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你别再做孩子的差评师了

作者:王沛

首发:皓然成长

ID: growing-power

1

樊登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讲过他一个朋友的故事。

朋友自己创业,事业做得还算成功,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焦虑。

生意不好焦虑眼下怎么办,生意好也焦虑,担心以后公司不行了怎么办;竞争对手招人他也焦虑,孩子上学更焦虑,仿佛生活中没有不焦虑的事,年纪轻轻,就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整夜失眠。

离他近一点的人都能感受到并且被他的焦虑传染。

樊登老师很不解,长聊之下才知道朋友的妈妈是小学老师,教育方法极为严格:小学每次考试只要不得一百分、第一名就没饭吃。

如果哪次得了第二名,妈妈就会很冷漠地说:“我不会给第二名做饭”,并且真的把儿子关到外面,任凭他哭喊。

那时候,年幼的朋友常觉得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儿做得不好就没饭吃。

成人后,妈妈幼年时的严苛教育在他心里“种下”的焦虑和惶恐也随之壮大。

即便他结婚生子,功成名就,内心却依然是那个生怕一点小事做不好就没饭吃、被冷漠对待的小男孩。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期习得的情绪和经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穷其一生也无法感受生活的丰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

亲戚家的小孩,今年15岁,非常叛逆。

不容许妈妈和奶奶说一句不中听的话,要么直接摔门而去,要么就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怒吼,吵急了还想跟他妈妈比划比划。

更严重的是,玩手机上瘾。刷抖音可以刷一天不停,打起游戏来也可以到不眠不休的地步。

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有些叛逆,但没有哪个孩子像他这样暴躁偏激。

父母讲道理、威胁、打、用爱感化都用尽了,他就是油盐不进,让家人伤透了心。

原本我不太理解印象中那个乖巧的男孩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直到最近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才发现原来如今种种,早已在过去埋下了伏笔。

孩子四岁之前,跟爷爷奶奶关系无比亲近,这个阶段的他,聪明活泼,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

爷爷突然去世的时候,他刚上幼儿园,而且很快又有了妹妹,一家人的重心开始倾斜到新生儿身上。

他爸爸一直在外省打工,妈妈和奶奶带着两个孩子,脾气都很火爆。

没有人发现他是什么时候变得内敛的,在我印象中,他老是被妈妈数落,有时候吃饭慢了一些,影响了妈妈收碗,就会被妈妈一边骂着“懒”和“笨”,一边夺过碗来喂饭。

从小到大,妈妈的语言暴力他悉数承受,也终于成长成了妈妈抱怨的样子:懒惰、自私、学习差、不懂感恩、玩手机上瘾。

心理学家李雪说:“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地把负面地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他如今痴迷手机,不过是无力感受爱,或对现实极度失望才找到的情感替代品。

3

李雪曾在做书籍宣传的时候推送过一篇母婴关系的文章,文章下方的网友留言触目惊心:

“小时候父母动辄打我骂我、对我很冷漠、说特别难听的话,现在我长大了,工作不好、恋爱不成、跟周围的人也处不好关系,对人生完全失去希望,就想着赶紧混到死算了”,

“父母都是不经培训直接上岗,智慧的父母会教出优秀的孩子 ,一般的父母也能教出优质的普通人,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毁人不倦。”

“如果有来生,愿不复相见”,这条留言收到了多个赞,还有人评论“我以为只有我自己这么想”……

一个人该绝望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出“愿来生和父母不复相见”的话?

是的,父母都爱孩子,但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懂得如何尊重孩子。

在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里,孩子不服从自己,就是“错的”,是需要被否定的;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标题,就是“坏的”,是需要被谴责的。

在这种负能量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如何能阳光?

心理学有个说法: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孩子与社会关系的投影。”

没好好与父母相处过的孩子,成长后也无法处理好自己的社会关系。

更可怕的是,这些带着伤痕成长的孩子,成为父母后,如果没有治愈自己的能力,会将这种伤害继续传递给孩子。

因为,从小,父母教会他们的爱,就是服从。他们找不到别的表达爱的方式,只能在伤害这条道路上轮回,把痛苦复制给下一代。

4

养育孩子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和成长。

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用语言去伤害和诅咒他们,不过是我们在育儿路上偷的懒罢了。

我们不愿意俯下身来看见孩子,听见孩子,只想着让他们乖一点,好让自己省心一点,所以我们选择了用情绪来威胁他们,不知不觉,我们就活成了孩子的“差评师”。

樊登老师说:当有一天孩子走到人生的岔路口面对未知的选择时,他在潜意识里一定会挑自己最熟悉的路去走。

你可以用差评来暗示他即将是一个失败的人,也可以用肯定来暗示他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孩子某道题弄不懂、某张卷子不会做,不要急着骂他笨,请发现他进步的地方,并相信他会越来越好;

孩子性格内向、见人不愿打招呼,请不要指责他不没礼貌,试着去接纳他的怯场,并相信他下一次会更勇敢一些;

不要再去威胁他“不好好学习就要扫大街”,试着去鼓励一下他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如果你觉得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就不要再用语言暴力去毁掉孩子的一切。

只有真正被“父母”看见的孩子,才会一生阳光,无所畏惧。

为人父母者,有句名言请永远别忘: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父母情绪和人格对孩子潜意识的影响
父母要学会承载孩子的负面情绪
破坏家教,离间亲情的4种坏情绪,看到最后一个,我也沉默了……
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收起纠结的心相信孩子!
有280个孩子,至今未婚,穷到倾家荡产,韩红的童年让人叹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