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的许诺》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学会在孩子心里种上期望种子

前言:电影《黎明的承诺》(Promise at Dawn)改编自法国文学巨擘罗曼·加里1960年出版的自传小说《我答应》,而《我答应》也是全法国中学生指定重点读物,书里描述罗曼·加里成为法国文学巨擘的传奇故事,他与母亲之间至情至性的动人回忆,一部横跨二十世纪的史诗钜作、喜泪交织的亲情暖心电影。豆瓣评分8.3分。

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一条爱的线索,生动的讲述了罗曼·加里在母亲不断的鼓励下成长的事,最终,罗曼家里完成了母亲要求他做的事,一共写了34部小说,其中2次获得龚古尔最高文学奖,他还是法国外交家、战斗英雄荣获过解放勋章。

影片的结尾处,罗曼得知妈妈在三年前已经去世,并在临终前争分夺秒为他写下了250封信难过地说:“妈妈要求的事我都做到了,可是她都没有看见,那有什么意义?”

罗曼·加里希望母亲看到,他完成了承诺,表达挚爱妈妈的一片心。同时这句话引入我们更深一层的考虑:妈妈至死不渝地鼓励他坚持去完成自己的许诺,是希望他在习惯力量的牵引下,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由此我们看到,妈妈真正想要的是这颗期望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是从母爱的羁绊这个角度去理解,认为这部影片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母亲的控制”。我却从这部影片里看出了在孩子心里播种一颗期望的种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的期望会产生强大动力

美国的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认为他们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这一结果表明教师的期望,会传递给被期望的学生,并产生鼓励其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罗森塔尔把这一现象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个实验可以理解为,施教者对受教育者充满信心和爱,让孩子对自己的了解,从他们那里得到,因为这些对孩子有影响的人,对孩子的看法和态度,就像镜子一样,折射着他们的形象。

他们认为孩子有能力,并信任孩子,那么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由此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建立起自尊,充满热情为做的更好而努力。

《童年的许诺》这部电影中,罗曼的妈妈带着罗曼迁居到法国,妈妈靠卖帽子辛辛苦苦的工作,但妈妈没有沮丧和抱怨。

漫天大雪,寒冷无比的冬天,预示着生活的艰难和人情的寒冷,妈妈紧紧抱着罗曼鼓励他:“孩子,生活的艰难是暂时的,妈妈知道你将来一定是有名的法国外交官,像雨果一样的作家,也是大英雄。我们会好起来。”妈妈的话,像温暖春天里的雨露滋润者罗曼的心。

他们回到家中被恶毒的邻居诬陷为“小偷” “走私”,妈妈强硬的要找出坏邻居。他拉过儿子,对那些歧视他们的邻居说:“这是我的儿子,他一定会成为法国的外交官和著名作家,还会是一名将军。”

那些目光短浅的俗人只是恶毒的嘲笑和冷言冷语,看到这一幕,罗曼的心像针刺一样痛,他第一次踢倒凳子,摔掉桌子上的东西,发誓要实现妈妈说的诺言,为妈妈和自己争一口气。由此罗曼开始了实现许诺的步伐。

给孩子肯定和期望,让孩子的行动有了明确的方向,这种力量是强大和惊人的。可是在现实教育中,许多人却没有看到这个教育的内核,更体会不到孩子们内心的渴望。

二,皮格马利翁的启示: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给予孩子肯定和期望,则无法激活孩子的积极动力

贝多芬说过:“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了。”

教和养都需要方法,而最好的方法,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上期望的种子,让孩子有前进的目标和行动的方向。但许多人是做得不够的。

1,差异化对待的孩子

生活中存在差异化对待孩子,出现学习好的孩子越能得到重视,学习差的孩子越被忽视的恶性循环现象。

在学校,差异化对待孩子现象是严重的。就说课堂提问这个话题,一节课,40分钟,好的学生上课被提问得多,他们总能得到锻炼和指导的机会,还会得到老师多次的鼓励和表扬。

而那些差一点的学生,有些简单的问题,也想回答,但是总被认为答不好,不给孩子回答的机会,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伤,慢慢干脆不举手了,所以课堂上总是好学生在讲,差学生在听。

《童年的许诺》中,我们看到罗曼的妈妈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式,妈妈在周围环境恶劣,对孩子成长不利,对自己孩子有不好的差异化对待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地方。就如孟母三迁那样,为孩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切都为了孩子的成长。

她告诉孩子:“我发誓你一定得到最好的教育,你是最棒的,一定会成为外交家,一定会成为像雨果一样的作家,也会成为大将军。”外交家、作家和将军,这都是明确的期望。我们看到罗曼听妈妈的话之后,眼睛充满自信。

差异化对待会导致有些有天赋但可能起步晚的孩子,一开始被定义为差生,再经过差异化对待后,他就会自我产生怀疑和否定,甚至破罐破摔。

2,孩子得不到渴望的鼓励和表扬

许多家长总是不断的抱怨孩子:你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对一件事情追求的热情,怎么能成功。然而家长本身往往忽视了,给孩子播种期望的种子,忘了教会孩子如何去学会,为了未来的期望而努力。不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目标,又怎么能有动力和热情?

回到家,父母也以工作忙为借口,很少过问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最关心的是看成绩,好像成绩就代表了孩子的一切,从不知道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期望来鼓励孩子。

有些家长有时候真的很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甚至于习惯“打击式”教育孩子。

传统的教育观念还有父不夸子德的说法。

老戏骨李诚儒在《我不是明星》节目组对他采访的时候,问起李诚儒对儿子的过往评价时,他直接说:“你(儿子)没有本事,你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呢?你现在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嘛,不要把话说得那么大,把词藻用得那么美丽。”

从视频上看,他儿子听到爸爸说的话内心是失望难过,却不得不掩示,都让人看了心疼孩子。

在《我不是明星》节目上,李诚儒还采用“打击法”来鼓励孩子战胜别的选手, 他说:

“如果连这几个都战胜不了,那以后就别唱了,那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也许孩子还有信心战胜别人,但被父亲武断地这么一打击, 自信全无, 结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打击教育法”不能让孩子更勇敢, 只能让孩子更退缩。

教育学、心理学都研究证明: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赞美和表扬。如果给予孩子恰当的赞美、表扬,将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越小越需要鼓励和赞美,赞美诗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通过赞美,给予孩子一定的成就感,将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罗曼的妈妈对教育和心理学非常懂得运用,她能在孩子前进的每一步,用这个特殊的教育方法鼓励和表扬孩子,使孩子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许诺不懈的努力着。

3,孩子的心里如果没有播下期望的种子,就没有明确目标

罗曼的妈妈一直都把对儿子的期望明确的告诉儿子,让儿子把这个期望记在心里,并不断地努力去实现它。

罗曼要去继续读学士学位了,列车就要启动了,妈妈突然冲上车,抓住儿子的手,注视着儿子的眼睛,满怀期望的说:“你要坚持写作,它会让你增加信心,更好的了解自己。”

罗曼牢牢地记住了妈妈的话,别人玩耍的时候,自己在桌前奋笔疾书;第二次大战开始了,罗曼入伍在“自由法国力量”,参加了对敌的战斗,别人睡觉他写到凌晨。就这样,靠着刻苦的努力,他开始渐渐崭露头角。

而在现实教育中,许多家长和老师不够重视表达对孩子的一种愿望。孩子只是觉得自己就是为作业而生的。每天,爸妈对孩子最多的交流就是“作业做完了吗?快做作业去!”他们心里空的沙漠一片,又被催作业、逼作业和做作业搞得烦躁不堪,必然缺乏动力和热情。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刚到学校工作时,发现班里的孩子都上中学了,依然不懂为了什么而学习,孩子们还分成帮派,上课坐着听课,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下课就是起哄打架,没有理想,没有自己的成长方向。

魏老师决定改变这个现状,他想了个办法,挨个给孩子看手相,他给每个孩子看完都明确的告诉他,你将来是干什么的。比如:有的是局长,有的是公司老板,有的是校长等,孩子们都信以为真。他告诉孩子:“你们现在每天都要为将来的职位努力。”用这种方法给每位孩子种下了希望,从那以后孩子们都变了,默默都在为老师给他们订的目标努力着,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认真听课了。

魏老师的做法与罗曼的妈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他们都知道教育的内核秘密就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上期望的种子,这种子能促使孩子成长的动力和热情。

03,用好皮格马利翁原理:抓住教育的本质,做一个懂孩子、理解孩子的好家长,好老师

家是一付重担,也是一份责任,家长担负着让家人幸福和快乐的重担和责任。学校是孩子的天地和乐园,孩子在此快乐成长。这两个地方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

1,做孩子喜欢和信任的家长、老师

给孩子种期望的种子,我们自己得成为让孩子敬佩的,值得信任的人,才能影响到孩子。罗曼的妈妈就是一个生活上努力奋斗,在困难面前刚强有力的人。

她的服装设计工作,被有钱的阔太太不付钱而破产了,他们身上分文没有,她带着儿子去讨账,罗曼看到妈妈没有向那赖账的所谓有钱的阔太太祈求,当他们被人家赶出门,她还在鼓励儿子:“我们会好的,别怕!”

妈妈从不叫苦,没干过酒店旅馆工作,就一边学一边干,给酒店买菜晕倒在地上,罗曼才知道妈妈患上糖尿病都两年了,但从没听妈妈说起过。妈妈的所做的一切都让儿子心疼,又让儿子敬佩,这是孩子信任的基础。

美国佛罗里达州,凯特里小镇有座小学,刚接手五年级的林娜老师,是个很有教学经验,又和蔼可亲的老师。她有一个能很快了解学生的方法,叫“找亮点”。这个五年级有一个孩子很调皮,叫小卡特。小卡特有多动症,上课总安静不下来,不停地和同学讲话,或起身离座做滑稽动作,影响大家听课。

林娜老师并没批评小卡特,但她私下找小卡特谈话,问:“你有没有在哪个老师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和大家一起认真听课的时候?”小卡特说“有,马修老师上课总和我们一起动手开展各种活动,”林娜老师就开始设计和孩子们一起互动的教学方案,这种找亮点的方法,顺应了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和信任。

林娜老师“找亮点”的方法,很适合家长在自己孩子身上使用,我们不去盯着孩子的缺点,而是和孩子一起找出可以放大的优点,优点激活,缺点自然就慢慢改掉了。

2,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用直观的方式激励孩子

①帮助孩子确定明确努力目标

为什么要用直观的方式?是针对许多家长爱空讲道理而言的,讲道理,并起不到实际的作用,这种假大空的话最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直观,直接可以感受的到。直观的好处是孩子能直接明白,而且是确实可行的。

罗曼的妈妈一直明确的告诉孩子,你长大一定是个外交官、作家和将军。外交官、作家、将军都是有具体的画像在孩子脑中的,也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这些都是直观的期望,用明确的期望来确立明确的目标。

著名作家余光中和孩子交流关于理想的话题,他很重视孩子做一个真实踏实的人。他写信告诉孩子:“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比如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集中注意力,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好,这是余光中给孩子的期盼,也是给孩子的内心播撒了一颗努力追求目标的种子。余光中与罗曼的妈妈一样,都期望孩子,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完成一件事,并在追求的路上,不要因为繁杂的事务,迷人的诱惑,或是因为困难轻易放弃一心要做的事。

②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

家长和孩子最好的关系就是互相平等,相互尊重。如何确立与孩子的平等关系呢,我们可以实行三停下的步骤:

行动上停下来:表示对孩子重视,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语言上停下来:表示对孩子的尊重,不要急着追问,而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分析其中信息。

心理上停下来:不要按自己的思维定势做出猜测。

这几天,儿子在学校和朋友闹别扭,回家来闷闷不乐,孩子总想找我说说这事,可是我的家务多忙活的没时间。但是当我发现了儿子的思想问题,马上停下手里的活询问一下孩子,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在谈话的时候不打断孩子急着去追问,让孩子自己讲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要先入为主的按我们大人的思维定势去猜测,而是倾听后,与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及造成别扭的主要因素,通过和孩子友好的交流,孩子看到了缘由,也找到解决的方法。然后鼓励孩子去解决处理好他和朋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注意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并用直观的方式激励孩子,给孩子以明确的期望值,我们就可以从孩子那里得到信任,能有效地影响到孩子。

3,客观的评价和评估孩子的能力,不以分数论英雄

评价和评估孩子的能力,是家长平时容易片面的方面。很多的家长在现代这个多面发展的背景下,还是只看分数不去深入的了解,孩子的真正喜好和能力,这种做法早就应该摒弃。

现在,社会发展的非常快,以后是智能时代,要是只看成绩,那早就已经输了,因为阿尔法的出世,早就宣告人在智力上斗不过机器人,我们要全面的评价一下,孩子喜欢什么、会干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樊登老师说过,将来的语言和思维活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所以多训练孩子的读书解说能力和如何掌握智能机器人的能力,用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引导孩子的注意力,才能正确评价出孩子和评估出孩子的能力。

分数只能说明一时说明不了一世,我们应该像罗曼的妈妈一样,把一种期望告诉孩子,鼓励他为了目标去奋斗,孩子就差不到哪儿去,有目标的去努力,还会是特别优秀的人才。

结语:

虽然《童年的许诺》中,许多场景展示了妈妈如影相随的镜头,让人感觉妈妈的爱给罗曼很大的压力。但我们更应该从中看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看到这纯粹的爱,在教育中显现的威力,正是因为爱的期望和赞美,罗曼才坚持追求和不断的努力,取得巨大成功,这正是教育的本质及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期望
家长学会利用这个心理学效应孩子才能更有出息!
过高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你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看完这3点以后你会有所触动!
太阳出来,所有星星都黯然失色
皮格马利翁效应 郑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