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诺奖得主对话,教给了我什么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少年新知》专栏作者苗千,自2017年起连续几年亲临诺奖现场采访,与多位诺奖得主对话。

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莱德·诺贝尔(Alfred Nobel)在巴黎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签署了他的遗嘱。这位以炸药的发明人和企业家闻名于世的瑞典人把自己的全部资产分为五份,设立为诺贝尔奖,分别授予那些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阿尔弗莱德·诺贝尔

科学发展是衡量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这样的维度里,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标尺,是否获得过诺贝尔奖,已经成为人们衡量一个科学家是否算得上“顶级”,是否曾经做出过重大发现的最重要的标准。诺贝尔本人具有浓郁理想主义色彩的理念与人类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相契合——科学发展超越了国家,种族,历史和文化的限制,引导全人类前行。这也正是诺贝尔奖在整个20世纪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了众多科学家所毕生追求的“圣杯”的原因。

少年说·诺奖现场

除了炸药之外,诺贝尔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发明。他制造出了合成橡胶,人造皮革和人造蚕丝,他一生中总共拥有355个专利,在20个国家开设公司,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在商业之外,诺贝尔的另一面却几乎是一个精明商人的反面——他热心于社会事务,爱好文学,尤其喜欢英语文学和诗歌,自己也写过小说和大量的诗歌(诺贝尔创作的诗歌,因为“亵渎神灵”,在他去世后大部分都被销毁了,只有小部分得以保留)。

少年说·广阔的兴趣和视野

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一个精明的商人和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这三种色彩描绘了诺贝尔的一生,也足以解释了诺贝尔何以留下这份独特的遗嘱,设立了这五个奖项。诺贝尔相信科学与人文主义,相信科学进步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相信新的科学发现能够促进世界和平。可以说,只有像诺贝尔这样拥有巨大财富,又具有复杂性格的人才有可能设置出这样独特的奖项,直至今日,人们仍然能够从这个奖项中感受到那种来自19世纪末的个人英雄主义与浪漫气息。

每年十月,我们都会关注诺贝尔奖的颁奖状况,实际上就是关注我们自身。诺贝尔奖已经成为一个人类之梦,多少莘莘学子内心深处藏着这个梦想,这里面有着人类探索自然界和自己精神世界的动力和勇气。

来源: 橡果成长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奖
一文读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世纪尚无人能单独获奖
我们为什么关注诺贝尔奖?
「焐不热的冷知识」关于诺贝尔奖的冷知识
世界各大学诺贝尔奖人数统计(前30名)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