝生前为自己及母后广造无量寿佛,死后于地宫门上亦雕刻无量寿佛造像,而几乎使无量寿佛成为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的标志之一。


1513 清道光 粉彩七珍

尺寸:高30.4cm

估价:RMB 120,000-180,000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说明:此器为藏传佛教七珍之大臣宝,因七珍与圣王之渊源,所以深得帝王喜爱,使其成为宫廷中常见装饰陈设。本品造型由文官像、莲座、扁形镂空支柱以及圆盘形底座组合而成,文官呈端坐状,头戴莲花宝冠,身披官袍,一手持法器,一手作法印,周身绶带环绕,形象庄严肃穆。整器以粉彩描绘,色彩柔和明丽。


1514 明中期 珐华彩龙头迎风摆件 (一对)

尺寸:长26.6cm;宽41.1cm;高78.4cm

估价:RMB 30,000-80,000


说明:此对龙头摆件制式精美,通体浅蓝釉为地,色彩明快绚丽。龙体矫健粗壮,立于海水台座上。兽首高昂,双目怒睁,牙齿琢刻锋利而内敛,极其威武有神,王者风范由然而生。大英博物馆藏有此类法华彩捏塑穿花龙纹饰件,见附图。


1515 明 三彩元始天尊

尺寸:高50.5cm

估价:RMB 120,000-180,000


说明:素三彩的釉彩以黄、黑、紫为主,不用红彩,色调冷艳素雅,故称“素三彩”。明代素三彩是在唐宋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瓷器烧制技术的提高, 御厂改用素烧瓷胎代替以往的素烧陶胎。这一变革不仅进一步增大了“素胎”的致密硬度, 同时也提高了成品的精美程度。此尊坐像整体颜色淡雅柔和,老君发髻上梳,面庞方圆,额部高广,嘴含微笑,蓄有三缕长髯,为此庄严安详的容貌再添几分儒雅气质。身穿道袍,衣褶层层相叠,富有写实美感。老君倚坐于法座之上,与底座及背光合为一体,其上雕饰动物与卷云纹,衬托太上老君的道岸风清之容。艾弗里?布伦戴奇(Arery Brundage,1887-1975)藏有一件明代素三彩元始天尊坐像,后辗转至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高度较本品更高,装饰更加繁复,可资比较。


1516 明 三彩观音坐像

尺寸:高36cm

估价:RMB 110,000-150,000


说明:法华器的烧制始于元代,流行于山西蒲州、泽州地区。其制法是在陶胎之上,用立粉法装饰,通体施以珐华彩釉,烧制而成。明代永宣时期,景德镇始烧瓷胎法华器,直至清末延烧不断。此观音坐像,通体施以黄、绿、蓝等釉彩,色彩明艳绚丽。观音发髻盘起,头戴风帽垂肩。修眉细目,直鼻小口,面容沉静。手捧净瓶,跏趺坐于莲台之上。


1517 清乾隆 仿哥釉双耳炉

尺寸:高8.1cm;直径12.4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清乾隆朝所用仿古瓷中汝、官、定、钧、龙泉等色釉中,当属哥釉仿制最为成功,神形兼备,釉似胎随,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本品仿宣德炉器制,器身施仿哥釉,釉面有较大的开片纹,交错迂回,自然而然,纹理浑然天成。此炉系肃亲王善耆所藏旧物,之后,善耆将女儿显玗(即川岛良子)过继给川岛浪速为其养女,此物亦作为养育费赠之。再后,川岛以此为礼馈赠于宁仓次郎。


1518 明 仿哥釉冲天耳三足炉

尺寸:长12.5cm;高6.8cm

估价:RMB 180,000-250,000


说明:本品为明代慕古之作,炉式端庄古朴,上立冲天双耳,下承三只矮足。通体施仿哥釉,釉色滋润腴厚,犹如凝脂,静穆古雅,周身纹片纵横,飘逸流畅,深者呈黑褐色,浅者则为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二色交织,遂称“金丝铁线”。


1519 清初 紫檀笔筒 

尺寸:高11.1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笔筒以紫檀为材,呈倭角四方形,造型简洁沉稳,本身纹理和色泽更显得此器素雅大方。


1520 清乾隆 紫檀镂空西番莲纹高足束腰座

尺寸:高11.2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木座取紫檀为材,木质坚密油润,表面密布牛毛纹。整器作椭圆状,圆形台面置云纹双耳,中心刻镂空西番莲纹。台面下设镂空高束腰,镂刻缠枝花纹于其上。下承浮雕覆莲及云纹牙板,内收座腿下接外翻云足及托泥。


1521 清乾隆 釉里红穿花龙纹小罐

尺寸:长12.5cm;高9.5cm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说明:本品造型小巧,浑圆端庄,纹饰、发色皆以明初釉里红为蓝本,色调纯正,红白相映,典雅清丽。肩、胫处绘一周莲瓣纹,器腹满绘穿花龙纹。布局紧凑饱满,繁简有度。


1522 清嘉庆-道光 青花江崖海水云龙纹大卷缸

尺寸:高52.1cm;直径70.6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说明:此缸形制硕大,造型古朴端庄,外壁满绘云龙赶珠图案,近足处饰一周海水江崖纹。云龙凌驾于汹涌浪涛之上,两只身作弓形,另两只引颈回首,霸气长吟,形态威武矫健,其间缀饰火焰及云纹,刻画生动传神,布局疏朗不失严谨。北京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内有与此件拍品相类陈设,见载于《故宫经典?清宫生活图典》故宫出版社,页473。


1523 清乾隆 青花折枝瑞果纹灯笼瓶

尺寸:直径19.2cm;高36.5cm

估价:RMB 160,000-200,000


说明:灯笼瓶的造型源于明初,清乾隆以后颇为流行。除青花器外,尚有粉彩、釉里红、炉钧釉等品种。本品腹壁两面分别饰折枝蟠桃纹及石榴纹,均有吉祥寓意,石榴多子,桃实长寿。颈部辅以如意云纹、缠枝花卉、莲瓣等多层纹饰,并以弦纹相隔,装饰有异于常见器制。乾隆朝灯笼尊多绘松鹿、瑞兽、山水人物等题材,此器主饰花果纹,且绘工精湛,发色纯正,实属难得。


1524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小尊 (一对)

尺寸:高8.1cm

估价:RMB 400,000-8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本品内壁白釉匀净,外壁纹饰自上而下依次为如意云纹、缠枝花卉、连续回纹、如意云纹、缠枝莲花、莲瓣纹及卷草纹,装饰繁缛,层次分明,为乾隆官窑经典之作。成对传世,品相完好,颇为难得。


1525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如意披肩蕉叶纹折肩云耳盘口尊

尺寸:高33.8cm

估价:RMB 3,500,000-5,000,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说明: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选料奉造,极其精雅”,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上又一个新的颠峰。清人蓝浦在其《景德镇陶录》中提到:“陶至今日,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而御窑监造,尤为超越前古……”以此来评价雍正官窑,当属公允之论。


1527 清乾隆 御制青花西番莲双龙“≡”印如意双耳乾坤抱月瓶

尺寸:长28cm;高36.6cm

估价:RMB 2,000,000-3,5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印款

说明:天子印信

清高宗继承康熙、雍正盛世余绪,在位六十余年中,两平准噶尔,一定回部,再扫金川,一靖台湾,一入缅甸,一复安南,两胜廓尔喀,他将这些事迹合称“十全武功”,并志得意满地自号“十全老人”。乾隆一生不仅政治上功绩斐然,对艺术的审美鉴赏也令人称道。他酷爱珍宝文玩,王公大臣投其所好,极力搜罗献贡,使皇宫成为了盈千累万的文物收藏地。翻阅清高宗御制诗集,有关吟咏珍玩的诗作不胜枚举,特别是对名画法书,乾隆帝钟爱有加。政事之余,展卷观赏,兴之所致常挥笔题赞,宫中收藏的大量名画,多留有他的墨迹、钤章。此类印章在乾隆宝玺中不一而足,如“机暇鉴赏之宝”、“乾隆御赏之宝”、“内府书画之宝”、“鉴古”、“学古有获”等。他在体验、咀嚼作品意境的同时,亦挖掘出其内在的艺术魅力,以求“绘月有色水有声”,在欣赏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正因如此,乾隆帝对于古代文化艺术品的整理尤为重视,在位期间,钦定、编纂、刊刻了大量有关古代文化艺术品的着录书目,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凡是被着录书目收入的作品,特别是绘画、法书,都要铃盖相应书籍的印章,作为皇宫收藏的标志。


1528 清乾隆唐英古柏堂家刻本

尺寸:25.1×16.3cm

估价:RMB 320,000-400,000


说明:孙孟延旧藏《陶人心语》全五卷、《续选》二卷、《可姬小传》一卷(附翁连溪题字)

2函10册 竹纸 线装

钤印:山左古任城孙氏孟延鉴赏书籍字画印,济宁孙氏兰枝馆藏,孟延秘玩,孟延戊戌考阅

此书为唐英自刻诗文集,全书五卷续选二卷附可姬小传一卷,二函十册全。书名“陶人心语”者,盖因唐英在江西景德镇督陶政最久。卷一古体诗十七首;卷二五言律诗六十六首;卷三七言律诗六十一首;卷四七言绝句二十二首附词六首;卷五杂着十八篇。续选卷一收古体诗、律诗三十七首;续选卷二收绝句二十八首。附可姬小传一卷,可姬,张姓,唐英之妾,因产子亡,年二十三岁。

按《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公藏着录,此集内容分“陶人心语、陶人心语续选、可姬小传”三部分,陶人心语有六卷、五卷之别;续选部分则有二卷、四卷、十卷、十二卷之分,盖随刻随印故,卷次、内容皆有差异。此本正文五卷、续选二卷,是最早刻印的本子,也是市面所见唯一一部最早的版本,国家图书馆有十卷本与此不同。


1529 清嘉庆 粉彩松石绿地缠枝花卉开光御制诗文海棠洗

尺寸:长15.8cm;高2.3cm

估价:RMB 230,000-300,000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说明:清嘉庆?粉彩松石绿地缠枝花卉开光御制诗文海棠洗

洗呈海棠花式,底心海棠开光内书嘉庆御题诗文:“佳茗头纲贡,浇诗月必团。竹炉添活火,石铫沸惊湍。鱼蟹眼徐漂,旗枪影细攒。一瓯清兴足,春盎避轻寒。”描绘了寒夜皇帝品览新茶之情景。下落“嘉”、“庆”朱文印两方。开光之外,于松石绿地上满绘缠枝莲纹。诗画交错有序,相互辉映,颇具情趣。


1530 清嘉庆 粉彩庭院婴戏图印泥盒 (一对)

尺寸:直径11cm;高5.5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说明:本品盖上开光内以白釉为地,绘婴戏图案,余处皆施黄彩,上绘粉彩缠枝莲花纹,画意精细写实,色彩艳丽纯正,纹饰繁缛且不失秩序。此器以黄地粉彩配开光婴戏题材,绘于盒盖之上,颇为鲜见,延续了乾隆时期御窑粉彩器精益求精的治器水准。


1531 清道光 蓝地洋彩云龙纹大筒瓶

尺寸:高108.1cm;直径27.3cm

估价:RMB 700,000-900,000


说明:瓶呈筒形,体量硕然撼人。器身蓝地洋彩绘云龙纹,六条闹海蛟龙,姿态各异,叱咤腾飞于灵芝云纹间,周围缀饰八宝纹。近足处施绿彩,勾绘海水纹。整器色彩浓丽有层次,画工端整,带有浓郁宫廷气息,为道光洋彩佳品。洋彩发端于康熙末年,极盛于乾隆,洋彩装饰亦是自乾隆朝起开始流行。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两例,与本品龙纹画法、布局相类,皆属御窑佳器。其一为乾隆青花加彩九龙瓶,收录于《嘉庆君游台湾-清仁宗文物特展》,页279,图III-28;其二为嘉庆洋彩黄地九龙洗,收录于《清康雍干名瓷特展》,图85。


1532 清光绪 松石绿地墨彩花鸟纹大卷缸

尺寸:直径46cm;高31.3cm

估价:RMB 250,000-300,000


说明:本器体型硕大,以松石绿釉为地,墨彩绘菊花、秋葵图案,枝叶繁茂,上有喜鹊穿飞。留白之处属“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双款。“天地一家春”为圆明园内一处建筑名称,曾为慈禧所居,这一款识是光绪朝慈禧专用器物款。“大雅斋”是清代御瓷堂款,亦见于光绪时期慈禧御用器。整器绘制工细,纹饰饱满,在典雅中透出一种富贵华丽之感,代表了光绪时期宫廷瓷器的制作水准。故宫储秀宫内旧藏一件松石绿地大卷缸,装饰与本品相同,刊见《明清宫廷家具》,图377。


1533 清乾隆 松石绿地粉彩缠枝宝相花纹大炉

尺寸:长 40.2cm 高 47.7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此器制式端庄大气,肩置对称冲天大耳,因与炉身结合形似朝冠,故曰朝冠耳炉。通体以松石绿釉为地,粉彩装饰缠枝宝相花纹,口沿、朝耳外缘辅以回纹为饰。整器纹饰布局繁而不乱,绘工清新自然,设色娇妍明丽,处处彰显乾隆官窑彩瓷之华贵堂皇。


1534 清乾隆 绿地粉彩百子闹春图瓷板 (一对)

尺寸:长34.8cm;宽124.6cm

估价:RMB 1,100,000-1,500,000


说明:此器主板以绿彩为地,通体满绘百子闹春图,画中山青水绿,孩童们三五成群,有的敲锣打鼓、舞龙欢闹,有的坐于楼阁中观看,描绘细腻生动,故事性极强。上部彩绘“福庆吉祥”,下部绘“双凤衔寿”,整器色彩华丽丰艳,寓意美好。


1535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八仙图小碟 (一对)

尺寸:直径8.9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养和堂制”楷书款

说明:青花釉里红八仙人物图器是清代官窑的名贵品种,八仙祝寿寓意美好,因而成为瓷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本品碗心双圈内以青花绘寿星,身旁仙鹿口衔灵芝,背景青花绘祥云缭绕,以釉里红绘海水波涛。外壁绘青花八仙图,八仙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或立于法器之上,或骑于神兽之背,手捧随身宝器吹舞,各显神通。


1536 清中期 粉青釉仿青铜纹铺首花插 (一对)

尺寸:高10cm

估价:RMB 30,000-80,000


说明:此器系仿商周青铜尊形,精巧成双,浑圆敦庄,肩部贴附三衔环,周身堆贴三道绳纹为饰,慕古之余,亦有创新。通体饰粉青釉,釉面素洁,色泽淡雅怡人。双尊可用作插花之器,置于文房案头,端秀典雅,别有古趣。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一例红釉小尊,形制与本品相仿,详见《La Chine des porcelaines》,图27。


1537 清乾隆 仿石纹釉捏塑螭龙撇口荸荠瓶

尺寸:高31.8cm

估价:RMB 320,000-400,000


说明:本品通体施石纹釉,捏塑螭龙一只,盘踞赏瓶之颈、腹,不加过多雕琢,自然随意,灵动传神。釉上石纹肌理犹如洞石之奇谲,似真亦幻,缀彩于螭龙之上,如入飘渺,神游物外。此种釉彩装饰为唐英所钟爱,其自制瓷作品中使用甚多,是唐窑私物的最重要风格之一。


1538 清乾隆 仿哥釉凸弦纹橄榄尊

尺寸:高17cm,直径17.2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器物的仿古之风始于宋代,发展至乾隆朝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此尊出自乾隆早期御窑厂之作,制式精巧秀气,釉面具有宋时哥釉的酥润质感,遍身细密的开片纹大小相间,纹路或深或浅,颇具宋代金丝铁线之风韵。圈足露胎处为黑褐色,力求追摹“铁足”之效果。私人收藏一张郎世宁所绘瓶花图中的花器与此件形制一致,见附图。


1539 清嘉庆 青花串枝花卉纹纸槌瓶

尺寸:高30.6cm

估价:RMB 550,000-650,000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说明:此器造型似洗衣所用的木棒槌,故名。口、足处皆饰蔓草纹,颈、肩分别饰折枝牡丹及垂瓣纹。腹部分为八个开光,以莲花及梅花垂直花串互为间隔,其中梅花开光四角加饰如意纹。棒槌瓶形制为清代特有,嘉庆时期制式基本沿袭乾隆一朝,无大变化。同品可参见南京博物院藏,见于:《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页239,图239;天民楼亦藏有一件乾隆时期青花串枝花卉纹棒槌瓶,刊载于《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美术馆,页204,图85。


1540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六方贯耳瓶

尺寸:高44.8cm

估价:RMB 680,000-8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

说明:此六方瓶器型出现于雍正时期,是清代官窑的典型造型。《清档》载:“乾隆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唐英将照样烧造得青花白地双耳六方花尊改款式耳子四件,并样一件送京呈进。”文中所指即为此器型。本品两侧置贯耳,通体满饰青花纹饰,晕散效果恰到好处。


1541 清乾隆 冬青釉描金云龙纹朝冠耳炉

尺寸:高23.2cm;直径24.4cm

估价:RMB 1,100,000-1,5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朝冠耳炉出现于明代,初为铜炉形制,清代官窑亦有仿烧,尤以乾隆时期所作者釉色繁多,纹饰精美,此器即为其中典型。清官窑朝冠耳炉造型较为统一,皆盘口束颈,鼓腹三足,肩上出一双朝冠耳,此炉之特色在于豆青釉上以金彩描画双龙戏珠纹,其纹饰华丽繁复为同类型器中罕见。描金技法在乾隆时期广为应用,此期金彩皆以金粉制成,色泽鲜亮。此炉通体描金,用金不惜成本,极具乾隆瓷器之奢华风格。


1542 清早期 铜错金银饕餮纹大提梁卣

尺寸:高66cm;长31.8cm;宽27.7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此器仿自三代青铜器中的卣,从《博古图录》中可考。卣为青铜盛酒器,此提梁卣造型仿制规矩,做工考究,深得上古遗风。器体厚重,颈两侧设置活络提梁,提梁两端作兽首形。口微外撇,腹壁圆曲,垂腹明显,圈足底部外撇作高阶状。器盖子母口,盖中央设抓钮,其盖面、腹部饰兽面纹,盖侧边、器颈、足部饰蝉纹及带寿字的变形兽面纹,局部错金银,十分华丽。器身所装饰的兽面纹仿古,而寿字则是本朝流行纹饰,既追慕古风,又包含吉祥意义仿古而不泥古,别出心裁。


1543 清乾隆 霁红釉碗

尺寸:直径19.3cm;高8.3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瓷碗敞口,直腹下收,外壁满施霁红釉,口沿处留一道灯草边,与内壁白釉自然融合。霁红釉为清代仿宣德红釉所作,色调多深沉,以釉色均匀、烧成难度高而着称。此器造型端正,发色纯正,为其中佳作。


1544 清乾隆 霁红釉盘

尺寸:直径16.4cm;高3.3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瓷盘直口,弧腹,下承圈足,内外皆施霁红釉,釉色鲜艳,釉面隐现橘皮纹,仿自宣德红釉器,盘底罩透明釉,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外壁釉不及底,在足沿露出白圈,与口沿灯草边相呼应,颇为雅致。


1545 清雍正 青花万寿锦纹寿桃盘 (一对)

尺寸:直径21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说明:此盘器制周正,发色清新淡雅。内底心绘双桃,周绘四方锦与如意云捧寿桃纹,外壁饰四方锦纹装饰带。四方锦纹是集三种常见吉祥纹样,即两方相叠的方胜纹、卐字纹、连环往复的结纹于一体的复合纹饰。以此纹样装饰于瓷器之上者,甚为鲜见。南京博物院一例青花方胜桃纹碟,除尺径外,与本品相较无二,着于《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页175,可资比较。


1546 清嘉庆 青花缠枝花卉开光御制诗文海棠洗 (一对)

尺寸:长16.1cm;宽12.2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说明:洗呈海棠花式,浅腹平底,下承四足。底心海棠开光内书嘉庆御题诗文:“佳茗头纲贡,浇诗月必团。竹炉添活火,石铫沸惊湍。鱼蟹眼徐漂,旗枪影细攒。一瓯清兴足,春盎避轻寒。”描绘了寒夜皇帝品览新茶之情景。文后落“嘉庆丁巳小春月之中澣御制”款,即嘉庆二年(1797)十月中旬,应为嘉庆早期御瓷。下落“嘉”、“庆”朱文印两方。开光之外,内外壁满绘缠枝莲纹。本品诗文工整,绘画严谨,延续了乾隆御窑精工细作之水准,可谓嘉庆青花器之佳作。


1547 清雍正 青花仙芝纹双蝶耳花口杯 (一对)

尺寸:直径8.5cm;高3.9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说明:清代康雍干三朝仿古之风犹盛,所仿宋、明官窑瓷器品类极丰富。本品为明宣德官窑的经典器型。花式杯口,两侧置蝶形耳,与曲线优美的杯体相得益彰。杯壁内外皆以青花勾勒灵芝花卉纹,局部施点染技法以模仿前朝青花发色。此器工、彩皆属上乘,署雍正款识者存世颇少,且成对留存,十分难得。景德镇明宣德官窑出土有相类器物,收录于《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鸿禧美术馆,页24,图13。


1549 清雍正 粉彩花蝶纹碗

尺寸:直径14.2cm;高6.7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说明:本品造型秀美,以温润白釉为地,彩绘折枝花蝶纹。花开争妍,蝴蝶闻香袭来,内底亦绘折枝牡丹一朵,构图疏朗简洁,施色柔丽清雅。雍正粉彩装饰图案常见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纹等,画风深受恽南田没骨法的影响,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1550 清乾隆 粉彩折枝三多瑞果纹杯

尺寸:直径9.7cm;高6.5cm

估价:RMB 30,000-80,000


款识:“彩华堂制”楷书款

说明:此对小碗器制优雅,娇巧怡人,胎釉浑然一体,温润如玉,其画意精美绝伦,外壁描绘粉彩折枝蟠桃、枇杷、荔枝纹,寓意“多寿多福多子”。画中硕果细叶,疏密有致,诸彩相配,殊得妙韵。底款红彩双圈楷书“彩华堂制”款。


1551 清雍正 五彩高士图卧足小杯

尺寸:直径6.8cm;高3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说明:清代雍正时期的瓷器,人们多提“粉彩”,然涉及此一时期五彩瓷则感生疏,其实,雍正朝御窑厂生产的五彩瓷亦具新姿,一变浓艳为淡雅,纹饰化繁为简,极为雍容典雅。本品器型小巧隽秀,外部彩绘高士图。老者着宽袖长衣,倚石抱松,若有所思,人物姿态自然生动,描绘入木三分。整器画面简洁疏放,色彩清淡而温润,仅敷深、浅绿彩,渲染出文人怀古的高雅意境。


1553 清雍正 粉彩花卉锦地镂空狮钮四方熏炉

尺寸:高22.7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说明:炉身四方,通体皆施锦地粉彩,由炉盖、隔层、炉身三段组成,上置一踏球狮钮,炉盖及隔层各面皆作镂空纹饰,炉身出沿满绘菊纹。立面以浮雕技法仿镂空花纹,填彩精密。整器风格清新,雕工精湛,玲珑雅致,展现出清宫陈设的华丽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红绿描金龙钮四方熏炉,与本品形制相类,均施以镂雕工艺,可作参考,着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清盛世瓷选粹》,紫禁城出版社,图47。


1554 清康熙 素三彩折枝花卉赭绿云龙纹大盘

尺寸:直径35.3cm

估价:RMB 200,000-400,000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载:“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与明代素三彩器相比,清代御窑厂制作更趋细致。康熙时期,御窑瓷匠借鉴五彩瓷绘,创制出以黑彩勾勒轮廓的新素三彩,为后世沿用。本品造型周正,施黄釉为地,色彩明艳鲜丽。盘内底心以赭、绿双彩绘一对“喜相逢”式云龙纹。四周牡丹、茶花、梅花等花卉相间排列。外壁绘云龙赶珠纹,颇具动感。


1555 清光绪 青花海水云龙纹铺首衔环大盖瓶 (一对)

尺寸:高141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说明:本品硕大无比,盖顶踩球狮钮,瓶肩两侧贴饰兽首衔环。通体青花为饰,发色沉稳,绘工细腻精湛。主绘双龙戏珠纹纵贯瓶腹,两只云龙气势威凛,腾跃于海水江涛之上,云彩、火焰穿饰其中,整体布局疏放有致。此器庞然撼人,烧制尤为不易,且成对传世,颇为难得。


1556 清同治 宝石蓝釉玉壶春瓶 (一对)

尺寸:直径18.5cm;高29.6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款识:“大清同治年制”楷书款

说明:霁蓝釉为袭承宣德蓝釉烧制而成的高温釉,以釉色静穆、光亮而闻名,又称宝石蓝釉,《陶成纪事碑》中称其为“仿宣窑霁青”。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有单一色釉,亦有暗刻花纹及描金彩,常见造型仍陈设用瓷为主。本品为经典玉壶春瓶制式,釉面平净,色泽幽蓝深邃如宝石。同治朝历经十余载,御窑厂制瓷日渐凋敝,所出佳器传世寥寥,然此瓶无论做工、发色,与本朝霁蓝釉器相较,当属上品,且成对保存,实属难得。


1557 清康熙 霁蓝釉觚式笔海

尺寸:直径25cm;高28cm

估价:RMB 550,000-600,000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霁蓝釉,又称祭蓝、霁青、积蓝。宣德时期蓝釉烧造工艺娴熟,釉面光润,色泽纯正,又被成为“宝石蓝”,并被后人推为宣窑中的上品,清《南窑笔记》载:“宣窑……又有霁红、霁青、甜白釉三种,尤为上品。”康熙一朝,极尽工巧,其釉色可与宣窑“宝石蓝”相媲美。笔筒仿商周青铜觚之造型,宽硕端庄,釉面不流不裂,色泽深沉如深海,光洁朴雅,藏贵于器。本品霁蓝发色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御赐纯一堂藏”款霁蓝釉盉碗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系郎廷极主持景德镇窑务时所烧。


1558 清光绪 粉彩百鹿尊 (一对)

尺寸:直径27.8cm;高37.1cm

估价:RMB 330,000-4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百鹿图始见于明万历的瓷罐上,将百鹿图绘于鹿头尊上则始见于乾隆朝。本品出自光绪御窑之手,肩部附双螭龙耳,有乾隆朝遗韵。器身以粉彩绘山水百鹿图,画中鹿群交织,或奔跑、或觅食、或嬉戏,或小憩。鹿与“禄”谐音,百鹿即“百禄”,取高官厚禄之意。器周衬以参天古树、山峦叠嶂、瀑布溪流,充满静谧安详的田园气息。器底仿写乾隆篆书款识。此尊造型大气端庄,绘工精湛,与本朝同品相较当属上品。


1559 清乾隆 青花松鹿图瓶 

尺寸:高26cm

估价:RMB 180,000-250,000


说明:本品造型挺拔隽秀,胎轻体薄,釉面光润雅洁,上以青花彩釉作画。古松参天,树荫之下雌雄双鹿,相互依偎嬉闹,天边一只蝙蝠凌空盘旋,画中集“蝠”、“鹿”、“松”三种纹饰于一身,蕴含“长寿富贵”之吉祥寓意。整器笔触精妙写实,树皮表面的阴阳色差以及鹿体的线条勾勒,可见其绘法融汇了西洋工笔,令人耳目一新。


1560 清乾隆 孔雀蓝釉模印夔龙蕉叶纹出戟美人觚 

尺寸:高27cm

估价:RMB 580,000-800,000


说明:据《呈贡档》,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九江关监督(奴才)依龄阿恭进:……翡翠美人觚成对(交御兰芬)……”可知孔雀蓝釉花觚时称“翡翠美人觚”。

此器仿自青铜觚造型,四面出戟,古雅高远,器身尽施孔雀蓝釉,釉质明润亮泽,匀净纯美。腹部上下凸模印仰俯蕉叶纹,中为夔龙纹,皆源自商周青铜器图案,即唐英所谓“制不越尊罍彝鼎”(参阅《唐英瓷务年谱长编》,傅振伦、甄励编,载入《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2期)。


1561 清乾隆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

尺寸:高25.9cm

估价:RMB 260,000-35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清代景德镇仿烧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釉色品种。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可谓乾隆时期的代表佳作。诚如本品,器型周正隽秀,釉色纯美深沉,正如古人所赞“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最美目”,器釉形意相合,极富天然韵致。


1562 清乾隆 铁骨大观釉瓜棱式贯耳瓶

尺寸:高27.6cm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乾隆早期官窑基本沿袭了雍正的美学意趣,如雍正皇帝喜好将一种器型赋予多种色釉来装饰,达到“同形而异彩”的表现效果,此种雍正御窑特色即在本品上得到了延续。此器精巧雅致,仿古代投壶式样。通体罩施仿宋官釉,釉质莹润,开片纹路自然。圈足露胎处色呈黑褐,以摹“铁足”。


1563 清康熙 青花夔凤纹摇铃尊

尺寸:高18.8cm

估价:RMB 120,000-150,000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

说明:摇铃瓶,亦称摇铃尊,其名全然来源于形,做乘酒之用。本品釉面滋润莹洁,青花发色艳丽,颈、腹部青花绘对称夔凤纹,凤首低垂,啄衔玉环,凤身变形夸张。此种器形亦有釉里红装饰,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有大量烧造。就其制作工艺而言,由于古代柴窑烧制的条件下,极易产生变形,成品数量较少,故此种器物为康熙年间珍贵的官窑品种。与本品相似之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此形制另有釉里红例,可见于上海博物馆、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


1564 明崇祯 青花人物故事图笔筒

尺寸:高16.2cm


说明:笔筒通景以青花绘饰人物故事图案,一面绘武士及侍从,另一面为两位官人,背景衬以洞石草木,水波流云。口沿及近足处暗刻卷枝纹、弦纹一周,俗称“暗花边”,此种装饰手法在天启、崇祯时期颇为流行。器底琢刻“汪绍唐记”四字楷书款。笔筒通景以青花绘饰人物故事图案,一面绘武士及侍从,另一面为两位官人,背景衬以洞石草木,水波流云。口沿及近足处暗刻卷枝纹、弦纹一周,俗称“暗花边”,此种装饰手法在天启、崇祯时期颇为流行。器底琢刻“汪绍唐记”四字楷书款。


1565 清康熙 青花披麻皴山水人物笔筒

尺寸:直径18.2cm;高15.7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说明:此拍品胎质细密,造型稳重,内外施白色釉,釉色白中带青;筒壁以青花为颜料,遍绘通景山水人物图,青花发色苍蓝,浓淡错落。康熙时期的景德镇工匠已经纯熟掌握了钴料的呈色技术,烧出了被后世称为「翠毛蓝」的康熙青花,这种多色的青花层次分明,又有「五彩青花」之称,此件拍品及为多色青花成品。


1566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六方委角大花盆

尺寸:长54cm;高36.5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花盆造型硕大稳重,六方倭角式,底承高足。整体以青花为饰,沿上满绘夔凤穿花纹,腹部六面满绘人物故事图,描绘一幅幅高士隐逸世外的山水画卷。高足上绘一周蕉叶纹。笔触细腻,画面写实,青花发色清雅。此类山水人物题材花盆于康熙御窑中屡见不鲜,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下》,故宫出版社,页738、748、754,可资比较。


1567 清康熙 青花通景十八学士图笔筒

尺寸:直径18.6cm;高15.5cm

估价:RMB 280,000-380,000


款识:“成化年制”楷书款

说明:唐太宗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十八人并为学士,命阎立本画像,谓之“十八学士图”。本品题材便出自于此,表达了士人学子对功成名就的期盼。笔筒外壁以青花通景描绘十八学士图,表现高士于庭院间会友听琴、观书品画、赏景弈棋之场景。以竹石卉草为伴,以琴棋书画为侣,文人学士或含笑抚琴,或端坐倾听,或下棋对弈,人物神态各异,描绘生动细腻。整器造型周正,线条简洁大方,青花成色鲜艳,实为康熙青花之隽品。


1568 清康熙 青花翠毛蓝山水人物纹棒槌瓶

尺寸:高46cm

估价:RMB 180,000-250,000


说明:棒槌瓶为康熙时期新创,因其形似棒槌而得名,此瓶短颈丰肩,造型挺拔,是清代棒槌瓶的标准样式。通体青花装饰,鲜丽明快,层次分明。口沿绘三角纹,颈部绘如意纹。青花器腹主题纹样为山水图,重山叠嶂、飞瀑流泉、渔夫泛舟、文人漫游,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画面构图繁复,笔法灵活,山石采用清代康熙朝流行的分水画法绘成,浓淡相宜,如若水墨画一般在瓷器上尽情挥洒。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有类似作品,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下》,故宫出版社,页636-639,图314.


1569 明崇祯 青花钟馗图花觚

尺寸:高44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说明:崇祯时期是明末清初陶瓷的顶峰时期,创烧出“筒式花觚'的新造型 。诚如本品,花觚口沿处暗刻缠枝叶纹,器腹上端青花绘'喜从天降”题材,图中钟馗手持宝剑,小鬼手捧贡品,颇显恭顺,身旁瑞鹿温驯可爱。天空盘旋蝙蝠一只,意为福从天降,洪福当头。图下绘缠枝莲及蕉叶纹各一周。画意吉祥,笔触细腻,具有浓厚的版画韵味。


1570 明崇祯十一年 青花钟馗图筒瓶

尺寸:高45.7cm

估价:RMB 650,000-800,000


说明:本品为经典明末清初筒瓶制式,造型挺拔,青花艳丽明快。颈部绘蕉叶纹,长短错落排列,器腹绘钟馗题材。钟馗身着宽衣长衫,手持长笏,巾首蓬须,神态霸气凛然。身前童子手握折枝梅干,身后妖仆一只双手捧琴,另一只肩托宝剑,人物描绘形神兼备,生动逼真。周身衬以蕉叶、洞石、草木。留白处题识“戊寅春日写为玉树轩”。玉树轩为明代万历贡生谢兆申所创书舍,谢氏喜交友和收购异书,其藏书范围广泛,对坟典丘索、经纬留略、稗官琐语,无不收录。积先后所藏至6万卷,多秘册珍本。


1571 清乾隆 窑变釉石榴尊

尺寸:高18.4?直径14.3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石榴尊作五瓣花口,通体施窑变釉,以红釉为主,釉色凝润莹亮,灿若晚霞,其间融入丝缕蓝釉,平添清幽淡然之感。窑变釉属高温釉,仿宋钧窑釉色。康、雍、干三朝,帝王崇古进而摹古,宋代钧窑之瑰丽釉色甚得其心,故自雍正起便开始仿烧。


1572 清雍正 霁红釉玉壶春瓶

尺寸:直径18.2cm;高32.4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霁红釉是清代景德镇官窑仿制明永宣红釉所创烧的品种,因曾用于祭祀,故又有“祭红”之称。本品胎轻体薄,形制规整,以流畅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霁红釉层均匀肥厚,釉色纯净深沉,浑然一体。


1574 紫定撇口盏

尺寸:直径12.1cm;高5.4cm

估价:RMB 30,000-80,000


说明:“紫定”即指定窑烧制的酱色釉器物,它与墨定均被视为定窑瓷品中的名贵器种。其发色除酱黄之外,尚有酱红、酱紫、黑褐等色。此盏撇口,形制玲珑,口沿及圈足无釉,露出细白胎体。器身无他修饰,满施酱色釉,色彩由浅渐深,过渡自然,莹亮匀净。


1575 黑定束口大盏

尺寸:直径15.5cm;高7.4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说明:进入宋代上层社会饮茶与斗茶风盛行。斗茶用半发酵的茶饼,置茶碾中碾成细末,放入碗中以初沸之水点注。水面随即浮起一层白沫。用黑盏盛茶便于观察白色茶沫。斗茶之法,首观其色,次观其汤。以清白胜黄白,观色品评高低,视汤华分输赢。蔡襄《茶录?茶器》载:“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宋徽宗赵佶颇爱与群臣斗茶,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中亦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由于皇家贵族和文人雅士的喜好,斗茶之风风靡全国,因此社会的需求大大促进了黑釉盏的发展。


1576 紫定模印花卉莲瓣团花纹茶碗 

尺寸:高5.4cm;直径13.7cm

估价:RMB 30,000-80,000


说明:“紫定”即指定窑烧制的酱色釉器物,它与墨定均被视为定窑瓷品中的名贵器种,亦被作为斗茶之盏。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反映了当时斗茶盛况,其中两句诗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即指定窑烧制的酱褐色茶盏。本品造型隽秀端庄,采用覆烧工艺,芒口无釉,胎土细腻洁白。通体施酱色釉,于内壁薄胎之上模印牡丹及折枝花卉纹,纹理清晰易识,画面紧凑却不凌乱,可见模印技艺之高超。


1577 乌金兔毫束口盏 

尺寸:直径12.5cm;高6.8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说明:建盏束口,里外均施黑釉,釉面泛五色光晕,包浆自然醇厚。金褐色毫丝丝垂流,层次丰富。点茶其间,击拂茶水,所得茶面细沫,白黑相映,至雅至美。圈足露胎,胎色黑而坚致。


1578 乌金釉银毫束口盏

尺寸:直径12.3cm;高6.8cm

估价:RMB 120,000-180,000


说明:宋代盛行点茶、斗茶之风,被上层贵族被视为“雅玩”。斗茶讲究茶水的颜色和汤花,为衬托白色茶汤及识别水痕,以黑盏承茶方便辨别输赢。诚如本品,其釉色乌黑亮泽,当为茶具上品。此盏撇口,内外壁皆施乌金釉,垂釉自然,古穆可人。内壁银毫线条丝丝毕现。底部露胎,刻“三五”款,胎色铁褐,淘洗颇为精练。


1579 定白柳斗杯 

尺寸:直径11.3cm;高7.2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柳斗是用柳条或藤条编织的用来盛放谷物的工具。本品造型精巧新颖,满施白釉,窑工摹仿柳斗之形,先制瓷坯,再临摹其柳条编织的图案,在半干的素胎上,刻出柳条花纹,入窑烧制而成。纹理繁密清晰,千差万别,摹制极为生动逼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一例白釉柳斗杯,1969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静志寺塔基,详见《中国定窑》,中国华侨博物馆,图79。


1580 白釉翰林款罐

尺寸:直径17cm;高19cm

估价:RMB 80,000-150,000


款识:“翰林”刻款

说明:此罐造型饱满简素,胎釉洁白无疵,无多余刀笔缀饰,藏雅于器,堪称上品。外底无釉,镌刻“翰林”二字。署“翰林”款识的白瓷是唐代邢窑专门为宫廷烧造的贡品,其年代当在开元以后,唐朝灭亡后不复烧造。玄宗开元初年,设置翰林院,此后翰林学士的权任加重,直至被称为“内相”。


1581 明初 钧窑天青釉“九”字款大罐

尺寸:高25.9cm

估价:RMB 1,700,000-2,000,000


说明:宋代钧窑名贯遐迩,为北宋时期贡御宫廷用瓷的窑场之一,其瓷之釉色是在唐代长沙窑红彩釉和鲁山花瓷“唐钧”基础上创烧出的窑变釉新品种。按釉色可分为天青、天蓝和月白,或于天青、天蓝、月白釉上施以紫红色斑,又有玫瑰紫、海棠红等铜红窑变釉。此罐造型规整,通体施月白釉,色泽淡雅,匀净润洁,胎重釉厚,颇具明代官钧雍容庄重之气。皇室定烧珍品,底部通常刻有数字一至十,以示型号大小,本品外底镌刻数目“九”,应为大型标识。钧窑大器烧制尤为不易,且传世罕见。


1582 白定模印莲瓣花卉纹小罐 

尺寸:高8.6cm;直径10.6cm

估价:RMB 250,000-300,000


说明:定窑属五大名窑之一,初为民窑,在北宋中期以后开始烧造宫廷用瓷,有七百余年的烧造历史。装饰手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此罐精巧简雅,器上罩施白釉。以印花法模印菊花纹于肩、腹部,近足处浮雕错落莲瓣纹,印、刻工法俱精。


1583 白釉模印道教人物纹盘 

尺寸:直径20.4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此盘折沿花口,又统称百褶盘。通体施白釉,质地细密轻薄,釉色白中泛黄,呈现象牙一般的质感。盘心模印道教人物图,画面疏朗,简洁而优雅。


1584 白釉轮花小盘

尺寸:直径9.4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此类花口盘多仿自当时流行的金银器皿造型。整器呈六曲花口形,造型简约大方。内外均施象牙色白釉,无多余缀饰,釉面光润平滑,极为温婉素雅。


1585 白釉折沿盘

尺寸:直径12.5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本品器型简朴而不失庄重,胎轻体薄,通体施白釉,釉面匀净细润,微呈象牙色,给人以恬淡之感。圈足内刻“官”字款。定窑“官”款白瓷属官府定烧之器,据考证,最迟在晚唐就已出现。器型以盘碗居多,以素面装饰为主,无论胎质、釉色均是同时期定窑白瓷中之上品。


1586 白釉花口盘

尺寸:直径15.8cm;高4.7cm

估价:RMB 45,000-80,000


说明:花口盘、盏自唐代中期开始流行,当受金银器影响,青瓷、白瓷均有烧制。本品呈四瓣菱花式花口,曲度柔美流畅,尽显玲珑巧制。内外满施白釉,釉色具有象牙质感。2009年河北省曲阳县定窑遗址出土一例同品白釉花口盘,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详见《中国定窑》,中国华侨出版社,图14。


1587 影青釉剔刻花折腹花口盘

尺寸:直径15.6cm

估价:RMB 60,000-80,000


1588 剪纸贴花旃波迦纹斗笠盏

尺寸:直径15.3cm;高5.3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旃波迦为梵语Campaka音译,别称薝卜、瞻卜伽,自西域传入中原后,又称之为栀子花。中唐以降,在释家题材之诗作中,旃波迦意象较为常用,比如卢纶《送静居法师》曰“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鲍溶《宿悟空寺赠僧》曰“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可见薝卜是寺院中常见花卉之一,尤其是卢、鲍二诗,表明该花象征的是大乘佛法。此盏斗笠式,外壁施黑釉不及底,釉色亚光凝润。盏内壁窑变釉上饰剪纸贴花工艺,十六朵旃波迦花纹呈散点状均衡分布在盏内,丰满而不凌乱,画面充满清雅怡人的异域色彩。本品系埃斯肯纳奇旧藏。古董商Baur收藏一件制式、尺寸皆与本品相仿者,收录于《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页51;此外,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亦藏有一例,收录于《中国陶瓷艺术》,外文出版社,页305,图6-54。


1589 洒斑斗笠盏

尺寸:直径11.6cm;高5.7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说明:此斗笠式盏为迎合宋人“以利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的点茶之法,应运而生的新式茶具。通体罩施黑釉,其上以彩绘之法,将黄褐色釉随意点洒,金彩斑驳,自然写意。盏壁上灵动的釉彩与黑釉的深邃相融,好似瞬息万变的流云,又似随风摇曳的芦苇,潇洒明快。宋代吉州陶瓷艺术家突破当时固有的循规蹈矩的装饰思维,肆意挥洒绘就,看似随意实则成竹在胸。极具抽象意象的表达,亦体现艺匠的个性色彩,极为稀见。纵观古今,其装饰效果堪称独树一帜,超凡脱俗。


1590 天青釉小盏

尺寸:直径8.4cm;高4.2cm

估价:RMB 350,000-500,000


说明:钧窑瓷器以釉色鲜丽多变、质感厚润着称,其单色釉制品中,以天蓝色最为尊贵。此钧窑小盏造型隽美沉稳,除圈足外,通体施天青釉,其色蓝若碧空,清新淡雅。口沿处釉薄,色呈姜黄,是为胎体映衬所致。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胎体致密紧实,与滋润的釉色浑然一气,尽显钧瓷之端秀优雅。


1591 天青釉盏盘

尺寸:高17.3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著录:The Gordon Collection,J.J.Lally 2009, Item 27 New York

说明:明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记钧窑曰:“若均州窑,有殊砂红,葱翠青,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本品典雅质朴,线条洗练。罩施天青釉,宛若晴空般青蔚粉蓝,凭其匀净纯美之釉色可位居钧器上品之列。


1592 粉青釉弦纹梅瓶

尺寸:高18.8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说明:《饮流斋说瓷?说瓶》中记载:“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腔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本品造型硕大,端庄挺拔,为标准宋代梅瓶制式。外壁通体施青釉,纵身开片,釉质温润如玉,极其柔美清雅。装饰化繁为简,仅以刻划层层弦纹为饰,更具简雅的美感。相同制式的弦纹梅瓶龙泉博物馆藏有两只。


1593 青釉剔刻牡丹纹执壶

尺寸:高21.5cm

估价:RMB 250,000-300,000


说明: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发展,宋代鼎盛,元代以后开始衰落。产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本品端庄挺拔,罩施青釉,长流曲折,颈部刻划莲瓣纹一周,肩部贴塑流云状饰。器腹满刻牡丹纹,刀锋圆活犀利,纹饰洒脱自然,立体感十足,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同品可参见耀州窑博物馆藏,刊载于《中国出土瓷器全集-陕西》,科学出版社,页151;鲍尔(Baur)亦收藏同品一例,着录于《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页50,图9;此外,蓝田吕氏家族墓中出土一件耀州窑花口瓶,其牡丹纹装饰与本品相类,可作参考,收录于《金锡璆琳-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文物》,三峰出版社,页20,图8。


1594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玉壶春瓶

尺寸:高32.4cm

估价:RMB 1,300,000-1,800,000


说明:元代景德镇始烧釉里红。明初洪武时期,由于烧造技艺的提高,釉里红发色纯正艳丽,成品率大增。此瓶承袭元代玉壶春瓶形制,颈部较粗,造型更加丰满稳健。颈部绘蕉叶、回纹、卷草纹。器腹满绘缠枝牡丹,下腹绘仰莲瓣纹。绘工精细流畅,纹饰布局严谨,为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的佼佼者。


1595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菱口盏盘

尺寸:直径19.7cm

估价:RMB 400,000-500,000


说明:本品呈八瓣菱花口,盏托中心起一圆圈棱,槽心饰折枝牡丹花一朵。外环绘六组缠枝菊纹,莲花纹相间而饰,内壁亦饰八朵折枝菊花、莲花纹。足内无釉。此类菱口盏盘源于元末,器型仿中东器皿,至洪武年间经御窑厂改良,花纹更为疏朗有致。


1596 元 卵白釉露胎堆塑凤纹罐

尺寸:直径27.8cm;高27.6cm

估价:RMB 380,000-500,000


说明:本品敦硕端正,通体施青白釉,釉质莹润肥厚。外壁露胎处贴塑凤纹,装饰手法独具一格,颇具巧思。凤鸟引颈冲天,展翅凌空,长尾灵动飘卷,其上辅以刀笔刻划纹,丝丝入微,令凤鸟羽翼更显饱满丰硕。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2018年春拍一对安思远旧藏枢府釉模印鸾凤纹梅瓶(LOT791),瓶上模印凤纹风格与本品颇为近似,可资比较。


1597 明嘉靖 青花福山寿海灵芝团花纹大缸

尺寸:直径45.8cm;高36.9cm

估价:RMB 250,000-300,000


说明:嘉靖时期官窑瓷器有两大显着特征,一是纹饰多具道教色彩,二是大件器物日渐增多。本品正是出自嘉靖御窑之手,形体硕大敦厚,颈部绘卧云纹一周,肩及足上分别绘莲瓣及卷草纹。腹部主体纹饰简洁疏朗,排列规整,圆形开光内满绘灵芝纹,周身装饰寿桃、海水江崖纹。灵芝、寿桃等纹饰带有明显的道教文化特色,包含了嘉靖帝对修道升仙,长生不老的祈愿。


1598 明嘉靖 青花缠枝莲纹罐

尺寸:高15.7cm

估价:RMB 250,000-300,000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说明:本品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花纹,辅以勾莲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器追摹成化青花笔意,但发色较浓艳,画法稚拙纤细,时代特征鲜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同类型器,器制、纹饰相较无二,可资比较。


1599 元 青花风云际会图罐

尺寸:直径15.6cm;高20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说明:本品形制精巧,通体以青花绘饰,发色清淡雅致,笔触洒脱流畅,腹部卷草、钱纹带间绘龙虎纹,龙虎相峙对视,正所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画意颇有风云际会之意味。周身缀饰杂宝纹,更具吉祥寓意。此器龙纹画法及多层装饰手法均带有典型的元代特色。


1600 明万暦 青花云龙纹长方盖盒

尺寸:长23.1cm;宽15.5cm;高10.4cm

估价:RMB 240,000-350,000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说明:此盒呈倭角长方形,子母口嵌合,通体以青花为饰,盖面绘双龙戏珠于海水江涯纹之上,火珠于中间翻滚,双龙身形矫健,五爪大开,似欲夺火珠之势,颇为生动。盒外壁四周均绘缠枝花卉纹。外底属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款。万历年后景德镇烧制文房器具逐渐增多,但盒类传世品完整器少,盖多失散,此器保存完好,较为难得。相同之器可见《炉火纯青-嘉靖及万历官窑瓷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页250、251,图96。


1601 明嘉靖 青花里外云龙纹大碗

尺寸:直径26.5cm;高12cm

估价:RMB 80,000-150,000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说明:此碗形制硕大,青花发色淡雅,釉色透亮明快。碗心双圈内绘五爪云龙,龙眼圆睁,毛发直竖,车轮式爪,周身衬以火焰纹。碗外壁及口沿之上均绘云龙赶珠,其中,云纹为嘉靖典型的'壬”字形云,近足处绘海水纹。纹饰布局疏朗协调,有别于一般嘉靖朝制瓷的繁缛华丽。清新明快,亦不失皇家气派。


1602 明万历 青花龙凤纹龙首衔环盘口瓶

尺寸:高16.8cm

估价:RMB 180,000-300,000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说明:本品为嘉靖、万历时期经典制式,原型应来自周代盛酒所用的青铜壶,后逐渐演变为礼器。口沿外缘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颈部上仰下覆蕉叶纹之间一圈卷草纹相隔,肩披一圈蓝地白朵花纹,腹绘主题纹饰龙凤呈祥图,隙地间缀以云纹。足部环饰如意云头及变形莲瓣纹各一周。此器釉色浓艳清亮,是典型回青料发色,应为万历早年官窑之作。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曾展出一例同品,收录于《炉火纯青-嘉靖及万历官窑瓷器》,页142,图42,可资比较。


1603 明宣德 青花莲瓣轮花纹鸡心碗

尺寸:长16cm;高9.9cm

估价:RMB 1,500,000-2,000,000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说明:《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本品系明永乐、宣德年间流行的碗式之一,因碗底心有鸡心状凸起,故曰“鸡心碗”。此碗造型精巧典雅,青花发色明艳。碗心绘六瓣团花,口沿、足颈处绘回纹一周,器外壁绘有一圈实心大莲瓣纹,纹饰描绘层次分明,繁而不乱。本品当属宣德御窑之典范,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相似之例,收录于《明代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图157,可作参阅。


1604 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碗

尺寸:直径26.3cm

估价:RMB 500,000-700,000


说明:此碗形制较大,外壁以青花满绘绘缠枝牡丹纹一周,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足处绘莲瓣纹、卷草纹。纹饰精细工整,繁简有度,为宣德青花瓷之代表作,清康熙、雍正时期亦有仿烧。清朱琰《陶说》对宣德朝制器评价甚高:“宣德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五一不精。”骰子碗,又称骰盔子,分大小两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庋藏于一只缠枝莲纹骰子碗,纹饰与本品相较无二,然尺径略小,可刊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古籍出版社,页42。


1605 明永乐 甜白釉僧帽壶 

尺寸:高19.8cm

估价:RMB 680,000-800,000


说明:僧帽壶造型源于藏传佛教使用的金属器皿,瓷质制品始见于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之永乐、宣德时期,汉藏文化交流频繁,朝廷曾命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各类色釉僧帽壶供内廷使用及赏赐藏地领袖高僧。本品制式标准,其釉色白如凝脂,素犹积雪。明代永宣时期的甜白釉、红釉僧帽壶制器历来备受推崇,而甜白僧帽壶更是甜白釉品种之中的名品。


1606 青瓷瓜棱式刻折枝花卉纹执壶 

尺寸:高19cm

估价:RMB 80,000-150,000


说明:执壶通体罩施淡青色釉,釉质莹润。喇叭形口,前流后柄,肩部浅刻花卉纹一周。器腹饰六组双线凸棱,凸棱之间亦刻划折枝牡丹纹为饰,刀法利落,纹饰写意流畅。本品无论从器制,亦或是装饰上看,均带有明显的五代至北宋早期的越瓷风格。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藏一例青瓷刻花执壶,与本品装饰、制式相同,收录于《叠翠》,文物出版社,页540,图130。


1607 青瓷狮镇 

尺寸:高11.8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两晋时期,青瓷烧制水平进步,狮子形象也开始融入进瓷具之中,狮形水注在此时期甚为流行。此后,历代的狮形纹饰及瓷塑较之以往更加丰富多元。此件瓷塑通体罩施青釉。狮子蹲坐在台基之上,右爪踩球,双目圆瞪,大口微张,露出四颗尖锐獠牙,气势威武凶猛。瓷狮以固态的形象表现出律动的神韵,肌肉线条流畅洗练,肢体圆劲有力,匠人之捏塑技法堪称一绝。


1608 青瓷刻牡丹鹦鹉纹盖盒

尺寸:直径11.8cm;高6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说明:越窑经历了南朝到隋代的短暂沉寂后逐渐复苏,晚唐至北宋早期,越窑工艺取得了重大进步,烧制出釉色清绿,匀净如水的高品质青瓷,成为代表制瓷最高水准的贡御窑场。本品造型隽秀,青釉施色淡雅,釉面光润,盒盖满刻牡丹鹦鹉纹,并辅以细划点缀,纹饰饱满立体,活灵活现,尽显越窑刻划技法的娴熟高超。


1609 秘色青瓷剔刻交颈鸳鸯纹盖盒

尺寸:直径13cm;高4.4cm

估价:RMB 1,350,000-1,800,000


说明:秘色瓷是越窑青瓷器的精品,它是越窑自东汉创烧以后,在长达一千余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达到的最高成就。宋代周辉在《清波杂志》一书中写到“越上秘色瓷,钱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故曰'秘色'。”可见,越窑秘色瓷备受统治者的青睐,成为皇室的贡御之物。当时的文人墨客亦广为传颂,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本品釉色之匀净萃雅,颇与秘色相合。此盒端庄周正,盖面一圈弦纹内以剔刻之法装饰花鸟题材。双鸟展翅凌空,细颈交缠,含情对视,上下各饰菊花纹一朵,周身蔓草缠绕,画面丰富,布局疏放。鸟羽、叶脉之上辅以阴线刻划,运刀娴熟干练,令物象更加生动立体。


1610 绿地黑花剔刻花纹瓶 

尺寸:高30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说明:磁州窑黑釉与刻花结合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盛行于五大官窑单色釉装饰的单调局面,并成为磁州窑颇具代表性的主流装饰手法。本品装饰手法可谓独树一帜,瓶身浅雕黑花,余处白色化妆土上罩施绿釉,颇为新颖少见。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一例磁州窑黑地牡丹花纹瓶,造型高挺,通体罩施绿釉,十分罕见;大阪东洋陶磁美术馆另见一例绿釉黑花牡丹纹瓶,与本品形制、工艺颇为接近,二者收录于《流失海外的国宝-图录卷》,上海文化出版社,页173,图2、3。此外,《世界陶磁全集12宋》(小学馆,图237)亦收录一件绿釉黑花牡丹纹瓶,可资比较。


1611 铁绘花卉“子孙百代”大嘟噜瓶

尺寸:高30.5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此器造型敦厚浑圆,淳朴可爱。通体施黑釉,其上以毛笔蘸褐色釉料书“子孙百寿”于器身,文下简绘花草纹,谓之“铁锈花”。布局恰到好处,笔触潇洒肆意,颇有水墨风格。


1612 黑釉斗笠盏 

尺寸:直径15.1cm;高4.8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本品造型周正简雅,胎体致密轻盈。通体罩施黑釉,口沿挂釉较薄,釉色漆黑明亮,光可鉴人。以烧制青瓷而着称的耀州窑,也是我国古代烧制黑釉瓷的重要窑口。耀州窑自唐代初创之时起,延续近一千四百的历史,黑釉瓷是唯一的一个从未间断生产的瓷釉品种。


1613 耀州铁绘花瓣纹盏

尺寸:直径13.9cm

估价:RMB 220,000-300,000


说明:铁锈花装饰技法流行于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黑釉瓷器上,据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所载:“紫黑之釉,满现星点,其光莹如铁者,谓之铁锈花”。小盏通身罩以黑釉,并施铁锈花纹,褐彩流畅婉转,称之蝗股纹,或称之蚱蜢腿、蜻蜓翅,装饰手法生趣盎然。外壁流釉不至圈足,露出致密黄胎。香港著名藏家杨永德先生珍藏一例,与本品颇为雷同,刊载于《杨永德伉俪珍藏-黑釉瓷》,广州市文化局,页105,可资比较。


1615 洒斑玳瑁纹斗笠盏

尺寸:直径12.5cm;高5.9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玳瑁釉属吉州窑窑变釉中的特色品种之一,是以黑、黄两种色调的釉,仿玳瑁甲壳色泽烧制而成。此盏通体施黑釉,釉质肥厚滋润,表面点洒玳瑁状斑纹,似星光柔和绚丽,釉面与釉斑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风韵。近足处无釉,露黄白色胎, 圈足墨书“官”字款。


1616 外玫瑰紫内天青釉大碗

尺寸:直径19.2cm;高9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说明:自古便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法,其名贵程度可见一斑。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称赞钧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钧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本品造型简约流畅,釉层肥厚丰腴,碗心满月白釉,缀以钧釉之天然窑变玫瑰紫斑为饰。外壁整体呈现玫瑰紫斑,色泽艳丽,瑰丽无比。


1617 钧窑红斑贯耳瓶

尺寸:高27.2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说明:钧窑历来以瑰丽的窑变釉色着称于世。海棠红、玫瑰紫、天青、月白等釉色为钧窑赢得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美誉。本品浑圆敦庄,胎骨致密厚实,颈侧饰双贯耳,为仿商周青铜壶之造型。《饮流斋说瓷》中记载:'青紫相错如垂涎者,皆烧不足之故,而世人往往尊视此种。'此器釉色蓝若碧空,紫若晚霞,蓝紫交融浑然天成,正如古人所谓之'夕阳紫翠忽成岚”。


1618 元 龙泉窑贴花凤尾尊

尺寸:高50.8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说明:瓷器贴花工艺早在六朝时期就已普遍使用,南宋时龙泉青瓷纹饰一改北宋常用的刻、划、印花技法,在器身采用贴花工艺,使纹饰更显玲珑突出。元代龙泉贴花法在炉、瓶中常用,贴于瓶颈和腹部,增加了整体美感。本品造型修长挺拔,通体罩施青釉,颈部上端刻画数道凸弦纹,其下贴塑折枝牡丹纹。腹部浑圆,亦贴饰缠枝牡丹纹,枝叶纤细,环绕花朵蔓卷。


1619 贴花鼓式盖罐

尺寸:高12.4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说明:本品通体施青釉,盒作鼓形,口、胫处贴塑两道鼓钉,器腹两侧各饰一只提环,仿制形象生动逼真。盖面贴饰牡丹两朵,宝珠钮围以条形花饰。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一例龙泉窑鼓式盖罐,器腹贴塑缠枝牡丹,尺径与本品相仿,可资参考。此类盖罐在日本做茶道之用,亦称为“水指”。


1620 明 哥釉四方笔筒

尺寸:高9.2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宋瓷素来以其品类丰富,胎釉俱精而为后世所仰慕,哥窑瓷器无疑是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类。其窑址所在虽然成谜,哥釉瓷器却一直极受文人墨客的追捧。


1621 十五世纪 青花庭院洞石花卉纹大盘

尺寸:直径49.8cm;高10.1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此盘形制硕大,保存良好。通体青花装饰,盘壁内外满绘缠枝牡丹纹,底心如意云朵纹内绘饰庭院洞石牡丹图。圈足内无釉,亦以缠枝牡丹装饰,中央绘一朵莲花。整器绘画布局繁密,笔触酣畅洒脱,其青花发色及纹饰题材均带有明代十五世纪的典型特征。


1622 明空白期 青花孔雀牡丹纹梅瓶

尺寸:高33.1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梅瓶制式周正挺拔,肩部锦地菱形开光内绘折枝花卉,此种常绘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瓶、罐器之上。瓶身绘孔雀牡丹图,孔雀引颈回首,漫步于牡丹丛中,其间衬以蜂蝶飞舞,怪石嶙峋,构成一幅生趣盎然的自然景致。近足处勾绘蕉叶纹一周。画风洒脱且古气横溢,颇具时代特色。


1623 明十五世纪 青花洞石花卉麒麟纹大罐

尺寸:长36.5cm;高34.2cm

估价:RMB 530,000-700,000


说明:本品胎体厚重,造型雄浑敦庄。描绘流畅洒脱,青花发色浓艳青翠。颈部绘回纹,肩饰缠枝莲纹一周。腹部通景绘瑞兽图,麒麟身姿雄健,鬃毛冲天,奔腾疾驰,气势威风凛凛。周身衬以云朵、八宝、松竹洞石等纹饰,布局疏朗明快。

        

1624 明十五世纪 青花群仙祝寿图大罐

尺寸:高35.7cm

估价:RMB 1,200,000-1,600,000


说明: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八仙人物题材是空白期常见的瓷器装饰图案。当时政权交迭,社会动荡,此种纹饰承载了帝王永保平安的祈愿。本品大气敦庄,肩部锦地海棠式开光内绘折枝花果纹,腹部通景绘八仙祝寿图,八仙各持法器,联翩而至纷纷贺寿;西王母手捧蟠桃,姗姗到来;东王公与老仙对弈下棋,童子与鹿嬉闹玩耍,画面丰富生动,故事性极强。此器青花色泽浓重深沉,绘法飘逸洒脱,颇有中国传统国画笔意,可谓当世为数不多的明十五世纪青花巨作。同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其发色更为浓艳,题材及绘法与本品如出一辙,刊载于《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出版社,图183。


1625 明崇祯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花觚

尺寸:高45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说明:晚明学术思想的活跃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致使崇祯青花的纹饰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前官窑器上纯粹表达帝王意志及其喜好的规范图案逐渐减少,各类动物纹、山水景物、人物故事图案大批涌现。尤其是人物故事题材,多反映戏曲小说、历史故事等叙事性内容,世俗人物开始成为青花人物画的主角。


1626 明十五世纪 青花杏圆开光狮戏纹捏塑龙柄龙流执壶

尺寸:长22cm;高24.5cm

估价:RMB 690,000-900,000


说明:执壶柄、流皆为龙形贴塑,施青花彩为饰,龙柄身材蜷曲,骨脊嶙峋,首尾贴于壶身。龙流呈伏卧状,双爪抓壁,引颈向天长吟,颇具皇家威仪。颈部饰蕉叶、回纹各一周,其下绘连珠式璎珞,带有宗教色彩。腹部桃形开光内绘狮舞绣球,周身飘带飞舞,形象生动活泼。自明宣德之后,狮纹开始盛行,狮子戏球为瑞兆,民间隆重会典时,常有耍狮之戏,以示喜庆祥瑞。此器集皇家、宗教、祥瑞等特色的装饰于一体,造型奇异别致,难得可贵。


1627 明嘉靖 青花鹦鹉啄金桃纹盘

尺寸:直径22.5cm;高3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著录:平野古陶轩,《中国古陶磁展》,九州岛岛,1979年10月,图录图版57号及封面。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说明:此器形制规整匀称,青花发色仿成化平等青,釉色透亮明快,且画工写实精严,应为大礼议时期制作。盘心主题图案饰鹦鹉啄金桃,枝上果实累累,双鸟长尾俊挺,一只扭头作欲啄金桃之姿,另一只静栖于枝头,画面生趣盎然,构图简适疏朗。外壁双弦纹间填绘双龙穿莲纹。有明一朝,此类青花纹饰绘于瓷器上者,不为多见。香港颂德堂藏有一例,与本品纹饰、尺径相差无几,刊载于《炉火纯青?嘉靖及万历官窑瓷器》,页104,图23,可资比较。


1628 清末 斗彩鸡缸杯 (一对)

尺寸:直径9cm;高4.2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篆书款

说明:鸡缸杯自成化以来,可谓稀世之珍,后代帝王称颂赞赏,竭力仿制。本品外壁以斗彩装饰,绘雄雌双鸡觅食场景,笔法生动洗练。场景两组,其间以洞石牡丹分割。其一,雄鸡埋头啄食,雌鸡形态恭顺自然。其二,雌鸡引颈回首,似在与雄鸡对望。此器卧足内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三行款。


1629 清康熙 外矾红内青花一路连科纹碗 (一对) 

尺寸:直径11cm;高6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双碗内壁以白釉为地,青花作画,口沿绘锦纹一周,碗心双圈内绘饰“一鹭莲科”图,喻有功成名就,平步青云的吉祥寓意。画中水草疏朗,莲花一枝独秀。一只白鹭身姿婀娜,昂首独立,另一只立于莲枝之上,俯瞰池塘。敷色浓淡相宜,构图清朗舒畅,与外壁矾红彩釉相衬,装饰别具一格。


1630 清康熙 青花云龙纹小碗

尺寸:高5.9cm;直径11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小碗胎质细薄,釉汁莹润,器型玲珑秀美。外壁绘青花云龙纹,圈足上一周绘海水江崖纹。龙纹描绘生动,笔触细腻,双龙五爪,怒发须张,矫健凶猛,周身衬以火焰纹,更显威武大气。

 

1631 清康熙 青花内外缠枝莲纹大碗

尺寸:直径19.1cm;高9cm

估价:RMB 260,000-300,000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碗口微撇,内外以青花满绘缠枝莲花纹,莲花均带有莲蕊。此碗造型规整,青花发色明丽,尽管构图繁密,但疏密相宜,莲花饱满,枝叶蔓卷,形象生动,富于变化。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一件青花缠枝莲纹碗,纹饰、尺寸颇为雷同,可资比较,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瓷器类选第一卷-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页205,图126。


1632 清康熙 黄釉碗

尺寸:直径16.2cm;高7.5cm

估价:RMB 98,000-150,000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本品器形规整,内外皆施黄釉,光洁莹润,清新淡雅,正合《陶雅》“康雍蛋黄器,色具鲜明”之赞誉。黄釉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以明代弘治朝水平最佳,色泽均匀娇艳,习称为“娇黄”或“浇黄”。


1633 清康熙 绿釉暗刻龙纹小碟 (一对) 

尺寸:直径13.3cm

估价:RMB 60,000-100,000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本品通体罩施绿釉,通透莹亮,犹如湖水般明澈,胎壁纹饰清晰可见。底心双圈内刻绘双龙戏珠,周身衬以火焰纹。外壁饰四组折枝花卉。刀工技艺精湛,刻画活灵活现。


1634 清乾隆 黄地绿彩龙纹花口盘

尺寸:直径13.4cm;高2.7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此盘为多瓣花口式,形制新颖。通体罩施黄彩,内壁绘绿彩双龙赶珠纹。底心双圈内绘团龙纹,周身装点折枝嫩芽。外壁折枝牡丹、菊花相间而饰。


1635 清乾隆 黄地赭绿云龙鹤纹盘

尺寸:直径14.2cm

估价:RMB 170,000-25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黄地双龙戏珠纹盘为清代典型的黄釉器种,康熙朝始制,延烧至清末。本品出自为乾隆官窑之手,制式周正,通体罩施明黄彩为地,色彩艳丽悦目。底心双圈内刻绘双龙戏珠,外壁饰云鹤纹一周。

1636 清道光 紫金釉碗 (一对)

尺寸:直径11.3cm;高6.2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说明:此碗形制规整,胎体轻盈致密。外壁施酱釉,色泽厚重,微泛金光,酱釉又名“紫金釉”,因以紫金土配釉而得名,清代酱釉瓷器多为官窑烧造,又因釉色似僧人的袈裟,而被称作“老僧衣”。


1637 清乾隆 粉彩八吉祥纹碗 (一对)

尺寸:直径11.9cm;高5.6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本器碗胎体轻薄,釉汁洁白莹润,内壁光素,外壁以粉彩精绘八吉祥图案,两两一组,相互呼应,穿饰各色结带。此品种创烧于乾隆本朝,为清代官窑经典品种之一,应为清宫礼佛用器。


1638 清嘉庆 青花矾红缠枝花卉纹碗 (一对)

尺寸:直径17.8cm;高5.7cm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说明:青花矾红彩创烧于明宣德官窑,开启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新工艺。本品硕大沉稳,底心双圈内矾红彩绘缠枝莲、蝙蝠、石榴纹。石榴丰硕饱满,绘于中央,周身莲花、蝙蝠相间排列,余处皆饰以青花缠枝,主题突出,寓意吉祥。口沿处装饰一周缠枝花卉。外壁通绘缠枝莲纹图案,以青花绘枝叶,以矾红绘花朵,勾绘细腻,错落雅致。此碗青花发色翠蓝,矾红艳而不俗,毫无宣青浓重晕散之气韵,延续了乾隆官窑一贯的精良水准,且成对传世,品相完好,实属难得。


1639 18世纪 白玉碗

尺寸:长16.2cm;高6.8cm

估价:RMB 40,000-50,000


说明:此碗玉质,用整块大料制作,造型简洁规整。采用和阗白玉,玉质上乘,温润晶莹。工艺精良,光素无纹饰,以示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弧度圆润优美,线条流畅飘逸。做工一丝不苟,胎体薄厚均匀,足部抛光精细。下承镂雕木座,与玉碗相配,更显古韵雅致。


1640 明 火烧玉三乳足双耳炉

尺寸:直径8.9cm 高8.7cm

估价:RMB 48,000-80,000


说明:此炉为火烧玉所制,鼓腹三足,炉口置双耳,器型小巧盈手。整器经火烧而作鸡骨白色,局部泛青灰,经自然包浆,器表柔滑光润。火烧玉技法历史悠久,其作玉如土沁之色,更显古朴静穆,古意盎然,故在明清文人间甚受欢迎。


1641 清乾隆 铜作宫廷仿古绳络纹铺首活环耳大尊

尺寸:高37.5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说明:乾隆时期,受到乾隆皇帝本人的审美意趣之影响,仿古之风甚为盛行,铜器制作亦不例外。此期的仿古铜器达清代之鼎盛,宫中先后设立铜作和炉作,大量制造各类仿古铜器,以作内廷陈设、佛堂供奉以及郊坛太庙之用。其中明代铜器因其造型古雅,做工精良,称为最受欢迎的仿制对象,此绳络纹大尊即为一例。铜尊侈口束颈,圆鼓腹下收,腹部铸有网状绳络纹,绳结缠绕仿佛麻丝所制,造型极为写实。肩部两侧置一对兽面衔环铺首,造型颇有战国风格,尊底铸“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字形方正规整。此尊之形制源自挂绳络之陶罐,铜制绳络纹尊战国已有之,后世多有仿制,尤以明清两朝为盛。本品形制规整,做工精巧,通体黑漆古,应为乾隆仿古之佳品。


1642 清雍正 翠绿釉捏塑荷叶包袱瓶

尺寸:高26.6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本品造型别具匠心,瓶身犹如荷叶包裹,纹脉细腻写实。通体施翠绿釉,釉色如雨后新荷般娇嫩欲滴。颈处捏塑绑系式绳纹,施以褐彩。荷叶茎梗拟作圈足,仿生效果极为形象逼真。


1643 清乾隆 茶叶末釉荸荠瓶

尺寸:直径25.3cm;高34.8cm

估价:RMB 320,000-45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唐英在《陶成纪事》中载:“一仿厂官釉,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故而茶叶末釉原名即为厂官釉,为唐英借鉴古代北方窑场产品烧制出的重要釉色之一。乾隆早期御窑厂对其烧造甚盛。此瓶圆浑饱满,釉面平整光润,静深苍古,尽显古雅之气韵。


1644 清乾隆 霁红釉撇口荸荠瓶 

尺寸:直径12.2cm;高17.5cm

估价:RMB 700,000-1,00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霁红釉始烧于明永乐、宣德年间,至雍正、乾隆时期工艺稳步成熟。属于高温颜色釉,由于烧造难度大,故产量较少,清人《景德镇陶歌》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此瓶荸荠式,造型小巧玲珑,俊拔端庄,线条流畅,通体罩施霁红釉,釉质均匀,红润亮丽,极富文人雅韵。


1645 清雍正 年红釉盆奁一套

尺寸:高14.2cm

估价:RMB 250,000-400,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说明:清蓝浦《景德镇陶录》中记载:“雍正年年窑,厂器也,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尧管镇厂窑务,选料奉造,极其精雅。”年希尧督理景德镇御窑厂务其间,颇多建树,尤以“年窑红”为世人津津乐道。本品盆、奁合为一组,造型朴实规整。器壁釉面柔和光洁,好似火烧晚霞,较霁红釉器更为晶莹凝润。


1646 清康熙 豆青釉暗刻衔芝龙纹笔筒

尺寸:高14.6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豆青釉起源于宋代龙泉窑,是青釉中派生出的一种釉色,色泽青中泛黄,比粉青、梅子青光泽较弱。笔筒造型端庄,通体施豆青釉,釉面润泽凝厚。外壁暗刻以浅浮雕满饰瑞枝云龙纹,在匀净柔和的豆青釉映衬下若隐若现,颇具朦胧之美。


1647 民国 柿釉高浮雕瑞兽图笔筒

尺寸:高24.2cm;直径19.5cm

估价:无 底 价


说明:笔筒通体罩施柿釉,色泽沉郁古穆。内壁平整光滑,外壁通景以高浮雕法镌刻瑞兽图。画面中树荫遮天,山石嶙峋,山林间两只瑞兽静立相依,颇显温驯。此器以刀代笔,刀法利落精湛,于瓷胎之上刻画层次分明,细腻逼真。


1648 清末 洞石花卉铃铛杯 (一对)

尺寸:直径8.1cm;高7.5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说明:铃铛杯为康熙官窑的经典之作,本品小巧灵秀,釉质细润莹白,与青花之色互为相映,相得益彰。口沿处以双线青花装饰一周,杯心及外壁均绘饰洞石花卉纹,笔触精细至极,蜻蜓、蝴蝶灵动飞舞,花繁叶茂却不失清雅之气。整体意境幽淡,超然洒脱,予人自然和谐之美感。


1649 清光绪 矾红云龙纹杯 (一对)

尺寸:直径5.9cm;高4.7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

说明:楷书款本品通体施白釉。口沿下及足各绘矾红双弦纹,外壁绘矾红彩五爪赶珠龙一对,前后奔逐于波涛汹涌海水之上,一龙回首状,龙身威猛矫健,形态逼真。此碗精巧雅致,红白对比强烈,为清宫官窑的传统样式,各代可见烧制。



1650 清道光 十月花神杯 

尺寸:直径6.7cm;高5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说明:花神杯是康熙年间烧制的成套的时令酒杯,素来被誉为御瓷珍品。一套共有十二只,代表十二个月份,每月均有一种月令花卉纹。此杯造型优美,胎体轻薄。一面青花题识“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钤“赏”字印。另一侧,以青花五彩绘饰十月芙蓉花,点缀草木山石,色彩斑斓,富有时令气息,为道光官窑仿康熙的佳作。

 

1651 清道光 青花矾红缠枝莲托八宝碗 (一对)

尺寸:直径10.2cm;高5.9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说明:此碗外壁以青花绘缠枝莲纹,莲上八宝纹以矾红彩饰。八宝纹多与莲花纹组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清代御窑瓷器中饰莲托八宝纹者并不鲜见,然本品制式规矩,发色纯正,诚属道光御窑瓷器佳品,传世不为多见,成对保存更加珍贵。


1652 清光绪 白釉暗刻缠枝牡丹平安富贵纹盘

尺寸:直径34.3cm

估价:无 底 价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

说明:此盘罩施白釉,内壁满刻缠枝莲纹,底心双圈内刻绘平安富贵图,赏瓶之外飘带卷柔,瓶内枝叶蔓长,一株牡丹盛开其中,赏瓶与牡丹相合,寓意“平安富贵”。


1653 清光绪 青花花卉纹球形大罐

尺寸:高38.9cm;直径38.8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

说明:此罐浑圆敦庄,胎体厚重。通体以青花施色勾绘,发色明艳浓郁。颈、足处各饰蕉叶纹一周。肩部饰缠枝花及锯齿纹,器腹满绘缠枝莲纹,花瓣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以晕染效果呈现,自然细腻,纹饰描绘写意流畅。


1654 清同治 青花云龙纹小卷缸

尺寸:直径23.1cm;高16.6cm

估价:RMB 50,000-100,000


说明:本品外壁以青花通绘云龙图纹,双龙前后呼应,身下海水汹涌,四周云焰翻飞。胎骨坚致厚重,白釉泛青,釉面滋润,青花色泽浓艳,一如嘉窑回青,龙的形态也刻意模仿嘉靖风格,是同治御窑为数不多的仿官佳作。


1655 清代 粉彩锦地开光胭脂红夔龙夔凤纹大缸

尺寸:高44.3cm

估价:RMB 300,000-400,000


说明:此缸体量硕大敦厚,口沿罩施白釉,其上绘粉彩缠枝花卉。器腹纹饰繁缛,从上至下依次为海水、回纹、折枝牡丹、菊花等组成的纹饰带,腹部于白釉开光内,以胭脂红彩绘穿花饰蘷龙夔凤纹。开光外以连续卐字纹为地,缀饰牡丹、玉兰、兰花等花卉纹。如此巨作,烧制尤为不易。本品绘制精湛,协调的色彩与精美纹饰浑然一体,别具一番富丽华贵之气。


1656 清同治 仿官釉八卦纹琮式瓶

尺寸:高28.3cm

估价:RMB 220,000-300,000


款识:“大清同治年制”楷书款

说明:琮是一种玉质礼器,宋代开始用瓷制作礼器,琮是被仿造的一个重要对象。明清好古、玩古之风兴起,琮式瓶亦随之发展。本品器形规整,胎体厚重。四方形器身接圆形口和圈足,象征天圆地方。瓶身饰凸起八卦纹,线条挺括,满施粉青色仿官釉,釉面上大小开片,更添古雅气韵。


1657 清光绪 仿官釉八卦纹琮式瓶

尺寸:高27.5cm

估价:RMB 120,000-200,000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

说明:琮式瓶始见于南宋,为模仿周代玉琮外形的仿古之作,器型皆圆口方腹,下承圈足,含天圆地方之意。清代自康熙起亦盛仿古之风,因此此器型在清代十分流行,整体形制与宋代无异,但器身四面皆饰以凸起的八卦纹饰。此瓶除了模仿宋琮式瓶的器型,亦仿宋代官釉,釉色青翠,釉面可见细碎开片,颇有古雅之风。


1658 清乾隆 宜兴窑粉彩山水皮球花纹折沿洗

尺寸:直径37.5cm;高10.8cm

估价:RMB 100,000-180,000


说明:本品折沿,其上满饰粉彩折枝花卉。底心绘山水人物图,画中远山近楼,江水平阔,层林尽染,一派春意盎然之景。器壁内外皆施绿松石彩,内壁上缀以皮球花纹。皮球花为雍正朝创制的新纹饰,是清宫御用的尊贵装饰,布局多不规则,风格清新雅致。乾隆时期,将此纹饰融入进繁缛的瓷画装饰中,别具一番华贵的美感。


1659 清乾隆 青花粉彩莲纹如意足洗

尺寸:直径20cm;高4.5cm

估价:RMB 100,000-180,000


说明:青花粉彩是在斗彩的基础上创烧而成,先烧釉下青花作地,成形之后再烧粉彩。本品折沿花口,内壁满施松石绿彩,外壁白釉之上以青花、粉彩相间绘饰缠枝莲纹。青花发色淡雅,粉彩色泽艳丽,相互辉映衬托,气息华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典藏拍讯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雍正贡御抱月瓶”1300万人民币落锤!
2017嘉德四季第49期—咏璧山房藏瓷—四季瓷器夜场
中贸春拍 | 元青花“绚芳联珏”大罐380万落锤!(成交记录 全)
元青花釉里红很少见,原因是什么?
御器名品!3000余件重磅珍品亮相——中贸圣佳2023春拍
最新战报 | 华辰秋拍“雍正 柠檬盘”近2000万高价成交!(附本场成交结果 108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