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监管医疗模式及体系建设探讨
userphoto

2023.10.21 四川

关注

摘要:监管医疗工作是监管工作中重要内容,疾病防控体系是监狱监管医疗工作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狱疾病卫生防控体系对于整个监管医疗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探索监狱医疗社会化模式构建深层次的社会医院-监狱医院医联体,使监管医疗工作遵循社会公民一致性原则,将服刑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服刑人员就医、缴费、保障上摆脱“免费困境”,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 监管医疗模式 体系建设 探讨

生病就医对普通社会公民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服刑人员即罪犯就医问题就变得不再普通。近几年,服刑人员的监管医疗问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医疗纠纷、医疗费用等问题成为困扰监狱工作正常运行的一大难题。监狱押犯数量多,服刑周期长,老年病患、精神病患多等客观因素使得服刑人员医疗问题尤显突出。笔者以监狱为研究视角,从当前监管医疗工作现状出发,全方位解读监狱医疗的困境,以期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

罪犯医疗保障不仅是其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监狱持久安全稳定的基础。《监狱法》第 54 条规定: “监狱应当设立医疗机构和生活卫生设施,建立罪犯生活卫生制度,罪犯的医疗保健列入监狱所在地区的卫生防疫计划。”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服刑人员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权益,体现了国家对服刑人员人权的重视和保障。然而,服刑人员应当享有怎样的医疗保障? 监狱应当提供怎样的医疗? 不仅我国《监狱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缺乏明确的阐述,《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以及其他国际准则也没有对此问题作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监狱现有医疗水平与日益增长的监狱医疗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监狱现有医疗条件与医疗需求的矛盾分析

从目前看,我国监狱普遍存在现有医疗条件与客观医疗需求的严重矛盾。监狱医院总体现状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历史的原因,整体上我国监狱医院在医院规模、人员素质、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差距比较大,导致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具有一定的规模,人员结构、设备配置、科室设置,诊疗范围都符合国家二级医院的标准,能对罪犯中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和危重病进行门诊和住院治疗,在服务罪犯的同时,还承担一定的社会医疗职能。第二个层次是规模较小,但仍然能按医、药、护、技的职能设置岗位,设备配置,诊疗范围相当于一级医院的标准。能对罪犯中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门诊和住院治疗。第三个层次是规模小,人员少,有的监狱医院只有区区几名具有从业资质的医疗干警,其结构和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型卫生室,只能对罪犯中一般疾病进行打针发药等基本的门诊处置工作,远远无法负担起整个监狱医院的运行与发展。

2.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老化。

由于各种原因,监狱大多存在招录的医务人员难的问题。年轻的医学生大多选择留着城市医院就业,监狱大多处于城市郊区,无法对年轻从业者产生吸引力。现在许多医院还是60年代出生的老同志唱主角,人才梯队严重断档。另外,监狱医院设备更新跟不上现代医学发展水平。有的医院只有彩超、放射机、生化分析仪等基础医疗设备,缺少CT、核磁共振机、数字胃肠等大型医疗设备,从而限制了监管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罪犯医疗需求急剧增大

①普通病犯的医疗需求巨大。监狱在押罪犯,在入监前大多具有长时间的不良生活嗜好,基础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梗等患病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

②重病犯人数增加。随着新的《刑事诉讼法》出台,罪犯收押政策的调整, 原可以拒收的重病犯,现在监狱必须将其收监。收监后的继续治疗,加上部分患 有严重疾病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罪犯家属拒收后的后续治疗,以及少数在社会 上因经济原因得不到有效治疗的罪犯,进人监狱后要求监狱给予治疗等等,都大 大加剧了罪犯对医疗的需求

4.容易引发监管安全事故

从近年发生的监管安全事故来看,罪犯外诊所带来的一系列监管风险日趋严峻,但罪犯的外诊需求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为罪犯维权意识随着国家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快,个人维权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是因为监狱医院总体医疗水平不高所导致。这个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诸如:少数病犯以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为由,拒绝劳动,拒绝改造,严重地扰乱了监管改造秩序。而且,罪犯因病死亡后,家属索赔、处理难等情况频发,也严重影响监狱正常的日常工作。

监管医疗与社会医疗之间合作模式探究

监狱医疗工作的社会化改革目的,应该是最大化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充分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罪犯基本医疗需求,减少罪犯外诊频次,降低因为外诊产生的监管风险。而社会化医疗协作模式的探索,为监狱医疗改革指明了方向。医疗资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设施不全、设备落后,这是当前监狱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依法维护和科学保障服刑人员的就医权,仅靠监狱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寻求社会医疗机构的支持与帮助,走“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道路,成为近几年监狱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是通过监狱管理局与当地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医疗协作协议,将监狱医疗卫生工作纳入到当地的医疗卫生防疫工作中,与当地医疗卫生系统建立医疗合作机制,争取卫生行政部门在政策措施上的支持与帮助,以推动监狱医疗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与当地社会医疗机构和疾病防控部门的业务协作与交流,积极探索服刑人员医疗诊治的最佳方式。社会医院为监狱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进修,定期到监狱内开展疑难病症会诊,制定治疗方案或手术,对监狱服刑人员到该医院救治提供“绿色通道”,为监狱医院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协作平台,确保病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一定程度解决监狱医院的医疗技术瓶颈,降低医疗风险。

三是探索远程医疗会诊模式,依托“育新网”、“监狱医院HIS系统”建立全省监狱系统专有的网络医院。2012年5月28日,新疆监狱系统首家网络医院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服刑人员在狱内就能得到一流专家的诊断和治疗,网络医院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急救保健水平、节约诊治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共享医疗资源方面的优势,能够弥补监狱医疗的不足,为探索监狱医疗改革开辟了新的篇章。

四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监狱医院将危重病犯及时转往合作医院。合作医院在病犯病情稳定后,应结合病犯的病情和监狱医院的能力进行医疗安全评估,及时将符合医疗安全条件的病犯转回监狱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五是检验项目可与临床检验中心合作。监狱医院只需完成血、尿、大便三大常规的检验工作,其他检验项目在监狱内采集标本后, 交给临床检验中心完成。监狱医院依托社会专业检验机构,既节约了高昂的高端仪器采购费用,减少了外诊频次,降低了监管安全风险。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监狱应当按规定将罪犯的疾病防控工作纳入监狱所在地区的疾病防控计划。监狱应当在当地疾病防控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乙肝等传染病的筛查、检测和防控工作,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并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健全疾病防控预警机制。

2.监狱应当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监狱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监狱应当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定期安排罪犯进行体检、洗浴和晾晒被褥等。监狱应当合理安排罪犯休息时间,落实监狱生产项目准入制度,禁止引入不利于罪犯身体健康的生产项目。

3.监狱应当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罪犯疾病防治工作计划,按照规定发给劳动保护用品,在罪犯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4.监狱应当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演练。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狱应按照规定及时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置。

监管医疗社会化模式的构建

如同改革之初企业办“社会”一样,监狱办医院只有从体制层面上彻底解决产生困境的根源,才能将监狱从种种重压下解放出来,轻装上阵,致力于“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中心工作。这些年来,监狱医院在硬件和软件上为服刑人员医疗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忽视病犯的有限性,忽视病情的复杂性,而把视角过多地放在硬件的投入和更新上,既挤占了监狱的有限资金,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监狱医疗的困境。将服刑人员的医疗保障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探索社会化医疗模式,是解决问题的良方。而监狱医疗社会化模式的构建的核心点即为建立综合医联体,实现监管医疗工作的全面社会化。

1.高度重视和实现监狱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工作,实现医务人才管理的社会化。监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依托于监狱医务人员素质的发展,能不能实现医院的良性发展关键看制度。一方面,借鉴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模式,在业务培养、科研提升上参照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高度重视和实现监狱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工作,加大对医学科研和学术研讨的支持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对高职称的医务人员可以在非领导职数上优先考虑,有所倾斜; 另一方面,建立监狱医务人员的导师制,聘请公立医院专家,一方面对监狱医务人员进行定期业务指导,同时针对医院内的疑难杂症进行诊疗,形成以专家为核心,以监狱医生为辅助的治疗团队,通过监外专家的传、帮、带不断提高监狱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

2.公开医疗信息,实现服刑人员就医方式的社会化。监狱医院要及时公布医生信息和保障药品信息,增加服刑人员的对医疗的知情权和用药的选择权,服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有计划求医治疗,增加病犯的满意度和对医院的信任程度,缓解医患矛盾,实现服刑人员在就医方式上的社会化。

3.加强分工协作,实现监狱医院运行模式的社会化。在与公立医院建立长期的技术、管理指导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监狱出资,公立医院出人、出技术的模式,实现监狱医院的共同运营管理模式。这是实现医疗职能转变的关键性一步: 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按照正常社会就医模式,有效发挥医疗技术上的优势,对监狱服刑人员实施疾病诊疗工作; 监狱主要负责监狱医院的监管安全工作,负责监狱医院的硬件保障工作; 监狱医务人员的工作从过去的病犯诊治、日常护理到健康知识宣传、监区卫生防疫、消毒灭菌、危重病员抢救处置、传染病排查等方面的转变,实现了监狱医院、监狱医务人员、社会医院、社会医务人员在监狱医疗工作中的合理定位与分工,最大限度地实现监狱医疗保障的社会化。

本月的25号,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举办医联体签约揭牌仪式,为全省监狱医院医联体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医联体的建设对于监狱医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次签约揭牌仪式更是为这一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合作,将带来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更全面的医疗服务,为监狱医院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

签约揭牌仪式上,两家医院代表强调了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深化合作、提升医疗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监狱系统领导也对医联体的建设表示高度评价,认为这一举措不仅可以为在押人员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还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促进社会稳定。

随着医联体的建设逐步深入,监狱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北监狱)

国内唯一监管医学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一件事
注意!辽宁朝阳两名重刑犯逃脱!此前分别被判死缓和无期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罪犯生活卫生工作管理办法
再论中国医改的两种主张
北大法律文粹:社区矫正行刑社会化必由之路
江苏省南京监狱全面加强血透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