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学者生产“精神疫苗”
霍去病对伍连德或白求恩,人文学者生产“精神疫苗”| 防疫·专家谈
日期:2020年02月18日 12:28:25 作者:袁琭璐
江苏书法家陈曦为“庚子抗疫征联”活动赐墨宝
“辛弃疾,霍去病,
疾病何时弃去,为江城祝福。”
为了支持抗疫斗争,
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
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于1月25日
在海内外文友中
发起“庚子抗疫征联”活动,
为当前的全民战“疫”
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文智慧,
受到政、商、学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为何会采取征联抗疫这一形式?
活动以来收到了哪些富有创意的对联?
在今天(2月18日)的采访中,
黎红雷表示,
“作为一介书生,不能奔赴前线抗疫,
唯有以手中之笔,为抗疫英雄壮色,
为人民大众祈福,为吾国吾族分忧。”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传最广、也最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他希望能通过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让隐藏在对联中的古今智慧
为抗疫时期的人们
带来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黎红雷
*以中医、边防等古今中外人物对句,助力华夏平安
海内外众多楹联爱好者
关注和参与了此次征联活动。
黎红雷介绍,
出句以辛弃疾和霍去病两个人的名字
重新组成“疾病何时弃去”一语,
表达了对武汉早日驱除病疫的良好祝愿。
第一阶段(1月25日至2月5日)
要求下联皆以人名应对,
后为扩大应对范围,
向“宽、高、雅”方向发展,
要求对句立意应与庚子抗疫相关,
弘扬正能量的基本前提下,
对句不再限于人名而可用专用名词应对。
黎红雷透露,截止至2月18上午10点,
共收到来稿98比,
创意迭出,且对句大多蕴含典故。
出自广西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黎宁的对句:
伍连德,钟南山,
德山相继连南,助华夏转安。
以百年间中国防疫事业的两位领军人物,
1910年扑灭东北肺鼠疫的
全权总医官伍连德,
以及201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的特等功臣、
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
作为人物形象,
并将日前相继落成的武汉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入联,
表达了“国有危难可问谁?
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立意。
中国防疫事业的两位领军人物伍连德(左)与钟南山(右)
出自浙江大学董平教授的对句:
杨济时,李时珍,
时珍长来济时,保华夏平安。
以两位明代著名国医
杨济时、李时珍的事迹,
表达中华医学源远流长,
确保华夏民众健康平安的心愿。
来自抗疫第一线武汉的
武汉大学胡治洪教授的对句:
袁天罡,李淳风,
淳天弥满罡风,还宇内清宁。
以唐初两位道士袁天罡、李淳风入联,
组成“淳天弥满罡风”句。
淳者纯净也,弥满取之唐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其八“真力弥满”。
罡风乃强劲之风,所到之处,扫荡一切。
借此祝愿武汉疫情灭尽,
中国恢复清静安宁!
出自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的对句:
吕大防,王秦关,
防关严立大秦,保丝路平安。
以陕西两位历史文化名人
吕大防、王秦关的形象,
组成“防关严立大秦”的妙句,
记载了陕西省在战疫之时
严守关防的决心和举措,
从侧面反映了神州各地的战疫景象。
出自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辽宁杨晓雁的对句:
伍连德,白求恩,
德恩几度连求,值华夏讴歌。
将上个世纪从马来西亚回国
开创中国现代防疫事业的伍连德医生,
以及从加拿大来到中国
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白求恩大夫入联,
讴歌了爱心无疆的医者精神。
贵州文史馆馆员、
中国楹联学会原常务理事陈德谦的对句:
刘韫良,向知方,
良方自古韫知,替禹甸争光。
刘、向二人系清至民国黔籍全国著名联家,
又良、方虽二名,
合二为一成良方,
既为人名,亦为药方;
且药方蕴含真知与经验,
故名韫知。
禹甸本谓禹所垦辟之地,
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
鄂黔虽参商是隔,
然抗毒之心同体同怀,
故下联蕴含黔人以联文向武汉、
向祖国献方而为苗岭争光之义。
武汉首个中医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
*以书名、地名、年号等精妙构思,期待国泰民安
在新规则的鼓励下,各种立意高远,
构思精妙的对句佳作接踵而至。
贵州大学黄诚博士以书名应对:
博济方,回生集,
方集当下济生,予华夏安心。
其中的《博济方》《回生集》,
二者均系中国古代医方和治疗经验汇集。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从西汉到清末,
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的瘟疫。
中医药与各种瘟疫
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
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
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以两部医学名著入对上联两位英雄人物,
且蕴含“济方能弃疾,
去病可回生”之内涵,
与上联“弃疾”“去病”形成回互。
“方集当下济生”与“疾病何时弃去”
又为语义上之互答。
“华夏”对“江城”、“安心”应“祝福”
则表达了对国泰民安、
天下太平的美好期待与心愿!
中国古代医方和治疗经验汇集《博济方》《回生集》
上海武澎先生以地名应对:
武昌府,古隆中,
府中指日昌隆,赖华夏同心。
这里的武昌府、古隆中,
二者皆为湖北省内古地名。
上联以两位民族英雄开篇,
倡导青史留名借古喻今,
祝福武汉早日战胜疫情,
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下联以湖北当地两个古地名呼应,
赞美人杰地灵源远流长,
依靠举国上下同心戮力,
恢复昌盛兴隆指日可待。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西赵瑞琴应对:
汉延康,宋崇宁,
康宁万代延崇,凭壮志克难。
将中国历史上两个年号——
东汉时的“延康”,
北宋时的“崇宁”入联,
表达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
对康宁生活的向往,
并为此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斗志。
黎红雷表示,自2月13日起,
活动进入第三阶段,
并将持续进行至疫情结束。
当然,楹联离不开书法,
建立的“庚子抗疫征联文友群”
除继续对句外,还可发表个人原创
并与“庚子抗疫”主题相关的
古典诗、词、联及书法作品。
在活动结束之后,
将选出优秀对句集联成集,编印成册,
为时代记录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强音。
黎红雷的书法作品
*三易其稿,为中医药走上抗疫主战场赋联壮行
2月13日,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明确提出:强化中西医结合,
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
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2月14日,
武汉第一间以中医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
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这标志着中医药走上了抗疫的主战场。
黎红雷亦以此为题,
经“庚子抗疫征联文友群”诸位联友
切磋琢磨,三易其稿,
为中医药走上抗疫主战场赋联壮行:
历克瘟魔,国医伟绩千秋颂。
再攻冠疫,中药奇功万众安。
黎红雷如是解释,
上联反映的是自西汉至清末两千余年间,
中医药界反复与瘟疫较量
并战而胜之的辉煌历史;
下联则体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
中医药界肩负党和人民的厚望
披挂出征的高昂斗志和必胜信心。
此联以“攻克”“中国”“医药”
“奇伟”“功绩”等词组拆分入联,
互文回应,以突出中医药
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2月17日下午,岭南书法家、
“粤爨”体掌门人李卓褀惠赐墨宝,
撰写此联,一同为中医抗疫助威。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丁山亦为此撰联,
为中医全面介入战疫鼓与呼:
四两拨千斤,祛邪扶正斩魔妖,朝长天亮剑;
一壶盈百草,奉暖驱寒昭曙色,让大地回春。
此联表述了中医药祛邪扶正,
辩证施治的防疫治病机理,
表达了长天亮剑降伏疫魔、
奉暖驱寒回春大地的良好祝愿。
左一为岭南书法家李卓褀惠赐墨宝,为中医抗疫助威;右两幅为“庚子抗疫征联”书法作品
特殊时期,社会各界情系抗疫前线。
逆行者们迎难而上,
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道抗疫“防火墙”;
企业团体、爱心人士等捐款捐物,
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文艺工作者们捕捉灵感,
创作推广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文艺作品;
而此次征联活动则是人文学者们
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支持抗疫斗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思想力量为抗疫贡献“精神疫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震撼视觉!这里,是内江阻击疫情的主战场——
林庆铨·楹联续录 | (十六)
这些中国牛人的智商,每一位都堪比爱因斯坦
中医药如何走向国际抗疫主战场?如何与现代科技继续碰撞出火花?来看这场研讨会——
词曲展示:齐心协力战疫情 作词:黎新兵 作曲:许镜清 改编于《敢问路在何方》
在越南她名声显赫 每年收益不止十亿 豪车多如毛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