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八派分裂刍议(八)儒家学派的自我演进
四、儒家八派的演进与复一
诚如上文所叙,在战国初年,孔门弟子开始走向了思想分野,并先后建立了八个学派。至西汉武帝时代,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定位一尊,这是的儒家思想则早已复归为一。换而言之,即儒家八派至少在西汉武帝之前走向了相对的灭亡与绝对的一统,儒家八派也各自完成了其独特之演进。以下,请分而述之:
1.曾氏之儒:儒家学派的自我演进
在先秦儒家的传播过程中,有一家派别是坚决不能不提起的,因为其在孔孟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先期儒家赖其而传,后期儒家赖其而发。这一派别的领袖就是曾子。因而我们仿照《韩非子·显学》的模式,称之曰曾氏之儒。张居正说:“圣人传授心法,惟曾子独得其宗也。”便可以知道曾氏之儒的重要意义。
在《论语》之中,曾子共出现十七次,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孔门弟子之一。并且曾子还是孔门弟子中仅有的三位被称为“子”的人。他的主旨思想在于忠恕和孝道。《里仁》篇第十五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把曾子称名,所以“子”字必指代孔子无疑。孔子向曾子说:“我的道是用一种东西贯穿始终的。”曾子就解释成忠恕。但忠恕毕竟是二而不是一,所以有人就认为曾子的回答是有问题的。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甚至认为,曾子的回答中“而已矣”三个字是太不负责任的,完全是初中生说话的口吻。傅教授甚至批评说这是孔子教学失败的案例。因为“忠恕,违道不远”,语出《中庸》,可见忠恕并不是道。并进一步认为,孔子一以贯之的乃是“仁”的思想。
这种说法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起来,却依然是存在问题的。首先,“吾道一以贯之”,贯穿道的并不会是道本身,所以不能因忠恕不是道而否定其贯穿道的可能。其次,《卫灵公》篇第二章:“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可以见得孔子所寄托的一以贯之的力量不是知识,而是超脱知识以外的精神力量。《公冶长》第二十七章:“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里强调学习的重要,但同时也说明,学习的行为必然以忠信为基础。两者之间必有可以“一以贯之”的力量。前文引《卫灵公》第五章“子张问行”一则,孔子以忠信之道诲子张,子张书诸绅。也可以见出忠信之道的力量和其贯穿性。《卫灵公》第二十三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恕道也是一生的行为准则。
所以孔子之道,能够贯穿之一的精神正是学习、忠、信、恕。这也正是《述而》篇第二十四章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就以“恕”行之终身;文,就是不断的学习。而在曾子看来忠、信和学习是同一系统,而忠为最重。《学而》篇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者同居于一系,而忠为之最先,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所以曾子把孔子“文行忠信”四教衍化成了忠恕二字,并用此二字贯穿曾氏一系的儒家道统的始终。曾氏一派的孔门后学也因而完成了儒家思想的第一次自我演进,便是化“文行忠信”为忠恕思想,而忠恕之间更突出于忠。
其二,曾子还重视孝道。我们知道,二十四孝之中,便有一则是曾子的“啮指心痛”。《孟子》中尤其盛赞他的孝道,《尽心下》记载:“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离娄上》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把曾子和曾元的孝行进行对比,强调奉养老人以养志为最孝。这里还是将孝道以情感为主,养志一说也是在于强调孝的精神性。但是在曾子一派过分强调孝道以后,孝就成为了一种一味的顺从,而这种顺从有时连强调“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子路》18)的孔子都看不下去。有两件事很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其一则载于《孔子家语·六本》: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的“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可以看成是对孝的另一种理解,当然最主要的是对曾子这种“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的愚孝的一种反对。《论语·泰伯》篇第三章记载了另外一件事:“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是把身体发肤列为孝道的起源,自此以后孝道日渐变得具体与繁细。
曾子对父亲的毫无保留和一贯正确,彻底放弃了子女能够直言父母之过的可能。从而使伦常更为机械,子女对待父母绝对服从,此风愈演愈烈,从而丧失独立的人格,沦为父权的附庸。这也是曾子学派对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演进。而在曾子之道传承过程中,此种思想更为强化,系统化和理论化。如前文所引《大戴礼》中曾子之徒乐正子春的言论则更加具体与过分,自己扭伤了脚,竟然也上升到“忘夫孝之道矣”的高度,并定下了君子孝的具体行为准则:“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把《孝经》上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精神贯穿到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所以言谨行慎,失去自由。
关于《孝经》是否为曾子所作,说法亦为不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汉书·艺文志》:“《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有学者以《孝经》开篇“仲尼居,曾子侍”为由,认为“这里直呼孔子之名‘仲尼’,称曾参为‘曾子’。足见《孝经》的作者不可能是曾参自己。”其实这种论法也值得商榷,因为前文已探讨过孟子与子思的师承关系,孟子便是在他的著作中自称为“孟子”而称自己的师祖为“子思”的。(见《离娄下》)何况孔子之弟子若子贡等,称其字为“仲尼”已有先例(见《子张》诸章),并不足为怪。至若朱熹所谓“篡取《左传》诸书之语为之”,则未尝不可看做《左传》诸书转引《孝经》。依笔者之间,在没有过硬的证据能够证明《孝经》非曾子所作时,不可轻易推翻《史记》及《汉书·艺文志》等书的说法。
据《孝经》,孔子之教曾子,“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虽然事君在孝道实践的过程中不过是一个中间的环节,但由于曾子对忠道的重视,事君在孝道的实践过程中于是变成了最重要的部分。《孝经》说:“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则中国人的君父意识和忠顺思想首先出现。由于其过度地强调孝的顺从性,并把这种一味的顺从与忠的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在政治上独特的忠孝观和孝治统治,同时用孝的温情加强了统治者的中央集权。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中,助力完成了儒法合流,使儒家完成了最后的演进——“内圣外王”的儒学体制得以实现,并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两千余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之后,一儒八分!各执一词,乱之伊始!
曾子与子思,孔子与孟子之间的儒家传承
[老年感悟]:(1498)读孝经有感
孔子与儒家文化
(2)子思的诚信与内修理论
略论孔子的交友之道(石连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