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道德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不会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慎独”一说在儒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由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主导地位,“慎独”一直是仁人志士道德修养的重要门径。发生于东汉时期的“四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震不因“暮夜无知者”而接受贿赂,不愧为以慎独精神廉洁自律的典范。清代名臣曾国藩在著名的“日课四条”中:把慎独列于主敬、求仁、习劳之首,强调了慎独的重要,只有慎独方可心泰。

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良知,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能在监督到位、领导在场、众目睽睽的情况下,用法律、制度、道德准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一般来说是不难做到的事情。但更多的情况是,监督缺失,领导不在场,没有众目睽睽的眼睛,只是个人面对自我,这时仍能自觉用法律、制度、道德准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就显得难能可贵。以慎独精神保持操行,需要长期坚定的内省修养和严格的道德自律。只有在“诚其意”的前提下,在别人不能看见的场合,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保持理性的自觉,严于自我调控,才有可能自觉地践履道德规范,遵纪守法。慎独,有别于被动的自律和被迫的检束,是人格美的一种崇高境界。讲究道德自律的“慎独”,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一些人信仰动摇、道德缺失、私欲熏心,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更深理性层次的道德内省和道德自律,自觉进行自我约束,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走出道德的困惑,在变动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扬慎独的精神和境界。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慎独是严于律己的最高境界
谈慎独
慎独是演绎完美人生的最高境界(图)
慎独
2017年“慎独”对我们的“人生观”!!!培养“非常的重要”!!!——2017年8月31日——丁酉年七月初十日。
人能“慎独”则平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