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点摘编]基于历史文本中唐代灾害史料记录与政治经济区变迁的思考

原文作者:闵祥鹏

原文题目:《历史文本中的人口聚集、区域经济与生存环境——基于唐代政治经济区与灾害多发区变迁的思考》

原文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

史书中关于记载中国古代灾害的史料,从地域分布上历代政治经济中心的灾害远多于偏远地区。以唐代为例,通过检索史籍发现,关中是饥荒等灾害频发区。五代以后,关中地区在丧失了政治中心的地位后,灾害记录明显减少,此时的灾害记录主要集中在洛阳、开封等当时中央政权所在的河南地区。历史文本中有关洛阳灾害的记录多达37次,其中,唐前期就占据21次,安史之乱至唐亡仅有16次。古代灾害记录虽简略,却依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映射,反映出古代灾害多发区深受政治经济,而非单纯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水灾为例,在历史记录中,唐代水灾多发区为河南道(28%)、关内道(25%)、江南道(16%)、河北道(12%)。其中,唐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河北道记载频次明显下降,关内道、河南道仍记载较多,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暴雨山洪的记录。以洪州为例,贞观(627649)年间,无灾害记录;开元(713742)年间,开始出现灾害记录,但仅有1次;元和后,洪州灾害次数明显增加,记有8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煤矿五大灾害防治第四篇:水灾篇!
杜香玉 | 明末西南边疆抚按救灾及荒政转型研究 ——以天启五年(1625年)云南大水灾为例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它在当时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2016年洪涝灾害死亡人数、损失及如何自救(图解)
灾异政治与汉唐“冬无雪”史料的文本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