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律在汉语中所起作用特别大,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其他语言中形态的作用。吕叔湘(1979)说过,由于形态标记少,汉语中“语法范畴主要依靠大小语言单位互相结合的次序和层次来表达”。“结合的次序”主要指语序,而结合

节律和语法互动的集中表现:黏合结构

2020-08-24来源:语言文字周报作者:陆丙甫

播报

节律在汉语中所起作用特别大,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其他语言中形态的作用。吕叔湘(1979)说过,由于形态标记少,汉语中“语法范畴主要依靠大小语言单位互相结合的次序和层次来表达”。“结合的次序”主要指语序,而结合的“层次”,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节律的松紧上。一般来说,较高层次的单位,如句子和短语,其结合比较松散。而较低层次的单位,如词和语素,其结合就比较紧凑。

吕叔湘也在他“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初探”一文中率先对节律的语法作用进行了开拓性、奠基性的研究。其中最富有启发性的观察就是如下所示的1+2节律组合多为动宾结构,而2+1节律组合多为定名结构的明显区别:

(1)复印文件——印文件——复印件——复件

(2)出租汽车——租汽车——出租车——租车

当然,有些单双音节组配存在四缺一格局:

(3)阅读报纸——读报纸——*阅读报——读报

不但述宾结构和定中结构有单双音节组配问题,主谓结构、述补结构也有单双音节组配问题,其他结构也有单双音节组配问题。例如:

(4)本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南昌,沿途经过上海、杭州等地/等等地方/等地方/*等等地。

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是朱德熙(1982)首先提出的概念,吕叔湘(1979)把这类结果称作为“短语词”,陆俭明(2004)认为朱德熙提出的“关于粘合和组合的观点”是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值得注意的理论和观点。王洪君(2013)认为黏合和组合之分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陆丙甫(2015)指出:

朱德熙先生所提出的“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的区别,显然是极为重要的语法性质的区别。在我们看来,这种区别反映了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区别。或者换一个说法,这种区别的重要性、稳定性超过了传统上所认为的“复合词”和短语的区别。在传统意义的复合词、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三者中,如果要划一条最粗的界限的话,这条线应把复合词和黏合结构划在一起,这两者间的界限是不明确、不显著、不稳定的,它们一起构成广义的、包括“短语词”在内的复合词。而这广义的复合词同组合结构,即句法结构间的界限,也许说不上绝对明确,但至少是相当明确的。

就名词性结构而言,汉语、英语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汉语中复合词和短语的界限很明确,而英语中这一界限不如汉语明确。这种差别就有类型学上的价值。

以下现象也表明两类结构的重要差别:

(5)他1去年23两本4科学出版社出版的5装帧精美的[大型71英汉82图解93动物学104词典]

根据向心层次切分法,或者流程切分(每个流程的切分只分析一个结构模式的结构),任何语言结构的组成成分不会超过七个左右。若以“词典”为核心词,则如上标数字所示,可切10次,得到11个成分;这就远超过人类信息在线处理能力的限度了。其实,这里包含两个结构模式:一个是整体的名词短语模式,是以黏合结构“大型英汉图解动物学词典”为核心的组合结构。另一个是以“词典”为核心的黏合结构“大型英汉图解动物学词典”。如果分两个流程去切分,得到两个结构模式,则每个模式内部都不超过七块。

上述现象进一步证实了朱德熙对黏合结构的一个判断:“黏合式偏正结构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单一的名词,凡是单个的名词能出现的地方,它也能出现”。这就是说,从分布上说,黏合式定名结构同词级单位完全一样,应看作复合词。

两种结构的重大区分,还可以从语义上得到证明:

(6)一匹 体格高大的 雪白雪白的 [大白马]

(7)一本 假的 [真 文凭]

表面上看来互相重复冗余或者矛盾的定语,可以在“一个”结构中出现,那是很奇怪的。但若看出这其实是有两个结构体组成的“复合结构”,那么就不奇怪了。组合定语和黏合定语意义功能上也大不相同。我们可以看到,节律规律的作用,对于短语和复合词也是大不相同的。

近40多年来,汉语的韵律语法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汉语语言学界日益认识到中节律对在语法中的重要作用。节律在汉语中,许多方面替代了印欧语中的形态功能,一步步具体证实了吕叔湘当年的提出的这个观点。

在黏合结构中,以定语内包含动宾关系的偏正结构最为复杂,作者把主要篇幅用于讨论偏正性黏合结构,这一选择也不错。

《现代汉语黏合结构研究》第一章到第六章是理论研究,主要阐释现代汉语黏合结构是什么,怎么生成的,有哪些性质和特点,韵律、语体和语义等呈现什么特征;第七章到第十章是个案分析,主要探究述宾及述宾倒序结构直接作定语构成定中黏合结构有什么条件和制约,述宾黏合结构和定中黏合结构单双音节组配韵律、结构和语义如何扭曲对应。

不同黏合结构因紧致程度不同而性质有别。松紧有结构松紧和节律松紧之分。无论音节长短,最紧的定中黏合结构功能上都相当于名词。述补黏合结构的补语一般都不长,述结式黏合结构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结构相对较松的述宾和主谓黏合结构的音节不同,性质也有差异。节律紧凑的1+1式双音节述宾和主谓黏合结构功能上完全相当于一个复合词。音节越长,述宾和主谓黏合结构的性质更接近短语。两音节的述补、述宾、主谓、联合黏合结构是典型的黏合结构,三音节的述补黏合结构、联合黏合结构次之,其他音节的述补、述宾、主谓、联合黏合结构是不典型的黏合结构。定中黏合结构松紧不同,凝固性也不同。最紧致的定中黏合结构是词汇化词,不典型的是句法词。

节律松紧与结构松紧、形态多寡也有关联,这种关联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而是具有跨语言的共性。《现代汉语黏合结构研究》进一步强调了松紧像似的重要性。松紧差异是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的重要区分。形式上松紧区分黏合式和组合式,结构上松紧区分典型黏合结构(定中黏合结构)和非典型黏合结构,节律上松紧又可以作为非典型黏合结构(述宾黏合结构、主谓黏合结构)内部成员黏合度高低的区别标志。在分析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定中黏合结构和述宾黏合结构的韵律、语体和语义差异等的基础上,解释述宾及述宾倒序结构直接作定语和定中和述宾单双音节组配等问题。

《现代汉语黏合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词和短语关系的认识,深化对现代汉语语法单位性质的认识,深化节律松紧与结构性质关系的认识,深化韵律与句法、语义互动的认识,深化韵律与语体关系的认识。

黏合结构跟文体具有密切关系。比如在“现代汉语黏合结构的语体特征”部分,作者根据冯胜利(2010)和Romaine(2003)的语体划分标准,设计了一组正式度有差异的交际场合,用以检验“A的N”在口语中使用的选择情况,做了一个30人规模的小型调查,同时再以CCL语料库的语料作为统计蓝本,彼此印证,就此得出的结论就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证据,结论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证。

综观全书,《现代汉语黏合结构研究》具有相当的价值,可说是第一本专门讨论黏合结构的专著。希望此书能在黏合结构这一研究领域,起到一定的承上启后、抛砖引玉的作用。

(文章较原文有所删改,原文《节律和语法互动的集中表现:黏合结构——序<现代汉语黏合结构研究>》刊于《语言文字周报》2020年8月16日第8版。作者:陆丙甫,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宝荣:汉语复合词结构与句法结构关系的再认识
语素逆序的现代汉语复合词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的结构
汉语中的韵律词
【摘要】张吉生:也论汉语词重音
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词的构成)(第二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