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土瓷韵:福建将乐窑文物展于1月15日在京开幕






耿宝昌老师到来展馆现场


耿宝昌老师致辞发言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福建省文物局、三明市人民政府、将乐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乐土瓷韵——福建将乐窑文物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展,该展览通过“窑火千年” “闽瓷钩珍”“将乐窑想”三单元向观众展示将乐窑瓷器、历史地位和研究情况。


展期为2019年1月15日-3月31日。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将乐”之名,源于“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得益于境内丰富的瓷土、燃料资源,加上金溪便利的水运交通,唐宋以降,制瓷业迅速发展,遍布全县多个乡镇,兴起了包含万全碗碟墩窑、南口上瑶窑、南口下瑶窑在内的大批窑口。生产的陶瓷种类有青瓷、青白瓷、酱釉瓷等,品种齐全,质地优良,自成一派,得名“将乐窑”。


1988年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揭开了将乐窑神秘的面纱,标本采集、遗址踏查、墓葬发掘均有所发现。2016年至2018年的窑址发掘,更是给予学界一次深入解读将乐窑的机会。2017年9月,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主办的“将乐窑暨中国南方地区宋元青白瓷学术研讨会”在将乐县隆重召开,确定了将乐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


1

千年窑火


将乐窑兴于唐,繁盛于两宋,衰于明清,因器形优美,做工精细,品种繁多,成为满足本地、周边及国外市场需求的贸易商品。将乐窑窑场众多,如今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古窑址陆续被发现,为研究将乐窑的源流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南口下瑶窑

窑址位于将乐县南口乡小拔村。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由福建博物院组织发掘,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发现两座窑炉遗迹和两处作坊遗迹,并出土大量瓷片和窑具。两座窑炉均为分室龙窑,年代分别为南宋末至元代和南宋中晚期。


万全碗碟墩窑

万全碗碟墩窑是闽西北一处著名窑场,位于将乐县万全乡政府东南约1500米的竹舟村西南700米处,窑址远望犹如一个碗墩,故名碗碟墩窑。北宋中晚期以烧制青白瓷为主,此外还烧制部分酱黑釉瓷,器形种类丰富。窑址分布范围约10万平方米,龙窑窑炉和废品堆几乎遍布区域内山包,作坊遗迹如淘洗池、陈腐池、车坑作坊等则满布于低矮坡地和田间。


碗碟墩窑位于金溪边,水运交通便利,其产品通过金溪,进入闽江上游支流富屯溪,顺闽江而下至福州港,再销售至国内外市场。东南亚、日本等地发现有与碗碟墩窑类似产品,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有着重要意义。


大南坑窑

窑址位于将乐县安仁乡大南坑村西南边,根据所出器物的形制判断为元代。窑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采集有各式碗、盖罐、碟、壶等,个别器物内刻划篦纹。釉色多青黄、黑灰。该窑延烧至今,现为福建省唯一柴窑烧制的隔仓阶梯式龙窑。


牛角墘窑

窑址位于将乐县水南镇玉华村北面,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窑址年代约为元代前后。


五马山窑

窑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胜利村南侧700米处五马山西坡。五马山由五个连绵小山丘组成一列山体,东西走向,窑址位于最西端山体的西坡,南距金溪20米。该窑始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继续盛烧,北宋渐渐停烧。



廖厝山窑

窑址位于东南距玉华村部约200米、西距向莆铁路约200米的廖厝山。廖厝山是由西部大山向东伸出的低矮山丘。窑址座落于南坡之上,相对高度约9米,东侧约180米有405省道经过。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初步推断窑址年代为元代至明末。



横窠岽窑

窑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南大山向东突出山峦南坡,西北距古镛镇4公里,东北距玉华村400米、北距廖厝山700米。窑址西侧为连绵群山,东侧为开阔的山间谷地。根据发掘出土的瓷片和乾隆年款刻铭陶拍判断,横窠岽窑址的时代约为明末至清早期偏晚。


墓葬遗瓷

2005年,将乐县古镛镇下张公村发现一座元代壁画墓,出土青釉三足炉、青釉扁长方形双耳瓶、青白釉盖罐、青白釉蒜头瓶、铜镜、墓碑等多件器物。



2

闽瓷钩珍

将乐窑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色。


青釉花口台盏    

北宋    

将乐万全碗碟墩窑


青白釉剔花执壶  

北宋  

将乐万全碗碟墩窑


青釉条纹凤首壶

南宋

将乐万全碗碟墩窑


明器俑


3

将乐窑想


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中心的青白瓷生产技术,向中国南方地区扩散传播,影响波及浙南、赣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形成一个庞大的华南青白瓷生产区,尤其是华南沿海地区依托地理优势,大规模生产并大量销往海外。将乐窑是宋元时期福建地区的代表性窑口之一,当地瓷土资源丰富,地处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水运便利,出闽江口可通达海外。因此,将乐窑陶瓷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漳州半洋礁一号沉船出水了一批将乐窑南口下瑶窑的青白瓷,胎质细密,釉色青白,口沿处刮釉成芒口,内壁多模印花卉纹,印纹清晰。


2007-2015年,西沙群岛海域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五代至清代不同时期的沉船或水下遗存地点,出水遗物以外销陶瓷器为主,其中宋元时期福建地区不同窑场生产的青白瓷器尤为多见,是一批能够较为系统地反映南海贸易的资料。


此外,类似将乐窑青白瓷、黑釉瓷在菲律宾地区也有发现。这些发现和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青白瓷的外销概况。


将乐擂茶

将乐擂茶具有千年历史,被誉为“客家饮食文化奇葩” “中国古代茶文化孑遗”,是中原汉人南迁带入并留传至今的饮食习俗。


2009年10月,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将乐县玉华村发掘了横窠岽、火烧岭和廖厝山烧制擂茶器具窑址;在玉华村牛角墘和古镛、安仁、白莲及南口等乡镇调查时发现了不同时代制作擂茶器具的窑址。这一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了将乐擂茶历史从五代时期至当代发展的完整链条。


2007年将乐擂茶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011年、2014年将乐县三度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擂茶)之乡。

北宋  青釉带流擂碗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古玩元素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土瓷韵:福建将乐窑文物展
宋·福建将乐县万全窑青釉褐彩凤首瓶
千年窑火 陶瓷璀璨|将乐窑,是时候向世界展示魅力了!
将乐县博物馆藏古陶瓷展及将乐窑系窑址
将乐窑之万全窑口 —— 综述
瓷言片语(103)宋福建东张窑黑釉兔毫标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