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零基础家长用天价国际学校的艺术培养方法,甩开其他孩子好几条街

在我们十月专题【天价国际学校是怎么教孩子】的上一篇里,千寻给大家掰了最前沿的STEAM教育体系。今天准备把STEAM中的A(艺术)提炼了出来单独掰,因为,众所周知,艺术培养是国际学校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优势。

朋友女儿所在的国际学校小学部,不仅开设有专门的ART课程,还会定期开展艺术培育类活动。更让我赞叹的是,每周老师都有开出一个推荐清单,让学生带回家。给大家看看他们最近清单的部分内容:

  • 《KOOZA》巡演北京站 | 加拿大太阳马戏

太阳马戏以“没有动物也能震撼世界”著称,以人性与情感为核心,将艺术、技巧和幽默巧妙融入。

演出时间:12月16 – 24日

演出地点:朝阳公园北1门外

  • 四合院——北京初印象 | 首都博物馆

这是首都博物馆专门为孩子做的展览。一个个方正的院落,一鳞鳞铅灰的屋瓦,一片片墨绿的树荫,一座座大小的门楼……四合院,美在哪里?

展览时间:2017年7月15日-2018年7月15日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O展厅(水景庭院)

  • 博洛尼亚插画展暨50周年大师作品展 | 今日美术馆

    意大利博洛尼亚插画展给全世界的孩子带来最棒的绘本,最触手可及的欢乐和美育。展览的主角是300余幅插画原作,它们风格各异,细节处让人感叹。

展览时间:8月20日-10月8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3号展厅

这份清单里有适合孩子的展会、戏剧表演和音乐会等等,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合适的带孩子参与。学校制作这个清单,就是希望家长能尽量做到定期带孩子进行艺术熏陶,为孩子创设艺术环境。

美国小学对艺术的重视和国际学校一样。为了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美育中来,学校还会把学生平日的艺术作业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在专门的网站上出售,供家长购买。下面这幅精美的导购海报上,设计独特风格各异的艺术品,就统统出自孩子之手。有没有亚历山大啊?反正,我是看见了满满的差距啊。

美国小学和国际学校对艺术培育的重视,其实都是基于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给大家讲个很具体的案例吧,我在法国旅行的时候,曾到过巴黎的美学研究所,发现在这个临近埃菲尔铁塔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华为租了一个办公场所,养着一大帮不创造直接价值的'闲人',他们既不做硬件,也不搞软件,成天就做一件事:美学研究。

我当时不是很理解,花这么大成本养这些人值得吗?不如把钱拿去搞研发啊。后来,看了几次手机发布会,忽然明白了,这根本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事。在这个时代,仅有科技没有美学的产品,是会被淘汰的。 未来,更是如此。据说,以后包含有艺术性、创造力的工作才是薪酬最高也最不容易失业的。

好了,感觉关于艺术培育的重要性絮叨得有点多了。很多亲都等得不耐烦了:哎呀,我知道了,艺术培育挺重要的,重点是我们自己从小就没经过什么艺术熏陶,缺乏艺术细胞的我们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艺术潜力呢?

别急,这就送上大家最爱的干货……

艺术培养,零基础的家长能做吗?

讲完艺术培养的重要性,自然会引出这个问题,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疑惑。

说到艺术培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画画、书法、做手工,感觉这些都是专业老师才能干的活儿,零基础的自己,能帮什么忙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听听家庭美育家戴亚楠女士是怎么说的:

她举了个例子。

当一个孩子和妈妈一起布置茶席、尝试茶道时,他闻得到茶的香气、听得到沸水入壶的声音,看得到茶汤流动的色泽,懂得端坐等候一杯香茶带来的安静恬然。这一切给孩子带来的感受,会长久的存储在记忆里。美好的声音、色泽、味道流经心里的温暖,比记住所有茶具的名称和茶道流程更接近艺术的实质。

这个案例说明,艺术培养,不见得是多么具体的事,其实质是塑造环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打开孩子的感受力。所以,艺术培养的大部分都可以在生活中完成。

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培养的机会,烹饪、阅读、旅行……就算是艺术零基础的家长,只要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入一点对美的营造和追求,孩子接收到的世界就会大不相同。

家庭艺术培养怎么做——四个家长最疑惑的问题

带孩子看展的必要性在哪里?

“打酱油”也是学习。

千寻第一次看展刚满一岁,我还记得看的是一个叫'宠物未来之家'的设计展。她歪歪扭扭跟在我屁股后面,满展厅游走。设计理念自然是一窍不通,好在也不影响她对展品的好奇心,什么都想摸摸,倒是一副兴致盎然地样儿。

我也曾想过,这么小的小朋友去看展是不是打酱油啊,反正也看不懂。而且有好几次,我们去看画展,她不是疯跑就是到处找好玩的,并没有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看展。但前几天,我看她美术课的作业,惊讶的发现,和前不久我们去过的一个展览的作品风格有相似之处。看来,某些东西还是在看展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她。

我的经验是,带孩子看展不用太刻意,重点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美的环境”,孩子自己就会去感受,去吸收。也许刚开始孩子还不能融入到展厅安静的环境中,但这时候,如果你很认真投入地欣赏,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去模仿你的行为。

其实,带娃看展自己也可以顺便熏陶熏陶,正好补课了。*^_^*

最适合孩子的家庭艺术培养方式是什么?

是把艺术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上周末,我在家翻时装杂志,千寻总跑过来捣乱,我灵机一动,跟她说不如我们去烤饼干玩吧!她自然是欢喜雀跃拍手赞成,我们研究了时装的色彩,发现是'红黄蓝 黑白'的组合,上次烘焙课余下不同颜色糖霜正好派上了用场。接着小心勾线轻轻抹,鼓捣了一下午,可爱地饼干终于新鲜出炉:

吃货们有没有流口水?别急,再来看这张图:

发现两张图的相似之处了吗?

这套时装的色彩和形状设计源自蒙德里安灵感,蒙德里安是荷兰画家,非具象绘画的创始人,对后世的建筑、服装设计影响都非常大。他喜欢用几何图形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主张透过直角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有没觉得,想给一个四岁孩子,讲清楚蒙德里安风格的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如你看到的,我们可以把同样的美融入到生活里,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这种对美的感受自然就会在他身上慢慢沉淀和积累。

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比如,秋季的银杏叶很美,我们在欣赏银杏摄影展的同时,是不是可以捡几片叶子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树叶画呢?

偶尔也可以通过改变家具位置,增加一些软装饰来改变家居风格。这时候,不妨邀请孩子加入,和他一起设计,一起去宜家采购合适的用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甚至,你还可以在家里开辟出一小块涂鸦区域,让孩子尽情发挥:

你也许会说,天呐,这对家长的要求会不会太高?可是,想一想,我们怎么能希望孩子有艺术修养,自己却不做出任何努力呢,还是一起成长比较好吧。^_^

高冷范的世界名曲如何带孩子欣赏?

让孩子觉得“真的很好玩”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样让孩子欣赏音乐,尤其是古典乐简直是高深莫测无从下手。这里,我想把国际学校一堂音乐鉴赏课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这堂课孩子们要听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老师没有直接放曲子,而是先用风趣的语言讲了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的生活非常幸福,他每天都沉浸在音乐里,可当他从音乐里出来的时候,发现,哎呀!屋子里怎么乱得像杂物堆一样,他的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下来……可总不能一直这么低落下去吧,他想,算了,我还是出去吃饭吧。一出门,他看见下过雨的天空好美啊,还有被晚霞染红的绚丽云彩呢。就在他抬头看云彩的时候,忽然有个年轻的姑娘走了过来……贝多芬觉得她实在是太美了,肯定是天使派来的,回家后,贝多芬就写下一首曲子……”

经过故事的铺垫之后,孩子们已经对《命运交响乐》非常向往了,这时候,老师才打开音乐……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在不同年龄听同样的音乐,会有不同感触。这是阅历沉淀带来的区别。所谓阅历沉淀,就是能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所以,对于没有阅历沉淀的孩子,听音乐前,爸爸妈妈最好先做些功课,查一查这些音乐的出处、典故,给孩子讲讲故事。

孩子总是喜欢要你帮他画画,怎么办?

当孩子央求成人“画画”时,并不是让成人给他画形象,请你理解为“一起画画吧”。

相信很多妈妈都遭遇过这样的场景,在孩子刚刚学画画时,总是喜欢央求大人帮他画。千寻两岁多,对画画刚产生兴趣时,也是这样。一旦我给她画了太阳,她要么就自己只画太阳,要么就继续央求我给她画上别的。我当时特别纠结啊,不给她画吧,担心她彻底没兴趣转移了注意力,给她画吧也感觉不妥,毕竟我是希望她能自主创作,而不是模仿。

后来,我在日本著名教育家、画家鸟居昭美一本名为《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的书里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大家可以买来看看,个人觉得读完它,你一定不会再问‘怎样教孩子画画’这样的问题了)

鸟居昭美认为,孩子央求成人“画画”时,不是让成人给他画形象,而是想要模仿画画这个动作。因此,当你的孩子要求你“画画”时,请打开信纸之类的东西,在孩子旁边做出写写画画的样子,这样孩子就会感到满足。

千万不要画出像模像样的东西来,那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你太优秀了),并且对物品形成固化的印象。应该像这样,比如画着连续的圆圈,一边画,一边和孩子聊天:“快看,多大的太阳公公啊,它还笑眯眯的呢。”孩子看到后会很想参与进来,也就有兴趣画画了!

小福利——能帮父母偷懒的艺术培养小工具

最后,还是要送给大家一些小福利。

前面尽是对家长提要求,要带孩子看展、陪孩子做点有创意的事,还得引导欣赏音乐、画画,累觉不爱啊。别急,我这就把自己用过的、正在用的,而且是经过了我和千寻亲身实践效果棒棒的小工具分享给大家,有了它们,你就可以和我一样,偶尔偷懒做做闲妈咯。

先上几款国际学校老师推荐的艺术类APP:

  • 我的音乐游戏 - My Note Games

这是一款能根据小朋友演奏的音乐自动显示出乐谱的应用,包含萨克斯、钢琴、吉他、录音机、木管乐器、小提琴、人声,甚至口哨等,有音乐它就能谱出相应的曲谱,很神奇。对学音乐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这是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 Sendy: Steam-Paint Kids Art

在蒸汽世界里,小朋友可以创造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工具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创作写下来、画下来,完成的作品还可以发给爸爸麻麻呢。这是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 MoMA Art Lab

这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实验室开发的应用,得过A Webby Award Winner和A Parents' Choice奖的应用,探索艺术家如何用线条、形状和颜色来创作。这是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 ColorVacuum

学习色彩理论的一款很好的应用,来探索红、绿、蓝(色光三原色)三种颜色在不同比例情况下生成的不同颜色。5岁左右小朋友就可以玩了,这是一款付费应用$0.99。

再来一些超适合低龄段小朋友艺术启蒙的小工具:

  • 《艺术启蒙大师》

这套书包括《线条魔法,变变变!》、《手工魔法,变变变!》、《颜色魔法,变变变!》、《形状魔法,变变变!》共四本。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不像普通图画书那样只能看,而是把创意变成可以让孩子玩的东西。比如,用竹管喷墨画小章鱼、用纸线勾勒小兔子造型、用七巧板拼猫咪等等。

它把孩子难以理解的名画中那些几何、色彩搭配的元素变成有趣的游戏,和我们的蒙德里安饼干不谋而合!最近,千寻是迷上这款好玩的书了,不用我管,自个涂涂抹抹大半小时就过去了,嘿嘿,力荐给和我一样想偷懒的妈咪。(也是因为自己用过觉得特别好,所以千辛万苦找到品牌商,把最好的法国原装版给亲们带回来了,明天团购限量发售,先到先得哦)

  • 美国jaq jaq bird便携儿童绘画本

这款画本在国外很流行,小朋友几乎人手一本。里面自带不同颜色无尘粉笔,重点是画在本上的图案,只需要用干布或湿布轻轻一擦,就干净了。

分为空白版和涂色版,空白版是让孩子自由发挥,涂色版是里面有名画模板的,孩子可以自己上色,涂色版还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画家哦,有高更、梵高等等,是不是好高大上?而且,旅行时可以随身携带,画画本来就是个靠灵感的事儿,让孩子有创意就马上发挥出来。画本颜值也超高,很适合我这种颜控妈妈。(这款画本淘宝上就有售)

  • 《小莲游莫奈花园》

艺术培养类最佳绘本非他莫属。

《小莲游莫奈花园》是瑞典知名童书作家组合克里斯蒂娜·比约克 & 莉娜·安德森联手打造的绘本作品。小莲是个对自然、植物与艺术充满好奇、热情的小女孩。盛夏八月的睡莲、塞纳河畔优雅的老旅馆、西堤岛看日出……在她的带领下,小朋友从瑞典一路到巴黎,游历莫奈的故居、工作室,了解莫奈的时代和家族、莫奈画作的特色,经历了一场与莫奈邂逅的美丽艺术之旅。(京东、当当上有售哦)


下篇预告:

国际学校除了重视孩子的艺术培养,还很重视体育运动。下个周四,千寻在这里和你一起聊聊“体育运动”的话题,不见不散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歌唱我快乐
教育就是,让他知道,批评的声音也是动听的音乐
晒晒澳洲小学一年级生的课后作业清单|家长|小学一年级
什么?现在竟然要先知道怎么拆钢琴才能学好钢琴?!| 玩库亲子视听音乐会《拆钢琴》推荐
钢琴家的名人名言
那个“一身毛病”的孩子,是家长最好的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