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宝成先生访谈录

时逢殷墟发掘80周年之际,我有幸拜会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宝成先生,杨宝成先生曾在殷墟工作十余年,对殷墟有着深厚的感情。2008年11月2日上午和3日上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图书室对杨宝成先生进行了访谈。

笔者:杨先生,你对殷墟发掘第一代人是如何评价的?

杨宝成:我对先辈学者是非常敬佩的。他们能到土匪横行、盗宝猖獗的安阳进行发掘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十年间,他们发现和发掘了小屯宫庙区、西北岗王陵区、后冈等殷墟最重要的区域,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取得了辉煌业绩。我本人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选了一个好的发掘点殷墟是1928年刚成立的史语所考古组选择的第一个发掘点,这是很有远见的决策。殷墟作为晚商的都城,面积宏大,埋藏文物十分丰富,这为先辈学者发挥聪敏才智,创建丰功伟绩,提供了理想场所。

2、有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李济是殷墟早期发掘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山。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学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组织了后十四次发掘(第一次发掘是董作宾负责)。在发掘过程中,他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考古组的大部分人员是他招聘来的,他在用人时能做到人尽其才,且给于极大的信任。他还引进多名河南籍的学者:郭宝均、刘燿、石璋如等,且予以重任和培养。他还十分重视殷墟发掘资料的整理工作。1929年,他创办了《安阳发掘报告》,把安阳的发掘情况及时报道出来。在李济先生和同仁们的努力下,殷墟发掘大型报告从50年代起,先后陆续出版,至1979年先生去世前,已基本出齐。

3、梁思永的加入提高了殷墟发掘的科学水平梁思永先生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完成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学业后,立即加入了殷墟的发掘队伍。他在发掘规划和方法上做了重要改进,使中国田野考古学开始走上科学轨道。著名的“三叠层”就是他发现的。梁思永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组织家,他在一年半时间内组织了西北岗王陵区三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了10座大墓,1000多座小墓和祭祀坑,最多时用工达500人,在中国考古发掘史上是空前的。

4、有一支执著敬业的高素质队伍早年先后参加殷墟发掘的学者有十数人,他们都是实干家,学风踏实、严谨,对考古事业执著、敬业,他们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学者的高尚品格,而且还体现出现代学者的风范。在殷墟这一考古园地里,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著名考古学家。

笔者:杨先生,请谈一谈您们这一代人对殷墟的贡献。

杨宝成:我们是在先辈学者考古发掘和研究基础上展开殷墟工作的。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殷墟的布局和分期两大问题上,主要成绩有:

1、1958考古所组建安阳工作队后,三年间,四五十名考古学者在殷墟十几个地点同时发掘,最大收获是基本搞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为殷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依据。

2、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们开始思考殷墟的分期问题,安志敏先生最早把大司空村出土遗物分为早晚两期。郑振香先生又进一步细化分为四期。

3、60年代末至70年代,我与杨锡璋先生对殷墟西区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对殷墟墓葬的分期进行了细化,殷墟文化进一步分为四期七段。且通过对西区墓地的研究,提出了族墓地问题。

4、70年代初,刘一曼等诸位先生对小屯南地甲骨的发掘,给甲骨文的分期和断代找出了新的考古学依据,这些甲骨都有具体的出土单位和层位关系,并常与陶器共存,这就为殷墟陶器分期和甲骨文分期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5、70年代中,我用三个冬季,对西北岗王陵区进行了全面钻探,基本搞清了王陵区的范围和布局。还发掘了王陵区的部分祭祀坑,对商代人殉、人祭问题进行了研究。

6、我们不仅对殷墟宫庙区和王陵区进行了发掘,还对殷墟内其他诸多遗址进行了发掘,如苗圃北地、后冈、小屯西地、北辛庄、郭家庄东南地等等,基本搞清了这些遗址的内部布局。

7、我们这一代还发掘了一批保存完好的贵族墓葬,如1976年,郑振香、陈志达两位先生发掘的妇好墓,杨锡璋、刘一曼发两位先生掘的郭家庄160号墓,徐广德先生发掘的花园庄54号墓,这些贵族墓葬不但出土了丰富的珍贵文物,还为殷墟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标尺。

笔者:杨先生,您对我们这一代有什么要求?

杨宝成:谈不上要求,你们都做得很好,洹北商城的发现、孝民屯铸铜遗址的发掘、殷墟族邑布局的研究等等,你们很辛苦,也做出了很大成绩。我希望你们以后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搞清殷墟的全貌和布局经过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钻探和发掘,对殷墟的范围和布局,已有了大致的认识。但她的真实面貌还未完全揭示,具体布局尚未搞清,尤其是殷墟宫殿区的布局研究,这需要你们这一代人来完成,你们在研究殷墟遗址布局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时空关系。

2、完善与细化殷墟文化的分期和断代几十年来,我们对殷墟文化的分期断代,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待细化,特别是对殷墟最早和最晚的文化遗存应予以重视,即应特别关注盘庚、小辛、小乙时期和帝辛及以后的文化遗存,这有利于殷墟文化分期的细化。

3、加强殷墟的生态环境的考察和研究今后不仅要探讨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需关注人与地的关系,即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这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首先要做的是对殷墟的土壤做一次全面调查。

4、关注陶器制作工艺的探讨对殷墟手工业生产的研究,以前主要研究铜器铸造、玉器制作工艺,而对陶器生产状况了解很少。陶器是殷墟最常见的遗物,且殷墟还出土不少制作精美的白陶、硬陶、原始瓷等。今后要加强制陶工艺的研究。

5、关于洹北商城的问题洹北商城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作为殷墟工作者,请不要急于去定她的性质,不管她是盘庚迁殷,或是河亶甲居相,或是商代其他王的都城,我相信随着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你们今后会把她搞清楚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搞清她的布局和分期问题。

现在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你们应在做好殷墟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通过认真讨论、集思广益,先制定出一个长期的发掘与研究规划,再有步骤、分阶段的加以实施。我相信,你们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殷墟的研究工作推向更大的辉煌!

责任编辑:高丹

来源:中国考古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望殷墟——不能忘却的那些大人物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五|那年大雨后,有了新发现
何毓灵:殷墟近十年发掘的收获与思考
瞭望|重重揭秘识殷墟
一代甲骨学大师董作宾
考古十兄弟传(一)(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