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医生史宇认为,对于“烟卡”游戏来说,有一点的确值得家长警惕,那就是“熟识效应”。

“烟牌”风靡小学有何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烟牌”游戏?

www.163.com 2024-04-08 14:05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孩子们的游戏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最近一种名为“烟卡”“烟牌”的游戏在多地小学生之间流行起来。“烟卡”游戏的道具源自香烟盒,孩子们通过折叠香烟盒盖子,制作成长方形卡片,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翻面,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

这样的游戏虽然让孩子们走出房间、远离电子屏幕,但也让一些家长很担忧,孩子过早地接触香烟盒,会不会带来不良影响?面对这一现象,不少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已经开始采取行动,通过发布提示、开展德育课程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烟卡”游戏。

孩子们玩的“烟卡”(来源:关口教育发展中心)

“烟卡”风靡多地小学,不少家长担心,用香烟盒当玩具,会不会误导孩子?一位父亲在视频里陈述了他的担忧,孩子为了玩烟卡,到处捡烟盒。“这就是我家小孩最近沉迷烟卡游戏中的烟卡,作为家长的我很揪心。你(小孩)现在走到马路上到处都在找烟盒是吧?你是去捡垃圾的吗?”孩子说:“到处吗?那不是到处。”

家长不抽烟,也捡不到烟盒,孩子们还会选择去小卖铺购买专门做好的“烟卡”。

家长:卖1元、2元。

孩子:还有1.5元的。

家长:就这个东西还能卖1元?

孩子:2元还有稀有版呢!就是很难捡到的那种。

对于这种游戏,家长们态度不一。有人认为,可以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和小伙伴一起游玩,这样就很好;也有人担心,过早接触香烟盒,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家长甲:我们那时候都是比较接地气的玩,现在他们玩的游戏可能会失去那种天真。

家长乙:好像是玩具吧,我觉得(他们)不会去联想到香烟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他现在还小,还不懂这些。

家长丙:那时候小孩找我要,我尽可能不给他玩。不能给烟盒吧,尽量用别的东西玩吧。

家长丁:(小孩)就是可能会喜欢去地上捡(烟盒),这个可能要注意一下,还有的(小孩)让家长去买贵的烟抽,这个有点不好。

针对这一问题,多地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例如,4月7日,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发布《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重要提示》,明确“烟卡”来自废弃烟盒,四处搜集、随身收藏可能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学生在游戏中可能会启蒙赌博意识,并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请家长配合学校禁止“烟卡”进校园,校方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进行“拍烟卡”游戏,可立即制止并当场没收“烟卡”,同时进行口头教育,并向家长反馈。

正在玩“烟卡”的孩子们(来源:关口教育发展中心)

而在湖南省浏阳市道吾小学则开展了一场德育课,学校发放问卷给家长和学生,希望他们作出自己的回答。1000多名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希望可以玩烟卡,但有近半数的家长认为,至少不能在学校玩。道吾小学校长陈利莎告诉记者,与其单纯禁止一种游戏,不如借此机会,搭建孩子与家长们沟通的桥梁。“禁掉它,因为上一级有要求,而且在学校里头打,家长也有担忧,但是我就想让双方都能够被看到、被理解,所以就会有这样一个互动。因为本身打'烟牌’这个事情从家长来看是玩,他们可能觉得我只是不让你玩这个,你们还会有更多的玩的东西,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丧失,这是他们热爱的东西。我看中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和家长之间有一个互动,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能够借着跟家长一起读这封信的时候,能够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而家长也在读信的时候能够跟孩子做一个探讨,所以有互动就很珍贵。”

陈利莎认为,要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烟卡不让玩了,那么课间10分钟玩什么?“其实我也很担忧,我把烟卡禁止了之后,他们有了新的游戏,新的游戏它肯定也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我不可能下一次当家长们提出质疑的时候,我又来一次禁止,那学校教育就变成了一个像打地鼠一样。我们还是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喜爱的这些东西。”

针对这场讨论,学校还展开了一场辩论赛,从打烟卡,扩展到课间还能玩什么?今年六一儿童节,还会举办游戏跳蚤市场,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陈利莎表示:“我跟所有的孩子承诺,我说校园里头禁止打烟牌,但是陈校长鼓励所有的人都去做游戏的创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个游戏的跳蚤市场,就是大家可以申报你们自己创新的游戏,哪个游戏玩的人多,吸引的人多,点赞的人多,我们就来评出奖励来。所以,现在我们校园里的孩子们就会去创新,做各种探索。”

心理医生史宇认为,对于“烟卡”游戏来说,有一点的确值得家长警惕,那就是“熟识效应”。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对香烟盒习以为常时,的确会增加未来对香烟的好奇和认知,这需要家长及时引导。“熟识效应,也就是经常让孩子会看见某些东西的时候,哪怕他看的是包装纸广告,或者说大家经常来谈论这些东西,或者影视作品里有这些东西,他面对这些事物的时候就更有购买的欲望。打烟牌的话,的确会存在他们可能会对香烟更好奇,或者说我更想得到香烟的愿望和冲动。除此之外,孩子们获得香烟壳的途径,像有的孩子甚至翻垃圾桶,所以我认为这种形式虽然很好,但是确实存在一定隐患。”

史宇告诉记者,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很多知识的获取都是通过游戏得来的,不仅仅是课堂教育,游戏中同伴之间的互动,也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情,所以家长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在游戏当中都能学到什么?比如说得遵守规则,其次我们认为有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因为对手之间要想赢了对方去竞争,有人际交往的一些促进的功能。”史宇说。

“烟卡”游戏风靡校园!孩子玩“烟卡”,该“疏”还是“堵”?

rmh.pdnews.cn 2024-04-17 10:30

新民小学举办“是否禁止'打烟牌’”辩论会,引导学生认识“烟卡”利弊。

“将烟盒的盖子压扁,然后把它折叠成长方形,就得到了一张'烟卡’。放在地上,轮流用手掌拍击,谁先用掌风将'烟卡’拍翻面就算赢。”近期,一种名为“烟卡”“烟牌”的游戏在多地小学生之间流行起来,并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在微博热搜话题“小学生玩'烟卡’该不该禁”的评论中,网友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有的认为“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拍画片吗,总比天天玩手机好”;有的表示“小学生玩'烟卡’容易过早接触吸烟,影响身心健康”。

在江门,小学生玩“烟卡”现象是否盛行?小学生玩“烟卡”,该“疏”还是“堵”?近日,笔者走访了蓬江区、江海区多所小学,通过在“青苹果校园”微信公众号以及多个江门家长群中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烟卡”的看法和态度,并请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为广大家长支招。

孩子玩“烟卡”

家长持不同态度

江门小学生玩“烟卡”吗?过去一周,江门日报发布的关于江门小学生是否玩“烟卡”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3705份。调查结果显示:16.11%的家长发现自家孩子玩“烟卡”,17.41%的家长发现在学校附近或小区楼下看到有小朋友在玩,64.89%的家长表示没有发现,另有1.59%的家长表示发现学校附近小卖部有售卖“烟卡”。

位于江门市实验小学附近一位店主告诉笔者,“之前确实有学生到店询问有没有'烟卡’。我们都不卖烟肯定没有'烟卡’,有也不会卖给小学生。”笔者先后走访了蓬江区、江海区等多所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店主均表示店内无“烟卡”出售。

对于孩子玩“烟卡”,家长们持不同态度。有84.56%的受访家长表示“坚决制止,这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15.44%的受访家长则认为“问题不大,只是课余时间的消遣”。也有家长反映,有孩子为了玩“烟卡”,偷拿家里的钱去购买香烟或是到网络平台上购买“烟卡”,甚至去垃圾桶里翻找、在大街上捡拾“烟卡”,非常不卫生也不安全,让家长们担忧不已。

加强家校共育

引导学生认识“烟卡”利弊

“'烟卡’一不卫生,二不健康,还有同学拿'烟卡’做赌注,这种现象应该坚决禁止”“重点在于禁'烟’卡,而不是禁游戏,玩游戏可以让我们和小伙伴增进友谊”……4月15日上午,江海区新民小学报告厅里,正在进行一场关于“是否禁止'打烟牌’”的辩论会,正反双方积极发表对“烟卡”的看法和观点。

新民小学校长伍顺燕表示,最近发现学生之间开始流行起玩“烟卡”,部分学生把“烟卡”带回学校在角落里偷偷玩,学校第一时间向家长反馈,加强家校共育,为了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该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辩论会,引导学生认识“烟卡”的利弊,并邀请礼乐街道派出所的民警到场旁听指导。

辩论会结束后,同学们对“烟卡”游戏有了新的思考。同学们纷纷表示,可以把“烟卡”替换成知识卡片,边学边玩,更要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在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享受游戏的乐趣。民警吕欣荣提醒,要警惕由玩“烟卡”引起的变相赌博问题,“在一些学生中,打'烟卡’已脱离游戏层面,大家先押注,输的同学要把相应数量'烟卡’送给赢的一方,也有的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这样容易形成不良的兴趣和行为,要提高警惕和防范意识。”

做好科学引导

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去年有萝卜刀,今年有小“烟卡”,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玻璃弹珠、洋画片、抓石子等游戏也曾盛极一时,给一代代人留下了难忘的童年回忆。不难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小学生之间总有新的流行游戏出现,在“烟卡”之外,收集奥特曼卡牌、盘手串、解压“捏捏乐”等游戏,也都在小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没有完美的游戏,对于孩子玩“烟卡”该不该“严卡”,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规范。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朱锦烨建议,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新的动向,不妨把握这个可以和孩子增进了解的契机,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了解,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轻视和放任。针对孩子之间流行的各种游戏,家长也可以链接到自己的童年回忆,多跟孩子去产生共情,才能更好地做好引导,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游戏是儿童获取快乐的源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形成规则感,同时,游戏中的目标也为孩子提供了成就与满足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副教授李斐表示,“烟卡”游戏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小学生课外生活单调乏味,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的问题。“烟卡”本质是游戏道具,家长和老师们在理解孩子游戏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做好科学引导工作,比如提醒孩子注意清洁卫生,与孩子共同建立“游戏守则”,避免占用过多时间等。也可以适当介入孩子游戏中,并回忆童年生活来寻找共同话题,实现良好亲子交流。

文/图 罗双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玩“烟卡”,我们怎么办?
小学生“打烟牌”该不该禁?
该不该禁玩烟卡?
对孩子拍“烟卡”不必过度敏感
小学生玩烟卡,是要上瘾的
卷烟厂老员工告诉我,这几种香烟别再买了,白送也不能要,快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