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翁方纲,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自创“学术诗”派
他是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而且自创“学术诗”一派
起源于中国的书法艺术很讲究传统文化的底蕴,故大凡古代的读书人或者说知识分子书法不行会被人耻笑甚至自惭形秽,而相当一部分在史上留名的大学者其书法作品都不会太差。翁方纲就是这样一位学术和书法并称的大家。
在有清一代,翁方纲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四大书法家,亦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他的字不仅写得有一定水平,同时在经学和诗学上也有创获颇丰。
翁方纲,号覃溪,大兴人。进士出身,仕途上是从一般的翰林院编修做起一直做到内阁学士。在大半生游宦生涯中,先后当过广东、江西、山东等几个省的学政。晚年参加过著名的“千叟宴”。
作为一名主管教育和文化的官员,翁方纲自己的学问非常淹博。他熟谙群经,有书、礼、论语、孟子附记,并为经义考做补正。史传记载他,“尤精金石之学,所著两汉金石记,剖析毫芒,参以说文、正义,考证至精。所为诗,自诸经注疏,以及史传之考订,金石文字之爬梳,皆贯彻洋溢其中。论者谓能以学为诗。”
在“以学为诗”的“诗法”上,翁方纲主张复古。特本人一生仰慕杜诗,认为杜诗是最能体现"理",与其他学者仿杜学杜方法不同,他以杜诗中能够反映"文理"、"义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来阐发其"肌理说"的内涵,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诗风。如他把杜甫诗句“法自儒家有”,解释为“大而始终条理,细而一字之虚实单双,一音之低昂尺黍,其前后接笋,乘承转换,开合正变,必求诸古人也”。由于他自己就是位书法家,深谙诗歌和书法艺术的相通之理,因此在书学视域下观照杜甫诗歌,首次大量借鉴书学术语批评杜诗:以自然天成、质厚古朴论杜诗的艺术风格;以向背、虚实等论杜诗的章法结构;以圆笔、勒笔、提空之笔等论杜诗的艺术技巧。这种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可以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翁方纲的诗歌复古,不是尊唐,而是崇宋,他特别推崇江西诗派的黄庭坚。他认为,“宋诗妙境在实处”而且片面强调诗歌的考证作用和史学价值,把诗与“经术”、史料混为一谈。所谓“史家文苑接儒林,上下分明鉴古今。一代词章配经术,不然何处觅元音?”
翁方纲有诗九十四卷,然向来评论者评价不高,认为其以金石书画之考据入诗,造成诗歌板滞、艰涩,难称为诗。其实翁氏集中有很多"得诗人之正"的诗歌,有一定文学性,其以金石书画之考据入诗乃是刻意而为之。翁氏与朋辈酬唱赠答的诗作中亦屡见金石书画之考据,其所实现的又是"诗可以群"的交际功能。
袁枚、洪亮吉对翁方纲诗歌“以考据入诗”的评价最具代表性。他们的评论集矢于“琐碎零星”.重赋而轻比兴,钞书之嫌以及缺乏性情。翁方纲诗歌的这些缺陷,虽然或多或少呈现出与考据的关系。但根本原因是翁方纲对“事”的过分铺排,并强调诗歌解读的唯一性。他作诗“取境”不择,“事”与“情”在篇幅和创作方式上迥异,使得这种“学术诗”艰难晦涩,佶屈聱牙。
在学术立场上,翁方纲重视考订之学,但“以衷於义理为主”,当时钱载斥大学者戴震的考订之学为破碎大道,翁方纲却认为:“诂训名物,岂可目为破碎?考订训诂,然后能讲义理也;然震谓圣人之道,必由典制名物得之,则不尽然。”这的确是持平之论。
在史学方面,翁方纲并不见长,其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正统观审视历代史书,主张读史应鉴古知今,尤其关注典章制度。在各种史书体裁中,他偏好纪事本末体,认为纪传体、编年体各有优缺点,但纪事本末体最适合资政。他的这种史学观念形成于四库全书纂修期间,充分反映了清中期官办学术工程下的学术思想特色及其生存状态。
由于翁方纲学识广博,再加上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因此,他的书法讲究无一笔无出处。他写字有一个习惯,就是酷爱模仿。每次写字的时候,他总是竭尽所能地让每一笔每一划都酷似前代的某一个人。如果这一横要像苏东坡,那一捺就要像李太白,非常讲究。他的行书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风范。
翁方纲于八十六岁时去世。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题识: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玉鲈堆案金。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襄阳漫仕,翁同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十大书法家翁方纲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翁同龢书法作品欣赏
清代 四大书法家 书法大集( 刘墉.成亲王、翁方纲、铁保)
【名家欣赏】清代十大书法家作品欣赏(五)翁方纲
清代十大书法家作品欣赏(五)翁方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