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隋唐鼓吹曲(下)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隋唐鼓吹曲(下)
○唐鼓吹铙歌(柳宗元)(唐鼓吹铙歌十二曲,柳宗元作以纪高祖、太宗功德及征伐勤劳之事:一曰《晋阳武》,二曰《兽之穷》,三曰《战武牢》,四曰《泾水黄》,五曰《奔鲸沛》,六曰《苞枿》,七曰《河右平》,八曰《铁山碎》,九曰《靖本邦》,十曰《吐谷浑》,十一曰《高昌》,十二曰《东蛮》。按此诸曲,史书不载,疑完元私作而未尝奏,或虽奏而未尝用,故不被於歌,如何承天之造宋曲云。)
【自解】鼓吹:即鼓吹乐。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曲。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我国古代民族:北狄。汉初边军用之,以壮声威,后渐用于朝廷。铙歌:军中乐歌。传说黄帝、岐伯所作。汉乐府中属鼓吹曲。马上奏之,用以激励士气。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奏凯班师。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纪:记录。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功德:武功文德。曲名解释见下面诗歌。疑完:怀疑完全。元:柳宗元。未尝:不曾。被於:被用于。承天之造:秉承天意所作。秉承皇帝旨意所作。宋曲云:南朝宋的曲书如此说。
【晋阳武】(《晋阳武》,言隋乱既极,唐师起晋阳,平奸豪,为生人义主,以仁兴武也。第一。)(1)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2)。
日之升,九土晞。斥田圻,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斮枭骜,连熊螭。枯以肉,勍者羸(3)。
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惟德辅,庆无期(4)。
【自解】
(1)晋阳:县名,秦置,属太原郡,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市。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武:起武事。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为太原留守。时隋乱已炽,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皆已起兵反隋。高祖举事,九月,入关据有长安。十月,立代王侑为天子,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公元618年(义宁二年),百僚劝进,遂即帝位,改号为唐武德元年。言:说。隋:隋朝。既极:既然到极限。唐师:唐朝的义师。奸豪:指地方上有势力而横行不法之人。生人:活人。犹众人。义主:仁义之主。
(2)奋:有说‘夺’。义威:正义之威。起义之威。地名?炀yáng:隋炀帝杨广。渝:改变,违背。有说‘此处应作“沦”,指隋炀帝因失德而亡其国。’焉:哪里。怎么。氓:古代称百姓。本义,外来的百姓。野民,周朝指居住在鄙野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毕:全部。屠:屠杀。绥者:抚慰靖国者。烈烈:武功显赫貌。专:专有,独掌。天机:上天的机密。上天的时机。喻国家大权。号:号召。口号。
(3)九土:九州之土地。晞:晨曦。破晓。干燥。斥:开拓。田圻:田野。圻,地的边长。方千里之地。皇帝都城千里之地叫圻。洪辉:洪大的光辉。有其二:指“三分天下有其二”,言唐皇有至德。翼:翼助。馀隋:隋朝余下的人民。有说‘指三分天下之其一的隋地。斮zhuó:古同“斫”,斩断。枭骜xiāo
áo:有说‘不祥之鸟’。比喻强悍之徒。枭: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枭雄。骜,骏马。马不驯良,喻傲慢,不驯顺。熊螭:熊与螭。均猛兽名。螭,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枯以肉:枯瘦者生肉。以:连词,相当于“而”。肉:用如动词,生肉。勍qíng者:强者。羸(léi雷):弱,瘦。
(4)后土:大地。对大地的尊称。荡:平坦。玄穹:高天。玄天。弥:覆盖。弥合。合之育:合德之养育。莽然:有说‘莽莽’。无边无际。施:施行。布施。惟德辅:即惟德是辅,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得到贤臣的辅助。庆:吉庆。
【兽之穷】(《兽之穷》,言李密自邙山之败,其下皆贰。霸王之业,知天授在唐,遂归於有道,享我爵命也。第二。)(1)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2)。
屈虣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3)。
【自解】
(1)兽之穷:野兽穷途末路也。公元618年(武德元年)九月,李密与王世充战于邙山,为世充所败,遂举两万余人归唐,此诗以兽喻密,以大麓喻唐。李密: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后杀瓦岗寨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后被隋军屡败,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贰:二,二心。易主。变节,背叛。霸王:称霸天下的王。【汉典】霸与王。古称有天下者为王,诸侯之长为霸。天授:上天所授予。唐:唐朝。唐人。有道:有道德之人。有王道之人。爵命:爵位和任命。封爵受职。
(2)大麓:大的山麓。麓:山脚。]黄德:指大唐,《尚书·舜典》云:“唐以土德代隋,故云黄德。”狙犷(jū
gu?ng居广):指凶恶的野兽。狙,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犷:粗野。强悍。【汉典】受惊而离去的样子。狙,通“虘”。
甲:甲士。櫜gāo弓:藏弓。意谓战事平息。櫜,车上用来盛东西的大袋子;也泛指袋子。收藏盔甲弓矢的器具。弭:止息。收敛。矢箙shǐ
fú:亦作“
矢服 ”。箭袋。皇旅:皇帝的军旅。靖:绥靖。靖国。保持地方平静。逾:更加,越发。通“愈”。蹙:穷蹙。局促。紧迫。自亡其徒:指李密自失其众。匪:通
“非”。予:我。有说‘通“与”,给予’。
(3)虣猛:暴力刚猛。虣:古同“暴”。栗栗:戒惧貌。栗,通“慄”。縻:《说文》縻,牛辔也。羁縻,拘束。尺组:尺衡和组绶。喻法规和官职。【汉典】短的组绶,小官所系。带子。啖:吃或给人吃。拿利益引诱人。秩:秩序。爵禄。黎之阳:黎城之南。黎城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兵戎:兵器戎装。武器装备。仓箱:仓廪车箱。乏者德:缺乏者德行也。豺兕:豺与兕。皆凶兽。兕(sì四):雌犀牛。
沌意:甲之櫜弓,弭矢箙,有说‘甲之櫜,弓弭矢箙’,铠甲入袋,弓收矢藏。我觉得这样解似乎更好。之做动词。但若将其看做七言句,则少有从三四字中间断开者。
【战武牢】(《战武牢》,言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助逆,师奋击武牢下擒之,遂降充也。第三。)(1)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2)。
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瞢,卑以斮。归有德,唯先觉(3)。
【自解】
(1)武牢:即武牢关,又名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因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的忌讳亦称武牢关,在洛阳以东,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它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旧历七月,秦王李世民奉诏讨王世充,次年二月,窦建德率兵救世充,五月,秦王大破建德军,擒建德,王世充遂率其将吏至军门降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师讨:王师讨伐。王充:王世充。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窦建德:隋末起义军领袖之一。助逆:帮助叛逆。指帮助王世充。师:王师。充:王世充。
(2)河朔:河北。黄河以北,当时为窦建德所据之地。逆:指王世充、窦建德。掎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孔颖达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鷇kòu:待哺食的小鸟。麛mí:幼鹿,泛指小兽。乔岳:高大的山岳。本指泰山,后成泛称。《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翘qiáo:抬起(头),引申为植物刚破土而出。萌牙:萌芽。草木初生的芽。牙:同“芽”。霜雹:霜雪冰雹。王谋:帝王谋略。申:申明,施展。
(3)铺施:铺展施行。谓布置,指挥。芟shān夷:削除平定。二主:二首领。指王世充、窦建德。惮:使畏惧。华戎:华夏和戎夷。廓:扩大,开拓。封略:即封疆略地,疆界也。瞢:不明。卑:卑贱。斮zhuó:古同“斫”,斩。先觉:先觉者。
沌意:命之瞢,卑以斮。归有德,唯先觉。这两句不好理解。解释也各种各样。我意,不明自己命运者,只能以处斩卑贱了自己。唯有先觉者知道归顺有德明君。也许是说窦建德和王世充的不同下场。柳宗元果然是旧派人物,用词那样老套艰涩。
【泾水黄】(《泾水黄》,言薛举据泾以死,其子仁杲尤勇以暴,师平之也。第四。)(1)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2)。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3)。
顿地纮,提天纲。列缺掉帜,招摇耀铓。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4)。
【自解】
(1)泾水:渭河的支流,在陕西省中部。也称泾河。其水浑浊,故曰泾水黄。薛举:隋朝末年,河东汾阳人薛举与其子仁杲g?o反于陇西,自称西秦霸王。公元616年(大历十三年)僭jiàn帝号于兰州,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举军谋取长安时,举染疾而卒,其子仁杲立,为秦王李世民所破,仁杲率部归降,被斩,陇西遂平。据泾:占据泾河流域。以死:结果身死。仁杲g?o:薛举之子。尤勇以暴:尤其勇猛而且残暴。师:王师。
(2)陇野:陇西的原野。负:仗恃。太白: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古星象家以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以喻兵戎。山名。在陕西省眉县东南。此处双关词也。天狼:星名。天空中非常明亮的恒星。属于大犬座。古以为主侵掠。鸷zhì立:如凶猛鸷鸟般伫立。钩喙:钩子般鸟嘴。决前:决凿于前面。《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钜:古同‘距’。趯傍:跳跃靠近。
(3)怒飞:愤怒地飞翔。饥啸:饥饿地叫啸。翾:轻柔快速地飞。不可当:不可挡。【汉典】犹言不得了。老雄:老的雄鸟。喻薛举。复良:又恢复像良久以前一样。有说‘良,甚也。意思是更加厉害。’巢岐:巢居在岐山。饮渭:饮马渭水。肆:肆意。
(4)顿:整顿,处理。地纮:系地的大绳,喻维系国家的法律。紘hóng:成组的绳子。天纲:天的纲维。朝廷的纲纪。帝位之统系,王朝之世系。列缺:指高空中闪电所现的空隙。闪电。掉帜:掉下旗帜。招摇:星名。即北斗第七星摇光。亦借指北斗。鋩máng:刀剑的尖端部分。脑涂:肝脑涂地。喻薛仁杲被斩。一方:统一为一方也。
沌意:钜:距。《说文》距,鸡距也。有说‘一作“距”,指禽类脚掌后的尖端突起的部分。’复良:这种用法实在少见,不知是否正确?也许只有柳宗元式的旧派人才会出此邪门。巢岐饮渭,肆翱翔。有说指秦王李世民的军队进驻关中之地。我意,薛仁杲在岐山肆意咨为。肆翱翔,鸷鸟肆意翱翔也。前面都在说鸷鸟是薛氏父子,这里一下子成了李世民在肆意翱翔,显然有悖诗脉。不取。梦嘉祥:不知隐藏哪段故事?
【奔鲸沛】
(《奔鲸沛》,言辅氏凭江淮,竟东海,命将平之也。第五。)(1)
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帝怒下顾,哀垫昏。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矛,截修鳞(2)。
披攘蒙霿,开海门。地平水静,浮天根。羲和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3)。
【自解】
(1)奔鲸:奔跑的鲸鱼。喻指不义凶暴之人。沛:充沛。水势湍急,行动迅疾的样子。奔鲸沛:歌颂唐高祖李渊平定辅氏叛乱。隋末杜伏威曾起兵淮南。伏威自号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公元619年(武德二年),伏威降唐,诏授公祏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公元623年(武德六年),伏威入朝,公祏诈以伏威之令欺哄众人叛变,八月,僭(jiàn)位称帝,国号宋。高祖命赵郡王李孝恭率诸将破之,传首京师。辅氏:辅公祏。凭:依凭。竟:泛指结束,完毕。完全占领。东海:东海县。隶属于江苏连云港市。指我国东方滨海地区。
(2)荡:扫荡,动荡。海垠:海岸边。垠,边,岸,界限。吐霓:吐出霓虹。翳yì日:遮蔽太阳。翳,遮蔽。腥:<</FONT>动词>腥臭。下顾:向下环顾。垫昏:陷溺;困阨。指百姓困于兵灾。神柄:神圣权柄。推:推选。元臣:头号大臣。重臣;老臣。指赵郡王李孝恭。援:执,持。牵引。天矛:上天之矛。皇帝之矛。截:截杀。堵截。修鳞:修长之雨林。巨鱼,鲸鱼,喻辅氏。意谓李孝恭击败辅氏。
(3)披攘:披挂攘除。拨开。【汉典】犹披靡。蒙霿méng:蒙上的雾霿。霿,晦暗之雾霾。天根:星名。即氐宿。东方七宿的第三宿,凡四星。天的根基。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喻太阳。羲氏与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清氛:清明的云气或雾气。赫炎:显赫的烈焰。【汉典】大火燃烧貌。指强烈的阳光。溥畅:普天欢畅。【汉典】遍及各地而无阻滞。《楚辞·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大钧:钧天。大的陶钧。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治国的大道。指天或自然。指天地造化。
【苞枿】(《苞枿》,言梁之馀,保荆、衡、巴、巫,穷南越,良将取之,不以师也。第六。)(1)
苞枿<</FONT>黑对>矣,惟根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2)。
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3)。
系缧降王,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国,罔不龚(4)。
【自解】
(1)苞: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茂盛。枿:古同“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的芽子,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梁之馀:后梁之余孽。萧铣,后梁宣帝曾孙。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次年僭称皇帝,置百官,拥兵四十余万。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迁都江陵。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命赵郡王李孝恭及李靖率巴蜀兵发自夔州,沿流而下,讨铣,十月,铣出降,囚送长安,斩于都市,年三十九。铣自初起,五年而灭。江陵:又名荆州城。荆衡巴巫:荆州,衡州(衡阳),巴山,巫山。穷:穷尽。南越: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传五世,历93年。国都位于番禹(今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良将:能征善战的将领。师:王师。
(2)<</FONT>黑对>:<</FONT>黑對>。应意同‘薱’,茂盛。薆薱,草木茂盛貌。蟠:盘伏、屈曲的样子。弥巴:弥漫巴山。蔽荆:遮蔽荆州。负:依负。仗恃。负隅顽抗。南极:南方极远之地。安:自安。曰:说道。说。梁氏:后梁人。缉绥:整治绥靖。艰难:艰苦与危难。都邑:都城与城邑。【汉典】城市。指京城,京都。固以完:以完善来加固。因完善而坚固。
(3)圣人:喻指唐高祖李渊。作:作图谋也。神武:神明威武。有臣:指赵郡王李孝恭。奋不以众:奋勇不以人众多而取胜。投迹:投身。投入足迹。谋猷yóu:计谋。虑:考虑周到。中:猜中。命中。引申为成功,奏效。海裔:海边之地。常形容边远之地。不威:不施军威。不以武威。同:同化。统一。
(4)系缧: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拘囚;捆绑。缧léi:捆绑犯人的大绳。厥:其。澶chán漫:宽而长,指面积方圆。放纵。泛滥。宣:宣扬。唐风:唐朝风化。蛮夷:南蛮东夷。泛指少数民族。九译:辗转翻译。多次翻译,九,言其多也。指边远地区或外国。咸:都,全部。金奏:鸣金凯旋。【汉典】敲击钟鎛以奏乐。常用以指庙堂音乐。泛指音乐或乐声。象形容:图象其身形面容。震赫:震动显赫。罔:无。没有。龚:古同“恭”,恭敬。
【河右平】(《河右平》,言李轨保河右,师临之不克变,或执以降也。第七。)(1)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上聋下聪,骜不可回。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2)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濡以鸿泽,皇之圣。威畏德怀,功以定。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3)。
【自解】
(1)河右:河西的别称。古代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李轨,字处则,武威姑臧人。薛举乱金城,轨聚兵保据河右,自称河西大凉王。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冬,僭称帝。不久,拥有河西五郡之地。唐高祖要平薛举,派使者拜轨为凉王、凉王总管,李轨不愿去帝号,仍称大凉皇帝而不受封。高祖怒。后轨为其部将安兴贵、安脩仁执以降,被斩于长安。自起至亡,仅只三年。不克变:不能权变。执以降:被捉来用于投降。
(2)澶chán漫:宽而长,指面积方圆。放纵。泛滥。顽为:顽固作为。魁:魁首。以颓:可以使倒塌。上聋:指李轨不听善言。下聪:指安兴贵、安脩仁聪明权变。骜:桀骜不驯。不可回:不可回头。雠:同‘仇’。仇敌,仇人。
(3)溃:溃退。奋:奋起。执缚:捉拿捆绑。【汉典】逮捕;捆绑。厥:其。归命:归顺其命;投诚。病:有病患。有祸害。濡:润泽。鸿泽:鸿大恩泽。圣:圣明。威畏:畏惧武威。德怀:怀想恩德。咸:都。全部。遂性:顺应本性。厥:其。
【铁山碎】(《铁山碎》,言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焉。师大破之,降其国,告于庙也。第八。)(1)
铁山碎,大漠舒。二虏劲,连穹庐。背北海,专坤隅。岁来侵边,或傅于都。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2)。
破定襄,降魁渠。穷竟窟宅,斥余吾。百蛮破胆,边氓苏。威武燀耀,明鬼区。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官臣拜首,惟帝之谟(3)。
【自解】
(1)铁山碎:唐鼓吹铙歌。歌颂大破突厥也。铁山,在今内蒙阴山北,为突厥族所居之地,六世纪中叶开始强盛,隋时极盛。唐王朝大败突厥后,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为获喘息机会,曾派使者伪言请和,但其阴谋被识破,颉利被俘,大唐北部边境因而安定五十余年。“铁山碎”,即颉利阴谋被彻底粉碎之意。突厥:南北朝至唐朝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莫强:不要强大。焉: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告:告捷。报告。庙:祖庙。宗庙。
(2)二虏:指突厥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两股势力。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毡帐。北海:贝加尔湖。苏武居北海牧羊之所。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坤隅:西南方。应是指贝加尔湖的西南方。岁来:来年。年末或年底。傅:靠近,迫近。都:都城。唐朝京城长安。据史载: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突厥曾侵扰到长安附近。天子:李世民(太宗)。元帅:
并州总督徐世勣(即李勣)和兵部尚书李靖。太宗即位后,曾命二人率兵分六路讨伐突厥。奋其雄图:施展其雄才大略。雄图:雄伟的图谋。
(3)定襄:即定襄县。位于山西中部,忻州市定襄市两地。魁渠:渠魁。首领。常含贬义。渠:通“巨”,大。穷竟:彻底穷究。彻底捣毁。竟,尽。窟宅:动物栖止的洞穴。指坏人、匪类藏身盘踞的地方。斥:拓展。余xú吾:县名,汉置,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市。百蛮:泛指当时侵扰中原地区的北方、西北方少数民族侵略者。边氓:边疆的百姓。苏:困顿后得到休息复苏。燀ch?n耀:光辉照耀。有说‘辉耀’。鬼区:鬼方的地区,此处称突厥所居之地。鬼方,周人称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弥:久远,引申为延续。利泽:惠利和恩泽。祀:年度的祭祀。万年之意。逾:逾越。拜首:拜手。古代男子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统称“拜”,“拜手”指跪下,两手拱合,俯首至手与心平的跪拜礼。谟:计谋、谋略。
【靖本邦】(《靖本邦》,言刘武周败裴寂,咸有晋地,太宗灭之也。第九。)(1)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病。守臣不任,勚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2)。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3)。
【自解】
(1)靖本邦:歌颂收复河东失地。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刘武周率兵南侵,破榆次,拔介川,进逼太原。唐高祖遣太常少卿李仲文抵御,全军覆没,仲文大败逃还。裴寂请命讨伐刘贼,亦败。武周力据太原,复攻陷晋州。高祖乃命秦王李世民督兵进讨,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平刘武周,尽收河东失地。靖:绥靖。抚平。本邦:邦国本土。故乡;故国。指太原、平阳、晋阳等地,原属大唐故土。刘武周: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裴寂:字玄真,唐初大臣。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西南、运城县西北)人。隋末任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宫副监。与李渊交谊深厚,为李渊太原起兵策划者之一。唐建国后,他任尚书仆射,最为李渊所宠信。咸有:全部占有。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2)伊晋:那晋地。伊:语助词。那。惟时:唯有时刻。不靖:不安宁;骚乱。柢d?:树根,常用于比喻事业的根本。攸:所。副词,也相当于“就”。守臣:守成之大臣,指裴寂。不任:不胜任。勚yì:劳苦。神圣:指皇上。钺:兵戎也。翦:同“剪”,剪除,铲去,引申为消灭。焉:代词,相当于“之”。
(3)洪:同“弘”,扩大、弘扬。惟:唯有,唯是。我理:我的道理。式:仪式,程式。制度。和以敬:因恭敬而雍和。群顽:成群的顽敌。夷:平。庶绩:众多成绩,各种事功。咸正:全部匡正。全部正确。皇谟:皇帝的谋略。载大:承载大业。再大。越来越大。惟:唯有,唯是。庆:吉庆。
【吐谷浑】(《吐谷浑》,言李靖灭吐谷浑於西海上也。第十。)(1)
吐谷浑盛强,背四海以夸。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2)。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譁。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3)。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行者靡不归,亲戚欢要遮。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4)。
【自解】
(1)吐谷浑: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西海:郡名。西汉末于今青海附近置西海郡。后因以为青海的别名。
(2)背四海:背靠贝加尔湖。夸:夸耀。岁侵:每年的侵略。退匿:撤退隐匿。遐:远。谓:叫。说。神武师:神圣且威武之师。唐时北衙军所属禁军名。往征:前往征讨。靖:绥靖。平定。烈烈:炽烈貌。旆: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动词,建立旗帜。熊虎杂龙蛇:熊虎旗夹杂龙蛇旗也。古时”交龙为旂,熊虎为旗,鸟隼为旟yú,龟蛇为旐zhào。
(3)衔枚:横衔枚于口中,以防喧哗或叫喊。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马颈上勒马嘴。譁:同‘哗’,喧哗。束刃:捆扎兵器。山徼jiǎo:山地边塞。山中地界。徼,边界。漠沙:沙漠。大漠之沙。一举:举起一次。一下子。刈yì:割除。膻腥:羊肉的膻腥味。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习或其所建立的政权等的蔑称。务:务必。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况敢:何况胆敢。遗:遗留。萌芽:草木初生的芽。
(4)威命:犹威信,威望。指军令,政令。穷:穷尽。系虏:捆绑俘虏。犒乐:指犒赏的音乐,庆功的音乐。休嘉:休战之嘉庆。竟野:穷尽田野。春华:春天的花。春天的精华。靡:无。没有。要遮:邀请。【汉典】要拦截;拦阻。邀请。清庙:周人汉人称祖庙为清庙。无邪:谓无邪僻,无邪曲。古代诗教的一种观点。谓诗的最高标准是中和雅正,谓之“无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高昌】(《高昌》,言李靖灭高昌也。第十一。)(1)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驲骑驰坤隅(2)。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3)。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4)。
【自解】
(1)高昌:高昌国。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史书载,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太宗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步骑数万众以击高昌,次年灭高昌。
(2)麴qū氏:《旧唐书·高昌传》:“其王麴伯雅,即后魏时高昌王嘉之六世孙也。……武德二年(619),伯雅死,子文泰嗣。”这里所指的就是伯雅子文泰。别绝:绝别。别离绝交。臣:臣服。外区:犹外国。指麴氏臣西服于突厥。既恃:既然仗恃。纵傲:放纵骄傲。虞:忧虑。熊螭:熊与螭。均猛兽名。用以喻豪杰。徒:兵徒也。龙旂:上绣龙形之旗。旂,上绘交龙并有铃铛的旗子。馹yì:古代驿站用的车。馹骑:指车骑。坤隅:西南角。
(3)贲bì育:指战国时齐国勇士孟贲和周朝勇士夏育。传说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夏育,周时著名勇士,卫人,传说能力举千钧。搏:搏击。空手而执也。平沙:指广阔的沙原。际:交接,接近。交际。天极:天的极限。犹天边。黄云: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黄色的云气。天子气。祥瑞之气。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臣靖:大臣李靖。长缨:捕缚敌人的长绳。系帽的长丝带。指华衣美服者或达官显贵。囚拘:囚俘,俘虏。囚禁。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宗谥文武大圣皇帝故称。夷狄:东夷北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趋:小步跑。尊敬也。
(4)咸称:都称赞。俱:俱有。共有。等同。献号:献上尊号。天可汗:《旧唐书·唐太宗纪》:“贞观四年(630)夏四日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意思是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覆:覆盖。国都:国家和都城。兵戎:战争,战乱。兵器和戎装。交害:交加祸害。性与躯:性命与身躯。
【东蛮】(《东蛮》,言既克东蛮,群臣请图蛮夷状,如《周书·王会》也。第十二。)(1)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自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王卒如飞翰,雕骞骇群龙。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2)。
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3)。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广轮抚四海,浩浩知皇风。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4)。
【自解】
(1)东蛮:东方的南蛮人。指东谢蛮。《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皆尊畏之。……贞观三年(629),元深入朝,冠乌龙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縢(téng
疼,封闭)而着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以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于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隶黔州都督府。”请图:请命图谋计划。蛮夷状:蛮夷现状。夷狄:东夷北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王会: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
(2)谢氏:谢氏:指东蛮首领谢元深。冠带:借指士族、官吏。海中:海,指黔西滇东之洱海。海中,指黔西到滇东之洱海一带。异世:异族的世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也。圣:圣明。通:通天。通皇帝也。飞翰:飞鸟。飞书。翰,长而坚硬的羽毛。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王卒:帝王的士卒。称周天子亲率的部队。雕:鹰鹫。骞:高举,飞起。骇:惊骇。群龙:指各族首领。乃:于是。才。神武功:神圣威武之武功。
(3)系虏:系绑俘虏。掳获;俘获。拘囚,囚系。累累:众多。无思:不想。不敢想。唐业:唐朝的功业。崇:高。百辟:众多辟王。辟王,原指开国的王公。后来指百官。拜稽首:拜手稽首。拜手,也称拜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后两手相拱,俯头至手。稽首,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咸:都。全部。图形容:图画身形容貌。留下伟大形象也。周:周朝。
(4)睢盱suī
xū:朴素貌,亦有仰视之意。喜悦貌。睢,张目仰视的样子,欢乐的样子。盱,张目。乖:乖张。乖巧。咿嗢:象声词。形容言语难懂。九译:辗转翻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张守节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喻边远地区或外国。广轮:广大的车轮。【汉典】广袤。指土地的面积。铙鼓:铙歌和鼓吹。元戎:大的兵车。大军。主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将领薛万均
李靖[隋唐时期军事家]
大国竞争下的西域:绿洲小城的求生之道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的青藏高原(上)
隋朝和亲公主一览:1、光化公主,宗室女,...
西域二十征,历次西征西域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