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丑牛年丨佛陀见到牛群,说了这句偈警示众生

在佛教里,牛象征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在如来身相的八十种好之中,就有一项是“行步安平,犹如牛王”。佛陀的德号中也有以“人中牛王”来称赞佛陀的德行广大无边。在《法华经》中,“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则以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佛乘——大乘妙法。此外,禅宗则以牛来比喻众生的心,如著名的十牛图,即以牧牛为主题来代表修行的十种境界。

然而,在《法句譬喻经》卷一中,却有一则佛陀通过牛来暗喻众生无明的典故: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群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抵触。
世尊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


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

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只回城?”

阿难回答:“是的。”

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豢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只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牧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的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的无智,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仅这群牛是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晓得无常的道理,执着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

当时座中,正好有两百位贪求利养,不知在法上用功的比丘。他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心生惭愧,深自惕励,遂于当下定慧相应,即证阿罗汉果,具六种神通。在座大众皆法喜充满,恭敬地向佛顶礼。

在佛教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独立自主的生命,同样受到因缘业力的牵制,但是也同样能够通过修行证得解脱智慧。事实上,佛陀在过去生中,就曾示现为动物身,以动物身来实践救度众生的菩萨行。

无论是寓意某种道理,还是象征诸佛菩萨的功德,或者是佛经中的故事,佛法中的动物世界丰富、平等、有趣。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有时就采用生动形象的譬喻,其中有些是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时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这也成为佛陀教化众生的一个重要方式。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


图片|弘媒中心

编辑|笨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刚经素解》第二十八卷 不受不贪分
40亿打造南京牛首山佛顶宫,供奉佛顶舍利,一年却只能见七次?
敦煌写经 法藏P2140不思议光菩萨经一卷、梵摩渝经一卷
若见未来佛
为什么慈悲多“祸害”?原因在这里!
五百金身羅漢圖(451-500)【圖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