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节 闽文化的特点分析

第六节 闽文化的特点分析

[日期:2006-03-20] 来源:  作者:陈忠辉 [字体: ]

第六节 闽文化的特点分析

中华民族文化的七个亚文化圈

  我国的民族民俗文化非常地丰富多彩,这是因为我国地狱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大体上来说,从民族文化的地域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七个亚文化圈区域:

  一、东北部文化圈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其特点是满汉族风俗的大融合。

  二、游牧文化圈包括内蒙古大部,辽宁、河北、陕西三省的北部,宁夏北部及新疆,其民风强悍勇武。

  三、黄河流域文化圈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淮河,西抵青海湖东,东及黄海,其特点是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

  四、长江流域文化圈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西藏至青海高原东侧,其特点是秀美精巧。

  五、青藏文化圈主要是青海、西藏一带,其特点是藏族风俗同藏传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六、云南文化圈主要指云南、贵州的多民族聚居地,风俗文化千姿百态。

  七、闽台文化圈包括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其特点是保留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现象。

一、多源性

1.       原始土著文化

2.       中原汉族文化

3.       海外文化

4.       邻域文化

二、多元性

1.福州文化

2.莆田文化

3.闽南文化

4.闽北文化

5.闽西文化

6.闽东文化

、边缘性

1.历史上陆路从北方进入福建的交通相当困难,汉人入闽开发也较江浙和岭南为迟。山川隔绝造成文化边缘性。

吴越在南宋时期即从文化边缘发展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代表。

岭南自秦代灵渠和唐代岭南大道(张九龄)开通以来,也与中原关系较闽地为密。

2.长期远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边缘心态使闽文化少有自负自大的心态,对外来文化更易吸纳,兼容并蓄,不断变革。

如福建的多种宗教并存不悖的景象,近代洋务运动的基地和人才。

3.福建临海,海岸线长,宋元时期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封闭性

福建北、西、南三面依山,东边面向太平洋,“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内外也”(淮南王刘安《上汉武帝书》)。

汉文化在福建后即进入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闽文化中中原古文化的遗存之多,即由是而起。闽方言从而成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地方戏曲也是如此。

福建多山,地形支离破碎,背山面海形成东南走向的江溪格局,而成若干小经济区。如闽江流域、晋江和九龙江流域、木兰溪流域、汀江流域等。各区之间又相隔绝,从而形成文化的多元。

福建的地形、气候对古代人来说,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土著先民因之多信巫鬼,至今不绝。

、开放性

“闽在海中”,遂以海为田;闽多山林,故林粮并举。地理环境的多样造成福建经济的多种经营。从而福建商业文化历来为厚。只博黄金不博诗,宋元以降,造船业与航海业发达,海洋不再是屏障而成为逐利的通道。明中叶以后,闽南海商集团更是以“倭寇”的面目出现,以打破明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禁令,长期控制东方海上贸易的主动权。

闽人因生存环境恶劣,被迫出走,四海为家,不再固守“安土重迁”的传统。其移民不限于邻省,而向台湾、海外发展,故福建多华侨。华侨以劳力输出,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形式反馈故里。

中原政权的海洋政策往往左右着福建的开放。唐宋的相对相对开放和明清的海禁就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筝曲特点
广东潮汕和福建闽南到底是什么关系啊?
神秘消失的古国——闽越国
.闽文化的源流和特点
“微观”世界——厨中有“细”闽菜
“闽在海中?”我期待着到台湾寻觅闽地文化遗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